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鑽石……”
“我認為,當然不可能是真鑽石,但是夫人痛痛快快地就收下了。我當時覺得,把這麼一顆很可能是假的鑽石送給那麼個大財閥的夫人,不論是送的人,還是接受的人,都夠可以的。”
“他先生沒在場嗎?”
“他先生說心臟吃不消,坐在車裡,在山腳下等著。”
“也許正因為只是這個程度的東西,才送給她的。”
“當時美川先生說,不需要加工,他光想要石子兒,弄得那個要他抓彩的寶石商狼狽不堪。說不定那是個出乎意料地值錢的‘展品’。對,是這樣一顆石子兒。”
美由紀在手提包里摸索了一陣,捏出一顆寶石。儘管小,好象從內部發出青色透明的光輝。光輝錯綜複雜,分散開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象彩虹一般閃爍著。
“嗬,好漂亮的寶石。這寶石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是重金先生存放在我這兒的。據說是貓叼來的。”
“貓?這叫作‘投鑽石與貓’吧。重金先生養著貓嗎?”
“不是重金先生。是乘松先生的貓。”
“乘松?就是那位乘松先生嗎?”
“是那位乘松先生。”
“你能不能詳詳細細講給我聽?”
由於提到了乘松,大上便把上半身向前探了探。乘松正是將美川遇害後被人裝扮成自殺的樣子(尚未確認)這一案件與“總理”被殺案聯繫起來的環節。
美由紀把發現石子兒的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大上也不能馬上理解石子兒為何會出現在乘松家那隻貓的磨爪器里。令人覺得其間有著重要含義,但正因為太重要了,不能立即納入理解的框框裡。它太大了,越出了視野的範圍。
倘若將這整理得合乎邏輯,就會弄得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大上說:
“能不能把這石子兒暫時借給我?”
不管怎樣,這已是深夜,他想睡上一會兒再琢磨這石子兒是怎麼回事兒。
美由紀爽快地將石子兒遞過來:
“請。反正也不是我的東西。”
她的口氣之間似乎表示,那個男人太不忠實了,竟然撇下自己,跟另一個女人結伴去旅行,替他存放的東西是無足輕重的。
這當兒大上覺察出,在美由紀那表面上開朗的神情後面隱藏著憤怒。這憤怒正是她對重金的愛的證明。
2
第二天,大上去見代代木警察署的菅原。他想問問菅原對那顆從乘松家出現的石子兒有何看法。
“你說是乘松家養的貓把這石子兒叼來的嗎?”
菅原捏起石子兒,迎著亮兒看了看。且不管它是真是假,它發射出的光卻一看就象是挺高貴的。這大概就是所謂切成多角形的,打四面八方透射進來的光,從底面向各個角度反射出去,猶如寶石內部有著強大的光源一般,發出璀璨奪目的光。
菅原一邊迎亮看著石子兒,一邊窺伺著大上的臉色。兩個人都輕易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上是夜裡拿到石子兒的,他有更充裕的時間來研究它意味著什麼。
“我假定這石子兒就是美川在箱根送給藏方夫人的那一顆。”
先將石子兒弄到手的是大上,他站在這個有利地位上,把自己進行的推理提出來了。菅原深深點了點頭,對大上的假定表示同意。
“這石子兒怎麼跑到乘松家來了呢?我沿著這條線考慮了一下。如果乘松家和美川之間發生過接觸,就跟石子兒這條線聯繫上了。乘松的兒子被三橋新一的車軋死了,‘總理’目擊到了這個場面,從而被害死。原來以為三橋是加害者,其實他是替身,真的加害者是另一個人。‘總理’了解真相,人家為了滅口,就把他殺害了。根據新發現的一些狀況,正在懷疑藏方江梨子是真的加害者時,天緣湊合,出現了這顆石子兒。”
菅原插嘴道:
“要是藏方江梨子把石子兒掉在現場的,那麼石子兒這條線就聯繫上了,但是有一點使人難以理解。”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儘管美川把石子兒送給了藏方夫人,可是打那時起,已經過了將近兩年?”
“是的。她身為藏方隆一郎的遺孀,為什麼把這麼一顆說不定是假的寶石貼身帶了將近兩年之久?我不明白這一點。”
美川是三年前的八月把石子兒給了江梨子的。倘若是她將石子兒掉在軋死人的現場上的話,就是去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的事。其間已經過將近兩年,江梨子過的是被高貴的寶石埋起來一般的日子,難道會一直把從觀光地那不可靠的寶石商手裡攫取來的石子兒當寶貝似的貼身帶著嗎?
“昨夜我幾乎沒闔眼睛,一個勁兒地想著這個盹題。”
菅原催他道:
“那麼……”
“石子兒也許不是藏方江梨子掉的吧。”
“不是……藏方江梨子。”
菅原驀地屏住了氣息。他露出仿佛眼前的帷幕被扯掉了似的神情。
“倘若不是江梨子的話,就只有三橋能夠把石子兒掉在現場。”
“你是說,江梨子把石子兒送給三橋了嗎?”
“這麼想,也不牽強吧。江梨於接受美川那顆石子兒時,不是生了氣,就是冷笑了一下。但她很快就想出該給這石子兒派上什麼用場。她把石子兒轉送給了三橋。三橋將江梨子看成女神一般予以崇拜,即便把她送的石子兒當作護身符一樣隨身帶著,也不奇怪。”
“他把石子兒掉在軋死人的現場上,給被害者養的貓撿去了。是這樣的嗎?”
“要是這麼想,石子兒這條線就聯繫上了。”
“線儘管聯繫上了,但不能據以證明石子兒是江梨子掉的。”
“那是不能。而且,即便石子兒是美川送給江梨子的那顆,要想證明不折不扣就是那一顆,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由於出現了石子兒,一時好象可以展望到什麼了,而今又堵上了一面新牆。
乘船駛向情海
1
飯後,他們移到休息室去坐。過去七夕會的人員就是在這裡相聚的。從院子那邊,涼風習習。休息室里的人影不太多,也沒有少到寂寞的程度。桌上點著蠟燭,適度的人影圍坐著談笑風生。休息室外面有個瀕臨庭園的陽台,有人憑欄眺望庭園或空中的繁星。
這些人隨心所欲地享受著夏夜。連侍役都不時地走到陽台上去看星星。
江梨子邊端起自己叫的那杯白蘭地,邊說:
“昨天晚上燒大字①,可熱鬧啦。”
①原文作大文字,是大文字火的簡稱。每年的陰曆七月十六日(現在改為八月十六日)晚上,在京都如意岳的山腹上焚燒大字形篝火。其他地方也有仿效的。
重金呷著他那杯馬提尼酒②,問道:
②馬提尼酒是由苦艾灑、杜松子灑等混合而成的一種雞尾灑。
“我認為,當然不可能是真鑽石,但是夫人痛痛快快地就收下了。我當時覺得,把這麼一顆很可能是假的鑽石送給那麼個大財閥的夫人,不論是送的人,還是接受的人,都夠可以的。”
“他先生沒在場嗎?”
“他先生說心臟吃不消,坐在車裡,在山腳下等著。”
“也許正因為只是這個程度的東西,才送給她的。”
“當時美川先生說,不需要加工,他光想要石子兒,弄得那個要他抓彩的寶石商狼狽不堪。說不定那是個出乎意料地值錢的‘展品’。對,是這樣一顆石子兒。”
美由紀在手提包里摸索了一陣,捏出一顆寶石。儘管小,好象從內部發出青色透明的光輝。光輝錯綜複雜,分散開來,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象彩虹一般閃爍著。
“嗬,好漂亮的寶石。這寶石叫什麼名字?”
“不知道,是重金先生存放在我這兒的。據說是貓叼來的。”
“貓?這叫作‘投鑽石與貓’吧。重金先生養著貓嗎?”
“不是重金先生。是乘松先生的貓。”
“乘松?就是那位乘松先生嗎?”
“是那位乘松先生。”
“你能不能詳詳細細講給我聽?”
由於提到了乘松,大上便把上半身向前探了探。乘松正是將美川遇害後被人裝扮成自殺的樣子(尚未確認)這一案件與“總理”被殺案聯繫起來的環節。
美由紀把發現石子兒的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大上也不能馬上理解石子兒為何會出現在乘松家那隻貓的磨爪器里。令人覺得其間有著重要含義,但正因為太重要了,不能立即納入理解的框框裡。它太大了,越出了視野的範圍。
倘若將這整理得合乎邏輯,就會弄得井然有序,令人信服。大上說:
“能不能把這石子兒暫時借給我?”
不管怎樣,這已是深夜,他想睡上一會兒再琢磨這石子兒是怎麼回事兒。
美由紀爽快地將石子兒遞過來:
“請。反正也不是我的東西。”
她的口氣之間似乎表示,那個男人太不忠實了,竟然撇下自己,跟另一個女人結伴去旅行,替他存放的東西是無足輕重的。
這當兒大上覺察出,在美由紀那表面上開朗的神情後面隱藏著憤怒。這憤怒正是她對重金的愛的證明。
2
第二天,大上去見代代木警察署的菅原。他想問問菅原對那顆從乘松家出現的石子兒有何看法。
“你說是乘松家養的貓把這石子兒叼來的嗎?”
菅原捏起石子兒,迎著亮兒看了看。且不管它是真是假,它發射出的光卻一看就象是挺高貴的。這大概就是所謂切成多角形的,打四面八方透射進來的光,從底面向各個角度反射出去,猶如寶石內部有著強大的光源一般,發出璀璨奪目的光。
菅原一邊迎亮看著石子兒,一邊窺伺著大上的臉色。兩個人都輕易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上是夜裡拿到石子兒的,他有更充裕的時間來研究它意味著什麼。
“我假定這石子兒就是美川在箱根送給藏方夫人的那一顆。”
先將石子兒弄到手的是大上,他站在這個有利地位上,把自己進行的推理提出來了。菅原深深點了點頭,對大上的假定表示同意。
“這石子兒怎麼跑到乘松家來了呢?我沿著這條線考慮了一下。如果乘松家和美川之間發生過接觸,就跟石子兒這條線聯繫上了。乘松的兒子被三橋新一的車軋死了,‘總理’目擊到了這個場面,從而被害死。原來以為三橋是加害者,其實他是替身,真的加害者是另一個人。‘總理’了解真相,人家為了滅口,就把他殺害了。根據新發現的一些狀況,正在懷疑藏方江梨子是真的加害者時,天緣湊合,出現了這顆石子兒。”
菅原插嘴道:
“要是藏方江梨子把石子兒掉在現場的,那麼石子兒這條線就聯繫上了,但是有一點使人難以理解。”
“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儘管美川把石子兒送給了藏方夫人,可是打那時起,已經過了將近兩年?”
“是的。她身為藏方隆一郎的遺孀,為什麼把這麼一顆說不定是假的寶石貼身帶了將近兩年之久?我不明白這一點。”
美川是三年前的八月把石子兒給了江梨子的。倘若是她將石子兒掉在軋死人的現場上的話,就是去年五月二十六日深夜的事。其間已經過將近兩年,江梨子過的是被高貴的寶石埋起來一般的日子,難道會一直把從觀光地那不可靠的寶石商手裡攫取來的石子兒當寶貝似的貼身帶著嗎?
“昨夜我幾乎沒闔眼睛,一個勁兒地想著這個盹題。”
菅原催他道:
“那麼……”
“石子兒也許不是藏方江梨子掉的吧。”
“不是……藏方江梨子。”
菅原驀地屏住了氣息。他露出仿佛眼前的帷幕被扯掉了似的神情。
“倘若不是江梨子的話,就只有三橋能夠把石子兒掉在現場。”
“你是說,江梨子把石子兒送給三橋了嗎?”
“這麼想,也不牽強吧。江梨於接受美川那顆石子兒時,不是生了氣,就是冷笑了一下。但她很快就想出該給這石子兒派上什麼用場。她把石子兒轉送給了三橋。三橋將江梨子看成女神一般予以崇拜,即便把她送的石子兒當作護身符一樣隨身帶著,也不奇怪。”
“他把石子兒掉在軋死人的現場上,給被害者養的貓撿去了。是這樣的嗎?”
“要是這麼想,石子兒這條線就聯繫上了。”
“線儘管聯繫上了,但不能據以證明石子兒是江梨子掉的。”
“那是不能。而且,即便石子兒是美川送給江梨子的那顆,要想證明不折不扣就是那一顆,恐怕也是難上加難。”
由於出現了石子兒,一時好象可以展望到什麼了,而今又堵上了一面新牆。
乘船駛向情海
1
飯後,他們移到休息室去坐。過去七夕會的人員就是在這裡相聚的。從院子那邊,涼風習習。休息室里的人影不太多,也沒有少到寂寞的程度。桌上點著蠟燭,適度的人影圍坐著談笑風生。休息室外面有個瀕臨庭園的陽台,有人憑欄眺望庭園或空中的繁星。
這些人隨心所欲地享受著夏夜。連侍役都不時地走到陽台上去看星星。
江梨子邊端起自己叫的那杯白蘭地,邊說:
“昨天晚上燒大字①,可熱鬧啦。”
①原文作大文字,是大文字火的簡稱。每年的陰曆七月十六日(現在改為八月十六日)晚上,在京都如意岳的山腹上焚燒大字形篝火。其他地方也有仿效的。
重金呷著他那杯馬提尼酒②,問道:
②馬提尼酒是由苦艾灑、杜松子灑等混合而成的一種雞尾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