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右衛門在家中立了一座和那一樣的祭壇——”

  阿銀指向太郎丸背後說道。

  在他身後的,是一座和百介滑落時所掉進的十分相似、掛有古怪御幣的祭壇。

  “其中立著一隻牌位,後頭寫有俗名千代幾個字。”

  “如此說來——”

  “牌位只有一隻。雖說是個大惡棍,若有此心意立牌,理應不忍將一對母子拆散。因此,這位志郎丸若隨母親一同辭世,想必應會將兩者牌位並陳才是。”

  “是麼——”老人有氣無力地說道。

  “千代她……已經死了麼?”

  “亨年三十五——記得上頭是這麼寫的。”

  “千代若還活著,今年應是五十來歲了。原來是在十五年前過世的呀。”

  老人駝起背感嘆了起來。

  “真是抱歉,大爺……”阿銀一臉同情地凝視了太郎丸半晌,接著又轉頭向右近說道:

  “並非我刻意隱瞞,而是作夢也沒料到那牌位竟然就是大爺所欲尋找之人的母親。”

  “看來大爺一費了不少力氣哩,”阿銀說道。

  的確是徒勞一場。

  “沒能幫上浪人大爺什麼忙,祈請見諒。”

  太郎丸先是抬起頭來,隨即又低頭致歉道。

  “老爺何須致歉?在下一行人不請自來,明知對諸位造成困擾,仍不顧冒犯執拗詢問,而老爺與諸位前輩不嫌對在下一行素昧平生,仍毫無隱瞞慷慨解囊,實讓在下一行感激萬分——該致歉的應是在下才是。”

  右近恭謹地行了個禮,接著又抬起頭來,定睛凝視著太郎丸說道:

  “承蒙老爺解惑,在下心中疑問亦已澄清。事前對川久保曾稍有疑念,這下證明諸位絕非如鎮上流言所述,實數在下至為羞愧。”

  “鎮上對吾等有所質疑?”

  “是的。如今,諸位已非無人知曉之山民。不僅在土佐國內,就連鄰國阿波、贊岐,對諸位亦多有傳言。”

  “究竟是何種傳言?”

  太郎丸問道。

  “外界均傳言,棲息於物部川上游劍山山腹之川久保黨乃劫財害命之無賴惡賊。近日甚至入侵人里公然洗劫民居,或如海盜般出海掠奪。”

  “此、此話當真?”

  “是的。有幸面見諸位後,在下方得以確信。這——應是個陷阱。”

  “陷阱?”

  “諸位應是遭人誣陷。”

  “誣陷?是何許人慾誣陷吾等?”

  “在下亦不知對方為何許人。但的確有匪徒盜用諸位名義,頻頻於城內犯下暴虐無道之惡行。數日前,官府終於下令討伐川久保。”

  “討伐?”

  就連原本默默靜坐於太郎丸身後的四人,這下也個個為之動搖。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此布告乃五日前由高知藩御船手奉行關山兵五所發布。討伐軍——極有可能正朝此處步步近逼。”

  “關山兵五?”

  “老爺聽說過這號人物?”

  “此人即為小右衛門所斬殺之小松代藩次席家老——關山將監之子。”

  “什麼?”

  原來如此。

  “如此說來——”

  “原來小松代藩覆滅後,關山便投靠了高知藩。”

  “不對,右近大爺。”

  百介慌忙打岔道:

  “襲擊咱們的那伙人,正是冒用川久保之名義為惡的匪徒,這應是錯不了吧?”

  “理應錯不了,”右近回答道。

  “因此發現在下四處打聽川久保時,才會如此緊張。”

  “沒錯。因此小弟發現其中似有玄機。見到阿銀小姐時,這夥人曾驚呼其相貌酷似阿楓公主。記得麼?阿楓公主。”

  “那又如何?”右近問道。因此,百介繼續說道:

  “而方才太郎丸老爺亦曾提及,阿銀小姐與太郎丸老爺之女千代小姐生得一模一樣。依此推論,阿銀小姐與阿楓公主的相貌似乎也應頗為相像,畢竟千代小姐與阿楓公主本為母女。”

  “因此長相神似也是理所當然,看來阿銀小姐的相貌的確酷似兩人。”

  “不過,川久保之諸位見到阿銀,卻無一人提及其與阿楓公主相貌相似,亦即此處之諸位並不知道阿楓公主生得像千代小姐。大爺說是不是?”

  “吾等從未見過阿楓公主。”

  太郎丸回答。

  “果不其然。就連太郎丸老爺都沒見過孫女阿楓公主的長相,而那伙人卻知道阿楓公主生得是什麼模樣。”

  噢,右近應和道。

  “見過千代小姐之女——亦即阿楓公主樣貌者,理應是屈指可數。依此推論,這些人可能是什麼人?”

  “前小松代藩出身者?”

  “是的,正是如此。若該御船手奉行乃小松代藩家老之子——”

  “山岡大人難道推論——高知藩之御船手奉行即為幕後指使者?”

  “豈不是如此?咱們在城下內外聽聞許多傳言,悉數為受害者傳述之遇害經緯或妖魔怪談,但竟無任何官府調查議論之跡象,如今又突然舉兵討伐,大爺難道不認為其中必有蹊蹺?”

  “原來是關山之子——”

  事到如今,為何又來為難吾等——太郎丸感嘆道。就在此時。

  屋外傳來陣陣號令聲,接著又聽到為數眾多的腳步聲將整棟屋子團團圍住。木造小屋劇烈搖晃,棍棒從木板間的縫隙一支接一支地戳了進來。最後聽到有人在門外高聲咆哮道:

  “凶賊川久保黨——乖乖束手就擒吧!”

  [六]

  被捕後,百介首度被關進了唐丸籠(注45)里。

  [注45:江戶時代用來押解犯人之帶網竹籠。]

  包圍川久保黨小屋的,是高知藩所派遣的百名捕快。相較之下,川久保黨則僅有十五人,即使加上百介一行也不及二十人,這下右近的武藝再怎麼高強,也不可能以寡敵眾。再者,川久保黨原本就沒有任何抗爭的手段。一如文作所述,這群人似乎已有多代未曾舞刀弄劍,而且個個都是年邁體衰。就百介所見來判斷,這群人生性至為溫和,並無任何好戰的傾向。

  他們不過是擅長使用火藥——並知悉火藥兵器的製法罷了。

  因此數百年來,均未曾引發任何爭端。

  雖然太郎丸一再堅稱百介一行僅為旅人,與自己毫無牽連,不過儘管態度再從順,還是沒有任何捕快願意聽從被捕兇徒的解釋。對此百介與右近早是心裡有數,只得乖乖就縛。

  不過——

  情勢實在頗教人絕望。

  完全看不到一絲獲救的希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