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再上來到喉輪,密宗叫“受用輪”,中國道家在這個地方叫“十二重樓”,這裡的軟骨頭十二節,我們飲食由這裡咽下去。喉輪這個地方,道家叫“生死玄關”。密宗說這一部分的脈輪如果打開了,就不會有妄念。所以這一部分脈輪沒有打開之前,如說自己沒有妄念那是騙人的,也騙了自己。實際上這裡有兩個管子,一邊是氣管,一邊是食管。那個氣管一個指頭抵住就會死;食管割斷了死不掉的。京戲中拔劍自刎是刎氣管,氣管一斷就完了,食管砍了半個鐘頭也死不掉,縫得起來的。所以這個地方道家認為很重要,這個地方沒有打通,說了了生死是不可能的!
頭頂的頂輪,密宗叫做“大樂輪”,這一部分密宗比較講得清楚,你看名字就懂。所以人要得大樂,是氣脈全打通了,尤其頂輪氣脈打通,人整天都在樂中。凡夫的快感都在下部,欲界眾生的陰陽交媾,男女交往的一點快感,那很粗糙。頂輪脈打通以後,日夜在快樂中。所以佛家講禪定,有離生喜樂、定生喜樂。如果頂輪氣脈沒有打通,是不可能得樂的!我們說這個樂,是有無比的快感,快感到了頭髮尖上去了。如果人到了這個樂境,世界一切的快樂都不在話下,都很低層,看都不要看。
祖竅在哪裡
講了半天,祖竅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介紹了那麼多都是竅,竅就是有個孔有個洞,這個洞在哪裡?譬如很多道家,你叩了頭拜了門,還六耳不同傳,密宗認為祖竅是眉間輪這個地方。老實講,還不在這裡,不過差不多的部位了。所以中國人有守這裡的,也有守兩個乳房中間的,守肚臍、守海底、守背上兩個腰子命門、守夾脊的,好多派!我這樣講你們都欠我,因為我每一次求法都要花很多錢才得這個口訣,不但花錢又叩了很多頭,至少你們都欠我很多頭。
每一家每一派都認為這個祖竅在眉間這裡,我常常告訴你們守不得,年紀大血壓高不要守上竅,女性不要守下丹田,守了都會出毛病。男女守中丹田沒有關係。道家畫兩個連環圈中間一點,這個是中宮,不是絳宮。大部分守中宮的,出毛病的很少,百分之九十都對,中宮保養胃,腸胃好了絕對沒有錯。但是祖竅就在這裡嗎?不是。這個原始的元性祖竅究竟在哪裡?有時候在心,有時候在腦。
所以我常說可以在大學裡,把我們東方文化,包括印度、埃及的,專門成立一個生命研究所,研究如何控制生命。譬如前年有一個美國朋友,天天到我這裡來練身體,一身都是病,又有癌症,西藥吃得很多。我給他吃些中藥,開始還很有效,慢慢吃慣了也沒有效了。我說,你呀要病好,要跟太太分房,完全停止淫慾關係半年,好好吃藥。他說,那我不是變成植物人了嗎!但植物有情感沒有衝動。
植物人是上了氧氣,沒有腦死,可是人等於死了,主要是腦的記憶、思想活動都沒有了。這個裡頭值得研究了,現在科學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方。真的入定不叫做植物人,真得定那一下,人就變成跟天地通,這是頂天立地。所以修定那個境界要氣住脈停,就把前後腦的氣脈充滿了,充滿了怎麼樣?念頭不能動。念頭亂動時氣不能住,因此佛家道家要修到止息,真做到止息,做到了氣住脈停,你命功就有把握了。今天我都講得很白,道理方法都在內了。如果你要我迷惑你,傳個方法守這裡守那裡,亂七八糟到處都可以守,我坦白告訴你,那手指頭也可以守。
所以這個祖竅,可以說“祖竅無竅”,這是我個人經驗。我當年在西藏修密宗,他們說往生一定要從頭頂上走,我說那太笨,那是修道學佛不到家的人才會這樣說。有本事的從哪裡走都可以往生嘛,真的!十萬八千個毛孔,哪一條路不跟宇宙相通?所以任何一點都是祖竅。這個祖竅不可守,你要打坐守一個祖竅,你就糟了!尤其身體,你把思想注意在那一部分,氣血跟著思想就向那一部分集中,這一部分就自然有特別的感受。這個特別的感受,一般人沒有智慧,都認為這個有效果呀!這個氣脈動了!你注意力天天集中手背,這個手背就會變胖一點,因為你注意力在那裡,氣血就向那裡集中,這不是道。以佛家的話來說,叫做繫心一緣,把自己雜亂的思想,用某一個焦點把它統一起來。但統一以後仍要做工夫,不能老停在統一。當你不守竅時,氣脈自然會通,這個就要參考丘長春的《青天歌》了。
丘長春的《青天歌》
《青天歌》講得很清楚——“青天莫起浮雲障,雲起青天遮萬象”,修道最後是這樣,自己把身心放下全空了,反正這個青天一片雲都沒有,一個雜念也沒有。“萬象森羅鎮百邪,光明不顯邪魔旺”,好的天氣,天上一片雲都沒有,森羅萬象都在這個天地籠罩之中,等於一個大的鏡子照一切東西。假使我們這裡一個大鏡子照全堂的人,每人影子都在裡面,鏡子只是反映現象,這樣叫做青天,叫做無念,叫做清淨。萬象森羅就鎮百邪,看不清楚就是邪魔,有陰暗就不行,光明不顯就邪魔旺。“我初開廓天地清,萬戶千門歌太平”,所有氣脈自然都打開了,只要一動念要守竅就不對了。“有時一片黑雲起,九竅百骸俱不寧”,有念就有動,有念有動你還在裡頭運功,把下面海底連大便的氣都向上沖了,又轉來轉去,那頭腦能不昏嗎?所以每個修道出來的頭腦都越來越昏,大小便的濁氣上來,叫做大小便中毒,這個濁氣不能引上去的。“是以長教慧風烈”,所以要修到智慧。下面我都不需要講了,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就通了。
丘長春是元朝道家北派的祖師爺,《七真傳》里最小的一個徒弟,後來成為創宗立派的祖師。民國初年的同善社,一直演變到現在所謂的一貫道等各種什麼教,都是丘派門下衍化出來的。丘長春最有名的《青天歌》,道書裡面有,同學說找不到,後來一個機緣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找到了,還是那位朱同學的功勞。“青天莫起浮雲障”,第一句話就是祖竅所屬的,心中一念都沒有,一片青天一樣。密宗叫你觀中脈藍天,就是這個青天的藍。我很懷疑,到底密宗是道家傳過去的,還是道家是從密宗傳過來的?這個學術的根源很難判斷。
認清主與臣
現在我們迴轉來繼續看註解,“精氣為臣,嚴立堤防,前後左右,遏絕奸邪”,他說我們一點靈明不動,就一念清淨。祖竅在哪裡?不在內外,不在中間,不在任何一個部位,而無所不在,就在這個身體裡。這個時候自然你就清楚祖竅了。真到這樣,依佛家來講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後天生命中的精氣自己在成長,老也沒有關係,只要這一口氣不斷,仍會成長,比年輕時慢,要耐心去修。老頭子、老太婆們照樣可以把握,就是要靜,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所以這個一點祖竅靈明,一靈不昧,要靜要定。為什麼要打坐?因為靜定久了,精氣就會生長,生生不息。
有些人修到氣脈動了,身體也跟它搖起來,非要動不可,這已經走岔了,所以沖關通竅,氣脈發動時不要理,就是“精氣為臣”的道理。你一念靈明不能做主,反而讓你的脈做了主,君不成君,跟著臣在轉;在禪宗來講,你不能做主,跟著賓在轉,因為這個生命精氣神是賓;依佛家來講,你是跟五陰里的受陰在轉,一般修道的都跟著感覺跑,不能了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所以這個時候要注意,儘量讓一點靈明做主,“青天莫起浮雲障”,身上氣機精氣就發動了。因為“精氣為臣”,要聽你的指揮,你不要跟著它跑。
頭頂的頂輪,密宗叫做“大樂輪”,這一部分密宗比較講得清楚,你看名字就懂。所以人要得大樂,是氣脈全打通了,尤其頂輪氣脈打通,人整天都在樂中。凡夫的快感都在下部,欲界眾生的陰陽交媾,男女交往的一點快感,那很粗糙。頂輪脈打通以後,日夜在快樂中。所以佛家講禪定,有離生喜樂、定生喜樂。如果頂輪氣脈沒有打通,是不可能得樂的!我們說這個樂,是有無比的快感,快感到了頭髮尖上去了。如果人到了這個樂境,世界一切的快樂都不在話下,都很低層,看都不要看。
祖竅在哪裡
講了半天,祖竅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介紹了那麼多都是竅,竅就是有個孔有個洞,這個洞在哪裡?譬如很多道家,你叩了頭拜了門,還六耳不同傳,密宗認為祖竅是眉間輪這個地方。老實講,還不在這裡,不過差不多的部位了。所以中國人有守這裡的,也有守兩個乳房中間的,守肚臍、守海底、守背上兩個腰子命門、守夾脊的,好多派!我這樣講你們都欠我,因為我每一次求法都要花很多錢才得這個口訣,不但花錢又叩了很多頭,至少你們都欠我很多頭。
每一家每一派都認為這個祖竅在眉間這裡,我常常告訴你們守不得,年紀大血壓高不要守上竅,女性不要守下丹田,守了都會出毛病。男女守中丹田沒有關係。道家畫兩個連環圈中間一點,這個是中宮,不是絳宮。大部分守中宮的,出毛病的很少,百分之九十都對,中宮保養胃,腸胃好了絕對沒有錯。但是祖竅就在這裡嗎?不是。這個原始的元性祖竅究竟在哪裡?有時候在心,有時候在腦。
所以我常說可以在大學裡,把我們東方文化,包括印度、埃及的,專門成立一個生命研究所,研究如何控制生命。譬如前年有一個美國朋友,天天到我這裡來練身體,一身都是病,又有癌症,西藥吃得很多。我給他吃些中藥,開始還很有效,慢慢吃慣了也沒有效了。我說,你呀要病好,要跟太太分房,完全停止淫慾關係半年,好好吃藥。他說,那我不是變成植物人了嗎!但植物有情感沒有衝動。
植物人是上了氧氣,沒有腦死,可是人等於死了,主要是腦的記憶、思想活動都沒有了。這個裡頭值得研究了,現在科學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方。真的入定不叫做植物人,真得定那一下,人就變成跟天地通,這是頂天立地。所以修定那個境界要氣住脈停,就把前後腦的氣脈充滿了,充滿了怎麼樣?念頭不能動。念頭亂動時氣不能住,因此佛家道家要修到止息,真做到止息,做到了氣住脈停,你命功就有把握了。今天我都講得很白,道理方法都在內了。如果你要我迷惑你,傳個方法守這裡守那裡,亂七八糟到處都可以守,我坦白告訴你,那手指頭也可以守。
所以這個祖竅,可以說“祖竅無竅”,這是我個人經驗。我當年在西藏修密宗,他們說往生一定要從頭頂上走,我說那太笨,那是修道學佛不到家的人才會這樣說。有本事的從哪裡走都可以往生嘛,真的!十萬八千個毛孔,哪一條路不跟宇宙相通?所以任何一點都是祖竅。這個祖竅不可守,你要打坐守一個祖竅,你就糟了!尤其身體,你把思想注意在那一部分,氣血跟著思想就向那一部分集中,這一部分就自然有特別的感受。這個特別的感受,一般人沒有智慧,都認為這個有效果呀!這個氣脈動了!你注意力天天集中手背,這個手背就會變胖一點,因為你注意力在那裡,氣血就向那裡集中,這不是道。以佛家的話來說,叫做繫心一緣,把自己雜亂的思想,用某一個焦點把它統一起來。但統一以後仍要做工夫,不能老停在統一。當你不守竅時,氣脈自然會通,這個就要參考丘長春的《青天歌》了。
丘長春的《青天歌》
《青天歌》講得很清楚——“青天莫起浮雲障,雲起青天遮萬象”,修道最後是這樣,自己把身心放下全空了,反正這個青天一片雲都沒有,一個雜念也沒有。“萬象森羅鎮百邪,光明不顯邪魔旺”,好的天氣,天上一片雲都沒有,森羅萬象都在這個天地籠罩之中,等於一個大的鏡子照一切東西。假使我們這裡一個大鏡子照全堂的人,每人影子都在裡面,鏡子只是反映現象,這樣叫做青天,叫做無念,叫做清淨。萬象森羅就鎮百邪,看不清楚就是邪魔,有陰暗就不行,光明不顯就邪魔旺。“我初開廓天地清,萬戶千門歌太平”,所有氣脈自然都打開了,只要一動念要守竅就不對了。“有時一片黑雲起,九竅百骸俱不寧”,有念就有動,有念有動你還在裡頭運功,把下面海底連大便的氣都向上沖了,又轉來轉去,那頭腦能不昏嗎?所以每個修道出來的頭腦都越來越昏,大小便的濁氣上來,叫做大小便中毒,這個濁氣不能引上去的。“是以長教慧風烈”,所以要修到智慧。下面我都不需要講了,大家自己研究一下就通了。
丘長春是元朝道家北派的祖師爺,《七真傳》里最小的一個徒弟,後來成為創宗立派的祖師。民國初年的同善社,一直演變到現在所謂的一貫道等各種什麼教,都是丘派門下衍化出來的。丘長春最有名的《青天歌》,道書裡面有,同學說找不到,後來一個機緣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找到了,還是那位朱同學的功勞。“青天莫起浮雲障”,第一句話就是祖竅所屬的,心中一念都沒有,一片青天一樣。密宗叫你觀中脈藍天,就是這個青天的藍。我很懷疑,到底密宗是道家傳過去的,還是道家是從密宗傳過來的?這個學術的根源很難判斷。
認清主與臣
現在我們迴轉來繼續看註解,“精氣為臣,嚴立堤防,前後左右,遏絕奸邪”,他說我們一點靈明不動,就一念清淨。祖竅在哪裡?不在內外,不在中間,不在任何一個部位,而無所不在,就在這個身體裡。這個時候自然你就清楚祖竅了。真到這樣,依佛家來講是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時,後天生命中的精氣自己在成長,老也沒有關係,只要這一口氣不斷,仍會成長,比年輕時慢,要耐心去修。老頭子、老太婆們照樣可以把握,就是要靜,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所以這個一點祖竅靈明,一靈不昧,要靜要定。為什麼要打坐?因為靜定久了,精氣就會生長,生生不息。
有些人修到氣脈動了,身體也跟它搖起來,非要動不可,這已經走岔了,所以沖關通竅,氣脈發動時不要理,就是“精氣為臣”的道理。你一念靈明不能做主,反而讓你的脈做了主,君不成君,跟著臣在轉;在禪宗來講,你不能做主,跟著賓在轉,因為這個生命精氣神是賓;依佛家來講,你是跟五陰里的受陰在轉,一般修道的都跟著感覺跑,不能了解“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所以這個時候要注意,儘量讓一點靈明做主,“青天莫起浮雲障”,身上氣機精氣就發動了。因為“精氣為臣”,要聽你的指揮,你不要跟著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