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共五蓋住,貪瞋痴慢疑為大五蓋,真修行的人,決不能與五蓋並存。你是佛,就不是魔;你是魔,就不是佛。兩者不能通融的。

  摧伏諸隨眠,具正念正知,衣等恆潔淨,身不生諸蟲。

  隨眠煩惱跟著你,纏著你,使你一天到晚昏昏沉沉,好像在睡眠中一樣。要把這一切心理煩惱摧伏,五十一位心所發出來的作用還很多,都要一一摧伏。

  食、衣、住、行等日常生活,要注意衛生,像菩薩們,都打扮得很漂亮,除了頭陀以外,在家菩薩都是莊嚴其身。

  心無曲杜多,及無慳吝等,成就法性行,利他求地獄。

  心裡無邪曲,要行頭陀行。並且要有利他之心,同地藏王菩薩一樣,犧牲自己,專門利益他人,敢向地獄去度眾生,地獄眾生不度完,寧可不成佛。要有這個精神才可以學佛。

  非他能牽引,魔開顯似道,了知彼是魔,諸佛歡喜行。

  瑜伽師地論講四十六種魔境界。實際上魔對我們哪有辦法!魔絕對魔不了人,是我們自己把魔騙了來。我最近作了一首詩:

  一燈丈室念初平  夢裡江山倍有情

  八萬龍天齊問訊  大千世界步虛聲

  欲堅道力憑魔力  自笑逃名翻近名

  去住無由歸不得  舉頭朗月又三更

  真想考驗自己的道力,要憑魔力。所以彌勒菩薩也說,魔開顯似道。真正的魔道很厲害,幾乎完全同佛法正道一模一樣,有時候假的往往比真的還真,所以往往魔道與佛道很難分別,這個要靠智慧。

  由此二十相,諸住暖頂忍,世第一法眾,不退大菩提。

  把這二十種不同的路子搞清楚了,你才可以開始打坐修行,才能做到安住於暖、頂、忍、世第一法里。再進一步,四加行修成了,才能夠到達不退轉,大徹大悟的境界,證得大菩提。

  下面這一節,仍在儘量的簡別魔境,魔智與道智的差別:

  此處之四魔體性,五蘊魔謂五取蘊。煩惱魔謂三界一切煩惱。死魔謂不自在而命斷。天魔謂障礙修善之他化自在天眾。

  魔境的性質有四種。

  第一種自己本身的魔最厲害,就是我們生命帶來的“五蘊魔”——色受想行識。今天感冒,明天發燒,這裡痛,那裡癢,這就是色蘊魔隨時在障礙你。色蘊不轉,感覺上的不舒服,都是魔境界。這五蘊魔是五取蘊。

  什麼是五取?就是十二因緣當中的取,是你在執著自己,我們有這個生命,把這個身體執著得很厲害,原因是由我見、身見來的,都是要自己活得長久,五取蘊就是魔。

  第二個是“煩惱魔”,就是一切心理狀況,一切心理、思想都是魔。

  第三個是最可怕的“死魔”,隨時威脅你,他要你的命,你就隨時會死。學佛的人能脫離了生老病死的有幾個?這是什麼道理?這裡頭是個大問題。要跳出生死,來去自如,自己絕對可以做主,除非有道有功夫的人才可以做到。比如曹山祖師,徒弟要他多留幾天,他就多留幾天。再如儒者羅近溪也是一樣,都有破除死魔的本事。所以說死魔不自在而命斷,你自己做不了主,它幾時來,那個功能就幾時到,你立刻就要走。當你能做得了主時,始知我命不由天。這不是吹牛的,要定力,要功夫才辦得到,自己這條命,才的確可以不由死魔所支配。

  第四個是“天魔”,這是外來的,障礙你修善行,今天這個世界都是魔境界的世界。換句話說,被物質文明迷惑的,也是魔境界,這些都是他化自在天天魔的變化。

  這些魔境,如果以禪宗的一句話來表達,更簡單明了:“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任何一個念頭,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天魔。整天腦子昏昏沉沉的,則是陰魔。

  由彼等能障不死涅槃故名曰魔。佛法所說的魔,就是一切能障礙你證得涅槃之道的境界。

  小乘證見道位,於三寶所獲得證信,即降伏粗分天魔。

  注意,修行打坐,做四加行功夫,只要證到小乘果的見道位——念空,念頭真正到達空的人,就是於三寶所獲得證信,的確見到真空了。以這小乘偏空之果,也能降伏了粗分的天魔,不一定要證到羅漢境界才降伏天魔。只要念頭一空、一定,證到這一點,就可以降伏天魔。

  得有餘依涅槃時,永斷一切煩惱,故降伏煩惱魔。

  達到有餘依涅槃時,身心皆空,完全清淨,雖然是有餘依涅槃,阿賴耶識根本也沒有斷,但是,已經可以降伏一切的煩惱魔。一切妄念不起作用,就是煩惱魔斷了。

  若證俱解脫阿羅漢,能加持壽行,得自在故降伏死魔。

  道家經常講長生不老,有沒有這回事?學佛的人一聽就斥為外道。亂批評!佛經上也告訴你有這回事。證到大阿羅漢果,壽命可以自己做主。比如佛經裡頭有句留形住世,佛吩咐四大弟子,迦葉尊者、羅睺羅尊者、賓頭盧尊者、君屠缽嘆尊者等,受佛授記留形住世,等待下一劫彌勒佛到來。

  有一種方法可以請賓頭盧尊者來。從前在普陀山、九華山、峨嵋山的叢林下常會有這種事,有錢的施主們來打千僧齋,供養一千個和尚吃一餐素齋,再送每人一塊銀洋。和尚一聽打千僧齋,老遠都趕了來,吃一餐好的素齋,又可拿紅包。這時候,我們這位大師兄賓頭盧尊者會來,他來時沒人知道,不過他走後會告訴你,證明佛法是真的,只是過後才讓你知道。

  你只要好好修行,證到了解脫阿羅漢果,能加持自己的壽命,可以得自在,你愛走就走,不走就留下,降伏了死魔。這個魔最難降伏,真不容易,要得到阿羅漢果才行。

  所以大家問我:怎麼樣叫報身成就?做到能降伏死魔,當然報身就成就了,做到這樣才能祛病延年,任何疾病都能去得了。

  證得無餘依涅槃時,盡滅惑業所感有漏取蘊,降伏粗分五蘊魔。

  達到無餘依涅槃的時候,粗分的五蘊魔降伏了。

  方才我們介紹的是小乘的修證次第,現在讓我們看看大乘的情況。

  大乘證得不退轉相,於三寶所獲得證信,即降伏粗分天魔。

  達到不退轉地,就是得到真空生妙有不退轉智時,那些粗分的天魔境界,可以降伏了。

  得八地,已於無分別智得自在故,降余粗分三魔。一直修到了八地,得到了無分別智,才能降伏粗分的另外三種魔境。

  微細四魔者,謂依無明習氣地及無漏業所起之意生身,即微細蘊魔。到了大乘境界,除了降伏那些粗分的四種魔境之外,還要注意檢查、降伏那些細微的魔境。

  什麼是微細的魔境呢?無始以來,我們思想生命的無明習氣的根,得了道以後,配合生起了意生身,可以出陽神、出陰神。如果這些陰神、陽神不是大徹大悟後生起的,而只是夾帶了一種欲望,由一種希求心而生的,這個意生身,就是微細的蘊魔。

  大乘菩薩道的魔境,微細得讓你分辨不出來。當然大家修持還不到這個境界,不懂得真正的意生身,那是菩提道的成果,法報化三身成就。重點在:依無明習氣地及無漏業所起之意生身,這個意生身就是微細的五蘊魔,換句話說,也是由我見我執來的。人捨不得自己,空了不干,總要抓住一個幻化之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