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宇揚眉說:“怎麼會?”李越剛要證實,趙宇說道:“我誰都欺負,一向一視同仁。”然後背了手,領著董義他們去搭帳篷了。

  兩日後,釋智,慧成和慧達抬著文老先生出了山,回宜興旁的澄月寺去了,阿卓沒有走。又兩日,蘇華和他的師父也告辭,說來年春天再來,讓趙宇幫他們看好山頭,別讓別人――就是那個大和尚之類的,蘇華補充)――給占了。董義和袁牧之走得最晚,留下了他們背的糧食。

  ☆、第 118 章

  李越和趙宇攀上石崖,從山洞中取出了機器人和一些用品,開始蓋房子。趙宇設計了一幢五居室的竹木平房,指定建在坐北朝南的緩坡。他用的是現代理念,廁所浴室和廚房都不與主體分開,李越發現這設計實際有十多間房。為了解決氣息問題,就要把引山泉過來,髒水送到田裡。趙宇還要求儘快完成。李越也想快些,秋末冬初,總是下雨。李越為了遷就趙宇的挑剔,得設計水路,還得尋找粗大結實的竹干做污水管,加上趕時間,大大小小的事情,忙得他焦頭爛額。相比那個下雨就躲帳篷里不出來、能偷懶就偷懶的趙宇,阿卓是個好幫手,像個跟屁蟲一樣墜在趙宇身後,披著李越用金屬布做的雨衣,在他測量時幫他舉標杆,給他遞工具送食品,幫他跑來跑去著取東西。李越覺得自己跟趙宇差不多了,把阿卓當成了個小長工。這裡竹木豐盛,材料易取,用了兩個多月,建成了這谷中第一所家居。

  天氣已經入冬,可福建地區氣候溫暖,加上他們所處的位置背靠著山,擋住了北下的大多冷空氣,平時居住並不寒冷。建好了還沒有住上幾天,山谷里就來了人,是背了個大包裹的董義。他見到了房子,驚訝了半天,在外面轉來轉去饒了三圈才走進屋子。進門被李越指使著脫了鞋,才發現房子裡鋪了木板,雖然沒有什麼家具,可地板平整光滑,牆壁乾淨,看著舒服。董義扔了行李,飛快地在房子裡轉了一圈,詫異地問:“二哥,怎麼有三個廁所,兩個洗浴房?”

  李越氣憤地指趙宇:“他要有自己的浴室,單獨泡澡,還要有自己的廁所。我和阿卓用一個,另一個給客人……”

  董義大叫:“客人?!那就是我呀!這個廁所是我的了!哦,那這個空居室也肯定是客房了,這就是我的了!”

  不等李越說什麼,董義就去拖了他的大包袱占據了那個居室。趙宇皺眉說:“我原來是要讓李越做了桌椅,拿那個地方當書房的。”

  董義笑著出來,坐在趙宇身邊,對趙宇親密地說:“哥哥根本不用讀什麼書。哦,我哥去跟那些大官兒說了,這片方圓的山地董家包下來,要那什麼……種樹!對,要對環境好!哥哥不用擔心什麼了。而且,他在福州也給哥哥買了個小院子,日後我們出海前後,哥哥有個地方住。他還讓袁牧之在宜興也給哥哥找個地方,還有……”

  趙宇側目看董義:“董平想要什麼?”

  董義一愣,馬上哭喪臉說:“哥哥不覺得我哥是真心?”

  趙宇一笑:“當然是真心,只不過我不喜歡欠人情。”

  董義又笑了,可也有點不好意思地說:“他想要二哥那艘船的圖紙。”

  李越生氣:“那你不找我要?我比他好說話多了!來,我給你拿去。”

  董義擺手說:“我哥說了,向你要你肯定給了,敗家子都是這樣。可是要問問哥哥的意思,不然顯得我們董家占便宜。”

  李越叫:“誰是敗家子?他給的東西不比我少!”

  趙宇笑著說:“就沖董平這樣的心思,李越,不僅那份圖,再設計大一點兒的船給他,可是告訴他,這不是只給董家的,是給大宋的。”

  董義笑:“好,我告訴他。要麼讓朝廷出錢,要麼他造出來替朝廷下西洋。既然多了條船,那哥哥可以向我哥再要點兒東西。”

  李越指董義:“這不叫敗家子?”

  趙宇竟然點頭:“你讓董平留意些,撿些年紀小的孤兒……現在還不行,我們開春後要啟程去北方……等我們回來了,就送來吧。”李越知道他要去救葉銘,因為葉銘是在來年夏末死的。

  董義問:“哥哥要孤是要當徒弟吧?我能來嗎?你們去北方幹嗎?”

  趙宇說:“日後我要開個學校,你太大了。我們去北方走走,你要幫我們帶阿卓。”

  董義笑了:“我也去我也去,這可不能錯過了。”

  趙宇嚴肅地說:“不行,好好看孩子。”董義馬上哭喪了臉。

  李越擔心地看阿卓,怕阿卓哭,可是阿卓一副平靜的表情。等他們出來,李越把阿卓拉到一邊,認真地說:“你不要對別人說,我們去北方救一個人,會碰到蒙元的軍人。你現在太小,還不能和我們一起去。”

  阿卓已經是快十歲的大孩子了,點頭說:“叔叔去吧,不要為我擔心。我會好好讀書,等我長大了,就能和叔叔們一起走了。”

  李越有些不習慣阿卓這副小大人的樣子,陪著小心說:“我們要去半年左右,你不會怪我吧?”

  阿卓微微搖頭,說道:“這段時間不曾讀書寫字,怕是落下了功課。到董叔叔家,可以趕上些,不然日後不成人,人家會說我不給叔叔爭臉。”

  李越心說你日後當丞相,可給我爭大了臉了。想到在海上,阿卓向袁牧之文老先生學字,有時被慧成慧達他們教些佛禮,蘇華也給他時不常地講些道教經義,董平也曾帶著他指揮航海,他又與董義相熟,常同水手們聊天,這段時期當建築小工,也學了些建築力學原理,算是知識面寬廣,只是那些經書古籍沒有時間研讀,這還不容易,等自己臨走,往阿卓腦子裡灌幾本就是了,早了不行,阿卓不溫習,很快就會忘了。

  董義陪著他們過了元旦,李越做了炮仗,在山谷里放了,引起陣陣迴響。然後董義回福州,趙宇讓李越開始平整土地,種些東西。原來他給李越留了陸稻的種子,以免在山裡隱居沒糧食。陸稻雖然口感不如水稻,產量也沒有水稻高,即使後世也不過到了畝產千斤,但抗旱抗蟲,適於山區等地,現在他們正好用上。

  李越一邊讀著掌機學習農業知識,一邊從事農業生產。而趙宇則天天去登山,對細緻單調的勞動沒有任何耐心。李越知道趙宇犯懶,可總狠不下心來強迫趙宇,反正有機器人幫忙,還有阿卓和他作伴,吃虧是福,多干點兒也沒什麼。

  開春時董義來了,自然也成了和李越一起勞作的人。結果他們不僅種了一小塊陸稻和一小片菜園,開了石頭砌出來的水渠,還在房子旁邊辟了花園,撒了些花種,鋪了石子小徑,插了柳樹枝。原來孤零零的平房周圍,變得富餘詩情畫意起來。三個人極富於成就感,阿卓每天都到土地上去看,一旦見到從土中鑽出的嫩芽,就高興得流連忘返。趙宇因為沒有付出辛勞,自然沒有太激動,李越認為這是趙宇的損失。

  趙宇定下三月底離開,出發的前一天,袁牧之來了,背著大行李,一手還提了只色彩斑斕的大山雞,明顯是進山時順路捉的。他正碰上了在房子外面放風箏的李越等人,而趙宇又以上山考察等藉口去登山了。袁牧之被山谷中的變化驚呆了,扔了行李,放了山雞,在周圍好好地轉了一圈,回來指點著:“我覺得這裡要有個亭子,這裡來幾塊假山石,那裡修個小木橋,……”

  董義跳著說:“你就別給我們添事兒了,我們明天就要離開了,你快去收拾那隻山雞才對。”

  袁牧之叫道:“我才來!走了兩天,不能歇一下?”

  董義指著身後的房子:“都是你的,儘管歇息。”

  李越笑:“你是來給我們敗家的吧?”

  袁牧之進了屋子,一會兒,高興地出來說:“裡面真是太好了!我就住那間空的好了,你們要去哪兒?”

  董義說:“哥哥說要去北邊走走,我帶著阿卓回家。”

  袁牧之嘆氣:“你們不在我還在這裡幹嗎?這麼好的房子住不長。”

  李越問:“你怎麼來了?回去是不是沒位子了?”

  袁牧之直了脖子說:“怎麼會?中華導報,我是元老!雖然我離開這段時間,陸敏帶著人把報紙辦得越來越大了,可陸敏現在又進了清廉司,按理說我如果想接過來,那是手到擒來!”

  陸敏進了清廉司了?這麼文武兩道都做過,日後怎麼不成為丞相?李越笑著問袁牧之:“那你怎麼不在那裡幹活?”

  袁牧之無奈地說:“我跟著你們這麼久,還在海上遊歷過,每天待在一個地方就覺得憋得慌。一陣子不見你們,心裡就想得很,要來看看。”

  董義笑道:“我也是我也是。話說袁牧之,你的文章太好了!我們這一路的見聞趣事,真是寫得活靈活現呀!每次出來了,我大爺爺都看好幾遍,還來問我是不是真的。我好幾個哥哥都特不高興,說我大爺爺偏心,怎麼我哥去這趟差事時他們都不知道,當然了,我們是去找哥哥,怎麼可能告訴那麼多人?可我也是回來才知道,哥哥帶著我們去的地方,中原根本沒人去過呢,你說他多厲害?我哥佩服得不得了……哦,你那個奇幻演義,我爹他們總說是胡說八道,可我奶奶我娘她們都信。”

  袁牧之得意地說:“看了官人的那些幻象,自然是可以寫出來的。”

  董義發愁:“我怎麼寫不出來?”

  李越問:“報紙現在發的多嗎?”

  董義不等袁牧之說話,就搶著說:“哎呦!二哥,您可孤陋寡聞了!這叫什麼報紙?簡直是搖錢樹哇。每天還沒出來,多少個派放的地點,大家就都排隊等著了。十幾萬份一搶而空呀。福州城裡早上到處是叫賣聲,可日頭一高,就都賣光了。這還不是有消息的時候,若是有個政事變革,北方敵情什麼的,那就更快了。我大爺爺專門指定了一個僕人,就是去買報紙,買不到他可是要發大脾氣的。茶館裡都得有專門讀報的,否則就沒人來了。我的茶樓要雇上兩三個人讀呢,不然誰能讀上一天?”

  袁牧之嘆道:“可盜印嚴重啊!我們這邊定了稿,一站站地快馬傳送,有時還用飛鴿或者鷂子。可畢竟只有大的城市都會才有接收印刷所在,中小的城鎮都公然翻印,只晚一兩天!不然的話,還可以收到更多的錢。”

  幾個人聊了會兒,袁牧之去收拾了山雞,然後在新房子裡做了個雞塊,還連聲稱讚廚房。竹子做的台面和柜子都還是青綠的,光線明亮,空氣自然的對流帶走了煙氣,他說他要是能留在這裡,當個廚子都可以。李越原希望他能接替自己的職位,但想到這個人日後會成為一個文學巨匠,就沒敢太鼓勵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