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水不過盛”,它沒有滿出來,“火不過衰”,火在上面沒有太衰敗。譬如老人眼睛花了,火氣陽氣沒有啦,那個電能電池用幹了,就是火衰了。可是老了雖衰,仍然剩了一點點,雖然只剩了一點點水火,那個種子還在呀,你自己可以把它點燃的,那容易得很!但是難就難在放不下。兒女放不下,錢財放不下,功名放不下,衣服放不下,頭髮放不下,沒有一樣肯放下的。誰能真放下?有兩個人,一個死掉了,一個還沒有生,包括我們在內都不肯放下。要放下就不講這個書了,你也不要來聽啦,都沒有放下啊!

  因此剩一點點水,剩一點點火,你自己不肯去點,也點不燃,水也漲不起來。假設“水不過盛,火不過衰”,水火是自然的現象,雖然我今天幾十歲,只要一口氣在,水火還是這個現象。所以只要能“心一境性”,萬緣放下,一切都無欲無私,真放下了,就這樣定下來,則“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氣血精神自然都在成長。“水火自然之性情,即陰陽交感之常道”,你看我們修道的人,天天想坎離交媾,陰陽相交,要打通任督二脈,其實沒有死以前,都是通的啊,不通就要死了,就病了。人為什麼睡覺呢?睡覺雖然不是真正的無念,不是真正的清淨,而是差不多接近清淨。一清淨下來,什麼念頭都放下了,才能睡覺啊!有一個念頭吊住就睡不著了嘛,對不對?這個經驗大家一樣吧!所以念頭放下睡著了,它本身陰陽自己交媾了,這是常道,不要你去做主的。一覺睡醒精神又來啦,你懂了這個道理就好修道了。

  道怎麼修

  那麼修道怎麼修呢?一天二十四小時如果永遠那個樣子睡覺,你做得到的話,一定成功!快的話七天也成道;慢吧,十二年十三年,但是要專修。通常能像睡覺一樣,萬緣放下,真要睡覺,叫你去吃也不要吃了,那真放下了。所以道家叫“上品丹法”,那是沒有方法,但七日可成大羅金仙。等於佛學一樣,許多出家的比丘聽佛一說法,放下了一修,七天證羅漢果的很多。大阿羅漢果同大羅金仙一樣,六通具足,這個並不難。理論上講起來容易,做不到啊!我們一般修道,都自作聰明,用許多方法反而阻礙了,所以這個要特別注意。這兩句話在講理論,但他都點穿了無上道法的秘訣,“水火自然之性情,即陰陽交感之常道”,它永遠同天地日月一樣地運轉。

  “薄蝕災變,何自而生”,你只要不違反這個原則,順著自然法則去走,不加人為,不增不減,就沒有月蝕也沒有日蝕。所謂走火人魔,哪裡是火哪裡是魔?魔也是你,火也是你造的。所以老子始終告訴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法是效法,你只要效法自然的法則,就不會有錯,就不會走火入魔,然後一路直上。所以上品丹法七天而能證大羅金仙,並沒有錯,不騙你。而上品丹法同禪宗一樣,是無為法門,沒有方法的。有人說氣脈打通,手發燙了發電了,你發電總沒有電力公司那個電那麼大吧!你手燙,來治治那個癌症的,醫院裡躺了很多,你能把他燙好了,癌症燙化了,我第一個給你磕頭,但是不拜你為師。我恭維你,可是你差不多就要完蛋了!因為道法自然,所以千萬不要愛好稀奇古怪。

  這一段,他解釋原文,“故曰,陰陽相飲食,交感道自然。”《參同契》原文十個字,我們生命本身就具備陰陽,陰陽互相為飲食。陽極了靠陰,陰極了靠陽。精神太旺了需要休息,靠陰來調劑;休息太久了需要清醒,清醒起來運動運動調劑。陰陽互相飲食,這就是交感之道,陰陽交感是自然的法則,不是人為的。所以道,也不是你修得出來的,生命本身就是道,合於道的法則。那麼我們修道呢?理解這個本身就是道的法則,順其自然就是看住它怎麼變化,讓它自然去,千萬不要加以做主,只要把它看住就是了。《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就是照住,看見,讓它隨便跑。等於一歲的小孩子剛學走路,你就看住他,跌一跤沒有關係,自己起來,只是照應住,不要加以主導。陰陽相飲食,自然互相感應,自然道交,自然交感。

  王陽明,明朝這位大儒,也學過道的,道家、佛家工夫都很好,也有神通。後來他這些都不搞,他說這些都是玩弄自己的精神而已。你不要認為王陽明這個話是批佛批道,那是初步的內行話。像一般人所說任督兩脈打通,放光動地,有神通啊,這些都不要跟王陽明談啦,他內行得很,全盤會;不是理論上會,他工夫都做到啦。至於最後形而上道呢,對不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王陽明當然還是有問題的。

  第五十八講

  變道 常道與還丹

  注意工夫進步的變化

  仙道 外道 魔道

  道家的工夫

  變道 常道與還丹

  “日月反其常道,故云薄蝕。陰陽循其自然,故云飲食。蓋以造化日月之合,有常有變,喻身中坎離之交,有得有失,不可不慎密也。”現在這一節是最後的結論。古代天文解釋日蝕月蝕,就是“日月反其常道”,與平常不一樣,因為日月兩個走在一個軌道上,或者太陽遮住月亮,或者是月亮遮住太陽,就造成日月薄蝕。假使不故意去遮住它,陰陽順其自然行走,等於人吃飲食一樣,吃下去維持生命,丹藥也是根據自然來的。

  “蓋以造化日月之合,有常有變”,所以修道要懂這個原理,造化代表這個宇宙,宇宙太陽月亮的起落、升降、分合有常。太陽每天都是從東邊上來西邊下去,月亮的升落也是固定的,就是所謂的常道。月蝕日蝕則是變道,那是不經常的,軌道上有變化啦,用這個做比喻。“坎離之交”,水火的交媾,“有得有失"。像賺錢做生意一樣,一點一點累積起來,就成丹,使生命返老還童。搞得不對時,雖年輕也可以喪命。有得有失這個道理,要搞清楚,不可不謹慎,不可不嚴密地管理控制自己。

  再看原文,“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金來歸性初,乃得稱還丹。”言語文字是一個表達,思想變成言語,言語變成了文字。每樣東西有個名稱叫名辭,古代叫名字。講到名字,名是名,字是字。我們這個傳統文化,每人都有一個本名、小名、家譜譜名,又有號,還有別號,等於現在人筆名一樣,用了幾十個都有的。後來這個舊文化推翻了,因為一個人那麼多名字搞不清楚了。過去我也有很多字啊、號啊,隨便順手寫個什麼就是什麼。他說“名者以定情,字者緣性言”,“情”、“性”兩個字需要注意啊!這是我們傳統文化。名以外有個字,字是對這個性來講。性是體,情是用,情、性是不同的。情等於現在所謂講情緒,像喜怒哀樂啊,衝動的妄想、妄念也是屬於情的;性是靜態的,不動的,寧靜的那個是性。性是先天,是體;情是後天,是用,我們一般的只是用情。所以真正明心見性,是由用歸體,返本還源。

  “金來歸性初”,金是後天性命修法起作用,返回來回到性。什麼是金呢?我們講過幾次啦,生理上肺屬金,精神上那個妄想能夠思想、能夠知覺的那個是金。知覺、感覺回到本來清淨面,氣住脈停,工夫做到呼吸停止了,乃至血脈的流行也凝住啦,就是“金來歸性初”。這個時候才叫做“還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