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族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祖宗?顧若離凝眉打量著婆子,問道:「可說了是什麼事?」

  「許是有事吩咐。」婆子也打量著戴著帷帽的顧若離,這位三小姐從小就生的嬌美,像極了朝陽郡主,不過性子木訥,學醫成痴,聽說有時候一整天都說不上一句話,抱著書人都看傻了。

  沒想到這邊出事,老太爺獨獨保了她活命,他們聽說她在京城鬧的滿城風雨的時候也驚訝了半天,最後被她求著封了恩德侯,又得了一個縣主的封賞,也真是祖宗保佑了。

  俗話說,傻人有傻福,這位三小姐約莫就是了。

  婆子見顧若離滿面疏離,沒有說話,她心頭笑了聲,道:「三小姐,老祖宗畢竟是老祖宗,她又年紀大了,見一次少一次,您還是去看看,就當哄哄她老人家?!」

  奇怪的是,他們請她去做什麼,難道是想和她說遷墳的事?顧若離看著婆子,頷首道:「好!」

  「那坐我們的車,還是三小姐自己有車?」婆子說著四處去看,顧若離已經凝眉道,「我有車,媽媽自便。」

  就自顧自的上了車,婆子只好跟在後面。

  顧解慶是嫡支長子,他還有四個嫡親的兄弟,兩個搬去了江南,兩位留在慶陽。

  今天來請她的這位老祖宗,則是顧解慶的嬸母,也是嫡支,但比起顧解慶這一脈的嫡長來,則要略偏一些,若真要論大約是三房吧。

  顧若離記得,她長這麼大,約莫見過兩回這位老祖宗,聽說年輕時也是為女大夫,出身在一個不大的藥鋪,父親是東家,自小耳濡目染學了醫術,在慶陽一帶很有名氣,成親後常在大戶人家走動,人人都稱她為肖醫女。

  只是後來她夫君去世了,她便不常出來走動,漸漸的也就淡出了大家的視線,不過老一輩的人,提到肖醫女還依舊記得。

  他宅子的位子比藥廬巷好,在城內普照寺附近,據說是因為老祖宗吃齋念佛,所以幾十年前就在寺附近買了連著的三個院子,推倒重建了顧宅,後來聽說又擠了一家,合併了四個院子,幾乎占了普照寺前半條街。

  漸漸的,那邊就成了顧家巷,顧若離從馬車裡下來,就看到正門口掛著一個碩大的燙金牌匾,上寫道:「顧府。」

  好在慶陽人都知道,此顧府和藥廬巷的顧府雖是一家,卻早已分了家,普照寺的顧府主業是賣藥,藥廬巷的顧府則是行醫問診。

  兩不相干,卻又都沒丟顧氏的祖業。

  「三小姐,這邊請。」婆子做了請的手勢,請顧若離從側門進,顧若離也沒有多言,帶著兩個丫頭去了側門。

  側門也掛著個小小的頗精緻的門牌,門開著,兩個婆子坐在門口磕著瓜子聊天,聲音又大又亮,人還沒見,聲音就傳出去好遠。

  「笑鬧什麼。」引著顧若離的婆子喝道,「沒個規矩的。」

  守門的婆子頓時噤若寒蟬,立刻收了瓜子板板整整的站著:「洪媽媽好。」

  「還不見過三小姐。」洪媽媽呵斥了一聲,兩個婆子立刻抬頭看了眼顧若離,行禮道,「奴婢見過三小姐。」

  兩房的孩子沒有擱在一起排大小,所以這邊也有個三小姐,不過已經出嫁了,要不然稱呼上還真怕分不清。

  「三小姐請。」洪媽媽請顧若離進去,穿過影壁顧若離就愣了愣,她上一次來大約是五六年前,跟著顧清源來給哪位叔叔瞧病吧,當時這裡還沒有這麼寬敞,收拾的也只是乾淨整潔。

  可是不過五六年的光景,院子裡入眼的是繁花似錦,綠葉蔥蘢。

  打理的非常好,就算是建安伯府的外院,也不及這裡收拾的精緻。

  「老祖宗在內院。」洪媽媽滿意的看著顧若離眼中的驚嘆,不禁暗笑道,藥廬巷那邊是老宅子,不知多少年了,年年都要修繕,哪比得了這裡,處處都是新式的東西,就算拿到京城,也鮮少有人比得過這裡。

  顧若離不知道洪媽媽所想,她也只是略掃一眼,就隨著她一起進了內院,到內院後就能看到三三兩兩的丫頭婆子,穿著俏綠的比甲,跟一隻只蝴蝶似的穿來穿去,非常的熱鬧。

  見她進來,眾人都偷偷這邊覷來,低聲討論著。

  內院很大,錯落有致的假山溪流,點綴著一簇簇花圃,種的也是各式各樣或藥草或花卉,生機勃勃的樣子。

  洪媽媽引著顧若離直接去了正院邊的花廳里,帘子一掀裡面一股清涼之氣便撲面而來,她笑著和顧若離道:「三小姐,請!」

  顧若離抬眸看去,隨即怔了怔,花廳里坐了約莫有四五個顧氏的男人,當中的首座上,則是洪媽媽口中的老祖宗肖氏。

  她沒有想到來了這麼多人,摘了帷帽,慢慢走了進去,朝著上位福了福:「嬌嬌拜見老祖宗。」她剛行完禮,旁邊就有婆子拿了褥墊往她面前一擺,她一怔眉頭微微蹙了起來。

  「嬌嬌。」就聽到旁邊顧解慶的四弟顧解興低聲道,「還不快拜見老祖宗。」

  顧若離有些遲疑,隨便又聽到有個女子的聲音道:「她這會兒封了縣主,只會拜聖上哪會拜祖宗。」

  她循聲看去,坐在顧解興側後方的女子,年紀約莫三十出頭的樣子,她看著有點眼熟,卻分不出是哪一房的太太。

  顧若離站著沒動。

  坐在上頭的肖氏頓時沉下臉來。

  顧若離打量了一眼肖氏,她穿著件朱紅團福的矮領褙子,妝花緞的,梳著圓髻帶著一頂薑黃的抹額,頭髮花白,但看上去還是很精神幹練的樣子。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肖氏今年約莫七十幾歲不到八十,保養的不算好,皺紋深深頭髮花白,但看上去很清醒精明的樣子。

  「坐吧。」肖氏沒有抓著跪不跪的事情不放,指了指旁邊的一個小杌子示意顧若離坐,她神色淡淡的,道,「昨兒聽說你回來了,還去了祖墳,今兒本以為你會來,等了半日沒等著你,你兩個哥哥有事就去忙了。請你來,是有事要和你商量。」

  言下之意,是顧若離應該自己主動來的,害的他們等了這麼久,還耽誤事情了。

  顧若離沒有弄清楚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就不打算接話,坐了下來聽著他們說話。

  「顧家出了這種事,我們心裡也難受了一年,如今才將將好受一些。」肖氏腰板筆直的坐著,滿面的嚴肅認真,「如今聖上復辟,你也受了恩寵封了縣主,如今你們那房也算是功勳,也稱的上一句今時不同往日。」

  顧若離凝眉,抬眸朝顧解興和他身邊坐著的顧解福看了一眼,比起和肖氏的子嗣顧宏山幾人,她當然和顧解興更親一點,只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會這一房走的近了。

  「只是,你們這一房子嗣單薄,到你父輩更是一個兒子都沒有。就算一家子還在,也沒有人能繼承這份家業。」肖氏端茶喝了一口,吩咐道,「所以今天叫你過來,和你說一聲,我們打算在你堂兄弟其中一個過繼給你大伯父,好繼承祖業。」

  原來是為了這件事,難怪喊她過來。

  是看這恩德侯這個功勳只有個空頭的名號,所以他們就打算給大伯過繼一個兒子,這樣,理所應當的,就由這個兒子繼承爵位。

  「怕是不合適。」顧若離垂著眼帘,客氣疏離,「聖上追封,不過是個體恤告慰,能不能繼承聖旨上半句未提,且,古往今來也沒有這樣的先例,就算你們過繼了哪一位堂兄,怕是也無濟於事,繼承不了這個爵位。」

  「所以才請你來。」肖氏凝眉,覺得顧若離太木訥了,「聽說你是聖上的救命恩人,不管這其中是真是假,到底這名頭和寵愛還在,你上疏一封請聖上允了不就成了,一句話的事情,也不是毫無周旋之處。」

  就算能周旋又怎麼樣,顧若離抬起頭來,看著肖氏道:「聖上當初封賞時,就知道我大伯和父親無後,現在再去說過繼的事,難免讓人覺得顧家輕浮,有些失分寸了。」

  這是在說她輕浮沒有分寸?肖氏頓時沉了臉,還不等他說話,那邊顧解興就道:「嬌嬌,你怎麼能這麼說話,你也是顧氏的人,顧氏興盛了往後你就有個得力的外家,成親嫁人後也有你兄弟給你撐腰,對你可沒有壞處。」

  她的兄弟是誰?怎麼他們落難的時候一個都沒有見到,這個時候站出來認兄弟了。

  「理是這個理沒有錯。」顧若離疲於應付,「但我還是認為這個法子有些想當然了,聖上不會同意,遞了摺子只會自取屈辱。」

  肖氏氣的咯噔一聲,將茶盅擺在桌子上。

  「自取其辱。」方才說話的那位婦人就道,「看來嬌嬌這還沒有出嫁,就急著把胳膊肘拐出去了,可是方朝陽教你這麼說的。」

  顧若離忍著怒意,那婦人又接著道:「嬌嬌啊,可不是嬸子說你,你娘那樣的性子你可不能學,她若不是郡主,早不知在哪裡落難。你也學著他六親不認,連娘家都不要了,將來吃虧的可是你啊。」

  顧若離忍不住,也不想再忍,好好的請她來這裡,就是說這些莫名其妙的話,她有必要求著他們,聽他們說這些廢話嗎。

  顧若離道:「你既喊我娘一聲郡主,那身份之別你就該知道。以你的身份還沒有資格對她評頭論足。」話落,起身就打算走了,她最不耐煩的,就是磨嘴皮子。

  那位婦人臉色一沉,頓時難堪至極。

  「你這孩子。」又出來一位約莫五十幾歲的婦人,拉著顧若離,「性子可真是和小時候一樣倔。」

  這位顧若離認識,是顧宏山的夫人,也是肖氏的長媳崔氏。

  「既然商量事情,就好好商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崔氏笑著道,「嬌嬌快坐。你這一路回京累著了吧,路上可還順利。」

  顧若離沒坐,回道:「多謝伯祖母關心。家中的宅子,父親,祖父和家裡的人的墳都要還要修。」說著一頓目光掃了一眼眾人,道,「還有同安堂我也要重開,事情多的很,就不多叨擾大家了。」

  她話落,崔氏忽然就明白過來,顧若離擺著臉的緣由,恐怕就是因為他們將同安堂懟出去了,不由無奈的道:「說起同安堂我們也是萬般不忍,可是當時那樣的局面,我們要是不懟了能怎麼辦。同安堂聲明在外,若隨隨便便找個人坐堂,回頭出了點事,可不就毀了。」

  顧若離凝著眉沒有說話,顯然沒有將崔氏的話聽在耳朵里。

  「和她說這些做什麼,她要是懂事的就不會在這裡給我們甩臉子。」肖氏砰的一聲拍了桌子,含怒道,「如今你那一房只有你一人,你當你能撐起偌大一個宅子,一個府邸,我們讓你堂兄過去幫你,還委屈你了不成。」

  顧若離氣的不行,似笑非笑掃了眼肖氏。

  「嬌嬌啊。」顧解興勸著道,「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說你建宅子修祠堂不也是為了顧氏好嗎,但你一個人就算再好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到時候你一嫁人這些東西也沒個人替你守著,不是白忙活了嗎。」

  「況且,這一個直系的子嗣都沒有,將來逢年過年也沒個人去上墳祭拜,多冷清。」顧解興搖著頭,語重心長。

  肖氏這樣做,她一點都不怪,因為大家來往本來就少,她看的清。

  可是顧解興和顧解福這樣,卻讓她很心寒,當年他們兄弟二人可沒有少受祖父的照拂,便是兩人開戶搬出去都是顧解慶出的銀子。

  「四叔祖。」顧若離沉聲道,「您的意思,若不過繼,往後逢年過節,我的伯父兄弟們就不會給祖父他們上香祭拜了是嗎。」

  顧解興一愣,她接著又道:「若是這樣,我就不明白,您怎麼能有底氣坐在這裡和我說起這件事,您不管不顧,我還要臉!」

  「你怎麼說話的。」顧解興的夫人盧氏蹭的一下站起來,怒道,「你就這樣和長輩說話的嗎。」

  顧若離看著她:「您們還是祖父嫡親的兄弟,他遇難時,你們又是怎麼做的。」

  盧氏怒道:「那時候情況能和現在一樣嗎,那火怎麼起的你不知道?我們當時就勸他了,不要行醫,不要去太醫院,他不聽勸啊,非要爭名逐利,如今落到這個下場,難道還把責任落在我們頭上。」

  「勸他?四叔祖母,我雖年紀小,可家裡也有老人,當年我祖父在太醫院時,你們沒少得過好處吧。藥都賣到江南去了,打的是誰的名頭?」顧若離怒道,「您如今用這種語氣說他,您良心過的去的嗎。」

  盧氏沒想到顧若離嘴巴這麼利,脾氣也跟炮仗似的,便道:「當初是當初,現在結果你也看到了,落了一個家破人亡,這還能叫好,就是萬貫家財也比不上人還活著。」

  「結果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爭執這些沒有用的。」顧若離擺了擺手,道,「過繼的事我不同意,你們不要想了。香火斷了也好,續著也好都是我家的事,和你們沒有關係。」

  顧若離話落,帶著兩個人丫頭往外走。

  「站住。」肖氏喝道,「聽說你要將墳遷去祖墳里去,這麼大的事情你可問過我們同意不同意。」

  顧若離就回頭看著她笑道:「老祖宗您弄錯了,這墳雖是我要遷,可操辦的卻不是我,而是黃知府,您若不服就去找他理論一番。」

  是誰說三丫頭從小木訥,讀書讀的痴痴傻傻,她看著嘴皮子利索的很,肖氏站起了起來,七十多歲的人了身板還是筆挺的:「這是我族中的私事,莫說黃大人來,就是首輔來了,也要經過我們同意。我告訴你,這遷墳你隨便遷,但想入祖墳,就免談。」

  「你在威脅我?」顧若離停下來,轉過來看著肖氏,先是理所當然命令,見她不聽就著人出來唱紅臉勸著,如今不行就改成威脅,看來他們是商量好了,一步一步的緊逼著她,「您又憑的什麼道理,不讓我家的人入祖墳?」

  「只憑他們死於意外,不吉利。」肖氏冷笑著盯著顧若離,道,「我這麼大年紀,吃的米比你吃的鹽還多,這死於橫禍的不能入祖墳,否則,會影響了風水,是大凶之兆,我們顧氏可不只你們一家。」

  這是顧若離第一次和肖氏說這麼多話,以前只覺得這位老祖宗很嚴肅,不好說話的樣子。

  如今看來,不但是不好說話,為人還自私狹隘。

  「您這話說的可真有趣。」顧若離道,「連聖上都下了聖旨撫恤,封了祖父爵位,怎麼到您口中來,就是不吉利死於非命,老祖宗,飯可以亂吃,話亂說了可要招禍的。」

  居然軟硬不吃,肖氏氣了倒仰,怒道:「你這個不孝子!」

  「我孝也不是對您孝,我的祖宗都死了。」顧若離福了福,「老祖宗,告退了。」話落,徐徐出了花廳,徑直而去。

  肖氏一掃桌上的茶盅,指著顧若離的背影罵道:「慶山悉心培養,怎麼就教出這麼個東西出來。」

  「還不是跟方朝陽學的,聽說她在京城可是住在方朝陽改嫁的那戶人家。」盧氏冷笑道,「有其母必有其女,母女二人沒一個正經路子。」

  哪個像方朝陽那樣的,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和離,和離沒兩年就改嫁,她也有臉見自己的女兒,要是換做她早一頭撞死在城牆上了。

  「說這些沒用。」肖氏擺手道,「過繼的事她不同意,我們就自己去辦。」又看著顧宏山,「你不是說孫能亦升調去了工部?他是諶閣老的門生吧,你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走走他們的路子,花多少錢都可以。」

  「我明天就給他去信看看。」顧宏山應是,道,「嬌嬌那邊再讓人去說說,她畢竟年紀還小,估計是受什麼人挑唆,又或是封了縣主有些膨脹了,多勸勸估計還是有用。」

  肖氏沒有說話,這邊崔氏道:「聽說她在京城也開了顧氏同安堂,還封了神醫,當初延州劉家村的瘟疫就是她治的。沒想到慶山將她醫術教的這麼好。」

  「你懂什麼。」肖氏不屑道,「她這個年紀,就算學的再好還能好過楊長正?不過是聖上對慶山愧疚,所以才故意捧她罷了。」

  楊長正,是楊文治的表字。

  「也是。」崔氏點頭道,「哪個名醫不是學醫幾十年苦熬出來的,她這樣小小年紀就封神醫的,還真是頭一回聽。」

  肖氏年輕時還是大夫呢,在慶陽誰見著她不尊敬的喊一聲醫女,可她也沒有顧若離那麼張狂,封了神醫就當自己是神醫,封了縣主就以為自己姓趙了!

  「都散了吧。」肖氏揮了揮手讓各自散了,顧解興就和顧解福一起出來,兩人臉色都不好看,因為顧若離方才的話說的太重了。

  「四哥。」顧解福道,「這事我們不要摻和了,你看老祖宗的意思,就算過繼她也不會讓我們撈著好處的,到時候又是一頓你來我往的扯皮,還不如不找這些事,誰也不便宜了誰。」

  「要過繼當然從我們兩個這邊過繼。」顧解興一副你是白痴的表情,「他們隔著一個房頭,怎麼也比不上我們親,我們兩個才是順理成章。」

  顧解福覺得他四哥想的是很好,可到時候他根本鬥不過這邊的。

  「除非將二哥和三哥喊回來。」顧解福道,「我們四兄弟商量著辦,要不然,大家都別想了。」

  顧解興有些心動,肖氏這個人占著輩分大,為人又固執,到時候還真是說不好,他想了想道:「就怕他們不回來,當時大哥去了,他們可是一點聲都沒敢露。」

  他們也不敢露,聽說屍體收在義莊了,他們也想去收屍,可到底不敢,誰知道那把火會不會蔓延到他們家來。

  「我們做的也過分。不怪嬌嬌恨我們。」顧解福是覺得,過繼是應該的,因為這爵位不繼承就是白白浪費了,不管好了誰都行,都比浪費的強,但是當時他們沒有管那邊的死活,像縮頭烏龜一樣,現在再反過來讓嬌嬌同意他們過繼,她只要不傻,都不可能同意的。

  倒是肖氏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讓他覺得可笑。

  只是,說的是大事,他就保持沉默,觀望一番再說。

  「我們怎麼過分了。」顧解興道,「你我都衝出去不是找死嗎,那可是宮裡來的人,是聖上下私令的,你我改變不了局面,出頭只有找死的份。」

  顧解福是覺得,哪怕是去收個屍也行,他們做的太不上檯面了。

  「隨你們吧。」顧解福道,「過繼的事是應該的,可是嬌嬌那邊你要留點情面,她年紀小,又是姑娘家,走到今天不管她用了什麼手段,都不容易,你弄的她急了,指不定她會做出什麼事來,到時候大家面子裡子都沒有了。」

  肖氏說聖上是對大哥愧疚,所以才封爵位封縣主的,可是要知道,若是顧若離不去提,聖上怎麼會一登基就封顧氏!

  這其中有什麼事,肯定是他們不知道的。

  這個丫頭,不簡單。

  「我心裡有數。不管怎麼說她都是顧家的人,我還能害她不成。」顧解興擺了擺手,想到自己的兄長心裡其實有些戚戚然,當年他作為兄長對待他們兄弟四人是真的沒有話說。

  一家子兄弟,就他願意學醫繼承了祖業撐住了家門,剩下他們幾個都是活的窩窩囊囊,依附著他做點生意。

  顧若離忍著怒氣上了車,歡顏和雪盞也氣的不得了,歡顏道:「虧他們能想的出來,還說的這麼冠冕堂皇,真的在幫您一樣。要想幫當初怎麼不幫您,讓您一個姑娘家上京,幸好您有醫術,要是沒有呢,結果真是不敢想。」

  「縣主,您千萬別答應。」歡顏怒道,「還想百撿便宜,想的到美。」

  顧若離揉著額頭,只覺得被人敲了悶棍,疼的不得了:「我不會答應的。」說著,到了家門口,陳順昌迎了出來,急著道,「三小姐,您去普照寺的顧宅了?」

  「是!」顧若離從車上下來,回道,「老祖宗派人來請的。」

  陳順昌跟著她進去,滿臉戒備的問道:「他們想做什麼,沒有欺負你吧。」說著話,周錚從外面進來,看到顧若離就道,「我去接您來著,沒想到路上錯開了。」

  「我沒事。」顧若離道,「就是生了點閒氣。」

  周錚眉頭一擰,問道:「他們為難您了?」爺說了,若是有人欺負縣主,就讓他不要留情,什麼結果都有他。

  顧若離坐了下來,喝了口茶,歡顏就亟不可待的將事情的說了一遍,又道:「……他們這樣的人可真是有意思,出事的時候見不著人,現在沒事了,就出來撿便宜,哪有這樣的好事。」

  周錚怒道:「縣主,你不要答應這件事,若是他們再為難你,我就去一把火,燒了那宅子,看誰還敢廢話。」

  「大鬍子,我支持你。」歡顏點著頭,一副拼死一搏的樣子,「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顧若離被兩人一唱一和斗的笑起來:「何至於燒宅子,不理他們就是了,我不答應他們還能怎麼樣。」唯一有些麻煩的,不管是真的打官司,還是重開祖墳的事,顧解興說的對,將來等她也去世了,就再沒有人給顧解慶還有顧清源祭拜了。

  孤零零的墳立在荒山野嶺,不管她修的多麼豪華,幾十年後終究會成為孤墳。

  她自己死了以後是燒了還是埋了,有沒有人祭拜她無所謂,可是長輩們若這樣,她便內疚不已,但凡想到顧解慶和顧清源……便就不忍。

  「陳伯。」顧若離看著陳順昌,「祖墳要是不進,我們就只有另開宗祠,重修祖墳。」

  陳順昌一直沉默著,聽顧若離的話,他便抬頭看著她,目光堅定的道:「要是三小姐不想被他們要挾,那就另開祠堂,那老僕就今天就做個承諾,我往後無論多少年,我陳順昌的後人,逢年過節都會去祭拜大老爺他們,將他們當做先人一樣供奉。」

  「陳伯!」顧若離心頭一酸,搖著頭道,「這件事信則有,不信則無,您不要做這樣的承諾,累著後世子孫,給他們添困擾。」

  沒有就沒有吧,有她在的一年,她就會來祭拜,就算不能親自來,也一定不會讓墳頭的香火斷了。

  「三小姐。」陳順昌道,「當年要不是老太爺救了我一命,我不會活到今天,替他守墳算什麼,就算是死我也無怨無悔。」

  「我曉得,這件事我們以後再說,我還在呢,用不著您去想這些。」祭拜先祖的事對於後人來說是份懷念,可是她不能將自己的牽掛推給別人,讓別人替她承擔這份責任,「總有辦法解決的,您別說了。」

  陳順昌沒有說話,老人一想到肖氏做的這件事,就恨的不行:「成,這件事我們以後再商量。往後普照寺的宅子再來人請,您就不要去了,不用和他們周旋,免得他們覺得您一個孤女勢弱,好欺負。」

  「我知道。我今天本也不想去,只是他們既然來請了,就一定有事,事情不弄清楚,早晚都擺在這裡。」她嘆了口氣,道,「我去一趟衙門,找黃大人說一聲這件事。」

  「老僕陪您去。」陳順昌說著就站了起來,顧若離應是,就和眾人一起去了知府衙門,黃章正用過午膳剛脫了衣服準備午睡,就聽到常隨來說顧若離來了,他忙穿了衣服迎了出來。

  「打擾你休息了。」顧若離福了福,黃章擺著手道,「不打擾不打擾,下官剛吃過飯,正準備走動走動,接著去做事。」我的祖宗,您就是半夜來找,我也不敢說您一聲打擾啊。

  「是!」顧若離坐下,周錚和陳順昌就站在她一邊,黃章著重看了眼凶神惡煞的周錚,心頭跳了跳,道,「縣主此時來找下官,可是有什麼吩咐?」

  顧若離就將祖墳的事和黃章說了一遍:「那邊的態度很強硬,怕是大人去遷墳時有些阻礙。」

  「此事你不用怕。」黃章一聽就拍著胸脯道,「這事不是他們能做的了主的,您有聖旨在手,老爺子又追封了恩德侯,他們要是攔著,您只要吩咐一聲,我就能替你將裡頭所有的墳都剷平了。」

  剷平當然不可能,不過他的態度表達的很清楚。

  「給你添麻煩了。」顧若離知道顧家的人奈何不了,只是,這事兒黃章在辦,她得先來打個招呼,「還有件事,若是我們這一支退出顧氏,另開祠堂的話,到時候您能不能去做個見證,往後我們這一支就和他們沒有關係了。」

  沒有關係了,看他們還好意思說過繼的事情。

  「行是行。」黃章有些猶豫,道,「只是這事要辦,你最好能請一道聖旨,畢竟您是女子,想開宗立祠堂,恐怕不好辦,古往今來都沒有這個先例。」

  顧若離和陳順昌對視一眼,兩人來時在路上都想過這個可能,可是不來試試,總歸不死心……

  為了開宗求聖旨,將家事鬧到聖上跟前,就有些太誇張了。

  那就暫時停一停,先將墳遷了,祠堂的事以後再慢慢想。

  「要不然。」黃章猶豫了一下,看著她道,「要不然您想辦法過繼一個孩子到你大伯名下,由這個孩子出面,事情就好辦多了。」

  莫說找不到這樣的孩子,就算找了,家裡沒有人,他一個孩子又怎麼能撐得起門庭。

  「此事,我再考慮考慮。」顧若離不想過繼孩子,為了結束一件事,又扯起一件更大的事情,等於拆東牆補西牆,到時候誰又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她還有沒有能力去扶持這個孩子。

  「好!」黃章道,「遷墳的事有我在,明兒我就讓師爺帶著人去,誰敢攔我就是和官府作對,和朝廷作對,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黃章很清楚,在這件事上他的立場要鮮明,更何況,和趙勛以及顧若離相比,普照寺的顧府毫無傷害力。

  「那就有勞您了。」顧若離道謝,起身告辭,「那您忙,我們回去了。」

  黃章應是送他們出去。

  顧若離回到家中,和陳順昌相對坐著,兩個人心裡都不舒服,顧若離想的是和普照寺那邊了斷了,以後都不要來往,大家乾乾脆脆的沒有牽扯。

  陳順昌卻是在想,依顧若離的地位,招贅一個夫婿入顧氏是最合適的了,可是,她和趙勛的關係,又快立婚約了……招贅是不可能的事情。

  換做別人這話他還能開口,可是對方是趙勛。

  他就是提都不敢提。

  最重要的,顧若離的性子,怕是她要不願意,誰也強迫不了。

  陳順昌嘆了口氣。

  「奴婢有個法子。」歡顏湊過來正經道,「您和趙將軍成親以後,多生幾個孩子,讓其中一個姓顧,將來就由這個孩子繼承顧氏家業,多好。」

  顧若離還沒說話,周錚就嗡嗡的喝道:「你什麼腦子,將軍的孩子那是姓趙,你以為皇室的子嗣能輕易改成外姓。」

  「啊!」歡顏被他喝的一跳,想起來趙勛是皇室的,隨即又瞪著周錚,「你凶什麼,都說是商量事情,當然是有成有不成的。你不會好好說話啊。」

  周錚瞪眼,哼了一聲大步出了門。

  歡顏撇撇嘴,一副懶得搭理他的樣子。

  「先修宅子。」顧若離決定將這件事放下來,「重開祠堂另立宗嗣現在都不行,那就不著急,只有我還在他們就不敢怎麼樣,等我百年以後……」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百年後的事,她想不了那麼遠了。

  「是。三小姐您寬寬心。」陳順昌想了想道,「四老太爺和五老太爺那邊,等過些日子可以走動一下,他們和普照寺那邊還不一樣,有的事還是能和他們說一說的。」

  顧若離想到顧解興和顧解福兩個人的樣子,一點期待都沒有。

  第二日顧若離去了祖墳,剛等了一會,黃章手底下的師爺就帶著工匠以及十來個差役浩浩蕩蕩的來了,見著顧若離那位周師爺抱拳道:「小的奉大人之命,今兒就破土動工,縣主可還有什麼吩咐的?」

  「沒有,你們做事吧。」顧若離站在一邊望著,就看著他們放了鞭炮,上香,定穴破土,剛開了洞就看見有人朝這邊來了,領頭的男子她看著有些面熟,陳順昌就介紹道,「這是那邊二爺,您應該喊一聲堂叔。」

  那就是顧清海了,顧若離想起這個人。

  「你們在做什麼。」顧清海帶著十幾個家丁,往這邊一站,狠狠的瞪了一眼顧若離,對周師爺道,「都給我停手,這是我家的祖墳,誰對我先人不敬,就不要怪我不客氣。」

  周師爺走過來,客氣的和顧清海抱了抱拳,道:「這位顧爺,我們是奉黃大人之命,來給恩德侯遷墳的,並沒有要冒犯顧氏先祖的意思。」

  「黃大人?」顧清海也抱了抱拳,道,「這遷墳的事我們管不著,可是不經過我們宗族的同意,就想遷入顧氏祖墳,我們就不得不過問了。就是算黃大人,也要問過我們一聲吧。」

  「顧爺說笑了,聖旨還在,老夫不知恩德侯的墓遷入祖墳,怎麼就要你們同意了。他是顧氏的人,又是聖上親口封的,你這麼說道理可站不住啊。」周師爺笑道,「退一步說,顧氏出一個恩德侯對你們來說可沒有壞處,你這樣攔著有什麼意思呢。」

  有什麼意思?意思大了去了!明明可以有更大的利益,他們為什麼還要這蠅頭小利。

  「一個宗族有一個宗族的規矩,黃大人官位再高,也不能干涉我宗族的事情。」顧清海冷哼一聲,餘光掃了一眼顧若離,「今天就把話放在這裡,要是有人敢在這裡動土,那就不要怪我顧氏族人翻臉不認人,大家一拍兩散,各憑本事。」

  周師爺自問識人無數,可還沒有見過這樣不要臉的人,明明就是算計著人家的爵位,卻偏偏還拿喬說什麼宗族的事情。

  周錚聽的一肚子火,他往前一站正要說話,顧若離拉著他搖了搖頭,低聲道:「黃大人說他有辦法,先等一等。」

  「各憑本事。」周師爺冷笑了一聲,先禮後兵,他已經給過臉了,「那就不要怪我們大人也不客氣了。」

  他話落,身後的差役就涌了上來,一副準備動手打架的樣子。

  「嘿!」顧清海也是一揮手,怒道,「還想動手,黃大人這知府是做膩歪了。以為靠著一個徒有虛名的縣主,就能保住他的官位,那咱們試試。」

  周師爺哈哈一笑,盯著顧清海道:「說你們蠢,你們還真是夠蠢的。」他說著一頓走到顧清海面前,低聲道,「縣主就在這裡,你回頭去看看,她不過十四歲的年紀,顧爺你十四歲的時候在做什麼,恐怕還爬樹掏鳥窩呢吧。可是她呢,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卻封了縣主。就算是虛名,沒有點本事,聖上怎麼不封你呢。」

  顧清海一怔,凝眉道:「她還不是靠著她那個娘。」

  「說你們蠢,你們還嘚瑟了。」周師爺道,「朝堂的事一竅不通,你還敢在這裡和縣主叫板。如今就算是朝陽郡主,也是靠著她的。」

  顧清海不相信,一個小丫頭,除了漂亮點什麼都不會,她總不能爬到聖上的床上去吧……這也不可能,太后還在呢。

  那還能有什麼解釋?

  「這墳縣主既然要遷,我們大人就遷定了,顧爺回去勸勸家裡人,想要鬧也要弄清楚了。所謂知己知彼,你這沒頭沒腦的,只有找死的份啊。」周師爺語重心長,搖著頭道,「更重要的,理在縣主手裡,你們還真是無理取鬧。」

  顧清海忍不住回去看顧若離,就看到她清清冷冷的立在人群里,因為容貌妍麗所以非常顯眼,雖穿著普通打扮更是說不上精緻,可卻是有股子貴氣……

  他來時一心想要給她一個下馬威的決心,就動搖了起來。

  周師爺說的沒有錯,她一個小姑娘沒有點能耐,怎麼可能被封為縣主。

  顧清海眯著眼睛,神色極其的難看。

  周師爺得意的笑了笑,吩咐著眾人道:「動工,別耽誤了吉時。」

  顧清海想攔,可剛想說話,就聽到身後有刀聲哐當一響,他回頭過去就看到顧若離正拉著那個凶神惡煞的大鬍子,他眉頭挑了挑,決定先不在這裡糾纏,回去和肖氏商量一下。

  事情到底該怎麼做。

  想到這裡,他一刻都不耽誤,轉身就走。

  「您剛才就該讓我一刀把他砍了。」周錚看著走遠的一行人,怒道「瞧著就添堵。」

  顧若離失笑道:「顧氏祖墳很擠,您再添一具,豈不是更擠了。」

  周錚明白顧若離的意思,她其實就只是想要和那邊斷了,井水不犯河水,一點糾葛都別有,所以,能不將事情弄個複雜,就儘量簡單化。

  一天的功夫,六處穴都開好了,周師爺過來和顧若離道:「後天雙日子,大人請了道士來做法事,六日後動土遷墳,縣主覺得可行。」

  「一切由大人做主。辛苦師爺了。」顧若離笑著說著,又對周錚道,「周大人,您請師爺還有幾位差爺去吃酒吧,大家也累了一天,松歇松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