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她想到這些年來,她利用過他,也迴避過他,直到她的敵人和愛人都不在了,反而與皇上生出一種彼此信任依賴的親情。
另一方面,她也眼睜睜地看著他日夕殫精竭慮為國事操勞,又深感他因資質平庸,所以事倍功半的無奈。..
皇上道:“靜歡,你在想什麼?”
皇貴妃道:“臣妾在想,初入宮那一年見到的皇上。”
皇上道:“太晚了,太晚了。朕大你三十歲,你入宮那年,朕已經四十幾歲。你我的相遇,太晚了。你從未見過朕年輕時驕傲英武的樣子,朕卻眼睜睜地看著你從青澀懵懂的少女,變得越發地成熟而有韻致。你還這麼年輕,就要獨自度過餘生,不能不說是朕累得你如此。可是朕也不願如此,朕想早早地與你相遇,你便可像孝穆皇后或者是祥貴妃那樣看到朕年輕時一箭封喉、嚇退天理教狂徒的颯爽英姿。絕不,絕不比那溫憲差。”
皇貴妃道:“皇上……”
皇上搖搖手,說道:“你不必多說,朕今日提起此事也不是要怪你。朕只是怨那命運。朕這幾年偏寵彤貴妃和琳貴妃,便是不想勉強你,無論朕如何寵愛彤貴妃和琳貴妃,她們也不曾越過你去。朕希望你有朝一日可以忘記他,想起朕多年來對你的真心,主動用心在朕身上。可是你一直都是淡淡的,從未主動邀寵,朕就明白了。朕只是覺得可惜了。可惜了你的豆蔻年華,也可惜了朕的隳膽抽腸。”
皇貴妃道:“皇上病著,就不要再理會外頭那些閒言碎語了。”
皇上沒了力氣,再次仰倒在床榻上,眼睛直直地看著上方,自言自語地道:“臣年幼時聽聞當年太宗皇太極最寵愛的宸妃是再嫁之女,也覺得難以理解。待朕當了三十年皇帝,方才覺悟,作為帝王,想要多少女人都唾手可得。唯有真心,真心最重要。若是能得一個傾心相愛的人,足以勝過世上萬千。可惜,可惜了。”
皇貴妃道:“皇上累了,不如靜臥著養養神吧。臣妾就在這守著皇上。”
皇上仍舊自顧自地說道:“靜歡,你回答朕,若我們是年少夫妻,自小就在一處,你會不會對朕生出真心?”
皇貴妃道:“皇上歇一下吧,沒必要為這些小事再傷神。”
皇上猛地起身,拉住她的手說道:“你回答朕。”
皇貴妃低著頭,半晌不語,待到再抬頭時臉已驚現一行清淚。
“會。”
皇上使盡最後一絲氣力,抬起一隻手,撫上她的臉頰,輕輕一划,手指上已沾染上了少許胭脂粉末。
眼淚驀地綻出,填滿了皇上臉上的溝壑。
他的確是老了。
“靜歡,別怕。”
皇貴妃嘴角抽動著,喚出一聲:“皇上……”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三,清宣宗道光帝駕崩。
眾朝臣以道光帝生前立儲的聖旨為憑,擁立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為帝。
新帝奕詝當日下午護送大行皇帝的遺體至城內紫禁城乾清宮停放。
隨後,新帝登基,頒詔覃恩,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
咸豐帝即位之後,尊先帝所立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遷居壽康宮,遵照皇太后禮遇奉養。
咸豐二年正月。
風眠作為誥命夫人進宮向康慈皇貴太妃請安。
壽康宮,內殿。
風眠道:“想不到竟然有一日,咱們也進到這壽康宮裡來了。”
青郁道:“自從齊太醫辭官歸隱,你也越發地不得空了。”
雨落在旁笑道:“雖是不得空進宮,卻是鶼鰈情深的好事。”
風眠道:“他辭官也是迫於無奈。當今皇上眼裡容不得前朝的老臣,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均被罷免。他一個小小的院使不如識些時務罷。”
雨落道:“皇上自小一飲一食都是我親自照顧,如今長大了,即位為君,卻是性情大變,越發地讓人看不懂了。”
風眠道:“按理說,皇貴太妃當初以皇貴妃之尊位執掌後宮多年,又撫養皇上多年,皇上即位理應尊為皇太后。為何遲遲不見加封呢?”
青郁道:“歷來新帝即位,給先帝的妃嬪上尊號時都是將先帝生前所立的皇后和新帝的生母尊為皇太后。若哀家記得不錯,大清建國百年,也只有康熙爺將董鄂氏追封為了皇太后,並且與康熙爺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一道隨順治爺葬入孝陵地宮。那也是因為順治爺生前早已將董鄂氏追封為了孝獻皇后的緣故。而哀家既不是先帝欽封的皇后,又不是新帝的生母,出身又不及先帝幾位皇后那樣尊貴,承蒙皇上以皇太后的禮遇奉養已是違例了,加封皇太后也是虛名而已,哀家如今已經不會將其放在心上。”
雨落道:“您自然是大度,只是奴婢總怕您和皇上隔了心。”
青郁道:“兒大不由娘。更何況,哀家還不是皇上的親娘。只要訢兒和壽恩平平安安的就罷了。”
風眠道:“真是想不到,皇上竟然這般的有主意。從前聽聞皇上在先帝病榻前一味痛哭,對於朝政之事不發一言,看來是著意掩藏了。”
青郁道:“此事由來已久。最初只怕是杜受田授意的,之後便是皇上自己頓悟出了其中的關竅。為帝王者,必然要心思深沉,方能統御六合,這也是應當的。”
三人沉默了半晌,風眠方才打破沉靜,說道:“聽我家老爺說,太長公主的身子不大好了,他去診了兩次脈,也許過不去這個冬天了。”
青郁心裡起了急,說道:“竟有此事?怎麼沒人稟報哀家?”
雨落道:“自從皇上即位,高成就被打發出宮養老了,內務府、敬事房所有掌事的太監都換了一撥人,咱們與宮內宮外早就斷了消息了。”
青郁道:“皇上這是讓哀家靜心修養,莫要走了孝和睿太后的老路。也罷。可是太長公主病重,哀家總要去看一下。”
雨落道:“不如讓奴婢去養心殿面見皇上請旨吧。皇上畢竟是奴婢從小照顧大的,想必也不會不顧及這些情誼。”
青郁道:“那你就去一趟吧,只說哀家想代皇上去送太長公主一程。”
雨落道:“奴婢知道了。”
青郁望向窗外,已是日薄西山了。
第二百四十回 河邊共指星為客 花里空瞻月是卿
幾日後,皇貴太妃的鑾駕行至太長公主府邸。
車輿上繪著龍鳳紋樣。
雨落扶著青郁下了車,便急匆匆地往太長公主的寢殿走去。
如今景行戍守天津衛,青蕪前年染病過世,就連苑若也因病老歸養,偌大的府邸已沒有主事之人可以出門接駕。
杜若等在寢殿前,引著青郁往寢殿裡行去。白芷則一直守在太長公主病榻前。
“太長公主!”青郁喚道。
太長公主徐徐睜開雙眼,說道:“皇貴太妃來了?請坐。”
另一方面,她也眼睜睜地看著他日夕殫精竭慮為國事操勞,又深感他因資質平庸,所以事倍功半的無奈。..
皇上道:“靜歡,你在想什麼?”
皇貴妃道:“臣妾在想,初入宮那一年見到的皇上。”
皇上道:“太晚了,太晚了。朕大你三十歲,你入宮那年,朕已經四十幾歲。你我的相遇,太晚了。你從未見過朕年輕時驕傲英武的樣子,朕卻眼睜睜地看著你從青澀懵懂的少女,變得越發地成熟而有韻致。你還這麼年輕,就要獨自度過餘生,不能不說是朕累得你如此。可是朕也不願如此,朕想早早地與你相遇,你便可像孝穆皇后或者是祥貴妃那樣看到朕年輕時一箭封喉、嚇退天理教狂徒的颯爽英姿。絕不,絕不比那溫憲差。”
皇貴妃道:“皇上……”
皇上搖搖手,說道:“你不必多說,朕今日提起此事也不是要怪你。朕只是怨那命運。朕這幾年偏寵彤貴妃和琳貴妃,便是不想勉強你,無論朕如何寵愛彤貴妃和琳貴妃,她們也不曾越過你去。朕希望你有朝一日可以忘記他,想起朕多年來對你的真心,主動用心在朕身上。可是你一直都是淡淡的,從未主動邀寵,朕就明白了。朕只是覺得可惜了。可惜了你的豆蔻年華,也可惜了朕的隳膽抽腸。”
皇貴妃道:“皇上病著,就不要再理會外頭那些閒言碎語了。”
皇上沒了力氣,再次仰倒在床榻上,眼睛直直地看著上方,自言自語地道:“臣年幼時聽聞當年太宗皇太極最寵愛的宸妃是再嫁之女,也覺得難以理解。待朕當了三十年皇帝,方才覺悟,作為帝王,想要多少女人都唾手可得。唯有真心,真心最重要。若是能得一個傾心相愛的人,足以勝過世上萬千。可惜,可惜了。”
皇貴妃道:“皇上累了,不如靜臥著養養神吧。臣妾就在這守著皇上。”
皇上仍舊自顧自地說道:“靜歡,你回答朕,若我們是年少夫妻,自小就在一處,你會不會對朕生出真心?”
皇貴妃道:“皇上歇一下吧,沒必要為這些小事再傷神。”
皇上猛地起身,拉住她的手說道:“你回答朕。”
皇貴妃低著頭,半晌不語,待到再抬頭時臉已驚現一行清淚。
“會。”
皇上使盡最後一絲氣力,抬起一隻手,撫上她的臉頰,輕輕一划,手指上已沾染上了少許胭脂粉末。
眼淚驀地綻出,填滿了皇上臉上的溝壑。
他的確是老了。
“靜歡,別怕。”
皇貴妃嘴角抽動著,喚出一聲:“皇上……”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三,清宣宗道光帝駕崩。
眾朝臣以道光帝生前立儲的聖旨為憑,擁立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為帝。
新帝奕詝當日下午護送大行皇帝的遺體至城內紫禁城乾清宮停放。
隨後,新帝登基,頒詔覃恩,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
咸豐帝即位之後,尊先帝所立皇貴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遷居壽康宮,遵照皇太后禮遇奉養。
咸豐二年正月。
風眠作為誥命夫人進宮向康慈皇貴太妃請安。
壽康宮,內殿。
風眠道:“想不到竟然有一日,咱們也進到這壽康宮裡來了。”
青郁道:“自從齊太醫辭官歸隱,你也越發地不得空了。”
雨落在旁笑道:“雖是不得空進宮,卻是鶼鰈情深的好事。”
風眠道:“他辭官也是迫於無奈。當今皇上眼裡容不得前朝的老臣,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均被罷免。他一個小小的院使不如識些時務罷。”
雨落道:“皇上自小一飲一食都是我親自照顧,如今長大了,即位為君,卻是性情大變,越發地讓人看不懂了。”
風眠道:“按理說,皇貴太妃當初以皇貴妃之尊位執掌後宮多年,又撫養皇上多年,皇上即位理應尊為皇太后。為何遲遲不見加封呢?”
青郁道:“歷來新帝即位,給先帝的妃嬪上尊號時都是將先帝生前所立的皇后和新帝的生母尊為皇太后。若哀家記得不錯,大清建國百年,也只有康熙爺將董鄂氏追封為了皇太后,並且與康熙爺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一道隨順治爺葬入孝陵地宮。那也是因為順治爺生前早已將董鄂氏追封為了孝獻皇后的緣故。而哀家既不是先帝欽封的皇后,又不是新帝的生母,出身又不及先帝幾位皇后那樣尊貴,承蒙皇上以皇太后的禮遇奉養已是違例了,加封皇太后也是虛名而已,哀家如今已經不會將其放在心上。”
雨落道:“您自然是大度,只是奴婢總怕您和皇上隔了心。”
青郁道:“兒大不由娘。更何況,哀家還不是皇上的親娘。只要訢兒和壽恩平平安安的就罷了。”
風眠道:“真是想不到,皇上竟然這般的有主意。從前聽聞皇上在先帝病榻前一味痛哭,對於朝政之事不發一言,看來是著意掩藏了。”
青郁道:“此事由來已久。最初只怕是杜受田授意的,之後便是皇上自己頓悟出了其中的關竅。為帝王者,必然要心思深沉,方能統御六合,這也是應當的。”
三人沉默了半晌,風眠方才打破沉靜,說道:“聽我家老爺說,太長公主的身子不大好了,他去診了兩次脈,也許過不去這個冬天了。”
青郁心裡起了急,說道:“竟有此事?怎麼沒人稟報哀家?”
雨落道:“自從皇上即位,高成就被打發出宮養老了,內務府、敬事房所有掌事的太監都換了一撥人,咱們與宮內宮外早就斷了消息了。”
青郁道:“皇上這是讓哀家靜心修養,莫要走了孝和睿太后的老路。也罷。可是太長公主病重,哀家總要去看一下。”
雨落道:“不如讓奴婢去養心殿面見皇上請旨吧。皇上畢竟是奴婢從小照顧大的,想必也不會不顧及這些情誼。”
青郁道:“那你就去一趟吧,只說哀家想代皇上去送太長公主一程。”
雨落道:“奴婢知道了。”
青郁望向窗外,已是日薄西山了。
第二百四十回 河邊共指星為客 花里空瞻月是卿
幾日後,皇貴太妃的鑾駕行至太長公主府邸。
車輿上繪著龍鳳紋樣。
雨落扶著青郁下了車,便急匆匆地往太長公主的寢殿走去。
如今景行戍守天津衛,青蕪前年染病過世,就連苑若也因病老歸養,偌大的府邸已沒有主事之人可以出門接駕。
杜若等在寢殿前,引著青郁往寢殿裡行去。白芷則一直守在太長公主病榻前。
“太長公主!”青郁喚道。
太長公主徐徐睜開雙眼,說道:“皇貴太妃來了?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