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一切言語文字都不能表達。你看維摩居士一路嘩啦嘩啦講到底,當著佛的面一路否定,好像在拆佛的房子,一路拆光了。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他說,佛法就是如此,有這樣的觀點,才是真正的佛法;與這樣的觀點不同的,都是邪魔外道!這裡說的如來身是法身,就是形上學說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就是如此。光明、黑暗,善惡,來去……等等,都是現象,不是那個能生現象的自性。所以這一切現象境界都不是佛。

  這段話我們是拆開來講,以文字來講,文學境界非常的高,後世很多名作的詩詞,就是從這些境界出來的。這一品經值得細細的讀,如果敲木魚來念,就沒有味道了。

  我們這一品是見阿閦佛品,前面一路都是在講佛境界,但是什麼是佛境界?因為文字簡單,反而特別難講。希望各位不要只以我解釋的為準,我只是幫助大家,提起注意而已。上文中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思想的不是,意識的也不是。到了成佛境界,智慧也沒有用。

  本經翻譯人鳩摩羅什法師的弟子僧肇,他著作的《肇論》,有一篇就寫〈般若無知論〉。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後,無所謂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說,最聰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來最平凡最笨的人,卻有上上智。一般人覺得自己聰明的,其實是笨人。什麼理由?因為他不肯平凡;真能夠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不但佛經如此說,中國儒家道家,乃至西洋許多哲學家,都有差不多相同的道理。這個道理要信,是正信就入門,《華嚴經》也提到「信為道源功德母」。這個信不是一般宗教的信,宗教的信偏重人的情感,佛法的信是理性的。

  過去禪宗的祖師們常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後來成為通俗的成語,用來鼓勵人。但是可能大家沒有仔細想過,爬到了頂尖了,更進一步不就跌死嗎?這話的道理就是要踏實,就是《中庸》說的「極高明而道中庸」。最高明的人就是最平實的人,所以不要自視高明,沒有什麼叫作聰明有學問的,都是人類意識上的妄想,但妄想清淨就很難了。

  我常說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往往是鄉下的老太太們。他們過的是平凡的生活,但也是我最羨慕的生活。「鄉村四月閒人少,采了蠶桑又插田。」這種日子不是你們都市中長大的青年可以想像的。我記得以前常看到鄉下的老太太們,在黃昏時搬條板凳坐著看天,非常悠然。如果你去問他們日子如何,他們多半會說日子過得苦啊,為什麼苦呢?命嘛!命是不是靠得住不曉得,但老太太們可是承認的,認為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的命。

  反而是知識愈高的愈不認命,即使信佛也是功利主義掛帥,一信佛就想得利益,假使得不到利益,就會埋怨宗教不靈。

  為什麼我講這些?我希望你們再讀一讀上次講的那一段。維摩居士講了半天什麼是佛,空的不是,有的也不是;高的不是,低的不是;總歸都不對。你說我有個對的,你那個對的還是不對。那麼就是都不對了?嘿,都不對還是不對。四面八方都把你堵住了,最後,原來我還是我,也不增也不減,很平常的,就接近如來境界了。說境界其實也不正確,因為又著了相,他其實是無境界又非無境界的,一切境界都是,又都不是。你要了解這一點,才可以繼續讀下文。 維摩居士從哪裡來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這時,舍利弗問維摩居士,你是從哪一個世界隱沒,而投胎到這個世界來的?「沒」(讀如「末」)就是滅,死去的意思。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維摩居士問舍利弗,你所學的佛法道理中,有生有滅嗎?「沒生」就是生滅。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舍利弗答,真正佛法沒有所謂生或滅。各位要注意,真正佛法不在打坐參禪這些空事上面。你體會一下現在的心境,思想就叫作生滅心,有生沒的。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很快的,念頭過去就沒有了嗎?再想還是有的,所以沒有「沒」。真沒有「沒」嗎?它又沒有生過。每一個念頭都停留不住,所以勿以有無當成真有真無。《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都是不可得的。要能在這個境界上看清楚了,這就是學佛的根本道理。

  你們不論年紀,這個心用了這麼久了,有損害嗎?沒有。現在用還是它。過去的過去了,抓不回來的;未來的還沒來;現在的,剛一覺得又即刻成為過去了。所以要明白了根本什麼都不能把握,心境自然平靜下來了,這就是學佛的正路。作如此觀者為正觀,非如此觀者為邪觀。因此你想求個咒子,找個什麼稀奇的法門,那都是在妄想,因為你求的都是生滅法。佛法是非生滅法,言語道斷還有個什麼咒?還有個什麼法門?

  「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佛法中的「法」代表著一切物、事、理,是個綜合的代名詞。維摩居士說,如果諸法沒有生滅,為什麼你要問我是從哪個世界滅了,才生到這個世界?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維摩居士又說,我問你,譬如魔術師變出來的男人或女人,是有生滅的嗎?我們看電影,銀幕上的人物是假的嗎?不是,是拍攝真人而來,相貌動作都是真的。你說是真的嗎?它只是映在銀幕上,放映機一關掉就沒影子了。所以佛說我們的所作所為皆如昨夢。我們作了幾十年的人,都像昨天的夢。昨天的夢都抓不住了,如夢如幻。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舍利弗答,魔術變出的人是沒有生滅的。

  「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維摩居士問,你豈沒有聽佛說過,一切法如幻,像魔術一樣的幻相嗎?

  「答曰:如是。」舍利弗答:是的,佛是這麼說過的。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維摩居士追著說,既然曉得一切法如夢如幻,那為什麼你還要問我是從哪個世界滅了,才生到這個世界?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這一段話很重要。從物理學來講,你把一張紙燒成灰,就沒有了嗎?那只是紙的形態沒有了,質能是可以互變的,燒了紙產生了熱、光、煙、灰燼。僧肇寫過《物不遷論》,世界上這些物質沒有動過,時間也沒有流動過,過去、未來幾千萬億年都沒有的,只是現在,現在也不可得。

  所以維摩居士再說,舍利弗,你認為有「沒」,以為有什麼事或物滅亡了,那是騙人的,只是物理敗壞的現象而已。相反的,你認為有「生」,以為有什麼事或物生出來了,也是騙人的,只是物理相續的現象而已。那個能思有沒有生的才是道,就是佛,是不屬於生滅的。所以,維摩居士講,菩薩雖然肉體敗壞了,他的法身仍然在此為善。菩薩雖然肉體生出來了,也決不做任何一點小惡。 維摩居士為什麼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