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皇貴妃道:“訢兒,你自小額娘就教過你,你認為對的事情就去做,萬不能因旁人而猶豫甚至放棄。你讀書習武,精研朝政,所為何事?僅僅是得到你皇阿瑪一句讚許嗎?僅僅是與兄弟們爭一時長短嗎?你皇阿瑪坐擁天下,你們兄弟自出生便註定不凡,百年之後孰是孰非史家自有公論,又豈能如此目光短淺呢?”
六阿哥道:“兒臣只是想求得皇阿瑪的讚許,這也過份了嗎?”
皇貴妃道:“你也不小了,自然應該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你自小有皇阿瑪和額娘庇佑,也得過不少的誇讚之語,便以為那是常態了?你可曾想過,你皇阿瑪當政三十年,可是衝著誇讚去的?為君王者,雖然表面上儘是頌揚之聲,但是稍有不慎便會被後世口誅筆伐,再多的功績都難以抵償得過。你今後有朝一日封了王,代表皇家,面對天下萬民,大抵也是如此。”
六阿哥垂首低眉,說道:“多謝額娘教誨,兒臣知道了。”
就在此時雨落又進殿道:“娘娘,高公公來了。”
皇貴妃道:“快請!”
高成進了殿,施禮道:“奴才叩見皇貴妃娘娘,叩見六阿哥。”
皇貴妃道:“高公公免禮,請坐。”
高成於是起身,坐在一旁。
六阿哥道:“這麼快又與高公公相見了。”
高成道:“奴才這次前來是皇上傳召皇貴妃娘娘去養心殿見駕。皇上囑咐了,要先見過大臣,才見皇貴妃娘娘,所以請娘娘莫要著急,緩緩行去即可。”
皇貴妃道:“多謝皇上體恤,多謝高公公。”
高成道:“娘娘客氣了。”
皇貴妃道:“皇上近日病況如何了?”
高成道:“皇上……奴才不敢說,這是大不敬啊!”
皇貴妃道:“那本宮明白了。訢兒,你四哥怎麼沒與你一起來?”
六阿哥道:“兒臣看到四哥出宮去了。”
皇貴妃道:“你速速去他府里將他帶進永和宮,以防你皇阿瑪有何不測。”
六阿哥道:“兒臣知道了。”
皇貴妃道:“高公公,本宮這就隨你去養心殿。”
高成起身說道:“奴才遵旨,讓奴才給娘娘帶路。”
此時,養心殿中,皇上病榻前重臣雲集。
皇上道:“朕自知已是油盡燈枯,今日請眾位愛卿入宮是要將後繼之君的人選公諸於眾。”
眾大臣無不伏地大哭。
皇上道:“朕剛才命人從正大光明匾後將秘匣拿了過來,現在就公啟秘匣,宣示御書。”
軍機大臣穆彰阿道:“皇上只是不慎感染風寒,不出幾日就會痊癒,何必早早宣示御書?”
皇上道:“當年皇阿瑪突然駕崩,遍尋不見立儲的秘匣,雖然朕最後順利即位,但是如今朕還剩一口氣,就不願多出這些不必要的事端。”
皇上緊緊抱著秘匣,說完便親手將他打開,拿出聖旨,說道:“朕蒙皇考仁宗睿皇帝覆載隆恩,付畀神器,臨御天下,盈三十年。仰維列聖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為本。自維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故自御極至今,凡披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並躬行節儉為天下先。嗣位之初,即頒手諭,首戒聲色貨利,一切游觀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絕勿為。此薄海臣民所共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為恭親王。你們傳看一下吧。”
宗人府宗令載銓帶頭接過聖旨。
皇上繼續說道:“你們都是朕的肱股重臣,輔弼新君的重擔就落在你們身上了。太子年紀尚輕,生性仁厚,對朝政之事也欠缺經驗,你們要好好輔佐,切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眾大臣均淚水漣漣,叩首道:“臣等領旨。”
皇上道:“六阿哥聰慧機敏,處處勝人一籌,朝政之事你們要多多與他商量。”
眾大臣又道:“臣等遵旨。”
皇上舒出一口氣,仰面躺下,哀嘆道:“朕之一生,勤政愛民,殫精竭慮,不能說不是為祖宗基業耗盡了心血。可是無奈天資所限,如今已無力應對種種內憂外患,國力日漸衰微,實在是沒有面目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軍機大臣賽尚阿跪著說道:“皇上英明神武,是臣等無能,雖然已經盡心輔佐,仍然無力挽回頹勢。若不是還要留著老命為國效力,微臣真想以死謝罪。”
皇上又掙扎著起身說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朕要你們好好活著,輔佐朕的兒子。如今情勢大大不利於大清,你們更切勿動此念。民怨沸騰,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國家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你們作為皇室宗親大臣切不可虛與委蛇,一定要派忠臣良將前去平亂才是啊!”
眾人道:“臣等遵旨!”
皇上道:“皇貴妃醇和蘊性,敬順持躬,恩養太子多年,視若親生。若他日太子有不敬皇貴妃之舉,你們一定要多加勸阻。”
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道:“太子忠孝仁義,定不會如此。”
第二百三十九回 盡道清虛攪破 莫言香分消殘
高成突然出現在門口,輕聲稟報導:“皇上,皇貴妃來了。”
皇上對眾大臣道:“你們都下去等著。高成,請皇貴妃進來。”
大臣們於是退了出去。
皇貴妃走進皇上寢殿。
皇上眼眶深陷,顏色也更深了幾分。
皇貴妃走近皇上,坐在榻沿上道:“皇上,臣妾來了。”
皇上道:“靜歡,朕知道,朕已經不行了。”
皇貴妃道:“皇上別這麼說,皇上一定能夠好起來。”
皇上搖搖頭,說道:“朕今年已經六十有九,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中都算是高壽,朕已經心滿意足。只是若是朕不在了,便沒有人再能如朕一般護著你了。靜歡,你要照顧好自己。”
皇貴妃道:“皇上放心,臣妾會好好照顧自己,照顧幾個孩子。”
皇上道:“對,訢兒一定會替朕保護你。訢兒是朕最出色的皇子,朕已下旨封他為恭親王。詝兒仁孝,你待他至親,他也一定不會薄待你。”
皇貴妃道:“臣妾多謝皇上。”
皇上道:“至於壽恩,朕當初破例加封她為固倫公主,指配景壽,就是為了她可以留在京城,繼續承歡膝下。若是宮中寂寞,你可以多多傳召壽恩入宮陪你小住。額附景壽乃是世家子弟之中的翹楚,從小在上書房讀書,最明事理,自然不會有異議。”
皇貴妃道:“臣妾多謝皇上為我們母女思慮周全。一等公工部尚書博啟圖大人的家教自是錯不了的,眼見他們恩愛和順,臣妾也放心了。臣妾早已習慣了宮裡的生活,有沒有人陪伴都是不礙的。”
皇貴妃看著風燭殘年、鬚髮花白的皇上,也不禁頗為動容。
六阿哥道:“兒臣只是想求得皇阿瑪的讚許,這也過份了嗎?”
皇貴妃道:“你也不小了,自然應該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你自小有皇阿瑪和額娘庇佑,也得過不少的誇讚之語,便以為那是常態了?你可曾想過,你皇阿瑪當政三十年,可是衝著誇讚去的?為君王者,雖然表面上儘是頌揚之聲,但是稍有不慎便會被後世口誅筆伐,再多的功績都難以抵償得過。你今後有朝一日封了王,代表皇家,面對天下萬民,大抵也是如此。”
六阿哥垂首低眉,說道:“多謝額娘教誨,兒臣知道了。”
就在此時雨落又進殿道:“娘娘,高公公來了。”
皇貴妃道:“快請!”
高成進了殿,施禮道:“奴才叩見皇貴妃娘娘,叩見六阿哥。”
皇貴妃道:“高公公免禮,請坐。”
高成於是起身,坐在一旁。
六阿哥道:“這麼快又與高公公相見了。”
高成道:“奴才這次前來是皇上傳召皇貴妃娘娘去養心殿見駕。皇上囑咐了,要先見過大臣,才見皇貴妃娘娘,所以請娘娘莫要著急,緩緩行去即可。”
皇貴妃道:“多謝皇上體恤,多謝高公公。”
高成道:“娘娘客氣了。”
皇貴妃道:“皇上近日病況如何了?”
高成道:“皇上……奴才不敢說,這是大不敬啊!”
皇貴妃道:“那本宮明白了。訢兒,你四哥怎麼沒與你一起來?”
六阿哥道:“兒臣看到四哥出宮去了。”
皇貴妃道:“你速速去他府里將他帶進永和宮,以防你皇阿瑪有何不測。”
六阿哥道:“兒臣知道了。”
皇貴妃道:“高公公,本宮這就隨你去養心殿。”
高成起身說道:“奴才遵旨,讓奴才給娘娘帶路。”
此時,養心殿中,皇上病榻前重臣雲集。
皇上道:“朕自知已是油盡燈枯,今日請眾位愛卿入宮是要將後繼之君的人選公諸於眾。”
眾大臣無不伏地大哭。
皇上道:“朕剛才命人從正大光明匾後將秘匣拿了過來,現在就公啟秘匣,宣示御書。”
軍機大臣穆彰阿道:“皇上只是不慎感染風寒,不出幾日就會痊癒,何必早早宣示御書?”
皇上道:“當年皇阿瑪突然駕崩,遍尋不見立儲的秘匣,雖然朕最後順利即位,但是如今朕還剩一口氣,就不願多出這些不必要的事端。”
皇上緊緊抱著秘匣,說完便親手將他打開,拿出聖旨,說道:“朕蒙皇考仁宗睿皇帝覆載隆恩,付畀神器,臨御天下,盈三十年。仰維列聖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為本。自維薄德,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故自御極至今,凡披覽章奏,引對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並躬行節儉為天下先。嗣位之初,即頒手諭,首戒聲色貨利,一切游觀玩好,稍涉侈靡之事,禁絕勿為。此薄海臣民所共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為恭親王。你們傳看一下吧。”
宗人府宗令載銓帶頭接過聖旨。
皇上繼續說道:“你們都是朕的肱股重臣,輔弼新君的重擔就落在你們身上了。太子年紀尚輕,生性仁厚,對朝政之事也欠缺經驗,你們要好好輔佐,切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眾大臣均淚水漣漣,叩首道:“臣等領旨。”
皇上道:“六阿哥聰慧機敏,處處勝人一籌,朝政之事你們要多多與他商量。”
眾大臣又道:“臣等遵旨。”
皇上舒出一口氣,仰面躺下,哀嘆道:“朕之一生,勤政愛民,殫精竭慮,不能說不是為祖宗基業耗盡了心血。可是無奈天資所限,如今已無力應對種種內憂外患,國力日漸衰微,實在是沒有面目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軍機大臣賽尚阿跪著說道:“皇上英明神武,是臣等無能,雖然已經盡心輔佐,仍然無力挽回頹勢。若不是還要留著老命為國效力,微臣真想以死謝罪。”
皇上又掙扎著起身說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朕要你們好好活著,輔佐朕的兒子。如今情勢大大不利於大清,你們更切勿動此念。民怨沸騰,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國家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你們作為皇室宗親大臣切不可虛與委蛇,一定要派忠臣良將前去平亂才是啊!”
眾人道:“臣等遵旨!”
皇上道:“皇貴妃醇和蘊性,敬順持躬,恩養太子多年,視若親生。若他日太子有不敬皇貴妃之舉,你們一定要多加勸阻。”
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道:“太子忠孝仁義,定不會如此。”
第二百三十九回 盡道清虛攪破 莫言香分消殘
高成突然出現在門口,輕聲稟報導:“皇上,皇貴妃來了。”
皇上對眾大臣道:“你們都下去等著。高成,請皇貴妃進來。”
大臣們於是退了出去。
皇貴妃走進皇上寢殿。
皇上眼眶深陷,顏色也更深了幾分。
皇貴妃走近皇上,坐在榻沿上道:“皇上,臣妾來了。”
皇上道:“靜歡,朕知道,朕已經不行了。”
皇貴妃道:“皇上別這麼說,皇上一定能夠好起來。”
皇上搖搖頭,說道:“朕今年已經六十有九,在歷朝歷代的帝王中都算是高壽,朕已經心滿意足。只是若是朕不在了,便沒有人再能如朕一般護著你了。靜歡,你要照顧好自己。”
皇貴妃道:“皇上放心,臣妾會好好照顧自己,照顧幾個孩子。”
皇上道:“對,訢兒一定會替朕保護你。訢兒是朕最出色的皇子,朕已下旨封他為恭親王。詝兒仁孝,你待他至親,他也一定不會薄待你。”
皇貴妃道:“臣妾多謝皇上。”
皇上道:“至於壽恩,朕當初破例加封她為固倫公主,指配景壽,就是為了她可以留在京城,繼續承歡膝下。若是宮中寂寞,你可以多多傳召壽恩入宮陪你小住。額附景壽乃是世家子弟之中的翹楚,從小在上書房讀書,最明事理,自然不會有異議。”
皇貴妃道:“臣妾多謝皇上為我們母女思慮周全。一等公工部尚書博啟圖大人的家教自是錯不了的,眼見他們恩愛和順,臣妾也放心了。臣妾早已習慣了宮裡的生活,有沒有人陪伴都是不礙的。”
皇貴妃看著風燭殘年、鬚髮花白的皇上,也不禁頗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