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做什麼不說話,在生我氣?”史朝義趕上幾步,我已走出花廳,曲徑通幽,迷宮觀鳥,這鳴翠湖別院我可比他熟得多。“我的聘禮你不收下麼?”他緊跟我身後喊,我停下,他把那枚半月荷包系我腰上,捋裙打量端詳,水紅衣裙,水紅荷包,十分般配。
“我也是善意,你想你大嫂若是因一張布片才信你大哥,那還當得起‘若鴻’二字麼?”他攏我腰肢,慢慢身後貼近,“珍珠,你大哥就是傲麼,點個頭說句話罷了,他就不肯問我討,能怪得我麼……”他再乘勝追擊,我軟去化去。
“哦喲。”史朝義悶叫一聲,我頭髮一下被放下肩上。“還我釵啊。”我捏了散發問他討釵,突然僵住,汕汕傻笑,“不是……天好熱,我盤頭髮……朝義哥哥,朝義哥哥饒我!”我發足就奔,他由後一把抱我,舉過肩上。
真叫轉眼之間,有理的變沒理,這些天靈州入暑,我頭髮半長半短的難打理,隨手就拿了支釵作髮簪盤發,好巧不巧,拿了李豫那支定情玉釵,好巧不巧,卻戳痛了他。
“饒你?”史朝義一腳踢開邊上房門,不管是椅是榻把我一放,我撐手欲起他正搶入腿間,“休想!”他推我仰面,薄裙一翻一涼,他抵我柔軟,長驅直入。
“嗚……”我半聲痛呼半聲湮沒他唇,他慢慢退,退而未出,一種溫潤微沁的滋味由掌心指腹度到傳遍,“玉潤膏……減些疼……”他離我唇,唇落耳垂,那緊窒甬道漸得緩刑,我吐氣一口,猛然,再遭重懲!
“朝義……嗚……”我突然哭出,他重創我,撞入深深,燃我全身遍體,灼我每分每寸,卻不肯饒恕,分毫不讓。捶他肩捶他背,他抱我起身入內,一廝一磨,千蘇百麻,一步一踏,衣衫盡落。他屈身跪地,不離我身,我雙腿被折推抵,他扣我腰肢,重抽重刺,每次連根至沒,教我遍歷生死,冰火百重。
“不饒,不饒你。”他齧咬我耳垂時我只眨動睫毛,他瘋,他狂,他野,我心甘投降,情願取求。他終於放過我,抱我入池,抱我共浴。我們身處別院浴池,極寬極大的池裡灑滿花瓣香枝,池水溫熱池畔香裊,想是大嫂悉心準備,卻被我們消受。“千傾月幕jú香畔,濃情馨風弄羅裳。意中玉人深深擁,半點朱唇淺淺嘗。”他池中游來,匍我背擁環抱,相貼之處堅挺借水中柔力探入我身,慢慢漫漫,二合為一。
他第二次出身,抱我出水,抱我上榻。榻是浴池外間的香妃榻,我們衣衫散落一地,他一一拾起,拭幹著衣。“朝義哥哥……”我迷離看他,力不從心。“怎麼?”他吻我,肌膚由濕變干又由干變濕,夏天,還真是麻煩。
“朝義哥哥,你是幫我穿衣,還是脫衣?”我輕喃輕笑,好端端的衣服他雙手幫我穿上又唇齒顆顆含開。
“就抱抱,你累著了。”他合衣抱我,含住我耳垂上珍珠耳釘。“珍珠,再不可以了,不可以離開我,不可以……”他象是抱怨,又象認命,無可奈何地要求。
我應聲,我答應,我不會離開他,不管是誰,不管是什麼藥,我再不肯吃,再不肯忘記他。
“我後來一直想,如果炮響了,我就殺李承寀,殺唐兵唐將,殺到最後一人,到死方休……”他眼角濕濡擦到我唇,他是在說那一天,那一刻,我抱著迥兒奔向九瑾,他叫“珍珠——”,那一聲魂飛魄散。我去解他衣袍,解他中衣。 “珍珠。”他捏住我手,我勾他赤裸肩背壓下。“朝義哥哥,我們生個孩子,好麼?”我最後的問句消失在他的行動中,他除我衣裙,溫柔進入,吟喘息息,椅榻長搖。
夕陽西下,史朝義背我走出別院,鳴翠湖邊我問他要那支玉釵,大哥曾叫我扔了那釵,他說毀了玉釵千年之後我們就不會再回到這段歷史,我現在下定決心,就讓這釵,永沉鳴翠湖底。
“由我處置好不好?”史朝義扭頭吻我,我環住他頸答應。
“珍珠,你會不會嫌我老了?”他回頭時湖水微起漣漪,映得紅裙嬌美,萬種情柔。
我指那水中男子,生死相許——“喜歡,那個老男人。”
第三十七章 情濃休說痴(四)
曲終人散,在半月之後。
七月二十三,今日郭府家宴之後,大哥大嫂與我們同去南室韋,在那裡我們將入鄉隨俗婚嫁成禮,隨後他們往南,取道新羅國,跨洋過海。 歸期已至行裝已整,隨心輕輕哼唱幾多愁,不是愁高山荒漠,不是愁耕田放牧,我嚮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見牛羊的呼倫貝爾大糙原,只是,既辭故國,別樣心情。史朝義與大哥一旁筆墨對帳,兩人異口同聲笑我恨嫁女兒心。我在他們的鬨笑中往後院跑,他們最近相互好感與日俱增,史朝義以呼倫貝爾盛產的三河馬三河牛與最上乘的糙原糙種為代價大宗採購,大哥則賣他金銀銅鐵器皿器具,還賣他絲帛玉瓷稻種油籽,半月之內批批車載馬馱開赴室韋,兩人由生意場上建立起的友誼格外堅固耐用,讓人刮目相看。
跑進院裡,大嫂和伊賀常曉正指揮五名大漢將一大塊油布囊鋪展地上,正中地上一隻藤條籃,結實寬大,足可容納十人。那五人各扯一條粗繩分開角度將油布囊與吊籃縛緊纏繞,然後打鐵釘入地將粗繩一端釘入地面,再拉箱鼓風,往油布囊中鼓入空氣,此時油布囊顫顫立起,慢慢展開成一隻球囊。 大嫂一躍跳進吊籃,再拉我爬上,她跺籃扯布,相當新鮮好奇。這藤條籃雖輕巧但紮實堅韌,油布囊是軍中所用,質材相當密實,別說她好奇,伊賀常曉也好奇,布囊配吊籃,還弄了粗繩釘在地上,這東西,究竟是做什麼用? 我請伊賀搬上一隻長形陶罐,打開罐蓋,一股氣味沖鼻。“大唐極北之地有個國家名叫恆羅斯,國中有數片沼澤綠洲常青不凍,在每片綠洲下面沉澱了一種粘稠的青黑色液體,就是這罐里的油,當地人稱為火油,燃時火焰油亮,經久不竭。在下受郭將軍之託,去了次恆羅斯得來,實在大長見識,不過如何用法還得二小姐指點。”伊賀向大嫂解釋這罐中之物,看我笑而符合他恭維我一句,其實我笑是因想到他在武關道上說的那句“受君之託忠君之事”,伊賀是受了大哥所託千里迢迢跑去恆羅斯買火油,而大哥麼,當時身受重傷居然還念念不忘這—— “這油布囊,叫做球囊,這藤條籃,叫做吊籃,而火油,也叫石油,用作燃料。這整套裝備,就叫做——”我手指上下,刻意重讀,“叫做——熱氣球!” “熱氣球能飛,把罐放在球囊下面,點燃火油,火焰加熱風,熱風上升吹進球囊,熱氣球就會上升,乘在吊籃里的人就能離開地面,隨風翱翔,自由飛行!”我簡單介紹原理,伊賀恍然不悟,反而是大嫂與大哥處得多了容易接受新事物。“把罐放在球囊下面?這裡?是這樣嗎?”她單手輕鬆托舉長罐,湊去吊籃頂上鐵架。“是,架子上有鐵線,大嫂綁牢些,點燃時有后座力。”我掂腳去看,大嫂腳勾籃檐,雙手動作敏捷利落,完了虛空一比,“放好了,點燃,是吧?”
“嘭——”說時遲那時快,一聲巨響源自頭頂。
“啊——”
“啊——”
“啊——” 三聲叫,大嫂慘叫,伊賀驚叫,而我哀叫。 火油轉瞬燃起,火焰噴起足高有一米,我們仰天,只見球囊迅速膨脹騰空而起,愈升愈高,愈升愈快。“珍珠——”大嫂夢遊般叫我,我抱身,伊賀抱腿,我們拖她進吊籃。“大嫂,點得好,點得好。”我認命,籃下地面,大哥與史朝義聞聲趕來,兩人交頭接耳,忽而仰天狂笑。 “這裡似乎擠了點,在下避避!哈哈!”伊賀哈哈一笑,翩然躍下。地面史朝義把大哥肩,助他點繩而上,三人半空交錯,身形瀟灑,原來那五條入地粗繩不僅可用作拽氣球返回地面,還可用作上天入地。 熱氣球繼續上升,速度均衡平穩,最後頓了幾下,停在半空。我們兩兩相擁,史朝義寬肩圍我,我們享受夕陽餘輝,夏風習習,他指點遠處山川河流,煙藹暮葛,十分愜意寧靜。“珍珠,你大哥在做什麼?”史朝義目不斜視問我,下巴一點,身後大哥正單腿屈膝向大嫂。“結婚一年薄如紙,二年飄如楊,三年稱皮婚。四年纏如絲,五年堅如木,六年牢似鐵。七年銅婚不易鏽,八年陶婚比瓷美,九年柳婚垂柳搖擺不折。今年是他們結婚十年,十周年稱錫婚,錫器柔韌不易破碎,我大哥啊,在向大嫂深情告白!”我細數結婚十年,大哥是天性的浪漫,他還記得那個遙不可及的時空,多年前在一場熱氣球派對上,我們目睹一對戀人在熱氣球上互相告白,空中求婚,這樣的一幕,他在公元七百年的大唐實現,此情……“知我意,感君憐,此情可問天。” 大哥清唱《Vincent》,我以李後主此情可問天作譯,他一曲唱罷,贊我辭意精準。 “我們柔然族的風俗,相許婚嫁時,女家父舅長者輒將女子盜走,然後男子送牛馬為聘札,女子高唱一曲做回禮,才允男女同回。看來這風俗,到你我成婚時須改上一改,我以郭兄作榜,放聲一曲,亦無不可。”史朝義有意無意說與大哥聽,大哥立刻接口,“史朝義你少來這套,自告奮勇放聲一曲是假,是要我保證不盜我妹妹吧!”他們一個相準時機,一個生性精明,兩人戲謔大笑。 笑顏落下,他們同時望西,西面,烽煙連天。 從那一日到八月,我們都沒離開靈州,郭府徹夜燈火,每隔兩個時辰便有城樓軍士送回戰報,原來——吐藩入侵。我們還日日在等,等郭旰平安回來。 古時的烽燧是每城每鎮重要軍事防禦設施,遇有敵情,烽燧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七月二十三日我們乘坐熱氣球在靈州上空看到的烽煙即是隴西方向的遇敵示警,而郭旰在那日之前就已出兵,他當時告訴大哥例行操練,其實,他是出兵救鎮西節度使荔非元禮。令位居藩鎮之首的荔非元禮末路到向靈州求援,這樣的敵人該有多強?而這連天的烽煙若在靈州上空能看見,那敵人又近在何處?七月底,郭旰親筆書信到,他描述鎮西軍與吐藩軍交戰之初,失安西都護府,失北庭都護府,兵馬折損三成,但其後吐藩軍突然由東進改東下,棄隴西而全力殺向隴右,故主力僥倖。但與此同時,隴右戰報送抵,曰吐藩、党項以十萬之眾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十鎮,兵臨奉天。
“我也是善意,你想你大嫂若是因一張布片才信你大哥,那還當得起‘若鴻’二字麼?”他攏我腰肢,慢慢身後貼近,“珍珠,你大哥就是傲麼,點個頭說句話罷了,他就不肯問我討,能怪得我麼……”他再乘勝追擊,我軟去化去。
“哦喲。”史朝義悶叫一聲,我頭髮一下被放下肩上。“還我釵啊。”我捏了散發問他討釵,突然僵住,汕汕傻笑,“不是……天好熱,我盤頭髮……朝義哥哥,朝義哥哥饒我!”我發足就奔,他由後一把抱我,舉過肩上。
真叫轉眼之間,有理的變沒理,這些天靈州入暑,我頭髮半長半短的難打理,隨手就拿了支釵作髮簪盤發,好巧不巧,拿了李豫那支定情玉釵,好巧不巧,卻戳痛了他。
“饒你?”史朝義一腳踢開邊上房門,不管是椅是榻把我一放,我撐手欲起他正搶入腿間,“休想!”他推我仰面,薄裙一翻一涼,他抵我柔軟,長驅直入。
“嗚……”我半聲痛呼半聲湮沒他唇,他慢慢退,退而未出,一種溫潤微沁的滋味由掌心指腹度到傳遍,“玉潤膏……減些疼……”他離我唇,唇落耳垂,那緊窒甬道漸得緩刑,我吐氣一口,猛然,再遭重懲!
“朝義……嗚……”我突然哭出,他重創我,撞入深深,燃我全身遍體,灼我每分每寸,卻不肯饒恕,分毫不讓。捶他肩捶他背,他抱我起身入內,一廝一磨,千蘇百麻,一步一踏,衣衫盡落。他屈身跪地,不離我身,我雙腿被折推抵,他扣我腰肢,重抽重刺,每次連根至沒,教我遍歷生死,冰火百重。
“不饒,不饒你。”他齧咬我耳垂時我只眨動睫毛,他瘋,他狂,他野,我心甘投降,情願取求。他終於放過我,抱我入池,抱我共浴。我們身處別院浴池,極寬極大的池裡灑滿花瓣香枝,池水溫熱池畔香裊,想是大嫂悉心準備,卻被我們消受。“千傾月幕jú香畔,濃情馨風弄羅裳。意中玉人深深擁,半點朱唇淺淺嘗。”他池中游來,匍我背擁環抱,相貼之處堅挺借水中柔力探入我身,慢慢漫漫,二合為一。
他第二次出身,抱我出水,抱我上榻。榻是浴池外間的香妃榻,我們衣衫散落一地,他一一拾起,拭幹著衣。“朝義哥哥……”我迷離看他,力不從心。“怎麼?”他吻我,肌膚由濕變干又由干變濕,夏天,還真是麻煩。
“朝義哥哥,你是幫我穿衣,還是脫衣?”我輕喃輕笑,好端端的衣服他雙手幫我穿上又唇齒顆顆含開。
“就抱抱,你累著了。”他合衣抱我,含住我耳垂上珍珠耳釘。“珍珠,再不可以了,不可以離開我,不可以……”他象是抱怨,又象認命,無可奈何地要求。
我應聲,我答應,我不會離開他,不管是誰,不管是什麼藥,我再不肯吃,再不肯忘記他。
“我後來一直想,如果炮響了,我就殺李承寀,殺唐兵唐將,殺到最後一人,到死方休……”他眼角濕濡擦到我唇,他是在說那一天,那一刻,我抱著迥兒奔向九瑾,他叫“珍珠——”,那一聲魂飛魄散。我去解他衣袍,解他中衣。 “珍珠。”他捏住我手,我勾他赤裸肩背壓下。“朝義哥哥,我們生個孩子,好麼?”我最後的問句消失在他的行動中,他除我衣裙,溫柔進入,吟喘息息,椅榻長搖。
夕陽西下,史朝義背我走出別院,鳴翠湖邊我問他要那支玉釵,大哥曾叫我扔了那釵,他說毀了玉釵千年之後我們就不會再回到這段歷史,我現在下定決心,就讓這釵,永沉鳴翠湖底。
“由我處置好不好?”史朝義扭頭吻我,我環住他頸答應。
“珍珠,你會不會嫌我老了?”他回頭時湖水微起漣漪,映得紅裙嬌美,萬種情柔。
我指那水中男子,生死相許——“喜歡,那個老男人。”
第三十七章 情濃休說痴(四)
曲終人散,在半月之後。
七月二十三,今日郭府家宴之後,大哥大嫂與我們同去南室韋,在那裡我們將入鄉隨俗婚嫁成禮,隨後他們往南,取道新羅國,跨洋過海。 歸期已至行裝已整,隨心輕輕哼唱幾多愁,不是愁高山荒漠,不是愁耕田放牧,我嚮往天蒼蒼野茫茫,風吹糙低見牛羊的呼倫貝爾大糙原,只是,既辭故國,別樣心情。史朝義與大哥一旁筆墨對帳,兩人異口同聲笑我恨嫁女兒心。我在他們的鬨笑中往後院跑,他們最近相互好感與日俱增,史朝義以呼倫貝爾盛產的三河馬三河牛與最上乘的糙原糙種為代價大宗採購,大哥則賣他金銀銅鐵器皿器具,還賣他絲帛玉瓷稻種油籽,半月之內批批車載馬馱開赴室韋,兩人由生意場上建立起的友誼格外堅固耐用,讓人刮目相看。
跑進院裡,大嫂和伊賀常曉正指揮五名大漢將一大塊油布囊鋪展地上,正中地上一隻藤條籃,結實寬大,足可容納十人。那五人各扯一條粗繩分開角度將油布囊與吊籃縛緊纏繞,然後打鐵釘入地將粗繩一端釘入地面,再拉箱鼓風,往油布囊中鼓入空氣,此時油布囊顫顫立起,慢慢展開成一隻球囊。 大嫂一躍跳進吊籃,再拉我爬上,她跺籃扯布,相當新鮮好奇。這藤條籃雖輕巧但紮實堅韌,油布囊是軍中所用,質材相當密實,別說她好奇,伊賀常曉也好奇,布囊配吊籃,還弄了粗繩釘在地上,這東西,究竟是做什麼用? 我請伊賀搬上一隻長形陶罐,打開罐蓋,一股氣味沖鼻。“大唐極北之地有個國家名叫恆羅斯,國中有數片沼澤綠洲常青不凍,在每片綠洲下面沉澱了一種粘稠的青黑色液體,就是這罐里的油,當地人稱為火油,燃時火焰油亮,經久不竭。在下受郭將軍之託,去了次恆羅斯得來,實在大長見識,不過如何用法還得二小姐指點。”伊賀向大嫂解釋這罐中之物,看我笑而符合他恭維我一句,其實我笑是因想到他在武關道上說的那句“受君之託忠君之事”,伊賀是受了大哥所託千里迢迢跑去恆羅斯買火油,而大哥麼,當時身受重傷居然還念念不忘這—— “這油布囊,叫做球囊,這藤條籃,叫做吊籃,而火油,也叫石油,用作燃料。這整套裝備,就叫做——”我手指上下,刻意重讀,“叫做——熱氣球!” “熱氣球能飛,把罐放在球囊下面,點燃火油,火焰加熱風,熱風上升吹進球囊,熱氣球就會上升,乘在吊籃里的人就能離開地面,隨風翱翔,自由飛行!”我簡單介紹原理,伊賀恍然不悟,反而是大嫂與大哥處得多了容易接受新事物。“把罐放在球囊下面?這裡?是這樣嗎?”她單手輕鬆托舉長罐,湊去吊籃頂上鐵架。“是,架子上有鐵線,大嫂綁牢些,點燃時有后座力。”我掂腳去看,大嫂腳勾籃檐,雙手動作敏捷利落,完了虛空一比,“放好了,點燃,是吧?”
“嘭——”說時遲那時快,一聲巨響源自頭頂。
“啊——”
“啊——”
“啊——” 三聲叫,大嫂慘叫,伊賀驚叫,而我哀叫。 火油轉瞬燃起,火焰噴起足高有一米,我們仰天,只見球囊迅速膨脹騰空而起,愈升愈高,愈升愈快。“珍珠——”大嫂夢遊般叫我,我抱身,伊賀抱腿,我們拖她進吊籃。“大嫂,點得好,點得好。”我認命,籃下地面,大哥與史朝義聞聲趕來,兩人交頭接耳,忽而仰天狂笑。 “這裡似乎擠了點,在下避避!哈哈!”伊賀哈哈一笑,翩然躍下。地面史朝義把大哥肩,助他點繩而上,三人半空交錯,身形瀟灑,原來那五條入地粗繩不僅可用作拽氣球返回地面,還可用作上天入地。 熱氣球繼續上升,速度均衡平穩,最後頓了幾下,停在半空。我們兩兩相擁,史朝義寬肩圍我,我們享受夕陽餘輝,夏風習習,他指點遠處山川河流,煙藹暮葛,十分愜意寧靜。“珍珠,你大哥在做什麼?”史朝義目不斜視問我,下巴一點,身後大哥正單腿屈膝向大嫂。“結婚一年薄如紙,二年飄如楊,三年稱皮婚。四年纏如絲,五年堅如木,六年牢似鐵。七年銅婚不易鏽,八年陶婚比瓷美,九年柳婚垂柳搖擺不折。今年是他們結婚十年,十周年稱錫婚,錫器柔韌不易破碎,我大哥啊,在向大嫂深情告白!”我細數結婚十年,大哥是天性的浪漫,他還記得那個遙不可及的時空,多年前在一場熱氣球派對上,我們目睹一對戀人在熱氣球上互相告白,空中求婚,這樣的一幕,他在公元七百年的大唐實現,此情……“知我意,感君憐,此情可問天。” 大哥清唱《Vincent》,我以李後主此情可問天作譯,他一曲唱罷,贊我辭意精準。 “我們柔然族的風俗,相許婚嫁時,女家父舅長者輒將女子盜走,然後男子送牛馬為聘札,女子高唱一曲做回禮,才允男女同回。看來這風俗,到你我成婚時須改上一改,我以郭兄作榜,放聲一曲,亦無不可。”史朝義有意無意說與大哥聽,大哥立刻接口,“史朝義你少來這套,自告奮勇放聲一曲是假,是要我保證不盜我妹妹吧!”他們一個相準時機,一個生性精明,兩人戲謔大笑。 笑顏落下,他們同時望西,西面,烽煙連天。 從那一日到八月,我們都沒離開靈州,郭府徹夜燈火,每隔兩個時辰便有城樓軍士送回戰報,原來——吐藩入侵。我們還日日在等,等郭旰平安回來。 古時的烽燧是每城每鎮重要軍事防禦設施,遇有敵情,烽燧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訊息。七月二十三日我們乘坐熱氣球在靈州上空看到的烽煙即是隴西方向的遇敵示警,而郭旰在那日之前就已出兵,他當時告訴大哥例行操練,其實,他是出兵救鎮西節度使荔非元禮。令位居藩鎮之首的荔非元禮末路到向靈州求援,這樣的敵人該有多強?而這連天的烽煙若在靈州上空能看見,那敵人又近在何處?七月底,郭旰親筆書信到,他描述鎮西軍與吐藩軍交戰之初,失安西都護府,失北庭都護府,兵馬折損三成,但其後吐藩軍突然由東進改東下,棄隴西而全力殺向隴右,故主力僥倖。但與此同時,隴右戰報送抵,曰吐藩、党項以十萬之眾陷蘭、河、廓、鄯、臨、岷、秦、成、渭等隴右十鎮,兵臨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