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喜怒哀樂不一定是心理發動,有時候是受生理影響來的。一個人有時情緒不好,是生理上病的原因。譬如肝氣不舒,胃不好,痛苦難受,你叫我不發脾氣做不到。理性說不必埋怨人,生病痛起來非要發脾氣不可,因為它是情。所以修養到由性歸到不動情,那是最高的修養了。宋明理學家這一點是亂七八糟,全錯了,不合邏輯。

  性 欲 情

  現在我們講到性跟欲,佛學到中國來也引用了性與情的關係,在《楞嚴經》中提到,“純想即飛,純情即墜”,一個人思想越多,思想心理向上升,老年人睡不著,因為頭腦虛幻想多啦。“純情即墜”,年輕人跟著情慾跑,思想沒有那麼高,所以讀書很笨;讀書聰明的孩子,情的力量差一點。情多想少,或者情少想多在六道輪迴就分開了,譬如說變畜生的人,情多,想比較少,下了地獄都是情多,腦子不靈光。這是順便講到《楞嚴經》上這兩個字。

  性跟欲在正統的道家講是後天的,他說“感於物而動”,動情是性的欲望。所以性跟情,“兩者同出異名,譬如只此一個人,既有名復有字,名字雖分兩樣,性情原是一人”。這是比喻,譬如一個人有個名還有個字,名、字雖然兩個,實際上代表同一個人。一個人分性跟情兩面,清楚地講,一個是知覺思想狀態,一個是感覺狀態。像我們說舒服不舒服是感覺的,這個必須要參考佛學的唯識學,有關色、受、想、行、識的道理。命就是佛家講五陰境界的色陰,包括了一部分受陰感受。佛把人的感受分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人生大部分是在那裡受苦的,沒有真正受樂,除非修到剛才所講的“情來歸性”,生理起了變化,就是這個色身起了變化,那就有得樂的境界。所以佛家講禪定,三禪定的境界都是樂的境界,絕對的快感,沒有痛苦的感覺。

  “故曰”,引用《參同契》的原文,“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這兩句話現在他解釋完了。根據這兩句話,他引申:“其初乾中之金,變而成坎,便是性轉為情。一轉則無所不轉,輪迴顛倒,只在目前,所謂順去生人生物也。”這本書的注釋者朱雲陽真人是清代一位有成就的道家,清代是我們的近代,已經儒、釋、道三家合了,那真是三家一貫啊!“其初乾中之金”,乾卦代表宇宙本體,金是宇宙本體那個先天之性能,在我們身體上當然是大家都一樣,性是同體的。我們這個生命大家同體,中國人不講那麼多的哲學名辭,我們都是天生的,一個天就代表了。天生下來我們這個命是乾卦,上下二爻變了,中爻不動,不動就是中間的中心沒有動過,外面變了。一變成坎卦,坎為水。

  “天一生水”,我們提到過幾次,這個天也是代號,代表了本體,動就生出水來,不動就是沒有變;沒有動以前這個生命本體純粹以精,是精神的精。所以“乾中之金”,這個純粹以精的本體“變而成坎”。坎在我們身體就在北方,屬於下部,在頭上就是耳朵,所以年老耳朵聾了,氣血虛了,因為耳通氣海,氣海穴在丹田之下,所以後天的生命,它的功能在下部是第三重投影。

  它這一變為坎,就是後天“性轉為情”,已經由性轉變為純情了。這個情是性變來的,情還不是壞東西,情加上妄念就不行了。妄念一個籠統名稱叫做欲,情加上欲望就變了,這“一轉則無所不轉”,就是我們所講的墮落,“輪迴顛倒”,跳不出去了。

  道家的解脫

  出家人的修行叫做修解脫之道,光是解脫還是羅漢小乘的境界;大乘佛菩薩修報身,報身轉了,不需要另外解脫。所謂解脫分兩面來說,鹽巴溶化在水裡,把鹽巴凝固拿出來,水是水,鹽巴還是鹽巴,那是解脫的辦法。道家所說的解脫有好幾種,一種叫做“屍解”,屍體留在這裡人已經修成功了。但是屍解也有很多方法,譬如修到最後很難解脫,故意闖個禍犯個罪,被殺頭或槍斃,叫做“兵解”。這是借用別人的力量把自己這個肉體處理了,把這個蛋殼打破好跑出來。

  借兵解而去的還不是太高明,可見功力還不到,跳不出來嘛,這是說跳出三界之難。屍解在古代辦法還很多,人死了把他買個棺材埋了,一年或者三年以後,你打開一看,棺材裡沒有屍體,或者只是剩一根手棍。他有一套方法,用個對象把它變成自己,裝進棺材,然後連身體到別處再修過。這種屍解是比較高的,借物化形而去。《神仙傳》上這些人不少,這種方法靈不靈不知道,反正我也不會這一套,沒有經驗向諸位報告。

  空話不談,你要曉得道家所謂解脫,不是這個道理。道家所謂修成金仙的境界,就是大羅金仙,同佛家的理論是一樣的,是自己轉變這個肉體,整個地變,所謂脫胎換骨,不是屍解、兵解,那些不是解脫之道。所以學佛單講解脫是羅漢的境界,佛家認為法身、般若、解脫三個連起來的成就,是大成就,否則是小成就。換句話說,解脫的成就,嚴格地講起來,還是陰境界,沒有達到純陽。陰境界的人得到這個陰神成就,也可以屍解而去。他有所成就,我們勉強地講叫做鬼仙。其實也不是鬼仙,不是普通那個鬼,佛家名辭叫做“非人”。這類非人不屬於人,無形相,人們看不見摸不著,可是它的生命是存在的。佛經上經常說“人與非人”、“人、非人等”,非人比我們人高一級,不是人,與我們不同,但也不是鬼。

  順為凡 逆為仙

  這個裡頭說輪迴顛倒,統統受後天的精神魂魄所支配,佛家叫做色,色的力量屬於四大。譬如我們性想靜,想清高,但清高不來,你非吃非穿不可,跳不出這個物質約束。我們思想可以超越物質,可是身體就做不到,本來生命這個功能應該做到,但是我們人做不到。道家認為絕對可以做到,是我們自己沒有把它凝固攏來,沒有“還丹”。這個道理禪宗雲門祖師就說過,“我有一寶,秘在形山”,我們大家都受形體所限。所以《西遊記》那個孫悟空,被佛的手掌心一翻就把他壓在裡頭,叫做五指山,就是五大把他壓住了。孫悟空在裡頭沒有辦法,把頭伸出來,這個頭腦還靈光,就是跳不出來。我們思想靈光,但跳不出這個肉體。孫悟空後來碰到唐僧,他說:“師父你救我!”“我怎麼救你啊猴子?”他說:“山頂最高處有一個符咒,觀音菩薩貼在那裡的,只要把那一張撕掉,我就跳出來了!”唐僧爬到山頂一看,原來是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這樣一撕,孫悟空“咚”一下跳出來了。哈!這個是修法啊!怎麼跳出來呢?行善。

  現在我們在這個裡頭,就是這一轉很嚴重,所謂“性轉為情,一轉則無所不轉,輪迴顛倒,只在目前,所謂順去生人生物也”。順這個路線就是人的生命,也可以說“順去生人”。坎卦在下面一動,我們人慾一動,性慾就動了。後來的道家錯認為要壓制這個慾念,只要把這個精收回來就可以成仙。這是有理論根據沒有錯,但是那個有形的精如何收回來化掉?怎麼化?一個有形東西迴轉來化,像把東西吃到胃裡,有些還消化不了呢!所以這完全是錯誤觀念,不是這樣的道理。這個“順去生人”,就是向下走,向下流,以此生生不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