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切眾生的生命勞累得不得了,是什麼使你勞累呢?就是煩惱魔。以佛法看來,這個人的生命、世界的歷史、社會的進步繁華,都是煩惱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類科學昌明,經濟發達,都是煩惱魔所造的。

  而佛法在哪裡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轉煩惱就成菩提。你求沒有煩惱,那就不能作佛事。佛法的標記是蓮花,天主教的標記是十字架(其實是卍字拆開來的,也是個圓圈拆開的),回教的標記是半個月亮。蓮花的特性是它不長在乾淨的地方,那泥巴越髒,蓮花長得越好。它另一個特性是花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開就有蓮蓬,蓬中就有蓮子。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鍊自己,才是佛道。

  中國有個很好的對聯,我也屢次提到,你們青年人要記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練,失敗更是磨練。只有白痴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穌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

  「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剛才講過《維摩詰經》是由果說因,這一品就是在講怎麼樣學佛。學菩薩道的人,懂了上面所講的道理,如果看見了一切淨土,包括西方極樂世界在內,不以為喜(不像有的人只做了一個好夢,就樂得三天吃不下飯,這太小喜了),也不貪求這境界,也不自以為高得不得了,平等視之。《金剛經》就說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如果看到不淨佛土時,也就是看到不對的人,不合佛法的事,心裡不要不歡喜。尤其學佛的人,或者想作領袖的人,更要養成這種態度。你不用憂愁,不覺得是障礙,也不埋沒它,平等了就不分高下。

  只要對一切佛恭敬,如何恭敬?就是生清淨心。例如你在廟子看了佛像,真好啊!唉,你已經不清淨了,喜歡得不得了。什麼是清淨心?就是上面說的「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一念不生。換句話說,若你真清淨了,你的本心就是佛土,不用向外求了。「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這句話要小心留意,你喜歡得不得了,一下子歡喜得跳起來了,我就要打電話找救護車,送你去精神病院了。一下子很灰心昏過去了,臉發白了,也要找救護車的。清淨心是既無歡喜也無悲,平平靜靜,不是昏沈,這就是佛法的入門處。

  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學佛到了什麼程度,隨時隨地看自己清淨心到什麼程度就知道了。如果你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心裡散亂,哪有一點清淨呢?散亂不是清淨,昏沈也不是清淨,真清淨就像八月十五的夜裡,一輪明月當空照,萬里無雲萬里天,清涼自在。這個境界是未曾有,當然沒有的,你幾時有過?都被染污擋住了,你到了這境界就是大乘入門了。 佛土為何不同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很多人來問我,他要學哪個法好。觀世音菩薩化身,在密宗有二十一尊度母,顯教有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都是方便法門,因為眾生的習氣不同、業力不同之故。佛的功德是一切平等的,但是為了要教化一切眾生,就不得不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化。有的同學問我,為什麼密宗的佛像要塑得那麼恐怖,我就反問他,佛是什麼樣子,你看過嗎?你只看過顯教廟子裡塑的佛像,臉胖胖傻傻的,眼睛也張不開的。但是你要知道,佛是以各種姿態來教化眾生,所謂不垢不淨,現各種不同的佛土。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各個佛都有佛土,也都是各個不同的。像西方有阿彌陀佛,東方有藥師佛,又如本經所講上方香積佛國,那個佛土的地都是香的,這個大家可能沒有經歷過。

  我個人有個經驗(當然不是佛土了),當年我上峨嵋山,在山上走到一個沒去過的廟子,剛走到門口,我就覺得以前來過,原來是年輕時夢中來過的。為了求證,就進去求見當家住持,問他廟旁邊是否有條路入山。他說是有,不過路的入口已經封了三十年了。他反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只有告訴他是推測,想當然爾。後來我就要求試走這條路,他同意了。結果這條路走起來平坦舒服,像踏在墊子上軟軟的,路上還有香味散出來。此後我就常常一個人去走這條路,走遠了還把衣服脫光,曬曬太陽。

  這條路多年沒人跡,落下來的松枝松葉松子堆上去,所以就又軟又香,假使是有動物死在路上,讓樹葉蓋住,再被太陽一照,就會有臭味出來,甚至變成瘴氣,人聞了會生病,甚至死亡的,這個情況在貴州一帶特別多,所以人在那邊要抽菸來克服瘴氣。

  佛告訴阿難,你看見一切佛的國土種種不同,例如極樂世界的環境,與我們世間和其它世界是不同的,但是虛空都是一樣的。環境之不同,等於我們每人業力不同,所修行的境界也都是不同的。如果執著一定要從某一種法門進入的才是佛法,其它不是佛法,那就錯了。所以有的同學我勸他學密宗,因為適合他的業力資質;有的同學則勸他學淨土,我可沒有定法的。有些人可以打打坐,但我不會跟他說禪宗。所以佛土各有不同,這就要了解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虛空自性只是一個,起用各有不同。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現在說明真正佛法是什麼。所謂十方三世諸佛,十方代表空間,三世代表時間。在空間和時間中有很多佛,不只一個。有人用現在新的觀念名詞來講,說佛教是多元論,也是多神論;相反地,也有其它宗教批評佛法是無神論。說佛法是無神論,是絕對的誤解,而且是很嚴重的誤解。可惜的是,有很多學佛的人附和這種講法。說佛法是多元論或多神論的,也是誤解。真正的佛法是一元論,而且元也不元。說是一元論也只是個哲學代名詞。所謂多是講起用現象,宇宙萬有現象各有不同,但是萬有功能就是一體。這個交待了,我們迴轉來看本經。

  佛告訴阿難,每個佛都有他的色身。我們欲界的眾生才有肉體,這個生命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色界的眾生就不一定,不是像我們有血有肉,而只有光色;無色界的眾生連光色都不是,更不是我們這個肉體樣子,但是生命還是有個體的存在。這個個體是從大我中分化出來的小我身體。在佛法裡,所有三界眾生,不管是哪一種身體,都稱為色身。

  色有兩層意義,第一,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之身,屬於色法的,所以叫色身;第二,色也包括光明,即使是欲界的眾生,有成就的人的色身自然就有光,這是色身的光,不是電燈的光,講修持一定要了解這個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