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沒有理由也不要緊。去見見她。她是我的女人!”三枝反覆地對自己說道。

  5

  理枝回國後每天也是過著無聊的生活。她和三枝一塊兒去過耀子的家之後再也沒有見過三枝。就是想見,他也沒有聯繫過自己。自己也沒想過要去找他。

  在伊斯坦堡那令人銷魂的一夜,仿佛是一場夢而早已煙消雲散了。而且和高原的那些日日夜夜,更像遠古的夢一般逝去了。和高原那一次次情愛激盪的過程,也仿佛是自己看到的一樣,不敢相信那曾是自己和他的所作所為。

  與高原愛情的餘韻,在與三枝的愛合之中蕩然無存了。就像吃了無數次的美味佳肴已經全都吸收到了體內而無法長久留香一樣,自己和高原那歷次的愛意情事只是在一夜之間便被三枝“蹂躪”得徹底“摧毀”了,她感到三枝“駛過”自己的印痕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體內。

  然而這條印痕好像從未有過似的,現在消失地無影無蹤了。當時那如醉如痴、近乎瘋狂的做愛已經一點一滴都回憶不起來、感受不到了。

  理枝對於女人這種冷酷的結構感到吃驚。

  高原的生存可以說是徹底沒有希望了。理枝認為隅谷死的時候他也死了。而在自己心中的高原則更是早就死了。

  在確認了隅谷和高原死亡了的那個晚上,理枝對三枝以身相許,與其說是自己“允許”了三枝,倒不如說是自己有了這方面強烈的需求更合適吧。也是為了在自己的身心裡徹底除去高原的“痕跡”。

  父母對女兒幾天時間就從國外回來一事感到非常驚訝。同時敏感地意識到這次女兒出國回來後心境有了複雜的變化。

  肯定是通過高原的事情才發生了這個變化的,對父母來講非常高興。

  在不知道女兒和高原相愛期間,他們非常希望為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男友。但是現在他們認為只要能使她對高原死心的人,只要不是罪犯或家族有不良犯罪傾向的男人就行。

  反正只要把女兒從這種畸形的婚戀中拉出來就行。所以理枝的父母吃驚的是這次女兒出國也許受到了什麼創傷。

  理枝像卸下了心理的壓力一樣,在與父母的高度緊張和解後陷入了嚴重地疲憊不堪狀態。

  在這個時候,理枝的朋友來看她了。這是一個和理枝在同一所大專和同一個愛好俱樂部的低一屆的同學,叫小村葉子,她人非常活潑、好動。由於葉子的到來,家中響起了久違的理枝的歡聲笑語。

  她的父母也非常高興小葉的到來。目前對理枝最重要的就是明快的、青春的笑聲。這是治療她傷痛的最好“藥物”。

  “我說前輩呀,明天是‘禁止登山’解禁的第一天,‘旅行愛好部’的人要去富士山。”

  她們聊了一些別的話題之後,葉子突然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說道。

  “啊,上山了嗎?”理枝也問了一句。

  葉子是這個“旅行愛好部”的負責人,知道不少登山的事情。今年由於天氣不好,山上還積了不少雪。

  在這個時候和一夥年輕姑娘登山是件冒險的事情。

  “嗯,沒有去富士山,去青木原和熔岩洞穴了。”

  “那種地方是不是特別容易迷路呀?”

  “要是別離開行人的道路問題不大。不過那天弄得大家心情不好。”

  “有你還能這樣?”

  “別提了。那天先去了溶洞,但都弄成旅遊景點了,一點沒有原始味兒,於是我們就去林海了,在那兒出了點兒事兒。”

  葉子說到這兒停了下來。

  “怎麼了?”理枝好奇地問道。

  “發現了一件好像是自殺的人的遺物。”

  “發現自殺者了?”

  “沒有找,也許有的,但因為鬧得大家心情非常不好,就沒有找下去。”

  但她沒有說自己和女伴們驚慌失措逃出來的過程,她認為那樣太“栽面兒”了。

  “是什麼遺物?”

  “皮包。就是男人們常用的那種公文包。好像扔那兒好久了,都長苔蘚了,但是一個用了不少年的皮包。”

  “知道是誰的嗎?”

  “裡面就有一張名片,我們按地址打了一個電話。咦,挺怪的。”

  “怪什麼?”理枝越發感興趣了。

  “有那個名片上的人,但對方好像不讓他和我們直接講話,是他的上司來接的電話,他說是有那個名片上寫的人。”

  “那麼皮包里有名片,皮包就是名片主人的了?”

  “也許吧,但是又不一定,反正是接電話的人說的。”

  “那你就直接問嘛!也許是別人的名片放在皮包里的吶!那自殺的人就不是皮包的主人了。”

  “那也是。”

  葉子突然不安起來。

  “名片寫的什麼名字?”

  “這個……記不太清楚了,好像是叫‘高原’什麼。”

  “高原?!”

  理枝的臉色突然一變。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她非常想問清楚是怎麼回事。

  “是不是叫‘高原浩一’?”

  對理枝來說,“高原”這個名字只能是“高原浩一”。

  “對,是這名字!”

  葉子激動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可你怎麼會知道呢?”

  葉子奇怪地看著理枝。

  “我認識的一個人叫這個名字,是被一個叫隅谷的搞經濟詐騙的人用車撞了後失蹤了。”

  “啊,我一點兒都不知道。”

  恐怕她不怎麼看報紙吧,理枝認為如果告訴她一個叫隅谷的人在伊斯坦堡被殺的消息的話,也許她會記起來。

  “要是這樣的話,那麼在那個發現了皮包的地方也許埋著那個叫高原的人呢。”

  “也許吧。”

  於是葉子的神情一下子緊張起來。

  “那麼,那個叫高原的上司怎麼講這件事情的?”

  葉子緊張地歪了歪頭想了想,沒有作聲。

  “我不想為難你。那麼你給他的公司打過電話後又怎麼樣了?”

  “我們把發現皮包的地方告訴他了,就這些。”

  “皮包呢?”

  “因為我們覺得那個皮包太晦氣,就扔在那裡了。”

  理枝想儘快結束談話似的連忙對葉子說道:

  “葉子,你可不可以帶我去一趟那個地方?”

  “幹嗎?”

  葉子聽罷吃驚地瞪大了眼睛。

  “其實我認識那個叫高原的人,而且我也想儘快告訴他的夫人。”

  “啊?你認識他呀!不過公司方面也許會通知他夫人的。”

  “你們發現那個皮包並給高原的公司打電話是什麼時間?”

  “是6月29日!我們回來的第二天就打電話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