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這又怎麼樣呢?要求公滋自願同行,和你認為我做出不實申告,這中間有什麼因果關係?遺憾的是,我完全不懂。邏輯跳躍得太厲害了。」
「一點都不跳躍!」
中澤厲聲暍道。
中澤的話聲殘響還沒有消失,就傳來「昂允、昂允」的鄙俗叫聲。
胤篤老人推開槽木和警官形成的人牆,露出那張失去血色的臉來。
「你、你說點什麼啊!這些警察說要抓走公滋,真是豈有此理。他們說公滋是兇手,要不然就是你是兇手。這太過分了,就算案子再怎麼棘手,也不能像這樣胡亂見一個抓一個……」
「我們才沒有見一個抓一個!」「有什麼關係?」警部的吼聲與伯爵金屬性的聲音完全重疊在一起。
「不管是我還是公滋,只要清白,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即使被逮捕,也會被無罪開釋吧。還是警察甚至會陷害無辜之人?」伯爵說,
「混帳東西!」警部吼道,「你把警察機構當成什麼了!」
警部瞪住伯爵。老人在鼻子上擠出皺紋,說道:
「就是啊,真是的。昂允,我說昂允啊,你說的這是什麼天真話?所以人家才會說你不知世事。就算是誤逮,被逮的人就輸啦。就算事後再來說什麼搞錯了,被釋放回來,人家也不會相信啦。我們和你這種坐吃山空的大老爺不同,可是靠做生意過活的啊。搞成那樣,生意還做得下去嗎?就算不提逮捕,什麼詛咒、作祟,已經搞出一堆不好的風聲啦。現在我們是被害人還好,要是被蠻橫的警察給抓去……」
「你的意思是只要逼問,就會露出馬腳來是吧?」警部敲打黑鶴的台座,「你兒子啊,儘是左躲右閃,什麼問題都不肯回答。」
「因為沒有什麼好說的吧?」
「少胡說了。他不就逃亡了嗎?他逃亡了。你也看到了吧?光明磊落的人何必逃亡?」
「那當然是因為受到軟禁,透不過氣來啊。」
「那才是藉口。」警部說,「那傢伙絕對在婚宴以後,從窗戶偷溜出去了。現場勘驗時也採到物證了。連鞋印都找到了。我們采了石膏模型,也比對過了。我們警察只是叫他針對這些事實,提出一個讓人可以信服的解釋罷了。可是他就是不肯,所以才顯得可疑……這樣哪裡蠻橫了?」
「他只是出去罷了吧?」老人說,「就算他出去外面,也上不了二樓啊。而且睡在二樓房間的不只有新娘,昂允人也在裡面啊。公滋要怎樣殺人?」
「我們就是要弄明白這件事啊。」
警部在白枕鶴周圍繞了一圈。
「不肯自願同行……只好用逮捕的了。」
「逮捕?別說笑了。」
「誰在說笑?胤篤先生,難道你也是共犯嗎?侵入路線我們會從公滋那裡逼問出來。那樣一來,昂允先生,你也沒辦法再像這樣一臉悠哉了吧……」
——共犯。包括伯爵在內,多人共同下手。
警察是這樣認為吧。的確,如果洋館內有好幾個人是共犯,要製造出這種乍看之下不可能的狀況,也是有可能的事吧。
警部轉過身子,朝著僵在門邊的山形說:
「你是不是也一起共謀?那樣的話……你們竟然二十三年來都這樣老著臉皮欺騙著警察和世人哪。可是已經結束了。就算像這樣三緘其口也沒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為公滋露出馬腳了。這叫做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胡說八道的是你,警部!」老人斥道,「我們何必那麼悲慘,一族串通起來殺人?我都說過好幾次了,受害最深的可是我。你以為過去四次的醜聞,害得我經營的有德商事損失了多少生意?嫁進來的客戶千金在初夜隔天早上被殺,可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了事的。沒辦法在生意上繼續往來了。損失額可是非同小可哪。」
「如果那是對你的報復呢?」
中澤說出我連想都沒有想過的話來。
「對、對我的報復?」
老人的臉更是蒼白了。
「為什麼……要對我……」
「聽說你和這裡過世的上代還有上上代當家反目成仇,不是嗎?在金錢問題上也有不少糾紛。再說,由良本家和以你為首的分家會水火不容。這件事是你自己大肆宣揚的吧?」
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可是,
「可是警部先生,由良家已經把對分家會的債務全數還清了……」
「關口先生,你要包庇他們嗎?」警部說,「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認為你被找來,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你是善意的第三者,是掩飾。」
「掩飾?」
「的確,債務似乎老早就已經還清了。我們全都調查過了,這一點沒錯。可是啊,就算借款還清了,怨恨仍然沒有消失。我們已經查到證據了。上上代的公篤卿和分家會似乎有過非常複雜的糾紛哪。」
「我們之間沒有怨恨。」老人說,「會起糾紛,是因為家兄對金錢太隨便了。借錢不還的是家兄。分家會憑什麼要遭到怨恨?」
「以你們的角度來看或許是這樣吧。公篤卿還清債務之後,馬上就死了不是嗎?結果莫大的資產全部都委託給奉贊會管理了。」
「這件事行房自己也答應了。」
「這種事誰知道?或許他兒子覺得是被強迫的。再怎麼說,華族這種人是自私自利又不知世事嘛。這話不也是你自己經常掛在嘴邊的嗎?」
胤篤老人憤恨地摩擦手杖,把臉從警部那裡別開。
「擁有莫大的財產,卻無法恣意花用……這在下界可是十足的動機。哎,可是這件事已經無可奈何了。行房卿也已經死了嘛。這位昂允先生雖然有學識,對經濟卻似乎很生疏,也無從尋找解散奉贊會、奪回財產的方法。結果剩下來的只有怨恨。怨恨折磨著祖父和父親,最後殺了他們,甚至扣押了財產的分家——也就是分家領袖的你。我覺得這樣的推測並不算突兀。」
「你是說我怨恨叔公嗎?」
伯爵露出困窘的表情。
「你說的沒錯……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叔公。《論語》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昂允……」胤篤老人嘆息似地說,睜圓了眼睛。
「遺憾的是,我雖然立志成為仁者,但仍然不是個仁者。《論語》也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意思是決心修養之人,絕對不能厭惡他人。說起來,我對財產一點興趣也沒有。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但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你在說些什麼莫名其妙的話?」
「沒錯。這傢伙——昂允的確很討厭我,但我也是一樣。他是我侄子的兒子,是本家的繼承人,所以我關照他,但我們合不來。若說為什麼合不來,因為這傢伙對錢一點執著也沒有。」
老人用手杖指著伯爵,接著敲了幾下地板。
「這跟錢和怨恨沒有關係。說起來,假設你說的是真的,那公滋為什麼要協助昂允的陰謀?如果說那個管家還是做飯阿婆站在昂允那邊,那還沒話說,但公滋可是我兒子哪。他何必……」
「一點都不跳躍!」
中澤厲聲暍道。
中澤的話聲殘響還沒有消失,就傳來「昂允、昂允」的鄙俗叫聲。
胤篤老人推開槽木和警官形成的人牆,露出那張失去血色的臉來。
「你、你說點什麼啊!這些警察說要抓走公滋,真是豈有此理。他們說公滋是兇手,要不然就是你是兇手。這太過分了,就算案子再怎麼棘手,也不能像這樣胡亂見一個抓一個……」
「我們才沒有見一個抓一個!」「有什麼關係?」警部的吼聲與伯爵金屬性的聲音完全重疊在一起。
「不管是我還是公滋,只要清白,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即使被逮捕,也會被無罪開釋吧。還是警察甚至會陷害無辜之人?」伯爵說,
「混帳東西!」警部吼道,「你把警察機構當成什麼了!」
警部瞪住伯爵。老人在鼻子上擠出皺紋,說道:
「就是啊,真是的。昂允,我說昂允啊,你說的這是什麼天真話?所以人家才會說你不知世事。就算是誤逮,被逮的人就輸啦。就算事後再來說什麼搞錯了,被釋放回來,人家也不會相信啦。我們和你這種坐吃山空的大老爺不同,可是靠做生意過活的啊。搞成那樣,生意還做得下去嗎?就算不提逮捕,什麼詛咒、作祟,已經搞出一堆不好的風聲啦。現在我們是被害人還好,要是被蠻橫的警察給抓去……」
「你的意思是只要逼問,就會露出馬腳來是吧?」警部敲打黑鶴的台座,「你兒子啊,儘是左躲右閃,什麼問題都不肯回答。」
「因為沒有什麼好說的吧?」
「少胡說了。他不就逃亡了嗎?他逃亡了。你也看到了吧?光明磊落的人何必逃亡?」
「那當然是因為受到軟禁,透不過氣來啊。」
「那才是藉口。」警部說,「那傢伙絕對在婚宴以後,從窗戶偷溜出去了。現場勘驗時也採到物證了。連鞋印都找到了。我們采了石膏模型,也比對過了。我們警察只是叫他針對這些事實,提出一個讓人可以信服的解釋罷了。可是他就是不肯,所以才顯得可疑……這樣哪裡蠻橫了?」
「他只是出去罷了吧?」老人說,「就算他出去外面,也上不了二樓啊。而且睡在二樓房間的不只有新娘,昂允人也在裡面啊。公滋要怎樣殺人?」
「我們就是要弄明白這件事啊。」
警部在白枕鶴周圍繞了一圈。
「不肯自願同行……只好用逮捕的了。」
「逮捕?別說笑了。」
「誰在說笑?胤篤先生,難道你也是共犯嗎?侵入路線我們會從公滋那裡逼問出來。那樣一來,昂允先生,你也沒辦法再像這樣一臉悠哉了吧……」
——共犯。包括伯爵在內,多人共同下手。
警察是這樣認為吧。的確,如果洋館內有好幾個人是共犯,要製造出這種乍看之下不可能的狀況,也是有可能的事吧。
警部轉過身子,朝著僵在門邊的山形說:
「你是不是也一起共謀?那樣的話……你們竟然二十三年來都這樣老著臉皮欺騙著警察和世人哪。可是已經結束了。就算像這樣三緘其口也沒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為公滋露出馬腳了。這叫做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胡說八道的是你,警部!」老人斥道,「我們何必那麼悲慘,一族串通起來殺人?我都說過好幾次了,受害最深的可是我。你以為過去四次的醜聞,害得我經營的有德商事損失了多少生意?嫁進來的客戶千金在初夜隔天早上被殺,可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了事的。沒辦法在生意上繼續往來了。損失額可是非同小可哪。」
「如果那是對你的報復呢?」
中澤說出我連想都沒有想過的話來。
「對、對我的報復?」
老人的臉更是蒼白了。
「為什麼……要對我……」
「聽說你和這裡過世的上代還有上上代當家反目成仇,不是嗎?在金錢問題上也有不少糾紛。再說,由良本家和以你為首的分家會水火不容。這件事是你自己大肆宣揚的吧?」
這件事……我也聽說了。可是,
「可是警部先生,由良家已經把對分家會的債務全數還清了……」
「關口先生,你要包庇他們嗎?」警部說,「不……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認為你被找來,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你是善意的第三者,是掩飾。」
「掩飾?」
「的確,債務似乎老早就已經還清了。我們全都調查過了,這一點沒錯。可是啊,就算借款還清了,怨恨仍然沒有消失。我們已經查到證據了。上上代的公篤卿和分家會似乎有過非常複雜的糾紛哪。」
「我們之間沒有怨恨。」老人說,「會起糾紛,是因為家兄對金錢太隨便了。借錢不還的是家兄。分家會憑什麼要遭到怨恨?」
「以你們的角度來看或許是這樣吧。公篤卿還清債務之後,馬上就死了不是嗎?結果莫大的資產全部都委託給奉贊會管理了。」
「這件事行房自己也答應了。」
「這種事誰知道?或許他兒子覺得是被強迫的。再怎麼說,華族這種人是自私自利又不知世事嘛。這話不也是你自己經常掛在嘴邊的嗎?」
胤篤老人憤恨地摩擦手杖,把臉從警部那裡別開。
「擁有莫大的財產,卻無法恣意花用……這在下界可是十足的動機。哎,可是這件事已經無可奈何了。行房卿也已經死了嘛。這位昂允先生雖然有學識,對經濟卻似乎很生疏,也無從尋找解散奉贊會、奪回財產的方法。結果剩下來的只有怨恨。怨恨折磨著祖父和父親,最後殺了他們,甚至扣押了財產的分家——也就是分家領袖的你。我覺得這樣的推測並不算突兀。」
「你是說我怨恨叔公嗎?」
伯爵露出困窘的表情。
「你說的沒錯……老實說,我並不喜歡叔公。《論語》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昂允……」胤篤老人嘆息似地說,睜圓了眼睛。
「遺憾的是,我雖然立志成為仁者,但仍然不是個仁者。《論語》也說,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意思是決心修養之人,絕對不能厭惡他人。說起來,我對財產一點興趣也沒有。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但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你在說些什麼莫名其妙的話?」
「沒錯。這傢伙——昂允的確很討厭我,但我也是一樣。他是我侄子的兒子,是本家的繼承人,所以我關照他,但我們合不來。若說為什麼合不來,因為這傢伙對錢一點執著也沒有。」
老人用手杖指著伯爵,接著敲了幾下地板。
「這跟錢和怨恨沒有關係。說起來,假設你說的是真的,那公滋為什麼要協助昂允的陰謀?如果說那個管家還是做飯阿婆站在昂允那邊,那還沒話說,但公滋可是我兒子哪。他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