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舉一則可穩固和南詔國的關係,二則可讓劍南大軍得以解放。從目前的情勢看,臣認為要在雅州嶲州一道邊境增駐兵馬,在邊境一線修築烽燧,及時預警。以防有變……吐蕃虎狼之國,罔顧我大唐對其善意,不斷滋擾我大唐邊境,今次又殺我朝廷大員,罪惡滔天,孰不可忍。臣在西南一日,便決不許吐蕃人如此猖獗。但臣也不得不請求陛下,早日定奪決斷,以利於劍南之局向好。」

  楊國忠讀完奏摺,將奏摺舉起來,高力士上前捧過,遞到玄宗手中。玄宗眉頭緊鎖,默默的將奏摺看了一遍,沉聲道:「照王源這份奏摺的口氣,倒像是受到吐蕃國重兵威脅的意思。吐蕃人難道不自量力真要進攻劍南麼?」

  楊國忠道:「臣認為沒那麼嚴重,臣以為王源的意思是要防患於未然。大唐和吐蕃之間已無信任和平可言,或將必有一戰。南詔國作亂時,吐蕃國公然調集三萬大軍協同攻擊嶲州,便已經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了。王源大破三萬吐蕃大軍之後,吐蕃國派來使者言辭強硬,被陛下斥出長安,吐蕃君臣必以為恥辱。以吐蕃人睚眥必報之性,很有可能會伺機報復。這一次王鉷和羅希奭誤入野牛城被殺,便顯示吐蕃人絲毫沒有顧忌我大唐的感受,懷有極大的敵意了。王源恐是因為考慮到這些,才意識到需要儘快解決南詔之事,將兵馬騰出手來部署在嶲州雅州姚州一線,以防不測。」

  玄宗點頭道:「吐蕃小國喪心病狂,怕是真的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王源所慮並不過分。他是劍南節度使,若是被吐蕃人攻破劍南城池,那可是他的責任。他肯定是急於將兵馬調配到位了。」

  楊國忠道:「是啊,現在大軍全在姚州,要防止南詔國的反覆,所以王源手頭無兵可用。否則又怎麼會捉襟見肘,導致自己遇刺欽差被殺?陛下,臣認為,和議之事該立刻落實,派宣旨欽差去南詔賜賞閣羅鳳南詔王的職位,穩固劍南道的南邊,讓王源騰出手來防備吐蕃人的窺伺才好。」

  玄宗點頭道:「朕准了,派人將和議條款送到李相國府中,讓他立刻簽名確認,立刻便派人去南詔國宣旨便是。」

  楊國忠大喜道:「陛下英明。」

  玄宗淡淡擺手道:「和南詔國的和議本就是件好事,更何況王源談了對我大唐如此有利的條件,本就要快速達成和議。只是你們政事堂拖沓了,朕也不知道李林甫心裡在想什麼?老是拖延的很。」

  楊國忠不想多嘴,已經將責任推給了李林甫便夠了,玄宗可不喜歡有人不斷的在他面前詆毀他人,楊國忠很清楚這一點。

  「陛下,臣覺得,如果吐蕃人當真有覬覦之心,劍南軍增加兵額之事恐怕真的要認真的考慮考慮了。劍南軍兵額三萬,和吐蕃國接壤之地多達千里。吐蕃國兵馬雖然也有限,但劍南軍分駐姚州嶲州雅州三處,每處都只有一萬兵力,顯然是不夠的。若是真打起來,兵力絕對不足。臣以為,劍南軍起碼要增兩萬兵額,有五萬兵馬,當可勉強守御。這也僅僅是守御而已,若是進攻的話那其實還是不夠的。」

  玄宗道:「增加兵額之事你已經提出過多次,但此事非同小可。各節度使都在要求增加兵額,朝廷的負擔太大了。今年范陽平盧;兩處要求各增一萬兵額,朝廷便要多花百萬貫給安祿山養兵,現在西南再增兩萬,朝廷豈能負擔的起?」

  楊國忠咂嘴道:「陛下,臣非多嘴,安祿山所轄兩節度兵馬已愉十三萬之眾,若還說防禦突厥契丹捉襟見肘,那可說不過去了。安祿山花大量的物資武裝奚族人,奚族人難道一點都不給予回報麼?怎麼也要擔負些責任吧。按理說奚族歸順,安祿山該削減兵額才是,怎地又要增加?此事我是不同意的。再說,劍南道現在肩負防禦吐蕃之責,乃是吐蕃人主要的攻擊對象,不在劍南增兵,卻在平盧范陽增兵,這可不是本末倒置麼?」

  玄宗想了想道:「朝廷處處用錢,不可能處處增兵。每年增兵兩萬已是極限,不能再多了。」

  楊國忠道:「那便將安祿山要求的兩萬兵額撥給劍南軍,豈非解決問題了。」

  玄宗皺眉道:「安祿山會不開心的。朕也開不了這個口。」

  楊國忠道:「陛下不想提的話,臣來當惡人吧。臣兼著兵部尚書,臣可不怕他不高興。」

  第516章 雨夜

  長安城下起了雨,這是入初夏以來長安城下的最大的一場豪雨,滂沱而下,無休無止。從黃昏時開始下,直到半夜裡雨勢猶不見減弱。

  即便是長安城這樣當今世上最繁華先進的城市,滂沱大雨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街道上積水深達腳面,永安渠水位暴漲幾乎平岸。大明宮中的太液池,興慶宮中的龍池,芙蓉園中的曲江池等處都水勢滿漲,城中不少地方都發生了內澇現象。

  所有人都被這場豪雨嚇到了,百姓們憂心忡忡的關門閉戶呆在家裡,祈禱著大雨快些停下,免得民坊之中的排水系統不暢而導致水漫到家裡,毀了自己的一切。

  但並非所有人都關心大雨帶來的影響。雨夜裡,幾名穿著蓑衣斗笠騎著馬兒的騎士正飛馳在積水橫流的街道上。他們從皇城朱雀門飛馳而出,往東拐過興道和坊務本坊的北面大街,抵達平康坊西坊門外。平康坊中值夜的坊丁極不情願的開了坊門上的小門,還沒來得及詢問對方身份,一名馬上騎士將濕漉漉的腰牌在門前一晃,坊丁們立刻閉嘴,趕緊打開了坊門。幾名騎士飛馳而過,馬蹄踏過濺起的污水濺在幾名坊丁的臉上,坊丁們連擦也不敢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