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貞文帝又笑了,“哈哈哈,和周你兒子長大後,怕是要找你鬧的!”
黎池滿不在意的樣子,“他鬧就鬧唄!臣不理他就是了,不,先要訓罵他一頓了,再才趕出門去不理他!”
“哈哈哈!和周你兒子真可憐!朕真為他感到心酸。”
張忠看皇帝笑得開懷,心裡也由衷地覺得高興,對黎池心懷感激。眼下朝廷之上,幾個皇子暗裡都爭紅了眼,皇帝也是惱火得很,好久都沒笑得這樣開懷了。
果然,黎大人是一個讓人見之忘憂的人啊。
貞文帝慢慢止住了笑聲,瞪了黎池一眼,“看你給朕打岔了,逗得朕笑得都差點忘了正經事!”
黎池笑嘻嘻地拱手告罪,“哈哈,是臣的不是,是臣的過錯。”
都是說玩笑話逗趣罷了,哪裡當真生氣、當真告罪了?
貞文帝中終於言歸正傳,“和周你疼愛閨女也無可厚非,但朕實在心疼你兒子。這樣,朕賞你一個千畝的皇莊!
一是用來種植紅薯、玉米和棉花,這是為朕辦事,不好叫你補貼田莊、銀錢和人員進去。二是等你種植推廣之事完成後,也能留給你閨女做嫁妝,將懷柔那個田莊留給你兒子。”
將御賜的千畝皇莊,留給他閨女做嫁妝,將懷柔的八百畝田莊,留給他兒子撐家業。皇莊與自家田莊哪個更好,都不用說!
皇帝對他兒子的‘可憐‘,其實也沒有多真情實感,很明顯是偏幫他閨女的嘛。
“臣就代臣家那小崽子,叩謝陛下的賞賜了。”黎池笑得咧開了嘴,離座叩謝皇帝。
他這臣子看穿了自己的促狹心思,皇帝也不惱,一本正經的臉上,嘴角也上揚帶笑。“免禮了,不謝不謝!”
小胖墩平平:……
至此,正事基本上就已說完。
之後,黎池又向貞文帝,講述了南海商貿司的見聞。綠眼睛、藍眼睛,金頭髮、紅頭髮,各種長相的洋人,透明的、炫彩的玻璃,精緻小巧的鼻煙壺,滴滴答答的大小鐘錶……
“……臣想著,臣雖書法尚可,但詩才平庸,要在其他地方找補找補才好。於是就向西洋的畫師學了油畫技巧,寫實油畫格外逼真,臣就將商貿司花了下來,一幅畫有半丈寬、一丈長,意境雖不怎樣,卻勝在寫實逼真。
若陛下不棄,稍後臣使人給您送進宮來,您也能在紙上見一見南海商貿司中,人流如織的盛況。”
……
“……那些精巧鐘錶,鼻煙壺,鮮艷寶石,臣都揀精品,給陛下帶了些回來,屆時一併使人給您送來。”
……
貞文帝最近心情很不好,只是他善於掩藏情緒,不是張忠這樣親近的人,是很難察覺到的。
如今難得滿意的臣子回京了,一席話說得又周到體貼不過的,將他說得心情舒暢極了!
心情高興了的皇帝,留下黎池,同桌吃了一頓午飯,這才讓他出宮。
與黎池前後腳離開的,還有給他的賞賜,京郊的一個千畝皇莊是大頭,還有一些金銀玉器擺設,綾羅綢緞,珍貴藥材等做添頭。
黎池出了宮門,坐進自家的轎子,起轎回府去時,隨意撩了一下帘子,就看見大皇子義王趙義,進宮去了。
皇子與他們這些臣子還是不同的,進宮的話,要頻繁和容易很多,黎池並未在意。
……
“……兒臣來時,聽見沿街百姓,都在討論‘六元老爺‘回京的事情。聽百姓們話中的意思,都覺得那黎和周,定然是文曲星君下凡轉世,甚至有不少人家都供了他的神位,說是能保子孫聰穎、家宅平安呢。”
黎池此人在民間聲望濃重,百姓深信其乃神仙下凡,在家中供奉其神位。
這事往淺了想,也沒什麼。若往深了想,與武將的功高震主一般,黎池也有聲蓋帝王的嫌疑,世人只知‘六元老爺‘,而不知九五之尊的皇帝……
趙義這話,可謂狠毒了。
貞文帝沒有言語。
趙義以為他父皇,是沒有聽懂話中深意,沒有明白其中厲害。於是又說到:“兒臣一路上,竟未曾聽見,百姓們議論一句我趙氏皇族,兒臣也實在是深覺慚愧啊。”
趙義這話,是明明白白地點明了,世人只知有黎和周,而不知有趙氏皇族,不知有天子。
貞文帝語調慵懶,說道:“人黎和周,六元及第有才華,樣貌氣質都尤為拔群,如今他回來了,如此一個樣樣拔群的翩翩公子,京中百姓自然是要積極議論的。”
他這大皇子啊,手段不少,但卻不夠大氣,還有些嫉賢妒能,心中容不下能人。果然是不堪為帝的。
趙義自覺占了‘立嫡立長‘中的一個‘長‘字,在謎面沒有揭開時,心中還是有些冀望的。然而換句話說,就是有些自視過高了。
趙義能夠自視過高,也與這幾年來,皇帝對皇子們看似一視同仁的做法,脫不開關係。
趙義:“非是只有京城的百姓,樂於談論黎和周。前不久兒臣在雲生樓吃酒時,聽聞幾個外地商人,也在大論黎和周的功績呢。”
是否真有雲生樓吃酒這回事,是否真有那幾個外地商人,其實都不重要。
黎池滿不在意的樣子,“他鬧就鬧唄!臣不理他就是了,不,先要訓罵他一頓了,再才趕出門去不理他!”
“哈哈哈!和周你兒子真可憐!朕真為他感到心酸。”
張忠看皇帝笑得開懷,心裡也由衷地覺得高興,對黎池心懷感激。眼下朝廷之上,幾個皇子暗裡都爭紅了眼,皇帝也是惱火得很,好久都沒笑得這樣開懷了。
果然,黎大人是一個讓人見之忘憂的人啊。
貞文帝慢慢止住了笑聲,瞪了黎池一眼,“看你給朕打岔了,逗得朕笑得都差點忘了正經事!”
黎池笑嘻嘻地拱手告罪,“哈哈,是臣的不是,是臣的過錯。”
都是說玩笑話逗趣罷了,哪裡當真生氣、當真告罪了?
貞文帝中終於言歸正傳,“和周你疼愛閨女也無可厚非,但朕實在心疼你兒子。這樣,朕賞你一個千畝的皇莊!
一是用來種植紅薯、玉米和棉花,這是為朕辦事,不好叫你補貼田莊、銀錢和人員進去。二是等你種植推廣之事完成後,也能留給你閨女做嫁妝,將懷柔那個田莊留給你兒子。”
將御賜的千畝皇莊,留給他閨女做嫁妝,將懷柔的八百畝田莊,留給他兒子撐家業。皇莊與自家田莊哪個更好,都不用說!
皇帝對他兒子的‘可憐‘,其實也沒有多真情實感,很明顯是偏幫他閨女的嘛。
“臣就代臣家那小崽子,叩謝陛下的賞賜了。”黎池笑得咧開了嘴,離座叩謝皇帝。
他這臣子看穿了自己的促狹心思,皇帝也不惱,一本正經的臉上,嘴角也上揚帶笑。“免禮了,不謝不謝!”
小胖墩平平:……
至此,正事基本上就已說完。
之後,黎池又向貞文帝,講述了南海商貿司的見聞。綠眼睛、藍眼睛,金頭髮、紅頭髮,各種長相的洋人,透明的、炫彩的玻璃,精緻小巧的鼻煙壺,滴滴答答的大小鐘錶……
“……臣想著,臣雖書法尚可,但詩才平庸,要在其他地方找補找補才好。於是就向西洋的畫師學了油畫技巧,寫實油畫格外逼真,臣就將商貿司花了下來,一幅畫有半丈寬、一丈長,意境雖不怎樣,卻勝在寫實逼真。
若陛下不棄,稍後臣使人給您送進宮來,您也能在紙上見一見南海商貿司中,人流如織的盛況。”
……
“……那些精巧鐘錶,鼻煙壺,鮮艷寶石,臣都揀精品,給陛下帶了些回來,屆時一併使人給您送來。”
……
貞文帝最近心情很不好,只是他善於掩藏情緒,不是張忠這樣親近的人,是很難察覺到的。
如今難得滿意的臣子回京了,一席話說得又周到體貼不過的,將他說得心情舒暢極了!
心情高興了的皇帝,留下黎池,同桌吃了一頓午飯,這才讓他出宮。
與黎池前後腳離開的,還有給他的賞賜,京郊的一個千畝皇莊是大頭,還有一些金銀玉器擺設,綾羅綢緞,珍貴藥材等做添頭。
黎池出了宮門,坐進自家的轎子,起轎回府去時,隨意撩了一下帘子,就看見大皇子義王趙義,進宮去了。
皇子與他們這些臣子還是不同的,進宮的話,要頻繁和容易很多,黎池並未在意。
……
“……兒臣來時,聽見沿街百姓,都在討論‘六元老爺‘回京的事情。聽百姓們話中的意思,都覺得那黎和周,定然是文曲星君下凡轉世,甚至有不少人家都供了他的神位,說是能保子孫聰穎、家宅平安呢。”
黎池此人在民間聲望濃重,百姓深信其乃神仙下凡,在家中供奉其神位。
這事往淺了想,也沒什麼。若往深了想,與武將的功高震主一般,黎池也有聲蓋帝王的嫌疑,世人只知‘六元老爺‘,而不知九五之尊的皇帝……
趙義這話,可謂狠毒了。
貞文帝沒有言語。
趙義以為他父皇,是沒有聽懂話中深意,沒有明白其中厲害。於是又說到:“兒臣一路上,竟未曾聽見,百姓們議論一句我趙氏皇族,兒臣也實在是深覺慚愧啊。”
趙義這話,是明明白白地點明了,世人只知有黎和周,而不知有趙氏皇族,不知有天子。
貞文帝語調慵懶,說道:“人黎和周,六元及第有才華,樣貌氣質都尤為拔群,如今他回來了,如此一個樣樣拔群的翩翩公子,京中百姓自然是要積極議論的。”
他這大皇子啊,手段不少,但卻不夠大氣,還有些嫉賢妒能,心中容不下能人。果然是不堪為帝的。
趙義自覺占了‘立嫡立長‘中的一個‘長‘字,在謎面沒有揭開時,心中還是有些冀望的。然而換句話說,就是有些自視過高了。
趙義能夠自視過高,也與這幾年來,皇帝對皇子們看似一視同仁的做法,脫不開關係。
趙義:“非是只有京城的百姓,樂於談論黎和周。前不久兒臣在雲生樓吃酒時,聽聞幾個外地商人,也在大論黎和周的功績呢。”
是否真有雲生樓吃酒這回事,是否真有那幾個外地商人,其實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