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但他心裡卻很清楚,李維正在朝廷中的崛起,將不可避免地引發朝廷保守勢力的強烈牴觸,而在他們矛盾日益尖銳時,也就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這就是他為什麼要借用卓敬勸皇上的緣故,葉天明是一個政客,政客的最大特點就是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他兩次發表申明斷絕和李維正的關係,就是因為皇上忌憚他和李維正的關係,可當他發現李維正的強勢已經使皇上無可奈何時,他忽然又覺得自己有必要和李維正和解了。
與李維正和解,當然是要從兩個女兒那裡著手,此刻,這位與李維正淵源極深的老牌官僚正在書房給自己夫人交代任務,他知道要想和女兒女婿和解,首先就是要取得老太太的原諒,老太太就是因為他與女婿斷絕關係,而一怒之下回老家了,有了母親這個中間人,那一切就好辦了。
「你回一趟老家,把母親接來,你告訴母親,說我病得很重,恐怕挺不過這個夏天了。」
「老爺!」葉夫人憂心地說道:「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葉天明擺了擺手道:「你就這樣給她說,只要她肯回來,我裝一回重病也無妨。」
知母莫若子,葉天明非常了解自己的母親,若非如此,母親是絕不會回來的,葉夫人當然是聽丈夫的,她嘆了口氣,只得道:「好吧!那我明天就去一趟老家,如果母親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了。」
「你就去吧!她會跟你回來的。」
說到這,葉天明又想起一事,便吩咐妻子道:「另外,你今晚再給紫童和蘇童寫封信,問問孩子情況,聊聊家常什麼的,你是她們母親,關心她們是很正常的。」
葉夫人猶豫了一下,她終於吞吞吐吐地承認道:「老爺,我不該瞞著你,其實這兩年我和她們就一直保持著通信,幾乎一兩個月就要寫一封。」
葉天明一怔,他頓時心中大喜,一把抱著妻子在她臉上重重親了一下,忍不住大笑道:「好!好!你隱瞞得好,真是我的賢妻,這次你可幫了為夫的大忙了。」
葉夫人措不及防,被丈夫摟住重重親了幾下,她不由又羞又驚,成親幾十年了,穩重守禮的丈夫還從來沒這樣放蕩形骸過,她也知道是為什麼,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早知道今天,當初又何必做得那麼絕呢?
「老爺,那我回房收拾東西了。」
葉天明的心情格外暢快,他又摟著妻子溫存了片刻,這才讓她回房去收拾,第二天一早,葉夫人便坐馬車回老家了,就在當天下午,葉天明忽然聽到一個消息,李維正進京了。
……
這一次,李維正率領三萬軍隊入京,離京城還有二十里時,朱允炆的侍衛長楊寧便前來通告他,皇上將在定淮門外率文武百官親自迎接他凱旋歸來。
楊寧在多年前和李維正有過一段交情,雖然李維正已經貴為遼國公了,但楊寧仍然覺得自己有提醒他的必要。
「維正兄,雖然你實力很強,這次又獲取勝利,但你要明白一點,朝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敬服你,尤其是你的錦衣衛經歷,很多大臣都對你懷有疑慮,所以我勸你低調一點,千萬莫要露出驕狂之態。」
李維正點點頭笑道:「多謝你的提醒,該怎麼做,我心裡有數。」
楊寧深深看了他一眼,便不再多言,領著李維正向定淮門而去,此時,定淮門外已經戒嚴,士兵們將所有的百姓都攔在三里之外,朱允炆親率二百餘名文武大臣,在定淮門外等待著李維正到來,這時,遠方忽然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旌旗如雲、遮天蔽日,馬蹄下黃塵滾滾,氣勢十分駭人,文武百官皆臉上大變,不少人眼中露出了懼意,人群中微微出現了騷動,竊竊聲四起。
黃子澄重重哼了一聲,極為不滿地對方孝孺道:「這是為臣之道嗎?明知皇上在此,卻仍率大軍過來,他這是什麼意思,向皇上示威嗎?」
方孝孺沒有吭聲,一旁的齊泰卻道:「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黃大人感受是示威,怎麼我卻感覺到有精兵強將前來保護,心便安定了許多。」
在別的事情上,黃子澄和齊泰都合作得不錯,唯獨在李維正這件事情上,兩人的態度卻截然相反,齊泰是支持李維正出兵抗燕,上次李景隆大敗時,他正好不在京城,所以被卓敬搶了先,為此他一直懊悔了很久,而這次召李維正進京,就是他的提議。
黃子澄見他幫李維正說話,不由冷笑了一聲,別過頭去不再理會他,朱允炆聽在耳中,卻始終面無表情,這時,忽然有人低喊一聲,「看!他停下來了。」
只見李維正的大軍在五里外忽然停了下來,一隊數百人的騎兵從隊伍中脫出,直向這邊疾馳而來,朱允炆的心中忽然緊張起來,他知道,李維正來了。
騎兵越來越近,在三百步外又停下來了,最後只有兩騎陪伴著李維正前來,這二人都曾是朝中大將,一個是平安,另一個是原來的山東都指揮同知鄧戩,旁邊的徐輝祖見是這兩人陪同李維正前來參拜皇上,心中不由暗暗稱讚李維正考慮得細心,這樣一來,實際上就是暗示皇上,他仍是朝廷大臣。
果然,朱允炆見是這兩人在旁邊,心中的緊張頓時去了七八分,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李維正在百步外翻身下馬,他快步上前來到朱允炆麵前跪下,沉聲道:「臣李維正參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與李維正和解,當然是要從兩個女兒那裡著手,此刻,這位與李維正淵源極深的老牌官僚正在書房給自己夫人交代任務,他知道要想和女兒女婿和解,首先就是要取得老太太的原諒,老太太就是因為他與女婿斷絕關係,而一怒之下回老家了,有了母親這個中間人,那一切就好辦了。
「你回一趟老家,把母親接來,你告訴母親,說我病得很重,恐怕挺不過這個夏天了。」
「老爺!」葉夫人憂心地說道:「這樣是不是不太好?」
葉天明擺了擺手道:「你就這樣給她說,只要她肯回來,我裝一回重病也無妨。」
知母莫若子,葉天明非常了解自己的母親,若非如此,母親是絕不會回來的,葉夫人當然是聽丈夫的,她嘆了口氣,只得道:「好吧!那我明天就去一趟老家,如果母親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了。」
「你就去吧!她會跟你回來的。」
說到這,葉天明又想起一事,便吩咐妻子道:「另外,你今晚再給紫童和蘇童寫封信,問問孩子情況,聊聊家常什麼的,你是她們母親,關心她們是很正常的。」
葉夫人猶豫了一下,她終於吞吞吐吐地承認道:「老爺,我不該瞞著你,其實這兩年我和她們就一直保持著通信,幾乎一兩個月就要寫一封。」
葉天明一怔,他頓時心中大喜,一把抱著妻子在她臉上重重親了一下,忍不住大笑道:「好!好!你隱瞞得好,真是我的賢妻,這次你可幫了為夫的大忙了。」
葉夫人措不及防,被丈夫摟住重重親了幾下,她不由又羞又驚,成親幾十年了,穩重守禮的丈夫還從來沒這樣放蕩形骸過,她也知道是為什麼,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早知道今天,當初又何必做得那麼絕呢?
「老爺,那我回房收拾東西了。」
葉天明的心情格外暢快,他又摟著妻子溫存了片刻,這才讓她回房去收拾,第二天一早,葉夫人便坐馬車回老家了,就在當天下午,葉天明忽然聽到一個消息,李維正進京了。
……
這一次,李維正率領三萬軍隊入京,離京城還有二十里時,朱允炆的侍衛長楊寧便前來通告他,皇上將在定淮門外率文武百官親自迎接他凱旋歸來。
楊寧在多年前和李維正有過一段交情,雖然李維正已經貴為遼國公了,但楊寧仍然覺得自己有提醒他的必要。
「維正兄,雖然你實力很強,這次又獲取勝利,但你要明白一點,朝中並不是每個人都敬服你,尤其是你的錦衣衛經歷,很多大臣都對你懷有疑慮,所以我勸你低調一點,千萬莫要露出驕狂之態。」
李維正點點頭笑道:「多謝你的提醒,該怎麼做,我心裡有數。」
楊寧深深看了他一眼,便不再多言,領著李維正向定淮門而去,此時,定淮門外已經戒嚴,士兵們將所有的百姓都攔在三里之外,朱允炆親率二百餘名文武大臣,在定淮門外等待著李維正到來,這時,遠方忽然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旌旗如雲、遮天蔽日,馬蹄下黃塵滾滾,氣勢十分駭人,文武百官皆臉上大變,不少人眼中露出了懼意,人群中微微出現了騷動,竊竊聲四起。
黃子澄重重哼了一聲,極為不滿地對方孝孺道:「這是為臣之道嗎?明知皇上在此,卻仍率大軍過來,他這是什麼意思,向皇上示威嗎?」
方孝孺沒有吭聲,一旁的齊泰卻道:「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黃大人感受是示威,怎麼我卻感覺到有精兵強將前來保護,心便安定了許多。」
在別的事情上,黃子澄和齊泰都合作得不錯,唯獨在李維正這件事情上,兩人的態度卻截然相反,齊泰是支持李維正出兵抗燕,上次李景隆大敗時,他正好不在京城,所以被卓敬搶了先,為此他一直懊悔了很久,而這次召李維正進京,就是他的提議。
黃子澄見他幫李維正說話,不由冷笑了一聲,別過頭去不再理會他,朱允炆聽在耳中,卻始終面無表情,這時,忽然有人低喊一聲,「看!他停下來了。」
只見李維正的大軍在五里外忽然停了下來,一隊數百人的騎兵從隊伍中脫出,直向這邊疾馳而來,朱允炆的心中忽然緊張起來,他知道,李維正來了。
騎兵越來越近,在三百步外又停下來了,最後只有兩騎陪伴著李維正前來,這二人都曾是朝中大將,一個是平安,另一個是原來的山東都指揮同知鄧戩,旁邊的徐輝祖見是這兩人陪同李維正前來參拜皇上,心中不由暗暗稱讚李維正考慮得細心,這樣一來,實際上就是暗示皇上,他仍是朝廷大臣。
果然,朱允炆見是這兩人在旁邊,心中的緊張頓時去了七八分,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李維正在百步外翻身下馬,他快步上前來到朱允炆麵前跪下,沉聲道:「臣李維正參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