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佛土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那是一切佛菩薩的共業所造。我們這個世界,是我們眾生共業所生。共業別業的問題這裡不講了,到別的課程再說。譬如我們說五方佛,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佛,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東方再過去,還有阿閦佛,多得很。關於這方面,你要看大藏經里的一部《千佛名經》,講得很清楚。要了解釋迦牟尼佛如何介紹阿彌陀佛佛土,就要研究《法華經》《大寶積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我常對人說笑話,我說你們念阿彌陀佛那麼誠心,真是好沒良心啊!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我們的,結果你每次念阿彌陀佛都不先念釋迦牟尼佛,真是新人入洞房,媒人拋過牆。現在連釋迦牟尼佛的教化都不理了,如此忘本,連作人都不夠,還能成佛嗎?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介紹了很多佛土,就這一點來講真值得敬佩,而且佛也沒有說自己了不起。大乘菩薩戒第一條,就是不自贊毀他,犯了這條戒就沒資格學佛了。有的人即使不自贊毀他,但是卻會間接的這麼做,例如被問起某某人如何,就答,他,我沒有意見!好像自己很有道,不說人家壞話,但是這個態度比罵人還糟。

  佛土個個不同,依每個佛的教化和成就不同,佛土的境界就不同。這個原則把握住了,經文中所提到的佛土就不用一一詳細介紹了。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有的佛土清淨,寂寞無言,萬一你到了那個境界,能受得了嗎?恐怕很難。我們人越到老就越想找人講話,要找聽眾。乃至沒人可講了,心裏面還在講,念頭不能止。學佛真的絕對清淨了,你反而會害怕的,要能夠享受清淨,享受寂寞,才可以學佛。

  我有個朋友,年紀很大了,學問很好,學佛也幾十年了,他用功也很有心得,在外面名氣也很大,去年他來看我,說到他到國外某某人的道場去了一趟,那邊只有一個人,人家要他住下來,他不肯。我問為什麼。他說自己只住了一夜,清晨起來看到主人一個人跪在房中念佛,那個場面好淒清寂寞,自己實在受不了,所以不肯住下去。我聽了就說,那個人實在了不起。

  修行能否做到清淨佛土暫且不談,能做到寂寞無言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做到寂寞無言呢?蒼雪大師有詩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沒有煩惱,沒有事,善惡是非苦樂都沒有,這才是寂寞無言。不是嘴裡沒有說話,而是心聲都沒有了。

  「無說無示」沒有任何表示。「無識」沒有意識作用,這是第六意識之識。「無作」不作意了,是五遍行之作意。不管你修淨土、禪宗、密宗,能做到這一條,就是佛境界。無為而作佛事,佛的清淨法身就現前了,這也就是禪宗的開悟境界,也就是真淨土,心的淨土。

  佛說的這一段話就是點題,今天的年輕人不懂點題,過去的人考功名作文章,看了題目,提起筆寫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點題,也就是能把握住題目,把題目破掉了,也叫破題。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威儀就是態度,生活的行為,歸納起來有行、住、坐、臥四大威儀。有很多同學連個走路的樣子也沒有,或者是畏畏縮縮的,哪還有威儀?進止就是進退,中國文化的傳統教育,六歲入小學就學灑掃、應對、進退,就是學作人做事。過去的建築,一進人家客廳,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分得清清楚楚。今天的家居布置不同,許多家庭連主人自己也搞不懂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在今天也要搞清楚坐汽車那個是尊位。常碰到同學幫我把門一拉就請我先上,要我鑽到那最難擠進去的位子,我就說讓他先進去,他死也不肯。還有同學一定要讓我坐后座中間的位子,你有什麼辦法!講這些不是空話,真學佛的人對威 儀進止一定要了解,這都是佛事。

  施為是做出來的行為,這裡施不是布施,是表達出來的,為是行為。一切施為沒有不是佛事。大陸上有些廟子裡有五百羅漢堂,那些羅漢的像塑得好,沒有兩個羅漢的面孔是一樣的,而且每個的姿勢都不同。這表示每個姿態都可以入定,入定不一定要打坐。如果只有在一個姿態才能定,換個姿態不能定,那也就不叫定了。真的定是無處不定,所以,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學佛就是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處是魔,開眼閉眼都是魔。羅漢在中文的意義是殺煩惱賊,翻成殺賊不是太高明,所以還是用羅漢。人生有四種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第一個煩惱魔我們就解脫不了。可是要注意,佛學說人生是煩惱的,煩惱不是痛苦,比痛苦輕,討厭就是煩,覺得頭痛就是惱。人生隨時隨地有煩惱,這是個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練之意,到了隋唐以後把磨字下面換成了鬼字,這下子糟了,磨變成了紅眉毛綠眼睛的魔了。

  煩惱魔多得很,貪嗔痴慢疑都會起煩惱,貪長壽,貪名,貪利,貪學問,貪學佛,都是貪。心裡所貪的辦不到,就起煩惱了。陰魔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擾你,是色陰魔。受陰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氣脈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達到「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擾,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覺都空了,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轉的力量仍然不停。識陰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識陰都是魔,這講起來就要講唯識了。

  死魔,人活著就是在等死,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向著死的那一天前進,誰也免不了。

  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來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們地球上的眾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說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來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像我們,魔才不來磨呢!沒那個資格,你燒三支香他都不來的。他還怕你呢!等於說你不會去找比你還窮的朋友,而喜歡去找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所以說人到了高位之後,就有許多人來找他,這些人就是他的魔。這些數據在《大寶積經》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麼時間碰到哪一種境界是哪一種天魔,你曉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囉嗦,他就不來了。

  有人修道,剛進步一點就出個岔子,見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變成「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魔就沒得玩了。魔不是壞東西,就是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興了。你作他的伴侶,同他滾作一堆,魔就對你很好。所以說,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脫不了。

  因為有這四魔,就在一念之間,產生八萬四千煩惱。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這其間就有如此多的煩惱,因為大家體會不到,就說佛法在吹牛。當你真有功夫時,自然就體會到了。你試試看,當你在寫文章時,雖然一個個字在寫,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這個字上了,對不對?你能靜下來,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講話,你一字一句聽進去時,思想就不知道已經轉了多少彎了。所以你剛進步一點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夠,還自以為自己做對了。如果能把這個煩惱清淨了,才能轉成佛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