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
李維正點點頭,便轉身向山下走去,走到山下的亭子裡,李維正坐了下來,這座亭子就是當年他第一次遇到太子朱標的地方,亭子裡還有胡惟庸立下的碑,這時,一名士兵來報:「大人,定遠張知縣求見大人。」
「帶他來見我!」李維正微微笑了,他沒有想到,定遠縣知縣居然就是當年的張二虎,片刻,定遠縣知縣匆匆趕來,正是當年李維正的手下捕頭張二虎,不過他現在已經改名為張學文,苦讀了幾年書,倒也有幾分斯文模樣了。
張二虎從定遠典吏一步步做到知縣確實也有幾分僥倖,主要是因為定遠縣的前任知縣和縣丞都被馮傅案牽連,殺的殺、免職的免職,定遠縣竟無人主事,鳳陽知府便命張二虎暫代知縣一職,不料他卻做得非常不錯,修路造橋、扶濟孤寡,頗得名心,定遠百名老人拿著萬民冊去鳳陽要求張知縣轉正,鳳陽知府便寫了一封信推薦張二虎為知縣,吏部很快便批准了,就這樣,當年的地痞混混一轉身變成為了清名卓著的定遠知縣。
既入了官道,張二虎便得按官場的規矩來見李維正,他走進亭子,恭恭敬敬跪下行一禮道:「定遠知縣張學文參見大都督。」
李維正見張二虎雖然皮膚黝黑,不過身穿七品官服,頭戴雙翅烏紗帽,禮數周到,倒也有一點地方父母官的堂皇模樣了。
他點點頭便笑道:「張知縣,你是我的老下屬了,以後就不必下跪,我來問你,王三豹的妻兒現在怎麼樣了?」
張二虎聽李維正還記得王三豹,他心中微微有點感動,便道:「回稟大人,王三豹的妻子去年生病死了,兩個兒子已經長大,現在都在臨淮縣當衙役,大人以前的屬下現在都過得不錯,各自有產業。」
「一晃差不多也快六七年了。」
李維正回憶起從前在臨淮縣當差時的情景,心中不由有些感慨,這時,遠方傳來一名士兵的喊聲:「大人,皇上的聖旨到了,請大人速回大營接旨。」
「我知道了!」李維正立刻收攏心神,對張二虎道:「我今天把你找來,是想問一問定遠縣孔聖人廟堂的情況如何?」
張二虎一怔,他沒想到李維正把他叫來竟是問孔廟之事,他連忙道:「回稟大人,本來還不錯,但一個月前燕軍過境時,一些士兵就在孔廟裡駐紮,內部陳設被毀壞不少,屬下正準備找人籌錢修繕。」
「不用找人籌錢了,這件事我來負責,我出五千兩銀子,夠不夠?」
張二虎嚇了一跳,慌忙道:「大人,不需要這麼多,只要五百兩銀子就足夠了。」
李維正微微一笑道:「你替我將孔夫子廟好好地修繕,多出來的銀子就用來辦學,明天一早,我準備去拜祭夫子,煩勞你替我準備一下吧!多召集一些讀書人和地方名望來。」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為大人準備充分。」張二虎隱隱有些明白了李維正的用意,他是在收買讀書人的心呢!
……
李維正趕回軍營,幾名太監正在喝茶等待,見大都督到來,他們立刻恭迎上來諂笑道:「大都督,陛下的旨意到了,我們要恭喜大都督。」
李維正拱手笑道:「幾位公公前來一路辛苦了,我們先聽聖意,再擺酒給幾位公公洗塵。」
親兵們七手八腳擺好了香案,李維正換了正官服,跪了下來,一名太監展開聖旨大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五軍大都督李維正在中都鳳陽痛殲來犯之敵,大功於社稷,特加封其為遼國公、太子少保,即日入朝覲見,欽此!」
李維正恭敬地俯身叩首:「臣李維正謝皇上隆恩!」
他站起身,為首太監忙把旨意遞給李維正,恭維道:「大人才三十歲便以軍功封為國公,這可是大明建國以來第一人,以後大人還要多多關照我們。」
「哪裡!哪裡!以後要煩請幾位公公要在皇上面前多替我美言才對。」
說完,他給手下親兵百戶使了個眼色,百戶會意,立刻帶人拎來一口箱子,李維正指著箱子對三名傳旨太監低聲道:「這裡面是我的一點心意,一千五百兩黃金,三位公公拿去喝茶。」
三名太監轟然大喜,現在還是明初,太監的地位很低,從來沒有人給過他們這麼多錢,一人五百兩黃金,足以讓他們把命都賣給李維正了,他們千恩萬謝,李維正微微一笑,擺手讓親兵帶他們下去喝酒吃飯,這時,他的親兵衛指揮使羅廣才上前道:「皇上召大人覲見,會不會是想對大人不利?」
李維正搖了搖頭,淡淡一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應該是他擔心我會對他不利才對,我有何懼他?」
說到這,他隨即對羅廣才令道:「你立刻派人去遼東,將我的父母妻兒全部接入京城來。」
羅廣才一驚,他連忙道:「大人請三思,這樣他們會成為朝廷的人質。」
「你放心吧!我的家宅在城外,我自會派三萬軍隊駐紮附近保護。」
李維正見他還是沒有明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笑道:「只有家人和府第進了京,這樣我以後的主要活動才能名正言順地轉到京城來。」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奉旨入朝(下)
葉天明這兩天也是喜憂參半,前段時間因李景隆大敗引發的危機,由於李維正的一場及時勝利而暫時緩解了,這固然是他所希望的,他知道要想扭轉當前局勢,也只有李維正出兵,可是局勢的緩解卻沒能給他帶來利益,他的復出依然遙遙無期。
「帶他來見我!」李維正微微笑了,他沒有想到,定遠縣知縣居然就是當年的張二虎,片刻,定遠縣知縣匆匆趕來,正是當年李維正的手下捕頭張二虎,不過他現在已經改名為張學文,苦讀了幾年書,倒也有幾分斯文模樣了。
張二虎從定遠典吏一步步做到知縣確實也有幾分僥倖,主要是因為定遠縣的前任知縣和縣丞都被馮傅案牽連,殺的殺、免職的免職,定遠縣竟無人主事,鳳陽知府便命張二虎暫代知縣一職,不料他卻做得非常不錯,修路造橋、扶濟孤寡,頗得名心,定遠百名老人拿著萬民冊去鳳陽要求張知縣轉正,鳳陽知府便寫了一封信推薦張二虎為知縣,吏部很快便批准了,就這樣,當年的地痞混混一轉身變成為了清名卓著的定遠知縣。
既入了官道,張二虎便得按官場的規矩來見李維正,他走進亭子,恭恭敬敬跪下行一禮道:「定遠知縣張學文參見大都督。」
李維正見張二虎雖然皮膚黝黑,不過身穿七品官服,頭戴雙翅烏紗帽,禮數周到,倒也有一點地方父母官的堂皇模樣了。
他點點頭便笑道:「張知縣,你是我的老下屬了,以後就不必下跪,我來問你,王三豹的妻兒現在怎麼樣了?」
張二虎聽李維正還記得王三豹,他心中微微有點感動,便道:「回稟大人,王三豹的妻子去年生病死了,兩個兒子已經長大,現在都在臨淮縣當衙役,大人以前的屬下現在都過得不錯,各自有產業。」
「一晃差不多也快六七年了。」
李維正回憶起從前在臨淮縣當差時的情景,心中不由有些感慨,這時,遠方傳來一名士兵的喊聲:「大人,皇上的聖旨到了,請大人速回大營接旨。」
「我知道了!」李維正立刻收攏心神,對張二虎道:「我今天把你找來,是想問一問定遠縣孔聖人廟堂的情況如何?」
張二虎一怔,他沒想到李維正把他叫來竟是問孔廟之事,他連忙道:「回稟大人,本來還不錯,但一個月前燕軍過境時,一些士兵就在孔廟裡駐紮,內部陳設被毀壞不少,屬下正準備找人籌錢修繕。」
「不用找人籌錢了,這件事我來負責,我出五千兩銀子,夠不夠?」
張二虎嚇了一跳,慌忙道:「大人,不需要這麼多,只要五百兩銀子就足夠了。」
李維正微微一笑道:「你替我將孔夫子廟好好地修繕,多出來的銀子就用來辦學,明天一早,我準備去拜祭夫子,煩勞你替我準備一下吧!多召集一些讀書人和地方名望來。」
「屬下明白,屬下一定為大人準備充分。」張二虎隱隱有些明白了李維正的用意,他是在收買讀書人的心呢!
……
李維正趕回軍營,幾名太監正在喝茶等待,見大都督到來,他們立刻恭迎上來諂笑道:「大都督,陛下的旨意到了,我們要恭喜大都督。」
李維正拱手笑道:「幾位公公前來一路辛苦了,我們先聽聖意,再擺酒給幾位公公洗塵。」
親兵們七手八腳擺好了香案,李維正換了正官服,跪了下來,一名太監展開聖旨大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五軍大都督李維正在中都鳳陽痛殲來犯之敵,大功於社稷,特加封其為遼國公、太子少保,即日入朝覲見,欽此!」
李維正恭敬地俯身叩首:「臣李維正謝皇上隆恩!」
他站起身,為首太監忙把旨意遞給李維正,恭維道:「大人才三十歲便以軍功封為國公,這可是大明建國以來第一人,以後大人還要多多關照我們。」
「哪裡!哪裡!以後要煩請幾位公公要在皇上面前多替我美言才對。」
說完,他給手下親兵百戶使了個眼色,百戶會意,立刻帶人拎來一口箱子,李維正指著箱子對三名傳旨太監低聲道:「這裡面是我的一點心意,一千五百兩黃金,三位公公拿去喝茶。」
三名太監轟然大喜,現在還是明初,太監的地位很低,從來沒有人給過他們這麼多錢,一人五百兩黃金,足以讓他們把命都賣給李維正了,他們千恩萬謝,李維正微微一笑,擺手讓親兵帶他們下去喝酒吃飯,這時,他的親兵衛指揮使羅廣才上前道:「皇上召大人覲見,會不會是想對大人不利?」
李維正搖了搖頭,淡淡一笑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應該是他擔心我會對他不利才對,我有何懼他?」
說到這,他隨即對羅廣才令道:「你立刻派人去遼東,將我的父母妻兒全部接入京城來。」
羅廣才一驚,他連忙道:「大人請三思,這樣他們會成為朝廷的人質。」
「你放心吧!我的家宅在城外,我自會派三萬軍隊駐紮附近保護。」
李維正見他還是沒有明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低聲笑道:「只有家人和府第進了京,這樣我以後的主要活動才能名正言順地轉到京城來。」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奉旨入朝(下)
葉天明這兩天也是喜憂參半,前段時間因李景隆大敗引發的危機,由於李維正的一場及時勝利而暫時緩解了,這固然是他所希望的,他知道要想扭轉當前局勢,也只有李維正出兵,可是局勢的緩解卻沒能給他帶來利益,他的復出依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