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這是1963年,數學家斯塔尼斯拉夫·烏拉姆(Stanislaw Ulam)發現的。能夠應用其中規則性較強的部分,也可以用在發現新素數的場合。”憲三嚴肅地說,“但是,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微妙的規則性?五十多年過去了,人們仍然一無所知。”
“為什麼我父親看見這個圖形會很興奮?”
“一句話:受到了神啟。他是這麼說的:腦海中時而浮現,時而消失的圖形,現在終於清晰了。從那以後,他重新拿起了畫筆,但畫風和以前的作品大相逕庭。”
“那就是《寬恕之網》……”
憲三點頭。
“那是一幅精緻的圖形,精緻得不像是人類畫出來的。一清先生說,他只是把‘烏拉姆螺旋’的表現方式變換了一下。我問他是怎麼變換的,他回答說,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才畫了出來。《寬恕之網》這個名字,也帶著他獨有的幽默感。作為‘烏拉姆’——日語的‘怨恨’的反義詞,他用了‘寬恕’這個詞。‘網’似乎也是有來由的,但具體是怎麼回事,我不太清楚。總之,我被震驚了。《寬恕之網》和‘烏拉姆螺旋’不同,並不曖昧模糊,而是有著完美的法則性。也就是說,揭示出了素數分布的規律性。這不單是數學界,也是整個人類的重大事件。所以我忠告他,這幅畫最好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伯朗想起了和一清的對話。他問:這是什麼?父親回答:不知道。我在畫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或許是神讓我畫下來的。對一個孩子,大概也只能這麼回答了吧。
“如果這幅畫完成了會怎麼樣?我懷著亦喜亦懼的心情等待著。可有一天,一清先生說他不想畫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害怕。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只顧忘我地努力揮動著畫筆,卻在不經意間闖入了人類不該涉足的領域。我繼續追問,他似乎是儘自己所能獲取了關於素數的知識,理解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
“所以才……為什麼?”
“理由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他想停止,我也沒法逼著他畫下去。素數是無限的,所以,和‘烏拉姆螺旋’一樣,《寬恕之網》也是永遠都無法完成的,總有一天要在某個地方停下來。都是一樣的啊。不知不覺之間,一清先生的病情惡化了,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但另一件事使我更受衝擊。”
“那幅畫……《寬恕之網》消失了。”伯朗說。
“是啊,”憲三說,“我失去了《寬恕之網》的消息,只能若無其事地向禎子打聽,可她也說不知道。我失望極了。我想,一清先生或許不僅停了筆,還把畫給處理掉了。儘管不甘心,可也只能放棄。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期間禎子再婚,生下了明人。”
“十幾年,這故事的時間跨度可真夠長的。”
“這段時間裡真的什麼都沒有發生。我安安靜靜地過著每一天。可這份平靜了十幾年的心境,被明人君給我看的一張照片攪亂了。照片上的正是《寬恕之網》。他說,這是從禎子的相冊里揭下來的,因為覺得畫上的圖形有種數學性質,所以拿來給我看。我故作冷靜,說圖形似乎沒有任何數學含義,心潮卻澎湃不已。因為照片上的日期,是在一清先生去世很久之後。那幅畫還在世上——我開始這麼想。如果還在,那麼,它在哪裡?如果禎子有意把它藏起來,那就只會是在小泉的房子裡。想到這裡,我不禁坐立難安起來。我知道,平常那兒是沒人的。順子有鑰匙。於是我偷偷溜進去,尋找那幅畫。”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憲三補充道。
伯朗慢慢理清了事情的脈絡,勾畫出了十六年前發生在這棟房子裡的情景。只不過,要具象化還需要更多材料。
“可你沒能找到畫。”
“沒找到。但我找到了那份報告,被很珍重地收藏在衣櫃裡。但當時我沒想把報告拿走。我的目標就只是《寬恕之網》而已。所以,從那以後,一有時間,我就偷偷溜進去。”
“是不是這件事被我媽媽發現了……”
伯朗想起康治說過,禎子去世前的那段時間,忽然對小泉的房子上心起來。
“好像是的。儘管我很小心,不留下任何痕跡。有一天,我正在檢查佛龕背後,忽然覺得不對勁,回頭一看,禎子就在我身後。我嚇得心臟差點從嗓子眼兒蹦出來。可她卻並不那麼吃驚,只是悲傷地說:果然是憲三先生啊。”
“果然……?”
“似乎是管理這棟房子的人,發現屋裡的電燈經常亮起來,就對禎子說,您最近來得很頻繁啊。禎子發現了異常,但在管理人面前巧妙地遮掩了過去。她開始思考,是誰擅自闖進房裡,目的又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報告,肯定早就拿走了。最後她終於得出結論,那人為的是《寬恕之網》。”
“……這麼說來,那幅畫真的在這棟房子裡?”
“禎子從一清先生那兒得知了畫的秘密。一清先生對她說,他不該畫這幅畫,把畫交給禎子去處理。但禎子卻沒有把畫毀掉,而是將它藏在了這棟房子裡。所以她認為,入侵者是發覺了這件事的人。但那會是誰呢?僅限於知曉《寬恕之網》存在的人。禎子從順子那兒打聽到了我的日程安排,選中了我有可能會潛入的日子,偷偷埋伏了起來。”
“為什麼我父親看見這個圖形會很興奮?”
“一句話:受到了神啟。他是這麼說的:腦海中時而浮現,時而消失的圖形,現在終於清晰了。從那以後,他重新拿起了畫筆,但畫風和以前的作品大相逕庭。”
“那就是《寬恕之網》……”
憲三點頭。
“那是一幅精緻的圖形,精緻得不像是人類畫出來的。一清先生說,他只是把‘烏拉姆螺旋’的表現方式變換了一下。我問他是怎麼變換的,他回答說,因為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才畫了出來。《寬恕之網》這個名字,也帶著他獨有的幽默感。作為‘烏拉姆’——日語的‘怨恨’的反義詞,他用了‘寬恕’這個詞。‘網’似乎也是有來由的,但具體是怎麼回事,我不太清楚。總之,我被震驚了。《寬恕之網》和‘烏拉姆螺旋’不同,並不曖昧模糊,而是有著完美的法則性。也就是說,揭示出了素數分布的規律性。這不單是數學界,也是整個人類的重大事件。所以我忠告他,這幅畫最好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伯朗想起了和一清的對話。他問:這是什麼?父親回答:不知道。我在畫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或許是神讓我畫下來的。對一個孩子,大概也只能這麼回答了吧。
“如果這幅畫完成了會怎麼樣?我懷著亦喜亦懼的心情等待著。可有一天,一清先生說他不想畫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害怕。他似乎也注意到了,自己只顧忘我地努力揮動著畫筆,卻在不經意間闖入了人類不該涉足的領域。我繼續追問,他似乎是儘自己所能獲取了關於素數的知識,理解了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
“所以才……為什麼?”
“理由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他想停止,我也沒法逼著他畫下去。素數是無限的,所以,和‘烏拉姆螺旋’一樣,《寬恕之網》也是永遠都無法完成的,總有一天要在某個地方停下來。都是一樣的啊。不知不覺之間,一清先生的病情惡化了,離開了這個世界。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但另一件事使我更受衝擊。”
“那幅畫……《寬恕之網》消失了。”伯朗說。
“是啊,”憲三說,“我失去了《寬恕之網》的消息,只能若無其事地向禎子打聽,可她也說不知道。我失望極了。我想,一清先生或許不僅停了筆,還把畫給處理掉了。儘管不甘心,可也只能放棄。就這樣,十幾年過去了。期間禎子再婚,生下了明人。”
“十幾年,這故事的時間跨度可真夠長的。”
“這段時間裡真的什麼都沒有發生。我安安靜靜地過著每一天。可這份平靜了十幾年的心境,被明人君給我看的一張照片攪亂了。照片上的正是《寬恕之網》。他說,這是從禎子的相冊里揭下來的,因為覺得畫上的圖形有種數學性質,所以拿來給我看。我故作冷靜,說圖形似乎沒有任何數學含義,心潮卻澎湃不已。因為照片上的日期,是在一清先生去世很久之後。那幅畫還在世上——我開始這麼想。如果還在,那麼,它在哪裡?如果禎子有意把它藏起來,那就只會是在小泉的房子裡。想到這裡,我不禁坐立難安起來。我知道,平常那兒是沒人的。順子有鑰匙。於是我偷偷溜進去,尋找那幅畫。”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憲三補充道。
伯朗慢慢理清了事情的脈絡,勾畫出了十六年前發生在這棟房子裡的情景。只不過,要具象化還需要更多材料。
“可你沒能找到畫。”
“沒找到。但我找到了那份報告,被很珍重地收藏在衣櫃裡。但當時我沒想把報告拿走。我的目標就只是《寬恕之網》而已。所以,從那以後,一有時間,我就偷偷溜進去。”
“是不是這件事被我媽媽發現了……”
伯朗想起康治說過,禎子去世前的那段時間,忽然對小泉的房子上心起來。
“好像是的。儘管我很小心,不留下任何痕跡。有一天,我正在檢查佛龕背後,忽然覺得不對勁,回頭一看,禎子就在我身後。我嚇得心臟差點從嗓子眼兒蹦出來。可她卻並不那麼吃驚,只是悲傷地說:果然是憲三先生啊。”
“果然……?”
“似乎是管理這棟房子的人,發現屋裡的電燈經常亮起來,就對禎子說,您最近來得很頻繁啊。禎子發現了異常,但在管理人面前巧妙地遮掩了過去。她開始思考,是誰擅自闖進房裡,目的又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報告,肯定早就拿走了。最後她終於得出結論,那人為的是《寬恕之網》。”
“……這麼說來,那幅畫真的在這棟房子裡?”
“禎子從一清先生那兒得知了畫的秘密。一清先生對她說,他不該畫這幅畫,把畫交給禎子去處理。但禎子卻沒有把畫毀掉,而是將它藏在了這棟房子裡。所以她認為,入侵者是發覺了這件事的人。但那會是誰呢?僅限於知曉《寬恕之網》存在的人。禎子從順子那兒打聽到了我的日程安排,選中了我有可能會潛入的日子,偷偷埋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