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這個“分別”兩字,不要搞錯了,以為分別總可以看得見,其實,有時候自己的分別心自己是看不見的。比如剛才同學問的:用功幾天,不想吃肉了。這時候你以為吃葷的分別心要離開了,不然!也許夢中看到那盤肉還香呢!當年我從峨嵋山閉關後下山,與一個出家朋友結伴同行,快到成都,離城五六里時,一股人臭味就逼上來了。那時才信西遊記中,妖怪找人肉吃很容易,一聞到哪裡有生人味,妖怪就來了。待進了城門,這位出家朋友聞到四川的回鍋肉,還香得很呢!於是忙催我趕緊離開,這個就是實執分別,在阿賴耶識中,我們自己不知道。能夠找得出來這個,就差不多了。
所以,有時候自己覺得這幾天用功得很好,心地蠻幹淨的,卻不曉得自己那個實執分別,一下就把自己掛上了。修道學佛,搞得心中很清淨的時候,有一個分別很可怕,稍稍看到別人講錯了話,做錯了事情,或者不合規矩,馬上覺得很討厭,那就是瞋心,分別實執。你以為分別實執那麼容易去啊!如果真的那麼容易,你早就成道了。
前面講過關於由修持而達到健康,以及做功夫進入定境的問題,因此採用了增壹阿含經修出入息的方法,結果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有許多人把這道理搞錯了,尤其是女性方面。女性作調息,收小腹時,注意力不可以在小腹,舉凡任何修法,都不可注意下丹田。凡是注意丹田,沒有不出毛病的,男性也是一樣。守下丹田會把肚子守大、腸子結厚、胃下垂,這叫什麼功夫?隋唐以後塑的佛像,都挺著大肚子,這完全是錯誤的塑法,這種塑法是很害人的,實際上不是這樣。
調息鍊氣,這個氣不是從鼻孔里出入的氣,只不過是借這股氣,加以運用。如同借用火柴一樣,點燃以後,就不要火柴了。每個人身體生命都是有暖的,身體本身也有氣,要把這個體會出來,才作安那般那。真把氣的道理體會出來,七天以內一定證果,這話不是開玩笑,佛法是不欺人的。
大家修氣修脈,連什麼是氣,什麼是脈都沒有搞清楚,專門在呼吸上搞。以前講過,呼吸、聲音這些都是生滅法,以生滅法求不生不滅之果,合邏輯嗎?當然錯了。至於鍊氣,我們身體內部本來就有氣,只要把自己本來有的引發,你真做到了,身體內部一定起變化了,那有什麼困難呢!
比如你疲勞了,想睡覺,這時只要吸入一口氣,停止呼吸,把氣閉住,身體內部本來有元炁(音QI)的,那個元炁(音QI)的功能就發起來了。等於乾電池用完,放在地上吸收電力,又可以重新用它。佛法修持的道理,同物理的道理是一樣的,實際上你懂了那個道理,本身的氣就會體認到,因此用本身的氣,就可以達到祛病延年,返老還童,容易得很,可說是易如反掌,就是因見地不到,所以才認不清。
不過認得了氣也很不容易,氣認得了,要煉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最多三天以內就可以做到,打坐想入定多少天都可以辦到,身體要怎麼輕靈就怎麼輕靈。所以佛告訴他的公子去修這個方法,很快就成就了。
為什麼羅睺羅容易修這個方法?童真入道,修這個方法幾天以內就證果。女孩子在第一次月經來以前,知識還沒開以前,以及男孩在性知識都不懂以前,都叫童真。要證果,不管男女老幼,無論年紀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無分別,生理色法轉了,整個六根不漏,那才轉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絕對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了知獨覺道之道相智因,順決擇分有四,謂開闡色等勝義中,無名言中假有,不違法性,是為暖位。
獨覺道同聲聞果又不同了,等於佛法的中乘道。無名言中假有,真空起妙有的作用,儘管執著有,並不違背空的法性。換言之,空了能夠起有的作用,才是獨覺道的暖位。
頂位是由通達色等勝義無減等所顯。
什麼是獨覺道的頂位?了解物質世界的色法,在第一義中沒有減少。比方抽一支煙,把煙抽完,用科學方法,把這些煙收集起來,可以再把它造成一支煙,一點分量都沒有少。所以進入空的境界,要它起妙有的作用也一樣不少。修成功的人,另外的生命再不要經過六道輪迴的投胎,自己意生身,意念一動,就可以造成另一個身體。
心法是了不起的,色法同樣的不可思議。佛法偏重於心法方面的開展,了了心,才能了色,了物質這一面。佛法不會向物質這一面開展,其實心物兩個是一元的,物也是同樣的不可思議。道家是向色法這方面走,先把它破掉,破掉後再修成功,這是了身。後世密宗也走這個路子,科學現在正在研究階段,也是向這一條路走。
我們學佛的人,不要輕視了現在的科學,隨時要接觸它,要看現代科學資料。為什麼美國人老是放人造衛星或太空梭到太空?他們在探討宇宙的奧秘。不過有一點很可憐,他們也只是摸到生命的最後面,光向外找,找了半天,就算找出來了,但是那個發動找的又看不見。所以學佛法修道的人,是迴轉來在自己這裡找,把“這個”找出來,“那個”就容易了,這就是要自己求證。
所以一個學佛修道的人非常自私,為什麼?因為隨時要照顧自己,隨時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有一點沒有解決,而認為自己對了,那是自欺之談。生老病死一切都要解決,學佛是要解決這些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學佛的人?一輩子來檢查自己,反省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做到的人,就是修行人。所謂自覺者,自己隨時找出自己的錯誤,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獨覺道的忍位是什麼呢?忍位由通達內空等故,了知色等勝義不可執。獨覺乘的人,內在證到空的境界,因此對於物質世界不執著。這還是中乘道,不是菩薩道。換句話說,學佛的人說空,你說你的,物質世界還是照樣存在。你打坐可以一坐一萬年,地球還是在轉,獨覺乘是這樣,地球是四大,它還是沒有被你空掉。那麼色與心兩個是絕對分開了嗎?如果是,就不是如來境界,楞嚴經說: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心物是一元的,這個原理要抓住,真正的大成就,非做到心物一元不可,只偏向一面是不行的。
所以,緣覺的世第一法,了知色等勝義無生等相。曉得生而不生。這本經典到處都講色,色法地水火風。唯識分析色法有三種:極微色、極迥色、法處所攝色。法處就是意識境界,自我可以生出地水火風,包含物質變化出來的作用,這些我們都要知道。
現證空性慧所攝持之大乘諦現觀,即是大乘見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見道。
現證空性即禪宗所講頓悟,“蹦”的一下,在教理就是現證空性。性空的境界一下呈現出來,這個時候智慧開悟,般若成就,現證空性所包含大乘道的所有現觀莊嚴,都出來了。所以淨土境界一下現前,立地成佛,這個在理論上就是大乘見道的境界。見道以後才好修道。等於看到米再做飯,見道等於看到米了,修道等於米下鍋了。至於大乘見道的這個界限,現在不講禪宗頓悟,只講功夫見地道理來說明,教下與宗下是不同的。比如淨土宗,你念一名南無阿彌陀佛就到家了,如果講教理,為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它是什麼道理,南無阿彌陀佛又怎麼念法等等,這些是教理。所以宗和教有差別,但是通宗的人沒有不通教的,通教的並不一定通宗,因為沒有做功夫的緣故。一定要做功夫求證,這裡所以說,界限唯在大乘見道,教理是這麼講。
所以,有時候自己覺得這幾天用功得很好,心地蠻幹淨的,卻不曉得自己那個實執分別,一下就把自己掛上了。修道學佛,搞得心中很清淨的時候,有一個分別很可怕,稍稍看到別人講錯了話,做錯了事情,或者不合規矩,馬上覺得很討厭,那就是瞋心,分別實執。你以為分別實執那麼容易去啊!如果真的那麼容易,你早就成道了。
前面講過關於由修持而達到健康,以及做功夫進入定境的問題,因此採用了增壹阿含經修出入息的方法,結果發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有許多人把這道理搞錯了,尤其是女性方面。女性作調息,收小腹時,注意力不可以在小腹,舉凡任何修法,都不可注意下丹田。凡是注意丹田,沒有不出毛病的,男性也是一樣。守下丹田會把肚子守大、腸子結厚、胃下垂,這叫什麼功夫?隋唐以後塑的佛像,都挺著大肚子,這完全是錯誤的塑法,這種塑法是很害人的,實際上不是這樣。
調息鍊氣,這個氣不是從鼻孔里出入的氣,只不過是借這股氣,加以運用。如同借用火柴一樣,點燃以後,就不要火柴了。每個人身體生命都是有暖的,身體本身也有氣,要把這個體會出來,才作安那般那。真把氣的道理體會出來,七天以內一定證果,這話不是開玩笑,佛法是不欺人的。
大家修氣修脈,連什麼是氣,什麼是脈都沒有搞清楚,專門在呼吸上搞。以前講過,呼吸、聲音這些都是生滅法,以生滅法求不生不滅之果,合邏輯嗎?當然錯了。至於鍊氣,我們身體內部本來就有氣,只要把自己本來有的引發,你真做到了,身體內部一定起變化了,那有什麼困難呢!
比如你疲勞了,想睡覺,這時只要吸入一口氣,停止呼吸,把氣閉住,身體內部本來有元炁(音QI)的,那個元炁(音QI)的功能就發起來了。等於乾電池用完,放在地上吸收電力,又可以重新用它。佛法修持的道理,同物理的道理是一樣的,實際上你懂了那個道理,本身的氣就會體認到,因此用本身的氣,就可以達到祛病延年,返老還童,容易得很,可說是易如反掌,就是因見地不到,所以才認不清。
不過認得了氣也很不容易,氣認得了,要煉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最多三天以內就可以做到,打坐想入定多少天都可以辦到,身體要怎麼輕靈就怎麼輕靈。所以佛告訴他的公子去修這個方法,很快就成就了。
為什麼羅睺羅容易修這個方法?童真入道,修這個方法幾天以內就證果。女孩子在第一次月經來以前,知識還沒開以前,以及男孩在性知識都不懂以前,都叫童真。要證果,不管男女老幼,無論年紀多大,修持第一步,非修到童真不可。如何修到童真?心念無分別,生理色法轉了,整個六根不漏,那才轉成童真之身,立刻入道,絕對不假,佛法是不欺人的。
了知獨覺道之道相智因,順決擇分有四,謂開闡色等勝義中,無名言中假有,不違法性,是為暖位。
獨覺道同聲聞果又不同了,等於佛法的中乘道。無名言中假有,真空起妙有的作用,儘管執著有,並不違背空的法性。換言之,空了能夠起有的作用,才是獨覺道的暖位。
頂位是由通達色等勝義無減等所顯。
什麼是獨覺道的頂位?了解物質世界的色法,在第一義中沒有減少。比方抽一支煙,把煙抽完,用科學方法,把這些煙收集起來,可以再把它造成一支煙,一點分量都沒有少。所以進入空的境界,要它起妙有的作用也一樣不少。修成功的人,另外的生命再不要經過六道輪迴的投胎,自己意生身,意念一動,就可以造成另一個身體。
心法是了不起的,色法同樣的不可思議。佛法偏重於心法方面的開展,了了心,才能了色,了物質這一面。佛法不會向物質這一面開展,其實心物兩個是一元的,物也是同樣的不可思議。道家是向色法這方面走,先把它破掉,破掉後再修成功,這是了身。後世密宗也走這個路子,科學現在正在研究階段,也是向這一條路走。
我們學佛的人,不要輕視了現在的科學,隨時要接觸它,要看現代科學資料。為什麼美國人老是放人造衛星或太空梭到太空?他們在探討宇宙的奧秘。不過有一點很可憐,他們也只是摸到生命的最後面,光向外找,找了半天,就算找出來了,但是那個發動找的又看不見。所以學佛法修道的人,是迴轉來在自己這裡找,把“這個”找出來,“那個”就容易了,這就是要自己求證。
所以一個學佛修道的人非常自私,為什麼?因為隨時要照顧自己,隨時要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有一點沒有解決,而認為自己對了,那是自欺之談。生老病死一切都要解決,學佛是要解決這些基本的問題。什麼是學佛的人?一輩子來檢查自己,反省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做到的人,就是修行人。所謂自覺者,自己隨時找出自己的錯誤,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獨覺道的忍位是什麼呢?忍位由通達內空等故,了知色等勝義不可執。獨覺乘的人,內在證到空的境界,因此對於物質世界不執著。這還是中乘道,不是菩薩道。換句話說,學佛的人說空,你說你的,物質世界還是照樣存在。你打坐可以一坐一萬年,地球還是在轉,獨覺乘是這樣,地球是四大,它還是沒有被你空掉。那麼色與心兩個是絕對分開了嗎?如果是,就不是如來境界,楞嚴經說: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心物是一元的,這個原理要抓住,真正的大成就,非做到心物一元不可,只偏向一面是不行的。
所以,緣覺的世第一法,了知色等勝義無生等相。曉得生而不生。這本經典到處都講色,色法地水火風。唯識分析色法有三種:極微色、極迥色、法處所攝色。法處就是意識境界,自我可以生出地水火風,包含物質變化出來的作用,這些我們都要知道。
現證空性慧所攝持之大乘諦現觀,即是大乘見道之相,界限唯在大乘見道。
現證空性即禪宗所講頓悟,“蹦”的一下,在教理就是現證空性。性空的境界一下呈現出來,這個時候智慧開悟,般若成就,現證空性所包含大乘道的所有現觀莊嚴,都出來了。所以淨土境界一下現前,立地成佛,這個在理論上就是大乘見道的境界。見道以後才好修道。等於看到米再做飯,見道等於看到米了,修道等於米下鍋了。至於大乘見道的這個界限,現在不講禪宗頓悟,只講功夫見地道理來說明,教下與宗下是不同的。比如淨土宗,你念一名南無阿彌陀佛就到家了,如果講教理,為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它是什麼道理,南無阿彌陀佛又怎麼念法等等,這些是教理。所以宗和教有差別,但是通宗的人沒有不通教的,通教的並不一定通宗,因為沒有做功夫的緣故。一定要做功夫求證,這裡所以說,界限唯在大乘見道,教理是這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