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對於了解宇宙太空容易多了,可是我們要知道,佛說這個話是兩千多年以前的事啊!他用什麼儀器,什麼方法,能夠知道宇宙中有這麼多的世界和眾生呢?這個,就是所謂如來具備五眼,具備了智慧、神通等等力量,具備了不可思議的功能,但又拉到了最平凡的水平,與眾生平等。他看到的世界,沙是沙,水是水,沒有什麼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是神經病!當然,一個人被後面打一棍,那就迷迷糊糊,見人不是人,見鬼不是鬼了!那是不正常的人,一個正常的人,看什麼是什麼。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這一節他又提出來好幾個問題,在文字上,沒有給我們作結論,但是你要自己曉得結論在那裡。所以後來的禪宗提倡金剛經,也都是這個原因,因為金剛經里許多都是話頭。話頭就是問題,看起來很容易懂,實際上樣樣都不懂。這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一眼看了以為自己都懂,結果統統不懂。我經常發現青年人這個毛病,某一本書你看過沒有?看過了。真的嗎?我當面再問問他,他就不懂了。

  同時我發現作人也一樣,許多人把人生看得太容易,作了許多錯誤的事。世界上沒有一件簡單的事!這些都是話頭。你看我們現在隨便指出來,很多都是沒有結論的,要你自己去發掘,去參,這個也是話頭。但是他也有答案給你呀!這個答案不是理解的,不是思想的,是要你在定慧之中,真正修持上去體驗得到的。佛法不是虛玄的,而是一個修證的事實。

  現在佛又提出來第四重問題,對須菩提說,「爾所國土中」,你所認為的國土中,國土不是世界啊!佛學裡的觀念世界是世界,叫做世間;有所謂四世間,五世間等等的說法。國土在世間的觀念里叫做國土世間,國土世間是四世間的器世間,就是物理世界;器世間的一切眾生都有生命。國土世間指中國、美國、日本國、印度等國的這些國土;我們世界上稱為國家的有一百多個,這就是國土世間。

  現在佛問須菩提,你認為所有國土上的一切眾生,有多少種心?這是個大問題,現在心理學很發達,電腦也很發達,如果要把人類的心理統計一下共有多少種,恐怕電腦也辦不了。佛說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眾生一切的心,「如來悉知」,他說我啊!統統知道。在這個地方,他作了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同上面這幾個有沒有關聯,他也沒有說明,只讓我們猜。而且他這個答案作得非常高明,可是我們幾千年來的佛法,都被他老人家這個答案,打得暈過去了,很多人都解釋錯誤了。現在我們看他自說自答。

  你的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他說以佛的眼睛看來,所有眾生這些心啊,「皆為非心」。換句話說,佛在罵人,這些眾生心裡都不是東西,也沒有心,心到那裡去了?心掉了,「非心」根本不是心。既然不是心,佛大概又怕我們問他,那又是什麼?他趕快又說了:我的眼睛看你們啊!不是心,不是心,所以叫做心。他說世界上一切眾生的心我都知道,須菩提還來不及問,他就又說了: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並沒有說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眾生的心還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螞蟻啊,小昆蟲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叫它是心。

  金剛經一開頭就講,我們一切眾生,有一個「我執」,認為這是我,有個我,把我的現象,執著的很厲害。認為我還有個心呢!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識分別,煩惱,一切不實在的這些觀念、往來思想當成是真實的。人,一切眾生,犯了根本上的錯誤。我們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識的變化,都是那個真正心所起的一種現象變化而已,不是真正的心。可是一切眾生把現象變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學佛的晚課上,每天都念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天已經過完了,這個壽命又少了一點,今天過去,今天不會再來。年輕的過去了,衰老也沒有多久的停留,所以非常的悲哀。

  其實都被現象騙了,人生永遠不斷的有明天,何必看過去呢?明天不斷的來,真正的虛空是沒有窮盡的,它也沒有分斷昨天、今天、明天,也沒有分斷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這麼一個虛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現象的變化,與這個虛空本身沒有關係。天亮了把黑暗蓋住,黑暗真的被光亮蓋住了嗎?天黑了又把光明蓋住,互相輪替,黑暗光明,光明黑暗,在變化中不增不減;所以一切的用是虛妄不實的,而虛空之體卻是不增不減的;所以一切眾生,不要被變化不實的現象所騙。佛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眾生不知道,佛說是名為心,眾生自己都把虛妄不實的這個感受,執著的作用,當成為心。

  永遠得不到的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前面這一節的結論,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可是一切眾生不了解這個道理,拚命想在一個不可得的三心中,過去現在未來,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許多學佛的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還是犯這個錯誤。

  當你盤腿上坐的時候,想定住的那一個心,跟著你的腿一盤已經跑掉了,那裡可以保留啊!說我這一坐坐得很清淨,唉呀!下坐就沒有了!告訴你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嘛!誰要你保持清淨?清淨也不可得嘛!煩惱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那怎麼得啊?不可得的當中就是這麼得,就是那麼平實。

  有一般人解釋金剛經,說般若是講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觀。空,因為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斷的來呀!所以佛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不實在。但是有為法,體是無為,用是有為。所以我們想在有為法中,求無為之道,是背道而馳;因此一切修持都是無用。並不是把有為法切斷了以後,才能證道;有為法,本來都在無為中,所以無為之道,就在有為現象中觀察,觀察清楚才能見道。

  有為法生生不已,所以有為不可限,生滅不可滅。如果認為把生滅心斷滅了就可以證道,那都是邪見,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謂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這是金剛經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這一點搞不清楚,往往把整個的佛法變成邪見,變成了斷見的空,就與唯物哲學的思想一樣,把空當成了沒有,那可不是佛法!

  佛講過去心不可得,並沒有說過去心沒有了,佛沒有這樣講吧?對不對?佛說過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種方法上的推斷,他並沒有說過去心不「能」得,現在心不能得,未來心不能得。這一字之差,差得很遠,可是我們後世研究佛學,把不可得觀念認為是不能得,真是大錯而特錯。所以啊,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這個現象界裡,去求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無上的道心,因為現象三心都在變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