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點滴功勳豈自然」,有為功德要慢慢一點一點做,今天做一點好事,每天做一點好事,累積起來,等於人獨資蓋一個廟子。蓋這個廟子也是一天一天把它蓋成功的。但是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到現在都沒有了。
「倒卻剎竿回首望,繁華散盡夢如煙」。梁武帝一生造了幾百個廟子,武則天一生又造了幾百個廟子,都沒有了;所以迦葉尊者有一天跟阿難講,怎麼樣能夠見道?把門口的剎竿先倒下來,就能夠見道。
我們每個人門面都有個自我貢高的剎竿,把這一念打掉以後,大福報就來了,就見到空性。人世間這一切的福報,甚至當皇帝的大福報,都是繁華散盡夢如煙,一切繁華,過目雲煙就散了;散了以後,你說留一點影像好不好?一切是夢,連夢都沒有,夢都像煙一樣的過去了。所以佛說,「以福德無故」,他說真正得一個大福報,得到什麼?大福報是你證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這才是大福報,大成就。
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話,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一切福德,來培養這個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讀書,或靠兩個腿子在那裡咬緊牙根熬得出來的!那個持戒修定,咬緊牙關熬腿子,不過是修福德,修有為福德的一種而已。無為福德,處處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達,修不成。所以學佛果然是真智慧,這個培養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
這一點千萬要注意!不要聽到佛法是智慧之學,然後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換句話說,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作好事了,智慧與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大丈夫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剛經的上半部,都是須菩提編出來的問題,及佛的答覆。到了下半部,佛自動的說了,怕他不懂,一步步的說。金剛經開始,佛吃飽了飯以後,想打坐,想休息,碰到須菩提不懂事,拚命問問題。他慈悲來了,乾脆不打坐,一點一點給你講吧!我們仔細看看,金剛經就是這樣一本書嘛!前面已經一層一層講過,三十二相都不是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下面他又婆婆媽媽的,很慈悲的,就怕你不懂,再說的又是這個。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佛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你注意啊,這裡用「佛」,不用如來了。有些地方,他用如來如去的,有些地方他用佛呀佛的,每一個字都要注意,不然金剛經是白念了。
這裡的佛,代表佛的報身、肉身。佛的報身很漂亮啊!儘管餓了十二年,仍是很漂亮。佛是一個美男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難就是因為看到佛那麼漂亮,才跟隨佛出家的;結果被佛罵了一頓,罵阿難出家是為了好色。佛就是具足色身,大丈夫相,與一切常人不同;不但有三十二相,還有隨之而來的八十種好,是普通人所沒有的特點,這個叫做「具足色身」。
當人成佛的時候,就要具備大丈夫相,佛經上很多地方讚嘆大丈夫相之重要,等於佛經上很多地方說,女性要成佛的時候,必須先要轉男身,轉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是有幾本大乘經典,佛都吃癟了,碰到河上女,碰到勝蔓夫人,都是結過婚,而且生過孩子,但卻即身成佛。她們把佛當面說了一頓,佛說:「如是如是」,夫人啊,對的,沒有什麼分別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也不須要轉男身。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見上。現在這個金剛經,佛又把女性不能成佛的說法推翻了。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見呢?你看到三十二相,那個相貌堂堂的,叫做佛嗎?須菩提說:「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大家天天想見佛,如果你打坐看到佛來,那個絕對是魔,不是佛。佛吃飽了飯在那裡打坐,他不想來看你,只有你去看他差不多。所以,千萬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觀念來看佛。佛接著說: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這是真正告訴你佛法的奧秘。他說一個真正得道的人,佛經上講,一得了道,他就現出來大丈夫相,就有特別的相,這個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平常我是這樣告訴你,但是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有形有像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身」。
世上的肉身菩薩
什麼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個道相不是在這個形象上見的。譬如我經常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當年在大陸的時候,看見過幾位有成就的老師,有成就的和尚。有個師父,人家都曉得他是肉身菩薩,有人叫他肉身羅漢;那個樣子難看到極點,兩個眼睛比銅鈴還要大,露光的,他還戴起近視眼鏡,怪裡怪氣;鼻子有大蒜那麼大,兩個大眼睛,配了個大蒜鼻,嘴吧快彎到耳朵邊了,牙齒細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五官分析起來一無是處,可是長在他臉上,愈看愈可愛,愈看愈莊嚴。走路搖搖擺擺的,但是覺得很莊嚴。他的衣服幾十年也不換洗,一身都是□子,養起來就那麼抓,有徒弟看到□子爬出來了,他還說不可以殺生,就是這麼一個怪人。
還有一個和尚,幾十年不洗澡不洗臉,不洗腳的,他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帳子,大概也幾十年沒有洗了,連眼洞都沒有了,只有灰塵。他睡覺也在裡頭,打坐也在裡頭。有一天我要離開了,向他告辭,他正在帳子裡打坐。他說:我也懶得出來送你,你過來我有話給你說。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頭伸進他帳子裡去不可,我也是個有潔癖愛乾淨的人,可是師父之命,只好硬著頭皮把頭伸進去。結果發現這個帳子裡清香,是什麼花香,也講不出來,一股清香,頭伸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心裡有個感受,有道的人確實不同。
另外我當年在西藏看到一個活佛喇嘛,他喜歡喝我們中國茶,漢人賣到邊疆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慣了的很好喝,你們沒有喝慣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個缽盂,吃飯喝茶都是這一個,招待客人也是這一個,幾十年也不洗,其髒無比。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因為他有神通,他覺得與你有緣,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個茶盂,給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髒,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髒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強喝一口,據說喝了這一口,消滅了好多的罪業。有些人怕髒,他就罵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為什麼不用我這個碗啊?這一類的人,仔細一看他,非常莊嚴,那個莊嚴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來,他有一股道氣,也就是這個道理。
「倒卻剎竿回首望,繁華散盡夢如煙」。梁武帝一生造了幾百個廟子,武則天一生又造了幾百個廟子,都沒有了;所以迦葉尊者有一天跟阿難講,怎麼樣能夠見道?把門口的剎竿先倒下來,就能夠見道。
我們每個人門面都有個自我貢高的剎竿,把這一念打掉以後,大福報就來了,就見到空性。人世間這一切的福報,甚至當皇帝的大福報,都是繁華散盡夢如煙,一切繁華,過目雲煙就散了;散了以後,你說留一點影像好不好?一切是夢,連夢都沒有,夢都像煙一樣的過去了。所以佛說,「以福德無故」,他說真正得一個大福報,得到什麼?大福報是你證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這才是大福報,大成就。
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話,就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一切福德,來培養這個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讀書,或靠兩個腿子在那裡咬緊牙根熬得出來的!那個持戒修定,咬緊牙關熬腿子,不過是修福德,修有為福德的一種而已。無為福德,處處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達,修不成。所以學佛果然是真智慧,這個培養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
這一點千萬要注意!不要聽到佛法是智慧之學,然後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換句話說,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作好事了,智慧與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大丈夫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剛經的上半部,都是須菩提編出來的問題,及佛的答覆。到了下半部,佛自動的說了,怕他不懂,一步步的說。金剛經開始,佛吃飽了飯以後,想打坐,想休息,碰到須菩提不懂事,拚命問問題。他慈悲來了,乾脆不打坐,一點一點給你講吧!我們仔細看看,金剛經就是這樣一本書嘛!前面已經一層一層講過,三十二相都不是如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下面他又婆婆媽媽的,很慈悲的,就怕你不懂,再說的又是這個。
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佛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你注意啊,這裡用「佛」,不用如來了。有些地方,他用如來如去的,有些地方他用佛呀佛的,每一個字都要注意,不然金剛經是白念了。
這裡的佛,代表佛的報身、肉身。佛的報身很漂亮啊!儘管餓了十二年,仍是很漂亮。佛是一個美男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難就是因為看到佛那麼漂亮,才跟隨佛出家的;結果被佛罵了一頓,罵阿難出家是為了好色。佛就是具足色身,大丈夫相,與一切常人不同;不但有三十二相,還有隨之而來的八十種好,是普通人所沒有的特點,這個叫做「具足色身」。
當人成佛的時候,就要具備大丈夫相,佛經上很多地方讚嘆大丈夫相之重要,等於佛經上很多地方說,女性要成佛的時候,必須先要轉男身,轉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是有幾本大乘經典,佛都吃癟了,碰到河上女,碰到勝蔓夫人,都是結過婚,而且生過孩子,但卻即身成佛。她們把佛當面說了一頓,佛說:「如是如是」,夫人啊,對的,沒有什麼分別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也不須要轉男身。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見上。現在這個金剛經,佛又把女性不能成佛的說法推翻了。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見呢?你看到三十二相,那個相貌堂堂的,叫做佛嗎?須菩提說:「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大家天天想見佛,如果你打坐看到佛來,那個絕對是魔,不是佛。佛吃飽了飯在那裡打坐,他不想來看你,只有你去看他差不多。所以,千萬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觀念來看佛。佛接著說: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這是真正告訴你佛法的奧秘。他說一個真正得道的人,佛經上講,一得了道,他就現出來大丈夫相,就有特別的相,這個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平常我是這樣告訴你,但是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有形有像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身」。
世上的肉身菩薩
什麼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個道相不是在這個形象上見的。譬如我經常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當年在大陸的時候,看見過幾位有成就的老師,有成就的和尚。有個師父,人家都曉得他是肉身菩薩,有人叫他肉身羅漢;那個樣子難看到極點,兩個眼睛比銅鈴還要大,露光的,他還戴起近視眼鏡,怪裡怪氣;鼻子有大蒜那麼大,兩個大眼睛,配了個大蒜鼻,嘴吧快彎到耳朵邊了,牙齒細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五官分析起來一無是處,可是長在他臉上,愈看愈可愛,愈看愈莊嚴。走路搖搖擺擺的,但是覺得很莊嚴。他的衣服幾十年也不換洗,一身都是□子,養起來就那麼抓,有徒弟看到□子爬出來了,他還說不可以殺生,就是這麼一個怪人。
還有一個和尚,幾十年不洗澡不洗臉,不洗腳的,他睡覺的地方有一個帳子,大概也幾十年沒有洗了,連眼洞都沒有了,只有灰塵。他睡覺也在裡頭,打坐也在裡頭。有一天我要離開了,向他告辭,他正在帳子裡打坐。他說:我也懶得出來送你,你過來我有話給你說。這下要我的命!非要把頭伸進他帳子裡去不可,我也是個有潔癖愛乾淨的人,可是師父之命,只好硬著頭皮把頭伸進去。結果發現這個帳子裡清香,是什麼花香,也講不出來,一股清香,頭伸進去就不想出來了,心裡有個感受,有道的人確實不同。
另外我當年在西藏看到一個活佛喇嘛,他喜歡喝我們中國茶,漢人賣到邊疆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酥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慣了的很好喝,你們沒有喝慣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個缽盂,吃飯喝茶都是這一個,招待客人也是這一個,幾十年也不洗,其髒無比。有時候我們去看他,因為他有神通,他覺得與你有緣,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個茶盂,給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髒,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髒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強喝一口,據說喝了這一口,消滅了好多的罪業。有些人怕髒,他就罵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為什麼不用我這個碗啊?這一類的人,仔細一看他,非常莊嚴,那個莊嚴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來,他有一股道氣,也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