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先液然後凝結,要經過很久的時間,不是一下就行的,也不是咽兩下口水就是長生不死。究竟要多久時間呢?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道理要先懂,每人根器不同,成就的遲早就不同。有些人很容易到達,有些人修了一輩子影子也沒有。總而言之,學佛修道你要成功得快,那是與行為道德配在一起的;必須要功德,要善行,做好人做好事,慢慢功德與努力兩個配合,就成就得快。同樣上學的學生,班上每個同學的成就不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故曰,化為白液,凝而至堅”,在人的內部凝結攏叫做“丹”,但不是很堅硬的一塊。所謂至堅者,並不是像長個東西那麼堅硬。你說有形嗎?他無形;無形嗎?它有這個作用,這個之間要搞清楚。這個時候“白者金色,至堅者金性也”,會發黃金的顏色,那怎麼講呢?“白者金色”,隨時開眼閉眼,內外都在金光閃閃中,內外都是白光金光自然的一片光明。學佛的這樣,道家也一樣。“至堅者”是形容堅固得很,佛家叫做“金剛”,就是顛撲不破,不會散,不會走掉。“蓋金來歸性,已結而成丹矣。此通章之綱領也。”拿學佛的來講,這是真正得定了,得到二禪三禪的境界。氣住脈停以後,修神仙到此只是基礎穩固了,所謂丹頭一點,這個丹藥抓到了,“伏食”了。等於我們餓了把飯吃下去,消化吸收以後變成自己的營養,後面還有工夫要繼續做的。

  第六十五講

  認識陽氣上升

  坎離交媾章第十八——二段起

  卦變引導煉丹

  上弦下弦的啟示

  天道順行 地氣逆行

  認識陽氣上升

  《參同契》所講的煉丹,是講本身的內丹。我們再三提到,最簡單地講是神與氣如何交合、如何凝結的程序方法,這是個原則。這個修持的過程有許多的名辭,代表做工夫的景象、程序。現在我們正講到這個普通所謂的小周天,他把小周天的原則告訴我們,小周天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月亮的出沒。陰曆的每月三十天當中,月亮有盈有虧,這個現象說明我們普通人氣血精力的生長與消耗。懂了這個法則,把握了這個自然的法則,在自己的意識中控制它,凝結它,就是這麼一件事。現在再說明小周天正式的情形,不過有一個麻煩,必須要先把《易經》的象數熟悉一點才比較好辦。本來幾句話就可以把它帶過,因為大家不熟,只好照它的原文解釋再加解釋。

  坎離交媾章第十八——二段起

  現在接下去回到“坎離交媾章第十八”原文第二段起:

  始於東北,箕斗之鄉。旋而右轉,嘔輪吐萌。潛潭見象,發散精光。昴畢之上,震出為征。陽炁造端,初九潛龍。

  陽以三立,陰以八通。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和平有明。

  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盛衰漸革,終還其初。

  巽繼其統,固濟操持。九四或躍,進退道危。

  艮主進止,不得踰時。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飛龍,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結括終始。韞養眾子,世為類母。上九亢龍,戰德於野。

  用九翩翩,為道規矩。陽數已訖,訖則復起。推情合性,轉而相與。循環璇璣,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難以察睹。故無常位,為易宗祖。

  “始於東北,箕斗之鄉”,“箕斗”是天上星座名稱。“旋而右轉,嘔輪吐萌”,這是說天體中地球、月亮轉動的形態。“潛潭見象,發散精光”,月亮到了陰曆的月底沉下去,像一條龍沉到海底去了,然後再慢慢上升發出光明。“昴畢之上”,“昴畢”也是星座的名稱,在西南方,“震出為征”,每月的初三,眉毛月出現是震卦的現象。“震”就是一陽來復,陽氣剛剛從下面上升。這是“陽炁造端”,是陽氣剛剛開始。“初九潛龍”,“初九”是《易經》乾卦第一爻。單數最高數是九,雙數最高是六。假使九二,就是陽爻第二爻,如果是初六,一定是陰爻第一爻。

  這一節也就是我們修道最基本的一個做工夫的現象。這個現象代表我們一個人的生命,在陽氣精神剛一發動的時候,如何去穩住它,去把握它,再去增加它培養它,這是修道第一個要點。第二個道理,講明白一點大家容易體會,希望諸位不要有男女觀念的存在。女性的情況比較容易了解,女性每月的月經過後,陽氣上升,此時要把握住寧靜,凝神聚氣。假使今天月經第一天,七天是一陽來復的周期,這個時候應該身體恢復轉回來了,每月都有機會給你把握的。假使迴轉來的時候能夠凝神聚氣,那就不同了。凝神聚氣就是佛家講得定,身體立刻可以變化。講起道理很簡單,但是如何認識此時體內真陽之氣發動,如何去保守凝神聚氣,那太難了!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敗的。假定能防止這些失敗,真做到了凝神聚氣,在道家來講,的的確確可以做到百日築基。尤其是女性,如果基礎打好了,年紀大的可以返老還童,整個的身體改變很明顯,各種病都消失了。

  其實男女都一樣,每天都有這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小周天的活子時,能夠把握就可打好基礎。理論上很方便,修起來幾乎沒有人能成功。因為破壞它的還不是身體上的氣脈,也不是外面什麼鬼啊、魔啊,都是自己的心念,自己心念的習氣。分析心念,必須要了解把握佛家的東西,在我個人經驗看起來,如果不了解佛家的道理,怎麼去修呢?但是了解佛家心性之學的人,如果搞不清生理方面的自然法則,以及工夫程序,也沒有用。這一節就是特別注意這一方面。

  卦變引導煉丹

  現在看朱雲陽祖師的說明,“此節,言艮之一陽,反而為震也。”《參同契》常用《易經》的卦象說明。艮卦跟震卦,是一個卦翻過來成兩個現象。艮代表山,下面兩爻是陰,上面一爻是陽。翻過來倒轉來一看,成了震卦,一陽在下面,兩個陰在上面。“艮”與“震”是相反的。看任何一個卦都要這樣看,一本書也要這樣看,立場不同,觀點就兩樣。我常說孔子講得最高明,他之所以成聖人,不能不推崇他,是他講任何學問都很嚴肅,唯有研究《易經》他說“玩索而有得焉”,研究《易經》要玩,你要是讀死書一樣呆板去讀,是不可能把《易經》搞通的。

  所以這樣看是艮卦,反過來看就變成震卦。這個方法就是《易經》所講的“綜卦”,俗話形容一件事的麻煩叫做錯綜複雜,就是綜卦的道理。“錯卦”是把卦的陰爻換成陽爻,陽爻換成陰爻。錯綜複雜也說明天地間沒有一個絕對的東西,都是相對的,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現象也就完全兩樣。提到震卦跟艮卦是“綜卦”的關係,就如同我和諸位一樣正面反背,你們看我是這個樣子,我看你是那個樣子,我們立足點不同,觀點一定兩樣,所以也叫做反背卦。錯卦是相對卦,也有人把這個綜卦叫相對卦,錯卦叫反背卦。我們迴轉來,現在重點不是講《易經》,因為大家不熟練,只好多浪費一點時間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