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頁
李維正卻冷笑一聲道:「平將軍,恐怕你到京城時,李景隆已經兵敗如山倒了,那個時候,他為了保命,自然會將全部責任推在你和何福將軍的身上,他可是皇上最信任的黃子澄兩次推薦,黃子澄為了掩飾自己的推薦之責,他會讓皇上聽信你的話嗎?再說,李景隆是何許人,李文忠之子,皇親國戚,皇上賜他通天犀帶,還親自給他行了推車禮,這是何等寵信,如果皇帝聽信你的話,不就等於打自己的耳光嗎?你自己想想看,皇上會把罪責加到李景隆身上嗎?打敗仗總要追究責任,李景隆已經先下手為強,告了你們,這個責任不由你來負,會由誰來負?」
「這……」平安低下了頭,眼中閃過一抹痛苦地神色,他知道李維正說得對,前一次大敗後,皇上仍然讓李景隆為主帥,可見是何等相信他,在自己和李景隆之間,皇帝怎麼可能會選擇自己?自己前去京城,真的是回去送死。
李維正見他已經明白了,便嘆了一口氣,誠懇地說道:「平將軍,我實不相瞞,驛站里的兩個管事也是我的人,我如果想活捉你,只要在你們飲食中放點迷藥就可以了,但我不想那樣做,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談一談,讓你知道自己的處境。」
平安抬頭呆呆地望著李維正,半晌,他遲疑地問道:「你莫非是想讓我加入遼東軍?」
李維正點了點頭,道:「我非常清楚,那三聲炮響,就是李景隆事先泄露給了燕王,就因為你們在前一天的戰役中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他才想借燕王之手除掉你和何福將軍,你沒有證據證明他勾結燕王,但他卻能指責你們是擅自出戰,破壞他的戰略,這是已經定論之事,而普天之下,也只有我才能為你洗清冤屈,平將軍,我愛惜你這個人才,我非常希望你能加入遼東軍,與我一道掃除燕王、藍玉,平定天下,還大明一個朗朗的天空,你可願意?」
平安動心了,他沉思一下,對李維正道:「大人,能否讓我想一想?」
「好!我等你。」
平安轉身向驛站內走去,這時,李維正在他身後大聲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當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焉能含冤鬱鬱而終?」
平安身子猛地一振,他眼睛裡射出了深刻的感情,他竟不再猶豫,轉身走到李維正面前跪下,昂聲道:「平保兒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露鋒芒(上)
建文二年六月初,在和明軍僵持了近一個月後,燕軍忽然大舉夜襲明軍,十五萬燕山鐵騎突入明軍大營,在夜戰中,燕山鐵騎將他們的精銳之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以千人為隊,既各自作戰,又配合默契,相反,明軍明顯不適應夜戰,缺乏統一指揮,很快他們便出現了防守漏洞,大將張玉率一萬騎兵殺進了中軍大營,砍斷了帥旗,李景隆在倉惶之中右臂中箭,他竟棄軍而逃,正因為他的逃跑,明軍軍心大亂,燕王當即下令全軍大舉進攻,六十萬明軍兵敗如山倒,無數士兵溺死在盧溝河中,屍體竟堵塞了河流。
這一戰,朝廷大軍被燕軍斬殺者近十萬人,投降者更是不計其數,但就在燕王要下令大舉南下時,他忽然接到快報,遼東十萬大軍出了山海關,直逼北平,這個意外的消息打亂了燕王追敵的計劃,在追出一百餘里後,他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北平。
與此同時,遼東李維正在滄州海邊駐紮的大軍忽然出現在河北南部,他大規模收編敗軍,維持地方秩序,僅八天時間,他便收攏了二十八萬從霸州南逃的明軍,當朱棣意識到上當時,李維正大軍已經分兩批,乘船返回了遼東。
憤怒之極的朱棣立刻再次親率三十萬大軍揮師南下,進攻山東,他同時命張玉為先鋒,另率三萬精兵,走兵力空虛的河南直撲鳳陽。
這時,山東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鐵鉉也收攏了六萬殘軍,他們一面十萬火急向朝廷求救,一面發動濟南民眾,準備死守濟南,六月下旬,朱棣率三十萬大軍包圍了濟南。
……
此時的京城已是一片混亂,六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彈,震撼了朝野,觸覺敏感的江浙財團開始意識局勢不妙,紛紛拋售京中的房產回鄉避難,一時京城房價暴跌,與此對應的是米價暴漲,各大米店紛紛屯糧不賣,百姓們買不到米,憤怒的情緒開始蔓延,僅一夜之間,京城便有十家米鋪被砸搶,由砸店搶米引發的混亂迅速擴大。
六月二十二日,十萬京城的太學生開始自發遊行,他們包圍了曹國公李景隆的府邸,痛斥李景隆誤國,才短短半年時間,喪送在李景隆手中的明軍竟達百萬人之多,包圍李景隆府邸的人越來越多,很快,李景隆府邸便燃起了沖天大火。
太學生們並沒有就此罷休,有人大喊:「力薦李景隆狗賊的是黃子澄,他應當負責!」
太學生立刻調頭向皇城浩浩蕩蕩而去,中午時分,十萬太學生開始在西安門前靜坐示威,要求皇上罷免黃子澄,這是大明建國以來的第一起大規模抗議示威,這件事的影響甚至更超過了李景隆戰敗,滿朝文武為之震驚,這時,戶部侍郎卓敬牽頭,數百大臣聯名要求罷免黃子澄,重新啟用葉天明。
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朱允炆,那就是焦頭爛額,這個年輕的皇帝已經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了,他心中充滿了悔恨,他為自己誤用李景隆而自責,但悔恨並不能解決問題,盛庸求救的快報讓他心中極為焦慮,他比誰都清楚,朝廷根本就是無兵可派了,一百五十萬朝廷大軍,被李景隆喪送了百萬,還有二十五萬在川中對抗藍玉,十萬在湖廣防禦藍玉東進,而京城和揚州合計有十五萬,如果把這十五萬拿去支援盛庸,那誰來防守京城?一隊騎兵便足以把他拿下皇位。
「這……」平安低下了頭,眼中閃過一抹痛苦地神色,他知道李維正說得對,前一次大敗後,皇上仍然讓李景隆為主帥,可見是何等相信他,在自己和李景隆之間,皇帝怎麼可能會選擇自己?自己前去京城,真的是回去送死。
李維正見他已經明白了,便嘆了一口氣,誠懇地說道:「平將軍,我實不相瞞,驛站里的兩個管事也是我的人,我如果想活捉你,只要在你們飲食中放點迷藥就可以了,但我不想那樣做,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談一談,讓你知道自己的處境。」
平安抬頭呆呆地望著李維正,半晌,他遲疑地問道:「你莫非是想讓我加入遼東軍?」
李維正點了點頭,道:「我非常清楚,那三聲炮響,就是李景隆事先泄露給了燕王,就因為你們在前一天的戰役中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他才想借燕王之手除掉你和何福將軍,你沒有證據證明他勾結燕王,但他卻能指責你們是擅自出戰,破壞他的戰略,這是已經定論之事,而普天之下,也只有我才能為你洗清冤屈,平將軍,我愛惜你這個人才,我非常希望你能加入遼東軍,與我一道掃除燕王、藍玉,平定天下,還大明一個朗朗的天空,你可願意?」
平安動心了,他沉思一下,對李維正道:「大人,能否讓我想一想?」
「好!我等你。」
平安轉身向驛站內走去,這時,李維正在他身後大聲道:「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當立不世之功,名垂青史,焉能含冤鬱鬱而終?」
平安身子猛地一振,他眼睛裡射出了深刻的感情,他竟不再猶豫,轉身走到李維正面前跪下,昂聲道:「平保兒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露鋒芒(上)
建文二年六月初,在和明軍僵持了近一個月後,燕軍忽然大舉夜襲明軍,十五萬燕山鐵騎突入明軍大營,在夜戰中,燕山鐵騎將他們的精銳之質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以千人為隊,既各自作戰,又配合默契,相反,明軍明顯不適應夜戰,缺乏統一指揮,很快他們便出現了防守漏洞,大將張玉率一萬騎兵殺進了中軍大營,砍斷了帥旗,李景隆在倉惶之中右臂中箭,他竟棄軍而逃,正因為他的逃跑,明軍軍心大亂,燕王當即下令全軍大舉進攻,六十萬明軍兵敗如山倒,無數士兵溺死在盧溝河中,屍體竟堵塞了河流。
這一戰,朝廷大軍被燕軍斬殺者近十萬人,投降者更是不計其數,但就在燕王要下令大舉南下時,他忽然接到快報,遼東十萬大軍出了山海關,直逼北平,這個意外的消息打亂了燕王追敵的計劃,在追出一百餘里後,他不得不下令收兵回北平。
與此同時,遼東李維正在滄州海邊駐紮的大軍忽然出現在河北南部,他大規模收編敗軍,維持地方秩序,僅八天時間,他便收攏了二十八萬從霸州南逃的明軍,當朱棣意識到上當時,李維正大軍已經分兩批,乘船返回了遼東。
憤怒之極的朱棣立刻再次親率三十萬大軍揮師南下,進攻山東,他同時命張玉為先鋒,另率三萬精兵,走兵力空虛的河南直撲鳳陽。
這時,山東都督盛庸和布政使鐵鉉也收攏了六萬殘軍,他們一面十萬火急向朝廷求救,一面發動濟南民眾,準備死守濟南,六月下旬,朱棣率三十萬大軍包圍了濟南。
……
此時的京城已是一片混亂,六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的消息如一枚重磅炸彈,震撼了朝野,觸覺敏感的江浙財團開始意識局勢不妙,紛紛拋售京中的房產回鄉避難,一時京城房價暴跌,與此對應的是米價暴漲,各大米店紛紛屯糧不賣,百姓們買不到米,憤怒的情緒開始蔓延,僅一夜之間,京城便有十家米鋪被砸搶,由砸店搶米引發的混亂迅速擴大。
六月二十二日,十萬京城的太學生開始自發遊行,他們包圍了曹國公李景隆的府邸,痛斥李景隆誤國,才短短半年時間,喪送在李景隆手中的明軍竟達百萬人之多,包圍李景隆府邸的人越來越多,很快,李景隆府邸便燃起了沖天大火。
太學生們並沒有就此罷休,有人大喊:「力薦李景隆狗賊的是黃子澄,他應當負責!」
太學生立刻調頭向皇城浩浩蕩蕩而去,中午時分,十萬太學生開始在西安門前靜坐示威,要求皇上罷免黃子澄,這是大明建國以來的第一起大規模抗議示威,這件事的影響甚至更超過了李景隆戰敗,滿朝文武為之震驚,這時,戶部侍郎卓敬牽頭,數百大臣聯名要求罷免黃子澄,重新啟用葉天明。
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朱允炆,那就是焦頭爛額,這個年輕的皇帝已經兩天兩夜沒有睡覺了,他心中充滿了悔恨,他為自己誤用李景隆而自責,但悔恨並不能解決問題,盛庸求救的快報讓他心中極為焦慮,他比誰都清楚,朝廷根本就是無兵可派了,一百五十萬朝廷大軍,被李景隆喪送了百萬,還有二十五萬在川中對抗藍玉,十萬在湖廣防禦藍玉東進,而京城和揚州合計有十五萬,如果把這十五萬拿去支援盛庸,那誰來防守京城?一隊騎兵便足以把他拿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