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孟子說那時各方面的老百姓們,盼望商湯的王師,像久處大旱的農民,對著萬里無雲的晴空,盼望著能有雲霓的湧現一樣。
不過歷史上湯武那個時候,是不是這樣,就不知道了。也許是仲扈這位左丞相,在制誥時對商湯仁義的強調宣揚。
孟子繼續描寫商湯征伐時,部隊紀律良好的情形說,當商湯的部隊打來了,當地的老百姓,做生意的還可以照常做生意,種田的也照常種田,一點也不受影響。
像這樣的情形是不是真的也有呢?在我們的歷史上,像這樣好的部隊,像這樣不擾民的戰爭,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問題全在於這位指揮部隊的司令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仁將——曹彬
如歷史上有名的仁厚將軍,宋朝初興時的曹彬。他奉命攻打江南,征服南唐後主——就是那位被俘解送到汴京途中、船上吟詩填詞“四十年來家園,三千里地山河”的李煜。
當時曹彬圍攻南京半年多,連秦淮河、白露洲、西門水寨都占領了。到最後,只要一仗就可以輕易攻進金陵——南京城了。李煜也準備要投降了。在這緊要關頭,總司令曹彬突然生病了。生的什麼病呢?大家都著急,都監——副總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潘美,先鋒——前敵指揮曹翰等都到總司令部去探病。問起生的是什麼病,曹彬說是心病。於是大家紛紛主張找醫生,還要找名醫。曹彬說,不必找醫生,我的病醫生治不好,只有你們各位能醫好。大家問什麼辦法。曹彬說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打進南京的時候,不許隨便殺一個人,也不許任何人奸淫擄掠,做不做得到?這時一班將領們只好說,你命令下來就好了嘛!曹彬說,不行,要先發誓。於是大家就發誓。發過誓後,立刻下攻擊令,打進了南京城,而城裡的老百姓還不知道呢!
潘美的難以控制,曹翰的好殺,都是事實。當宋太祖趙匡胤授命曹彬去打江南的時候,曾告誡曹彬最好不要多殺人,對李煜一家人,更是要加以保全。曹彬當下遲疑不答,既不抗拒命令,也沒有明確的答覆。他只問副將——副司令要派誰來負責。趙匡胤馬上懂了他的意思,立刻召見了潘美、曹翰等人,發表他們作副司令。不過,當著他們,交給曹彬他平日用的一把寶劍,告訴他說,你拿著這把劍,“如朕親臨”,等於我本人在場一樣,凡是副將以下不聽命的,我授權給你,你只管照軍法辦理,先斬後奏,一切由你全權作主。他一面對曹彬說,一面眼角看著潘美、曹翰。嚇得這些人汗流泱背,只有稟報:“末將聽命”的了。
曹彬的高明還不止如此。他又向趙匡胤請調一位將軍田欽祚,來擔任另一路的前敵指揮官。弄得潘美、曹翰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個姓田的,既狡猾,又貪污,愛爭功,又不肯負責。同時又最喜歡打小報告給趙匡胤,常常忌功而傾軋同事。曹彬所以請調了他來參加戰役,作用是準備平定江南之後,送點功勞給他,免得他在後方搗亂,又增加趙匡胤的懷疑顧慮,而對前方有所牽制。這就是曹彬高明的權術大用了。
曹彬、潘美等破城以後,李後主在無可奈何之下,穿著白紗衫帽,親自向曹彬投遞降書。他先見副帥潘美,只好叩拜如儀,潘美卻也答拜叩頭還禮。進一步,便要上船晉見大元帥曹彬,他也設拜叩頭。曹彬便叫左右告訴他說:恕我“介冑在身,拜不及答。”換句話說:對不起,我是軍人,只好以軍禮接見你,不能跪拜還禮了,請原諒。
行過了投降的典禮,正副元帥曹彬和潘美先自登上兩隻大船,很禮貌地請李後主上船飲茶。由岸上到戰船上的跳板,當然是獨木板。李煜素來是養尊處優,平時生活,哪裡受過一點罪,今天忽然要他經過獨木板上船,實在沒有這個膽子,再三排徊不敢踏上去。曹彬便命令左右的副官扶他上來。
曹彬的確是很仁厚,他招待李後主吃茶的時候,他問起李煜家庭的成員,知道總共有三百多人,就替他準備一百條官船,給李煜三天時間,收拾財物,帶著進京。並吩咐他儘管多帶些財物去,暗示我曹彬不要錢,可是到了京里,還是有人要錢的,得準備送紅包。然後放李煜這些人自己回去,連衛兵都不派一個跟著。其他將領們很不放心,但曹彬並不在意。他說,放心!他連上船的木板都不敢走,生怕掉下水去,可見他怕死得很,哪裡會有逃跑的勇氣。
曹彬知道有些人是靠不住的。等李煜走了,他吩咐副將潘美代理職務,表示自己要暫時離開總司令部三天,把統率部隊的責任交給他,並特別交代不許殺人犯軍紀。然後帶了二百名親信,在李後主的宮殿四周布防保衛,不許任何人闖進李煜的宮中。自己則親守在大門口,以防止下面的士兵們,以對待敵人的態度,進去危害騷擾。第三天以後,李煜帶了三百多人上了船,他才進宮去,查封了宮裡的財物,造冊呈報給朝廷。
據宋人的筆記,另一面他的副司令曹翰,後來奉命攻打九江。打進了九江,縱兵擄掠,還要屠城。而他自己卻裝了二十幾船的財貨寶物,悄悄地運回家鄉去了。與曹彬相較之下,就有天壤之別了。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仁將。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後代也很好,孫女做了宋仁宗的皇后,被譽為聖后;相傳還有一個孫女成了神仙,便是道家《靈源大道歌》的作者曹文逸真人。歷史上仁厚的名將,當然不只曹彬一個,其他還有很多,這裡只是提出最有名的曹彬作例子。
這就是王者之師、仁義之師的風範。打仗時只要屈服了敵方的領導階層就好,而對老百姓則是慰問、關懷、救助,像及時雨一樣,老百姓當然高興。孟子說,像這樣的仁義之師,所有《尚書》上仲虺在誥文上記載,那時的老百姓天天盼望著仁主到臨,仁主來了,就有好日子過,就能離開水深火熱的苦難。
孟子引用了《尚書》的話以後,又針對當時的情況對齊宣王說,現在燕國內政那麼紊亂,又虐待他的人民,你發兵去攻打燕國,這時燕國的老百姓以為水深火熱的生活可以有所轉機,他們將會有好日子過了,所以他們從家裡拿出吃的喝的,高高興興地招待你的部隊。如果你反而殺了燕國的百姓,捆綁他們的子弟,拆毀他祭祀祖先的宗廟,搬走他們貴重的寶物,使燕國的老百姓受到更深的痛苦,那怎麼可以呢?
至於國際上的觀感與反應,你要知道,天下各國諸侯對你國勢的強盛,本來就畏懼三分,現在你打下燕國,得了加倍的土地,又不行仁政,各國諸侯為了自己的安全,同時又有了口實,自然要聯合起來攻打你了。這等於是你自己發動天下的兵來討伐自己。現在你只有趕快發布命令,釋放俘虜,停止擄掠,再召集燕國的臣民代表開一個會,替他們選出一個賢君來,然後班師凱旋。這樣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對你的聯合攻擊。
仁義的實質與權謀
從歷史的資料看,齊、燕的結怨,有兩件事足以啟發後人的睿思。
第一是,燕王噲傳到昭王以後,燕國起來復仇。要復國讎,必須要內政修明,力圖強盛。而內政之修明,又以人才之爭取為先。他第一個就採用了郭魄“千金市馬骨”的精神原則,廣求人才,得到樂毅這一批賢能之士,一戰連下齊國七十二城,湔雪了國恥。
不過歷史上湯武那個時候,是不是這樣,就不知道了。也許是仲扈這位左丞相,在制誥時對商湯仁義的強調宣揚。
孟子繼續描寫商湯征伐時,部隊紀律良好的情形說,當商湯的部隊打來了,當地的老百姓,做生意的還可以照常做生意,種田的也照常種田,一點也不受影響。
像這樣的情形是不是真的也有呢?在我們的歷史上,像這樣好的部隊,像這樣不擾民的戰爭,曾經發生過很多次。問題全在於這位指揮部隊的司令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仁將——曹彬
如歷史上有名的仁厚將軍,宋朝初興時的曹彬。他奉命攻打江南,征服南唐後主——就是那位被俘解送到汴京途中、船上吟詩填詞“四十年來家園,三千里地山河”的李煜。
當時曹彬圍攻南京半年多,連秦淮河、白露洲、西門水寨都占領了。到最後,只要一仗就可以輕易攻進金陵——南京城了。李煜也準備要投降了。在這緊要關頭,總司令曹彬突然生病了。生的什麼病呢?大家都著急,都監——副總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潘美,先鋒——前敵指揮曹翰等都到總司令部去探病。問起生的是什麼病,曹彬說是心病。於是大家紛紛主張找醫生,還要找名醫。曹彬說,不必找醫生,我的病醫生治不好,只有你們各位能醫好。大家問什麼辦法。曹彬說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打進南京的時候,不許隨便殺一個人,也不許任何人奸淫擄掠,做不做得到?這時一班將領們只好說,你命令下來就好了嘛!曹彬說,不行,要先發誓。於是大家就發誓。發過誓後,立刻下攻擊令,打進了南京城,而城裡的老百姓還不知道呢!
潘美的難以控制,曹翰的好殺,都是事實。當宋太祖趙匡胤授命曹彬去打江南的時候,曾告誡曹彬最好不要多殺人,對李煜一家人,更是要加以保全。曹彬當下遲疑不答,既不抗拒命令,也沒有明確的答覆。他只問副將——副司令要派誰來負責。趙匡胤馬上懂了他的意思,立刻召見了潘美、曹翰等人,發表他們作副司令。不過,當著他們,交給曹彬他平日用的一把寶劍,告訴他說,你拿著這把劍,“如朕親臨”,等於我本人在場一樣,凡是副將以下不聽命的,我授權給你,你只管照軍法辦理,先斬後奏,一切由你全權作主。他一面對曹彬說,一面眼角看著潘美、曹翰。嚇得這些人汗流泱背,只有稟報:“末將聽命”的了。
曹彬的高明還不止如此。他又向趙匡胤請調一位將軍田欽祚,來擔任另一路的前敵指揮官。弄得潘美、曹翰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因為這個姓田的,既狡猾,又貪污,愛爭功,又不肯負責。同時又最喜歡打小報告給趙匡胤,常常忌功而傾軋同事。曹彬所以請調了他來參加戰役,作用是準備平定江南之後,送點功勞給他,免得他在後方搗亂,又增加趙匡胤的懷疑顧慮,而對前方有所牽制。這就是曹彬高明的權術大用了。
曹彬、潘美等破城以後,李後主在無可奈何之下,穿著白紗衫帽,親自向曹彬投遞降書。他先見副帥潘美,只好叩拜如儀,潘美卻也答拜叩頭還禮。進一步,便要上船晉見大元帥曹彬,他也設拜叩頭。曹彬便叫左右告訴他說:恕我“介冑在身,拜不及答。”換句話說:對不起,我是軍人,只好以軍禮接見你,不能跪拜還禮了,請原諒。
行過了投降的典禮,正副元帥曹彬和潘美先自登上兩隻大船,很禮貌地請李後主上船飲茶。由岸上到戰船上的跳板,當然是獨木板。李煜素來是養尊處優,平時生活,哪裡受過一點罪,今天忽然要他經過獨木板上船,實在沒有這個膽子,再三排徊不敢踏上去。曹彬便命令左右的副官扶他上來。
曹彬的確是很仁厚,他招待李後主吃茶的時候,他問起李煜家庭的成員,知道總共有三百多人,就替他準備一百條官船,給李煜三天時間,收拾財物,帶著進京。並吩咐他儘管多帶些財物去,暗示我曹彬不要錢,可是到了京里,還是有人要錢的,得準備送紅包。然後放李煜這些人自己回去,連衛兵都不派一個跟著。其他將領們很不放心,但曹彬並不在意。他說,放心!他連上船的木板都不敢走,生怕掉下水去,可見他怕死得很,哪裡會有逃跑的勇氣。
曹彬知道有些人是靠不住的。等李煜走了,他吩咐副將潘美代理職務,表示自己要暫時離開總司令部三天,把統率部隊的責任交給他,並特別交代不許殺人犯軍紀。然後帶了二百名親信,在李後主的宮殿四周布防保衛,不許任何人闖進李煜的宮中。自己則親守在大門口,以防止下面的士兵們,以對待敵人的態度,進去危害騷擾。第三天以後,李煜帶了三百多人上了船,他才進宮去,查封了宮裡的財物,造冊呈報給朝廷。
據宋人的筆記,另一面他的副司令曹翰,後來奉命攻打九江。打進了九江,縱兵擄掠,還要屠城。而他自己卻裝了二十幾船的財貨寶物,悄悄地運回家鄉去了。與曹彬相較之下,就有天壤之別了。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仁將。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的後代也很好,孫女做了宋仁宗的皇后,被譽為聖后;相傳還有一個孫女成了神仙,便是道家《靈源大道歌》的作者曹文逸真人。歷史上仁厚的名將,當然不只曹彬一個,其他還有很多,這裡只是提出最有名的曹彬作例子。
這就是王者之師、仁義之師的風範。打仗時只要屈服了敵方的領導階層就好,而對老百姓則是慰問、關懷、救助,像及時雨一樣,老百姓當然高興。孟子說,像這樣的仁義之師,所有《尚書》上仲虺在誥文上記載,那時的老百姓天天盼望著仁主到臨,仁主來了,就有好日子過,就能離開水深火熱的苦難。
孟子引用了《尚書》的話以後,又針對當時的情況對齊宣王說,現在燕國內政那麼紊亂,又虐待他的人民,你發兵去攻打燕國,這時燕國的老百姓以為水深火熱的生活可以有所轉機,他們將會有好日子過了,所以他們從家裡拿出吃的喝的,高高興興地招待你的部隊。如果你反而殺了燕國的百姓,捆綁他們的子弟,拆毀他祭祀祖先的宗廟,搬走他們貴重的寶物,使燕國的老百姓受到更深的痛苦,那怎麼可以呢?
至於國際上的觀感與反應,你要知道,天下各國諸侯對你國勢的強盛,本來就畏懼三分,現在你打下燕國,得了加倍的土地,又不行仁政,各國諸侯為了自己的安全,同時又有了口實,自然要聯合起來攻打你了。這等於是你自己發動天下的兵來討伐自己。現在你只有趕快發布命令,釋放俘虜,停止擄掠,再召集燕國的臣民代表開一個會,替他們選出一個賢君來,然後班師凱旋。這樣還來得及阻止各國對你的聯合攻擊。
仁義的實質與權謀
從歷史的資料看,齊、燕的結怨,有兩件事足以啟發後人的睿思。
第一是,燕王噲傳到昭王以後,燕國起來復仇。要復國讎,必須要內政修明,力圖強盛。而內政之修明,又以人才之爭取為先。他第一個就採用了郭魄“千金市馬骨”的精神原則,廣求人才,得到樂毅這一批賢能之士,一戰連下齊國七十二城,湔雪了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