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系永教授憤憤不平,大聲指責吉村君。

  新堀教授隨聲附和。可千代田重工業公司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強調與企業利益無關。

  這時候,兩家大企業的工程師團都強調自己的工廠檢測設備,是如何如何的優良,決不會出現任何偏見。

  吉村君雖受到夾擊,四面楚歌,卻仍然臨危不懼,挺身而出。

  “檢查人員中間,無論誰參加都行。但檢查,不能放在與兩家企業有關的工廠里進行。”

  吉村君的上司、航空部航空管理局豐田局長,等到吉村君獨自一人的時候,找他談話。

  “吉村君,倘若你再這樣固執己見,會給你個人帶來損失的喲!”

  “帶給我什麼樣的損失?”

  “具體怎麼回事,我也說不上來!這兩家大企業的背後,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巨大財團。他們擁有的巨大財力,與政治權力緊密相連,猶如雨和水的關係。你再執迷不悟,可要吃大虧的喲!”

  “局長!這與政治與企業,應該說是無關的!即便有關,但為了調查結果的公正性,他們這樣做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在吉村君進入國家機關工作至今,從沒有過冒犯上司的記錄。可今天,他像是吃過豹子膽,毫無顧忌地拉大嗓門。

  “你呀,唉!叫我怎麼說好呢。只能說,你太年輕了!”

  豐田局長啞然失色,他仿佛看到站在自己跟前的,是一個長著榆木腦袋的呆子。他無奈地望了一眼吉村君,揮揮手再也不說什麼了。

  木下公平,當初是吉村君唯一的同盟軍、鐵桿支持者。自第四引擎被打撈上來的那一天開始,一反常態,與吉村君唱起了對台戲。他支持系永教授的主張,強調飛機墜毀與飛行員操作上失誤有關。

  引擎的出現,是非更加清楚。按理血氣方剛的他,更應堅持自己的觀點。可事與願違,臨陣逃脫,還竟然倒戈。

  “木下君,你為什麼突然改變自己的立場?”

  吉村君感到不解。

  木下君露出困惑的表情,旋即以咄咄逼人的語氣答道。

  “我並非突然變化,只是綜合了各種情況的判斷結果,提出飛行員操作上失誤的觀點是正確的,再說飛機已經墜毀,人死又不能復生,算不了什麼大問題,何必大驚小怪,大動干戈!”

  從那以後,木下君儘量避開吉村君的視線。

  一個星期過後,木下君在大企業作堅強後盾的著名雜誌《航空圈》上,發表了一篇署名的評論文章,題目是《圍繞全日航AJA4301飛機墜毀的真正原因》。

  木下君從“引擎自行脫離”談到“飛行員操作上失誤”,舉出許多理由展開論證。

  並且,武斷地做結論。把飛機墜毀的原因,歸罪於飛行員操作上失誤。並恬不知恥地說,其他一切主張都屬於假想或者推測。

  木下君的這篇評論文章,論證充分,構思巧妙,層次清晰,循序漸進,使讀者看了以後,都不知不覺地贊同他的觀點。而對於這一事件的調查經過,最清楚的當數吉村君。

  他深知木下君阿諛奉承,迎合調查組主流的旨意。

  《航空圈》,是雜誌界當今發行量最大的雜誌。據說它從創辦階段,就隸屬中央財團。是專門為中央財團收集經濟信息和宣傳財團下屬企業的窗口,是一本徒有虛名的雜誌。

  直到現在,單純而又耿直的吉村君才隱隱約約察覺到,調查組內部,流有權錢交易的污泥污水。

  “難道這樣的調查團,是由政府組織委派的嗎?”

  “是啊,正因為是政府組織委派的,所以說,它與政治權力有關。”

  “——他們通過巨大的財力,與政治權力緊連在一起,猶如魚和水的關係。”

  豐田局長的這席話,現在想起來,確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吉村開始醒悟了。

  “前些天,總感覺有尾巴,莫非是千代田重工業公司或者是亞洲重工業公司花重金雇來的職業殺手?”

  這兩家大企業的背後,分別有千代田通商公司與中央商社,還分別有與他們關係密切的美國庫魯薩飛機製造公司和美國斯普魯多飛機製造公司的黑影。

  由於牽涉到爭奪新型噴氣式客機的巨資訂單,其幕後的錢權交易和骯髒的企業陰謀也就不同尋常了。

  在他們看來,對付一兩個乳臭未乾的評論家,根本無須大動干戈。評論這兩個字,乍一聽似乎非常了不得。可發表評論文章的舞台一旦遭到關閉,評論家宛如掉在水裡的鳳凰,比雞都不如,根本無人問津。

  一方面以金錢誘惑,另一方面讓各雜誌社退稿。雙管齊下,勢單力薄的木下君,還能有什麼反抗。俗話說,唯有識時務者才是俊傑。

  木下君如果不識時務,既不屈服於收買,也不屈服於恫嚇,那結果將怎樣呢?

  吉村君回憶曾經看過的幾本經濟雜誌,都說到千代田重工業公司和中央財團如何不擇手段吞併弱小企業。

  一旦某些正在發展的企業被他們瞄準,他們便採用技術合作、資金援助和經營指導等之類的可口魚餌,千方百計接近他們所看好的企業。以致這些企業不知不覺地滑入他們的掌心,加入他們的企業集團。如果拒絕,他們便以雄厚的資金實力施壓。或者以融資的形式切入,或者以削價銷售同類商品,或者將該拒絕企業從銷售網絡內趕出去,或者提高原材料的售價和增加支付貸款的條件,從而,致使拒絕者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於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它吞併了。

  在這種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經濟結構里,要生存,要永遠處於不敗之地,企業就必須像滾雪球一般越大越好。

  企業的巨大化,通過資本的高度集中和長期積累而完成。所謂積累,是為了把獲得的利潤,投入到擴大再生產。所謂集中,則是通過強大的資本吞併弱小的資本。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企業越大越有利。在新技術和設備的引進方面,易於大量引入。

  優秀的人才,易於最大限度地集中。強有力的銷售網絡,易於形成。並且,具有承擔風險的強大力量和信用好等優點。不用說,這些優點有利於在競爭中永遠勝出。

  如今,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單單是一種優點,而是企業生存的必然條件。企業規模的壯大、集約,成為企業集團。

  企業集團瞄準的,是經濟領域的不斷滲透和壟斷。為此,企業集團里必須擁有多層次以及生產各種產品的企業。在所有經濟領域裡,通過不斷地輸出自己的資本,形成“肥水不外流”的經濟圈。

  今天,企業如果單槍匹馬,宛如孤獨的狼,是無法生存的。凡是在金融、生產以及銷售各方面,不是以集團企業的“團隊行動”形式,最終都無法逃脫被其他“狼群化”

  集團企業吞併的厄運。

  弱小而單打一的企業,都將淘汰。唯得以生存的,是巨大企業集團。現代企業競爭,是巨大資本之間的搶逼圍。為防止被競爭對手吞併或打敗,必須經常在企業集團內部加強成員之間的團結程度,增強聯合力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