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師!」屋外也有人喊了起來,「不好了,大門外全部都是軍隊。」

  姚廣孝被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怎麼會知道自己藏在這裡?

  「軍師,我們殺出去!」一名侍衛官拔刀狂吼一聲道。

  姚廣孝卻慢慢坐了下來,完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李維正在城中的四處抓捕他不過是在做戲,他其實早已經把自己盯死了,姚廣孝輕輕嘆了口氣,如果自己被抓,那還有誰會勸說燕王不廢除世子呢?

  「砰!」地一聲巨響,大門被撞開了,院子裡一片喊殺聲,刀劍相撞的格鬥聲,還有一聲聲的慘叫傳來,姚廣孝慢慢走到房門口,大喊一聲道:「統統給我住手!」

  院子裡頓時安靜下來,他的手下紛紛後退,護衛在他左右,此刻院子裡已經湧進了數百人之多,都是武藝高強的精悍之軍,牆頭、房頂上也布滿了明軍,近千支箭冷冷地對準了他們二十幾人,只需一聲令下,他們誰也活不成。

  這時,一名大將走出來,拱手道:「大師,我們大都督有令,不得羞辱大師,要麼以禮相待,要麼就當場殺死,請大師自己選擇。」

  姚廣孝長長嘆了一口氣,對左右令道:「把刀槍放下吧!沒有必要抵抗了。」

  二十幾名手下默默地將手中刀放在地上,等待著明軍的處置,這時,門口的士兵紛紛向兩邊閃開,讓出了一條路,只見一身盔甲的李維正在數十名親衛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他含笑向姚廣孝點了點頭道:「姚大師,別來無恙?」

  姚廣孝苦笑了一聲道:「李大人願意我稱呼你什麼呢?李都督還是李相國?」

  「隨便大師怎麼稱呼都行,今天有幸捉到大師,可抵燕軍十萬大軍,這是朝廷之幸,姚大師,請吧!」

  李維正閃身一旁,做出一個請的姿態,姚廣孝慘笑一聲,慢慢向門外走去,走到李維正面前時,他又停住了腳步,「李相國,我想問你一句實話,將來的某一天,你會走上那一步嗎?」

  李維正笑著搖了搖頭道:「大師,這個問題我不想直接回答你,你在靜修期間,我會派人每天把京城的各大報紙都送給你,你自己來判斷一下,我到底會不會走那一步?」

  「那就多謝了!」

  姚廣孝大步向門外走去,大門外已經停了一輛全封閉的馬車,三十名武藝高強的明軍緊貼左右押送,旁邊還有數百名騎兵,他走進了馬車,車門轟然關上,外面上了鐵鎖,馬車起步了,向聚寶門方向駛去。

  明軍已經散去了,只有李維正和五百名親衛以及押送姚廣孝的馬車駛進城門,城門處依然盤查嚴格,牆上張貼有大幅捉拿姚廣孝的懸賞圖文,近百名民眾擠在圖文下面觀望,馬車從他們身旁緩緩駛過,只聽有人在大聲念道:「重賞捉拿燕王叛逆主謀道衍,此人身高六尺,年紀五十歲上下,為光頭修行和尚,隨行者有二十餘人……有提供有用線索者賞銀千兩、領官兵抓捕者賞銀五千兩!」

  在一片驚嘆聲中,李維正笑著騎馬走過了榜文。

  一行人剛剛走到府東街口上,忽然,一名宮廷侍衛像發瘋一樣向這邊狂奔而來,他看見了李維正,幾乎就是從馬上滾落下來,爬在李維正面前大哭道:「相國,快!皇上他……他出事了!」

  ……

  建文三年六月初五,大明建文皇帝在服用紅參後發生了急性中毒,經多名御醫搶救無效,在深夜駕崩,百官慟哭,相國李維正下令徹查此事,很快便從紅參購買者太監王明祿那裡找到了突破口,紅參是右軍都督徐壽輝通過延嗣藥房轉送入宮,延嗣藥房掌柜也承認此紅參是徐壽輝秘密購入,且李景隆也有參與。

  李維正立即下令抓捕徐壽輝和李景隆,並詳細搜查他的府邸,在他的府中搜到了他與燕王來往的信件,並從他府中的密室里抓到了燕王首席幕僚道衍和製毒的賈醫士。

  人證、物證確鑿,在大理寺的連夜審訊中,李景隆終於承認,他和徐壽輝早已投靠了燕王,這次毒殺皇上正是燕王的命令,目的是為了毒殺皇上而上位。

  李維正遂將所有證據昭示天下,並下令公開斬首徐壽輝和李景隆二人,以二人的人頭來祭祀皇上之靈。

  「各位大臣,國不可一日無君,我等當擁立太子登基,告慰皇上英靈!」

  李維正鏗鏘有力的聲音在太和殿上方迴蕩著,六月初六,建文皇帝尚不滿兩歲的太子朱文奎在相國李維正的堅決擁護下,登基為大明王朝第三任皇帝,建立年號為啟元,諡其父廟號為惠帝,尊其母馬氏為皇太后,皇太后立即冊封李維正為太傅,號『尚父』,天下軍國大事,皆由相國裁處。

  啟元元年,大明邁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內外交困

  時間慢慢到了九月,天也漸漸地涼了,大明王朝也逐漸走出了皇帝駕崩的陰影,開始了一種常態中的運轉,啟元元年的秋天,大明王朝得到了上天的佑護,湖廣、四川、江浙大熟,豐收的喜悅激盪在每一個農民的心中,神州大地上到處充滿了歡笑和希望。

  而北方的燕王在朱允炆駕崩後也並沒有急於登基,河北大旱使他不得不裁軍十五萬,使兵力維持在二十萬的水平時,在力量對比的格局上,優勢的一端明顯地傾向了朝廷,道義上的譴責和財政壓力使燕王內外交困,不得已,他派特使入朝向新帝表示祝賀,同時也承認了大明王朝相制的確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