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皇上此舉瞬間傳遍朝野,後宮也於稍後得到了消息。
隔日,永和宮中。
皇貴妃正在練字。
雨落端了茶點進了殿,走近皇貴妃說道:“娘娘今日好雅興。”
皇貴妃說道:“你來得正好。不如幫本宮看看,這幅字寫得如何?”
雨落將茶點放在一旁,又再靠近一些,口中念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雨落搖搖頭說道:“娘娘的字寫得甚好,可是這意頭似乎不大好。”
皇貴妃道:“你有所不知,這是南宋末年的忠臣良將文天祥寫的詩。他一生力抗外侮,拱衛河山,浩然正氣流傳後世。後來南宋被元所滅,元世祖忽必烈想要招降他,許以中書宰相之職,他拒不接受,只求一死,最終壯烈殉國。”
雨落道:“忽必烈那不是咱們蒙古的大英雄嗎?”
皇貴妃笑著道:“的確,可他也深感文天祥的忠烈,說他是南宋君臣中的第一人。”
雨落道:“那此人的確是厲害得緊。”
皇貴妃從旁邊又拿出一幅字,說道:“你再看看這個。”
雨落念道:“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娘娘,這意頭也不大好啊,太過哀婉了。”
皇貴妃將紙筆放在一邊,坐下幽幽地說:“這首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名作。待到山河破碎之時,再哀嘆就晚了。”
雨落道:“好端端地,娘娘寫這些做什麼?”
皇貴妃道:“如今大清已是危在旦夕,只怕離詩詞中所描述的情形也不遠了。”
雨落道:“娘娘何出此言?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皇上勵精圖治,卓有成效,又何至於此?”
皇貴妃道:“難道你沒聽人說過英國人已經打到天津了?”
雨落道:“那倒是聽過,可是皇上已經與其和談,平息事端了呀!娘娘,咱們入宮這麼多年,也經歷了不少事。新疆、蜀地、台灣,多次叛亂不都被皇上平定了嗎?想必這次也不例外。”
皇貴妃搖搖頭道:“這次殊不尋常。大清將士向來擅長內陸禦敵,卻不善水戰。西北的叛亂雖然勢大,但是皇上有蒙古幫扶,本就不怕它會成什麼氣候。餘下那些更是不足為慮。這是這一次,洋人勢如破竹,大清水師根本無力抵抗,只能節節敗退,恐怕是不祥之兆啊!”
雨落道:“可是我怎麼記得聖祖康熙爺也曾訓練水師,收復了台灣呢?”
皇貴妃道:“你說的沒錯。可是一來那時候的名將施琅的確是勇武非常,擅長水戰,二來台灣的鄭經以一個孤島力拒朝廷只能說是以卵擊石。但是如今洋人船堅炮利,實非大清可以比擬,又沒有那樣勇武的名將可以出戰。甚至於林則徐大人都被皇上革職查辦了,情勢是越來越不妙了啊!”
雨落道:“娘娘意欲何為?娘娘別忘了,祖訓有雲,後宮不得干政。太后那邊還在盯著我們永和宮呢!當初太后以瑞親王之死陷害娘娘,好不容易才能洗清嫌疑,如今才消停了幾日,切莫再召罪尤啊!”
皇貴妃道:“原本太后沾染了延胡索,本宮只待她如孝慎皇后一般虛弱而亡就罷了。誰知道她竟然能夠截斷藥癮,此等毅力實非常人可以想像。但是即便會被太后抓住把柄,本宮也不能坐視不理。一旦大清國運衰微,咱們一個都跑不了,統統都會陪葬!”..
雨落看著皇貴妃堅毅果敢的神情,默默不語。
皇貴妃抬頭看了看她,說道:“替本宮更衣吧。拿出朝服,本宮要上養心殿面見皇上。”
雨落小聲說道:“是。”
少頃,皇貴妃已換上朝服,艷紅緞地上繡著八隻彩鳳,翱翔於牡丹花間,頸上的龍華也是描金畫鳳,頭上更搭配點翠嵌珠寶五赤金鳳鈿子。深綠鑲紅朝珠與“一耳三鉗”的金鑲東珠耳墜相得益彰。手腕上戴有金鑲九龍戲珠鐲,手指上戴著銀鎏金累絲嵌珠石指甲套和寶石燒藍戒指。
雨落一邊為皇貴妃將衣物整理服帖,一邊說道:“自從兩國交戰,皇上也許久沒來後宮了。”
皇貴妃道:“不錯。所以本宮才要去養心殿求見皇上。”
收拾停當之後,皇貴妃乘上鳳輦,一路往養心殿而去。
第二百二十四回 久伏飛必高 先開謝亦早
皇貴妃已行至養心殿外。
御前的人稟報了高成,高成親自來迎接,說道:“娘娘請留步。皇上正與大臣們在南書房議事,暫時不能見娘娘。”
皇貴妃道:“不礙事,本宮就在這裡等著。”
高成道:“娘娘這是哪裡的話,若讓娘娘在這麼烈的日頭下面站著,奴才不是不要命了嗎?請娘娘隨奴才到梅塢稍作休息吧。”
皇貴妃心中一動,不禁想起十幾年前的那一日,她與溫憲在梅塢初見。溫憲將她當做了靜歡,而她竟然也沒有拒絕。
多少個思念他的日日夜夜,她無數次設想過,若是那時就將替靜歡入宮一事和盤托出,是不是就能免去這一世無謂的糾纏。
也許終究是自己錯了。
雨落見皇貴妃並未答高成的話,而是盯著腰間的玉鏤雕香囊出神,便上前一步,扶住皇貴妃,說道:“娘娘累了,還是聽高公公的話,先到梅塢休息吧。”
皇貴妃這才回過神來,說道:“有勞高公公帶路。”
高成笑道:“能伺候娘娘是奴才的福氣,娘娘這邊請。”
一路上無話。
行至梅塢,高成輕聲對皇貴妃道:“和碩長公主殿下一向記掛娘娘的身體安康,幾番叮囑奴才要在宮裡好生照應娘娘。”
皇貴妃道:“有勞高公公了。不知長公主近日如何?”
高成道:“雖然外間傳言長公主殿下因溫大人之事纏綿病榻,不能起身。但長公主幾次召見奴才之時都神色自若,未見病態,請娘娘放心。”
皇貴妃看了高成一眼,說道:“長公主心思細膩,非本宮所能稍及,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高成道:“奴才也不敢妄加揣測,只是安心辦好差使就是了。”
雨落扶著皇貴妃落了座。
高成道:“請皇貴妃娘娘在此稍等。奴才先去御前侍候了,皇上一旦得空,奴才馬上派人來請娘娘。”
皇貴妃道:“多謝高公公。”
高成道:“皇貴妃這樣說便是打奴才的臉了,這都是奴才應當應分的。”
高成說罷低頭退了出去。
一炷香的功夫之後,皇上請皇貴妃到三希堂見駕。
雨落等在門外,皇貴妃獨自進了三希堂。
皇上見皇貴妃前來並未起身,仍舊坐著。
皇貴妃跪下道:“臣妾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道:“起來吧。坐。”
皇貴妃自行起身,與皇上隔著榻上的小方桌而坐。
皇上道:“朕許久不見你了,這些年你也甚少穿得這樣隆重。難道今日是要效仿唐朝的長孫皇后勸諫於朕嗎?”
隔日,永和宮中。
皇貴妃正在練字。
雨落端了茶點進了殿,走近皇貴妃說道:“娘娘今日好雅興。”
皇貴妃說道:“你來得正好。不如幫本宮看看,這幅字寫得如何?”
雨落將茶點放在一旁,又再靠近一些,口中念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雨落搖搖頭說道:“娘娘的字寫得甚好,可是這意頭似乎不大好。”
皇貴妃道:“你有所不知,這是南宋末年的忠臣良將文天祥寫的詩。他一生力抗外侮,拱衛河山,浩然正氣流傳後世。後來南宋被元所滅,元世祖忽必烈想要招降他,許以中書宰相之職,他拒不接受,只求一死,最終壯烈殉國。”
雨落道:“忽必烈那不是咱們蒙古的大英雄嗎?”
皇貴妃笑著道:“的確,可他也深感文天祥的忠烈,說他是南宋君臣中的第一人。”
雨落道:“那此人的確是厲害得緊。”
皇貴妃從旁邊又拿出一幅字,說道:“你再看看這個。”
雨落念道:“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娘娘,這意頭也不大好啊,太過哀婉了。”
皇貴妃將紙筆放在一邊,坐下幽幽地說:“這首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名作。待到山河破碎之時,再哀嘆就晚了。”
雨落道:“好端端地,娘娘寫這些做什麼?”
皇貴妃道:“如今大清已是危在旦夕,只怕離詩詞中所描述的情形也不遠了。”
雨落道:“娘娘何出此言?如今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皇上勵精圖治,卓有成效,又何至於此?”
皇貴妃道:“難道你沒聽人說過英國人已經打到天津了?”
雨落道:“那倒是聽過,可是皇上已經與其和談,平息事端了呀!娘娘,咱們入宮這麼多年,也經歷了不少事。新疆、蜀地、台灣,多次叛亂不都被皇上平定了嗎?想必這次也不例外。”
皇貴妃搖搖頭道:“這次殊不尋常。大清將士向來擅長內陸禦敵,卻不善水戰。西北的叛亂雖然勢大,但是皇上有蒙古幫扶,本就不怕它會成什麼氣候。餘下那些更是不足為慮。這是這一次,洋人勢如破竹,大清水師根本無力抵抗,只能節節敗退,恐怕是不祥之兆啊!”
雨落道:“可是我怎麼記得聖祖康熙爺也曾訓練水師,收復了台灣呢?”
皇貴妃道:“你說的沒錯。可是一來那時候的名將施琅的確是勇武非常,擅長水戰,二來台灣的鄭經以一個孤島力拒朝廷只能說是以卵擊石。但是如今洋人船堅炮利,實非大清可以比擬,又沒有那樣勇武的名將可以出戰。甚至於林則徐大人都被皇上革職查辦了,情勢是越來越不妙了啊!”
雨落道:“娘娘意欲何為?娘娘別忘了,祖訓有雲,後宮不得干政。太后那邊還在盯著我們永和宮呢!當初太后以瑞親王之死陷害娘娘,好不容易才能洗清嫌疑,如今才消停了幾日,切莫再召罪尤啊!”
皇貴妃道:“原本太后沾染了延胡索,本宮只待她如孝慎皇后一般虛弱而亡就罷了。誰知道她竟然能夠截斷藥癮,此等毅力實非常人可以想像。但是即便會被太后抓住把柄,本宮也不能坐視不理。一旦大清國運衰微,咱們一個都跑不了,統統都會陪葬!”..
雨落看著皇貴妃堅毅果敢的神情,默默不語。
皇貴妃抬頭看了看她,說道:“替本宮更衣吧。拿出朝服,本宮要上養心殿面見皇上。”
雨落小聲說道:“是。”
少頃,皇貴妃已換上朝服,艷紅緞地上繡著八隻彩鳳,翱翔於牡丹花間,頸上的龍華也是描金畫鳳,頭上更搭配點翠嵌珠寶五赤金鳳鈿子。深綠鑲紅朝珠與“一耳三鉗”的金鑲東珠耳墜相得益彰。手腕上戴有金鑲九龍戲珠鐲,手指上戴著銀鎏金累絲嵌珠石指甲套和寶石燒藍戒指。
雨落一邊為皇貴妃將衣物整理服帖,一邊說道:“自從兩國交戰,皇上也許久沒來後宮了。”
皇貴妃道:“不錯。所以本宮才要去養心殿求見皇上。”
收拾停當之後,皇貴妃乘上鳳輦,一路往養心殿而去。
第二百二十四回 久伏飛必高 先開謝亦早
皇貴妃已行至養心殿外。
御前的人稟報了高成,高成親自來迎接,說道:“娘娘請留步。皇上正與大臣們在南書房議事,暫時不能見娘娘。”
皇貴妃道:“不礙事,本宮就在這裡等著。”
高成道:“娘娘這是哪裡的話,若讓娘娘在這麼烈的日頭下面站著,奴才不是不要命了嗎?請娘娘隨奴才到梅塢稍作休息吧。”
皇貴妃心中一動,不禁想起十幾年前的那一日,她與溫憲在梅塢初見。溫憲將她當做了靜歡,而她竟然也沒有拒絕。
多少個思念他的日日夜夜,她無數次設想過,若是那時就將替靜歡入宮一事和盤托出,是不是就能免去這一世無謂的糾纏。
也許終究是自己錯了。
雨落見皇貴妃並未答高成的話,而是盯著腰間的玉鏤雕香囊出神,便上前一步,扶住皇貴妃,說道:“娘娘累了,還是聽高公公的話,先到梅塢休息吧。”
皇貴妃這才回過神來,說道:“有勞高公公帶路。”
高成笑道:“能伺候娘娘是奴才的福氣,娘娘這邊請。”
一路上無話。
行至梅塢,高成輕聲對皇貴妃道:“和碩長公主殿下一向記掛娘娘的身體安康,幾番叮囑奴才要在宮裡好生照應娘娘。”
皇貴妃道:“有勞高公公了。不知長公主近日如何?”
高成道:“雖然外間傳言長公主殿下因溫大人之事纏綿病榻,不能起身。但長公主幾次召見奴才之時都神色自若,未見病態,請娘娘放心。”
皇貴妃看了高成一眼,說道:“長公主心思細膩,非本宮所能稍及,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高成道:“奴才也不敢妄加揣測,只是安心辦好差使就是了。”
雨落扶著皇貴妃落了座。
高成道:“請皇貴妃娘娘在此稍等。奴才先去御前侍候了,皇上一旦得空,奴才馬上派人來請娘娘。”
皇貴妃道:“多謝高公公。”
高成道:“皇貴妃這樣說便是打奴才的臉了,這都是奴才應當應分的。”
高成說罷低頭退了出去。
一炷香的功夫之後,皇上請皇貴妃到三希堂見駕。
雨落等在門外,皇貴妃獨自進了三希堂。
皇上見皇貴妃前來並未起身,仍舊坐著。
皇貴妃跪下道:“臣妾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道:“起來吧。坐。”
皇貴妃自行起身,與皇上隔著榻上的小方桌而坐。
皇上道:“朕許久不見你了,這些年你也甚少穿得這樣隆重。難道今日是要效仿唐朝的長孫皇后勸諫於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