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團魚性涼些,如今冬寒陣陣,要添點溫和的藥材才不傷脾胃,余錦年想了想,又加了兩片姜,和一小撮浮椒粒兒。

  瞧著余錦年做得挺簡單,連枝一回想,又覺得這也不會那也不懂,連一開始團魚怎麼殺都給忘了,更不提配藥的問題。余錦年打趣他,道閔大人金枝玉葉,以後定是謹慎小心地嬌養著你,是不會淪落到叫你做飯的,可放一千一萬個心罷!

  連枝臉一紅,結巴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余錦年腹中嘀咕,如今像連枝這樣容易逗的可不多見了。想當年,季鴻剛到信安縣,也是正人君子一個,什麼溫良端方,知書達理,悅懌九春,逗一逗就耳朵紅舌頭打轉,辯不出來就只會瞪著眼盯他看。想及第一次那事兒,那人臊得似個小媳婦,什麼都不懂,還是他教的。

  如今倒好,臉上白肚裡黑,整個兒一墨腹烏龜,連“再來一次”這種話都說得出口了!

  可見麵皮這種東西是越磨越厚的。

  都跟誰學的!

  余錦年拿勺子敲了瓦罐里的龜殼,那龜殼“咕咚”一聲表示反抗,啪得濺了余錦年幾滴湯水。嘿呀,一個龜殼也敢欺負人了!余錦年又拿勺背重重敲了一下,誰知那龜殼極端霸道,還開口了——

  “你幹什麼呢?”

  余錦年捲起袖子,指著這殼:“讓你欺負我?”

  “龜殼”輕道:“誰欺負你了。”

  余錦年眨了眨眼,又聽見連枝嗤嗤的忍俊不禁的笑聲,他猛然一個回頭,竟直直撞到張寬軟的胸膛里,甘松的香氣溫甜甘洌,他埋著頭不肯起來,不服氣道:“你淨知道我在哪。”

  季鴻把他手裡的武器勺子抽出來,給砂鍋蓋上蓋,讓湯汁好好地、靜靜地燉,還團魚一個安寧的龜生:“你倒想讓我找不著,離家出走只會往廚房走,下次換個地方。”

  去別的地方你要是找不到我怎麼辦呀!

  余錦年小聲嘀咕道:“好罷,那去藥房。”

  季鴻笑了一聲。

  旁邊連枝早前仰後合地溜出去了,一出去,那個曾經跟著服侍過季鴻他們兩個的吳集太監就默默地跟了上來,見連少監笑得眼睛都彎了,難得。他忍不住回頭瞧了瞧,回過來垂著手也跟著笑,奉承道:“所以說小余大夫討人喜歡呢。這樣的性子,天底下再難找第二個了。”

  可不是,這一個都是奇珍。

  第172章 龍膽瀉肝湯

  兵亂在前, 今年的春節是註定過不好了,能混得余錦年親手包的一鍋蘿蔔餡兒餃子, 喝上幾口熱酒, 一碗肉骨湯,就湊湊合合守歲了。

  大年初一, 閔霽在官衙前論功行賞, 賞是小賞,也就是從越軍手裡搶來的東西, 自然是比不上朝廷的封賞, 但是能慰藉人心。這一戰下來, 他們儘管是得了大勝,死傷卻也不計其數, 得把將士們優撫好了, 討逆之行才可順暢。

  季鴻連日縱馬傷了肌筋, 當日回來時不顯,又帶著他的小藥仙胡鬧了一下午,第二天一覺醒來,才覺渾身酸痛。余錦年嘴上將他罵了一通,心裡卻關懷得急,里里外外檢查了好幾遍,生怕他抻壞了筋骨,留下什麼病根。

  所以開衙大賞那日余錦年也去了, 是不放心他人, 親自跟著給季巡按端茶倒水的。他瞧著一隊隊的士兵打衙堂下走過, 閱兵似的喊著口號,氣干雲霄,人人都領了或多或少的賞賜回去,或是托人帶回家裡,或是與同袍吹噓侃山,衙內是難得的熱鬧。

  赫連直帶來的征北軍最沒形狀,他們是先鋒,殺敵最多,也死得最多。死傷在他們眼裡都是家常便飯了,同帳戰死了,旁的人抄起他們的刀來繼續上,多砍幾個頭顱討賞,就算是替他們盡忠盡孝了。

  賞到後來,余錦年靠在季鴻的大椅旁垂著頭,昏昏欲睡,忽然一聲震天響的“季大人”嚇得他赫然一個激靈,揉了揉眼睛去看發生了什麼大事。

  只見衙下一張草蓆,用麻布裹著個屍體,旁邊站五六個兵卒,一張嘴,咧出一口白燦燦的牙來衝著季鴻笑。一個兩個地爭著說“頭是我的!”、“兩條腿是我的!”

  余錦年愣著,一個十歲上下的孩子竟趁亂溜進來,從懷裡摸出塊自死人身上撕下來的破布,一打開,是三根人指,擱了太久已烏紫發黑。那孩子小心翼翼地伸著腦袋,問:“我、我撿的,聽說能換賞,能不能換幾口糧食給我娘?”

  季鴻沒說話,轉頭看了看少年。余錦年走下台階,雪色刺得他眼前發脹,他彎腰掀開了草蓆一角,斷了頸椎的頭就險些從裡頭滾出來。余錦年只來得及看到屍首臉上一條縱貫的陳疤,和一對黑漆漆被掏空了的眼窩,手一松,草蓆又將他卷上。

  他退了兩步,被季鴻攔腰抄住,攬在身前,手指按在腰間的御劍上,道:“賞。”

  余錦年看著下頭人把余旭的屍體抬出去,草蓆一卷,不知要扔去何方,討逆軍不在乎死的這個是誰,總之是叛軍,叛軍就該有個叛軍的下場。余錦年終究還是沒忍住,掏了一錠小銀子,讓他們悄悄在城外挖個坑,埋了。

  他不算是四方村余家人,但到底前身吃過余家幾粒米,即便日子過得艱辛,也是好說歹說長這麼大,如今斂了余旭的屍體,算是償了他們家的斗米養恩,今後他再也不會與四方村余家有什麼牽扯了,也……沒什麼人能夠牽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