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日本代理商和美國飛機製造業看來,全日航的飛機失事,關係到他們切身的共同利益。

  理所當然,他們在調查組裡加緊拉幫結派,不斷鞏固,全力保護自己企業的利益。

  木下公平在巨大的威懾面前,終於同流合污。反之,將面臨更險惡的魔爪,那將意味著什麼呢?也許是……

  想到這裡,吉村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

  現在堅持追查引擎脫落原因的,只剩下自己。可自己還在孤軍奮戰,頑固地站在調查組主流意見的對立面。

  調查組意見的背後,正進行著巨大企業的金錢交易。提出主張的人,想必正在展開遊說。可無論遊說者是誰,在維護企業利益方面是一致的。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只要能使意見一致,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企業都會全力支持。

  站在資本主義這一巨大妖怪面前,螳臂當車的,正是自己小小的公務員。他們僱傭的職業殺手,目前僅停留在單純監視、尚未採取最後行動的階段。這是因為自己的單薄力量,還不足以構成對他們產生任何威脅。否則,他們會毫不留情,快刀斬亂麻。在他們看來,一兩個公務員算不了什麼,沒有必要放在心上。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唯殘酷無情才能生存。那些所謂出類拔萃的人,大凡曾經為排除異己、掃除障礙,使用過各種卑鄙手段。

  想到這裡,吉村君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了危險和荊棘。不由得為自己今後的命運,提心弔膽起來。

  4

  第四引擎檢查場地的爭奪戰,以千代田重工業公司的勝利而告終。吉村君雖不清楚來龍去脈,但隱隱約約感覺到好像有政治權力介入。可還有一種說法,系永博士擔心失事飛機的製造廠家涉及檢查而影響結論的公正性,不得已改在千代田重工業公司下屬的工廠里進行。

  對此,亞洲重工業公司方面當然有意見。可調查組網開一面,大發善心,允許亞洲重工業公司派一名代表參加“第四引擎檢查專業委員會”。

  所謂第四引擎檢查委員會,是為了嚴密檢查第四引擎而專門設立的。委員會由八人組成,都來自調查組的成員。

  系永教授,新堀教授,千代田重工業公司的杉田一郎等兩名,亞洲重工業公司的大橋盛太郎,斯普魯多飛機製造公司的培斯曼,航空部航空管理局的豐田恆男和全日航公司的野村市松。

  不用說,吉村君被排除在外。他雖然憤憤不平,可許多大人物也被排除在外。再說代表航空部參加的,是頂頭上司豐田局長。即便牢騷怨言,也只能打落牙齒咽肚裡。

  六月十二日,拆卸檢查第四引擎的工作,在八個委員的“會診”下,在千代田重工業公司下屬的川崎工廠里正式進行。

  檢查完畢,八委員聯名提交了檢查報告。如下:

  ——渦輪內部的葉片相互齒合,引擎里吸有大量機身碎片。

  從以上情況來看,引擎一直到飛機墜毀才停止工作。因此,錐形螺栓老化不能認可。

  斷裂的橫截面表明,是由於撞擊形成的拉力,將錐形螺栓撕開的。

  該引擎一直被固定在主翼上,直到飛機墜入大海機身破損時,才自動脫離。事故原因,與引擎脫離無關,系飛行操作上失誤以及結構上略欠妥所致。

  從委員會的報告裡,完全否定了第四引擎在空中提前脫離的主張。就事故的真正原因,含糊不清,模稜兩可。報告裡還說,由於引擎里吸入大量的機身碎片,故推測第四引擎一直工作到飛機墜入大海為止。

  該報告內容微妙,對於千代田重工業公司與亞洲重工業公司這兩大企業來說,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吉村君在委員會向調查組作專題報告的會議上,提出了質疑。

  “引擎里有碎片,未必能證明該引擎一直工作到墜海為止。很有可能在飛行時的脫落過程中撞擊機身,從而吸入撞擊後的機身碎片。”

  吉村君堅持引擎空中脫離的主張,對檢查報告提出質疑也是當然的。但第四引擎檢查專業委員會,尤其是千代田重工業公司方面,從一開始就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你好像懷疑我們的檢查報告。而你的根據恰恰是一種推測。我要鄭重說明的是,委員會的結論,是全體委員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的。有關引擎主體所有部分,系永教授、新堀教授以及各委員都共同參加了精密的檢查和綜合性的研究。你沒有參加實驗,僅憑你那可笑的推理是不可取的。可你肆意批評我們的檢查報告,只能說明你是感情用事。”

  千代田重工業公司總工程師杉田一郎說這番話時,情緒顯得非常激動。他那說話的語氣,分明在侮辱年輕的國家公務員。

  可證明引擎里有機身碎片,僅僅是委員會的說法,即便碎片被吸入引擎是事實,而引出由於撞擊海面而脫落的結論,其本身就是一種推測。

  與吉村君所提出的在飛行時的脫落過程中,吸入撞擊機身後的碎片的這一推測,其價值沒有什麼兩樣。再說,委員會的檢查報告,與迄今為止收集的各種證據恰恰相反。

  “你說實驗,實驗。可希望參加實驗的我,卻不能參加。請大家記住,這是奪走一百三十八條生命的巨大空難事故,事關重大。我再次建議,千萬不要感情用事!

  “我再說一說第四引擎的固定狀態。引擎主體的前端是兩個螺栓;引擎後端是一個螺栓。也就是說,第四引擎被三個錐型螺栓固定在主翼上。

  “前端的兩個螺栓,固定在上下兩個孔上。根據當時的調查結果,上孔剩有橡膠墊圈,而下孔則什麼也沒有剩下。

  “從力學關係來說,在飛行過程中,上孔則被按住,下孔則被拽住,如果飛機在飛行的同時撞擊海面,衝力應該是由機身的下邊向上邊經過,而引擎處在被往下拽的狀態。

  就持有螺栓上下兩個點的力學關係來說,恰與正常飛行時相反,呈上拽和下按的狀態。

  由此說明,上孔的橡膠墊圈應該脫落,而下孔的橡膠墊圈則應該留下。可事實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樣,失事飛機的第四引擎,卻是上孔留有墊圈,而下孔則絲毫沒有留下。從機身的破壞和散亂的情況來看,機身則是微微左傾觸及水面的。這一事實,大家都清楚。

  這一判斷,也是調查組全體成員達成的共識。”

  “根據委員會的結論,再按照力學關係的定義衡量,唯第四引擎和右翼最外側端部應該翻轉過來。也就是說,失事飛機是在空中翻轉後墜落海里的。這種結論,未免太荒唐太不合邏輯。”

  “因此,就委員會這樣的結論,無法使我否定自己的觀點。根據這樣的結論,第四引擎在飛行過程中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例如螺栓掉下造成引擎脫離遠固定部位,再撞擊機身,導致飛機整體的墜落等等。”

  吉村君停頓片刻,作了下列補充:

  “一、唯第四引擎儀表指針顯示的馬力數值,低得令人驚訝。雖引擎置於水中,水流有可能導致指針轉動。可如果認定這種可能,其他三台引擎的儀表指針,理應也有轉動的可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