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七阿哥道:“兒臣附議六哥所言。蘇州、鎮江、太倉等近海的四府一州之粟均可海運。安徽、江西、湖廣離海口較遠,仍然河運。兒臣建議在上海設海運總局,總領海運事務,同時另派官員駐天津衛驗收。如此一來便可保無虞。”
皇上再次點頭說道:“譞兒果然心思縝密。”
八阿哥道:“皇阿瑪,兒臣也附議。多年來大運河年年修繕,卻還是年年阻塞,不僅銀錢所耗頗多,更是各級官員多了貪污的路徑。莫不如將那些銀錢節約下來,雇商船走海運。”
皇上道:“詥兒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殊為不易。除了漕運和河防,你們可了解過鹽政?又有何見解?”
七阿哥道:“回皇阿瑪,據兒臣所知,如今鹽價高企,銷售困難,更有不少官員與鹽商勾結,暗中營私舞弊。”
皇上道:“不錯,你可有破解之法?”
七阿哥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一時想不出,於是低頭不語。
六阿哥道:“皇阿瑪,兒臣認為大清一直以來都是延用明朝的綱鹽法。此法大謬,所以難以破解。”
皇上道:“其謬在何處?”..
六阿哥道:“所謂綱鹽,是由固定的鹽商憑鹽引行銷,而鹽引又完全為鹽商所壟斷。鹽商壟斷鹽業之後,又需要維持龐大的銷鹽機構,從而導致鹽價提高,綱鹽難以銷售。另一邊,不照章納稅的私鹽暗自泛濫,鹽引滯銷,鹽稅減少,鹽商遭受打擊。如此循環往復,只會越來越糟。”
皇上道:“那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六阿哥道:“啟稟皇阿瑪,兒臣認為應該適時廢止綱鹽之法,另行他法。比如,允許私人販賣私鹽,只要照章納稅即可。”
八阿哥道:“皇阿瑪,六哥此法可行。既然私鹽販賣已難以禁絕,更損失了稅收。不如就此打破食鹽運銷的壟斷,允許售賣私鹽之後,可以降低鹽價,促進食鹽的銷售,增加鹽稅,更剝奪了官員利用鹽政營私的途徑。”
四阿哥默默地瞥了幾位兄弟一眼,仍舊一言不發,默默低頭流淚。
皇上道:“想不到你們對朝政之事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朕心甚慰。詝兒,你為何一直默不作聲?”
四阿哥抬起頭來,已是滿面淚痕。
皇上慈愛地伸出手,碰了碰他的臉頰,說道:“詝兒,你哭什麼?”
四阿哥聞言更是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說道:“啟稟皇阿瑪,兒臣知道皇阿瑪聖體欠安。如今召喚我們兄弟前來病榻問政定是要從我們兄弟之中擇一個德才兼備的繼承皇位。可是兒臣自小已經沒了皇額娘,想到若有一日會失去皇阿瑪就心如刀絞,情難自禁。兒臣每日都虔誠祈禱,惟願皇阿瑪早日康復,此乃國家萬民之幸、兒臣之幸也。”
高成在一旁心中默默驚嘆,雖然四阿哥文才武略皆輸於六阿哥,朝政之慧黠更是不如,但是四阿哥這一回又是無招勝有招,真是應用得爐火純青,堪稱絕妙。
果不其然,皇上聽聞四阿哥所言,一時壓抑不住,老淚縱橫,說道:“詝兒,皇帝雖然名為萬歲,千百年來卻沒有任何一個帝王得以延年,反而英年早逝的還多些。朕得蒙上天眷佑,活到如今的歲數,已然是心滿意足。朕膝下唯有你們兄弟幾個,不傳位於你們,又有誰能來繼承大清江山呢?”
四阿哥突然痛哭失聲,說道:“兒臣唯願皇阿瑪江山永固,福澤萬年,請皇阿瑪收回成命。”
其他幾個阿哥都被此情此景嚇得愣住了。
皇上卻格外動容,說道:“詝兒,你來,離朕近一點。”
四阿哥原本瑟縮在角落裡,此刻便起身往前來。
其他幾個阿哥見狀也都紛紛為他讓開了路。
皇上道:“詝兒,你多大了?還哭什麼?朕如今便把幾個弟弟都交託在你手上了。你生性仁厚,必不會薄待他們。你六弟、七弟、八弟精研朝政,堪為臂助。而你九弟年紀尚幼,你要替朕好好照顧他啊!”
皇上邊說邊淌下熱淚。
那淚水在他蒼老的面容上恣意流淌,溢滿每一道歲月滄桑的溝壑。
皇子們見狀紛紛撲倒在皇上榻前,喚道:“皇阿瑪!”
四阿哥反而鎮定下來,口齒清晰地說道:“皇阿瑪放心,兒臣與弟弟們乃是骨肉至親,必然都可得享尊榮富貴的一生。”
皇上點了點頭,身子向後仰去,高成連忙又再扶住。
高成道:“皇上,說了這會兒子話,必是累了,不如休息片刻再考問阿哥們的功課吧。”
皇上對跪著的皇子們說道:“你們都下去吧!”
皇子們撲上來紛紛喊道:“皇阿瑪!”
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
四阿哥道:“皇阿瑪病重,請允許兒子們侍疾!”
皇上道:“詝兒,聽話,帶弟弟們下去。”
說罷又對高成道:“替朕傳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等人入宮覲見。”
六阿哥還想進言,四阿哥眼波一轉,攔住他說道:“六弟,咱們就別打擾皇阿瑪休息了,先回去吧。”
六阿哥只得跟隨著四阿哥緩步走出皇上寢殿。
餘下幾位阿哥也一步三回頭地跟著四阿哥出去了。
幾位阿哥走後,高成湊近了皇上說道:“皇上心裡可是有了主意了?”
皇上道:“若言國事,自然是六阿哥最為出色。可是方才朕自言病老,將不久於此位,四阿哥伏地流涕,儘是濡慕之思。仁孝者,堪當大任。聰慧者,可為輔助。”
高成道:“皇上聖明。”
皇上道:“大臣們都傳召了嗎?”
高成道:“已經派人去了。”
皇上道:“好,待眾大臣到了養心殿,你再親自去替朕請皇貴妃來。”
高成道:“是,皇上。”
是日稍晚,永和宮中。
雨落進殿道:“娘娘,六阿哥從皇上的養心殿回來,一臉的委屈,嚷著要見額娘呢。”
皇貴妃道:“讓他進來。”
少頃,六阿哥進了殿,行禮道:“兒臣叩見額娘。”
皇貴妃道:“起來吧,來,走近些。又有好幾日沒進宮了,讓額娘看看。”
六阿哥走近了皇貴妃,說道:“額娘可一切安好?”
皇貴妃道:“一切都好,不必掛心。這宮中的日子這麼多年了還不是永遠都是一個樣兒。怎麼?聽聞今日你皇阿瑪傳召了你們幾個進養心殿?你皇阿瑪病著,你身為人子,自當探視。”
六阿哥道:“兒臣在宮外日夜思念皇阿瑪和額娘。得蒙皇阿瑪傳召,便急忙進宮了。皇阿瑪在病榻前問我們幾個治國之策,兒臣對答如流,卻不曾得到皇阿瑪的讚許。反而是四哥,一直伏地痛哭,皇阿瑪卻青眼有加。兒臣覺得,再多努力都是無用。”..
皇上再次點頭說道:“譞兒果然心思縝密。”
八阿哥道:“皇阿瑪,兒臣也附議。多年來大運河年年修繕,卻還是年年阻塞,不僅銀錢所耗頗多,更是各級官員多了貪污的路徑。莫不如將那些銀錢節約下來,雇商船走海運。”
皇上道:“詥兒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殊為不易。除了漕運和河防,你們可了解過鹽政?又有何見解?”
七阿哥道:“回皇阿瑪,據兒臣所知,如今鹽價高企,銷售困難,更有不少官員與鹽商勾結,暗中營私舞弊。”
皇上道:“不錯,你可有破解之法?”
七阿哥絞盡腦汁,冥思苦想,一時想不出,於是低頭不語。
六阿哥道:“皇阿瑪,兒臣認為大清一直以來都是延用明朝的綱鹽法。此法大謬,所以難以破解。”
皇上道:“其謬在何處?”..
六阿哥道:“所謂綱鹽,是由固定的鹽商憑鹽引行銷,而鹽引又完全為鹽商所壟斷。鹽商壟斷鹽業之後,又需要維持龐大的銷鹽機構,從而導致鹽價提高,綱鹽難以銷售。另一邊,不照章納稅的私鹽暗自泛濫,鹽引滯銷,鹽稅減少,鹽商遭受打擊。如此循環往復,只會越來越糟。”
皇上道:“那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六阿哥道:“啟稟皇阿瑪,兒臣認為應該適時廢止綱鹽之法,另行他法。比如,允許私人販賣私鹽,只要照章納稅即可。”
八阿哥道:“皇阿瑪,六哥此法可行。既然私鹽販賣已難以禁絕,更損失了稅收。不如就此打破食鹽運銷的壟斷,允許售賣私鹽之後,可以降低鹽價,促進食鹽的銷售,增加鹽稅,更剝奪了官員利用鹽政營私的途徑。”
四阿哥默默地瞥了幾位兄弟一眼,仍舊一言不發,默默低頭流淚。
皇上道:“想不到你們對朝政之事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朕心甚慰。詝兒,你為何一直默不作聲?”
四阿哥抬起頭來,已是滿面淚痕。
皇上慈愛地伸出手,碰了碰他的臉頰,說道:“詝兒,你哭什麼?”
四阿哥聞言更是泣不成聲,斷斷續續地說道:“啟稟皇阿瑪,兒臣知道皇阿瑪聖體欠安。如今召喚我們兄弟前來病榻問政定是要從我們兄弟之中擇一個德才兼備的繼承皇位。可是兒臣自小已經沒了皇額娘,想到若有一日會失去皇阿瑪就心如刀絞,情難自禁。兒臣每日都虔誠祈禱,惟願皇阿瑪早日康復,此乃國家萬民之幸、兒臣之幸也。”
高成在一旁心中默默驚嘆,雖然四阿哥文才武略皆輸於六阿哥,朝政之慧黠更是不如,但是四阿哥這一回又是無招勝有招,真是應用得爐火純青,堪稱絕妙。
果不其然,皇上聽聞四阿哥所言,一時壓抑不住,老淚縱橫,說道:“詝兒,皇帝雖然名為萬歲,千百年來卻沒有任何一個帝王得以延年,反而英年早逝的還多些。朕得蒙上天眷佑,活到如今的歲數,已然是心滿意足。朕膝下唯有你們兄弟幾個,不傳位於你們,又有誰能來繼承大清江山呢?”
四阿哥突然痛哭失聲,說道:“兒臣唯願皇阿瑪江山永固,福澤萬年,請皇阿瑪收回成命。”
其他幾個阿哥都被此情此景嚇得愣住了。
皇上卻格外動容,說道:“詝兒,你來,離朕近一點。”
四阿哥原本瑟縮在角落裡,此刻便起身往前來。
其他幾個阿哥見狀也都紛紛為他讓開了路。
皇上道:“詝兒,你多大了?還哭什麼?朕如今便把幾個弟弟都交託在你手上了。你生性仁厚,必不會薄待他們。你六弟、七弟、八弟精研朝政,堪為臂助。而你九弟年紀尚幼,你要替朕好好照顧他啊!”
皇上邊說邊淌下熱淚。
那淚水在他蒼老的面容上恣意流淌,溢滿每一道歲月滄桑的溝壑。
皇子們見狀紛紛撲倒在皇上榻前,喚道:“皇阿瑪!”
四阿哥反而鎮定下來,口齒清晰地說道:“皇阿瑪放心,兒臣與弟弟們乃是骨肉至親,必然都可得享尊榮富貴的一生。”
皇上點了點頭,身子向後仰去,高成連忙又再扶住。
高成道:“皇上,說了這會兒子話,必是累了,不如休息片刻再考問阿哥們的功課吧。”
皇上對跪著的皇子們說道:“你們都下去吧!”
皇子們撲上來紛紛喊道:“皇阿瑪!”
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
四阿哥道:“皇阿瑪病重,請允許兒子們侍疾!”
皇上道:“詝兒,聽話,帶弟弟們下去。”
說罷又對高成道:“替朕傳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等人入宮覲見。”
六阿哥還想進言,四阿哥眼波一轉,攔住他說道:“六弟,咱們就別打擾皇阿瑪休息了,先回去吧。”
六阿哥只得跟隨著四阿哥緩步走出皇上寢殿。
餘下幾位阿哥也一步三回頭地跟著四阿哥出去了。
幾位阿哥走後,高成湊近了皇上說道:“皇上心裡可是有了主意了?”
皇上道:“若言國事,自然是六阿哥最為出色。可是方才朕自言病老,將不久於此位,四阿哥伏地流涕,儘是濡慕之思。仁孝者,堪當大任。聰慧者,可為輔助。”
高成道:“皇上聖明。”
皇上道:“大臣們都傳召了嗎?”
高成道:“已經派人去了。”
皇上道:“好,待眾大臣到了養心殿,你再親自去替朕請皇貴妃來。”
高成道:“是,皇上。”
是日稍晚,永和宮中。
雨落進殿道:“娘娘,六阿哥從皇上的養心殿回來,一臉的委屈,嚷著要見額娘呢。”
皇貴妃道:“讓他進來。”
少頃,六阿哥進了殿,行禮道:“兒臣叩見額娘。”
皇貴妃道:“起來吧,來,走近些。又有好幾日沒進宮了,讓額娘看看。”
六阿哥走近了皇貴妃,說道:“額娘可一切安好?”
皇貴妃道:“一切都好,不必掛心。這宮中的日子這麼多年了還不是永遠都是一個樣兒。怎麼?聽聞今日你皇阿瑪傳召了你們幾個進養心殿?你皇阿瑪病著,你身為人子,自當探視。”
六阿哥道:“兒臣在宮外日夜思念皇阿瑪和額娘。得蒙皇阿瑪傳召,便急忙進宮了。皇阿瑪在病榻前問我們幾個治國之策,兒臣對答如流,卻不曾得到皇阿瑪的讚許。反而是四哥,一直伏地痛哭,皇阿瑪卻青眼有加。兒臣覺得,再多努力都是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