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怎麼回事?”胡二已經警覺的發現了外面的異樣, 他也來到了院中, 問張皓文道:“有人來過?”
面對胡二, 張皓文不想有所遮掩,便道:“我聽見屋頂上似乎有人。胡大哥, 最近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胡二下意識的想搖頭,不過他還是遲疑了一瞬,這個表情落在張皓文眼裡,他馬上就起了疑心:“胡大哥, 眼下清兒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你若是發現了什麼,一定要告訴我,不要隱瞞。”
胡二低著頭想了一會兒,緩緩嘆了口氣,在階前坐了下來,對張皓文道:“此事我也暫時不敢斷定,初九那日你們去考試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人在院子周圍轉來轉去,不過,據我看,來的人不止一個,且他們的本事和我都不相上下。你不要怕,這些人並不是衝著你來的,而是衝著我和清兒來的。”
“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再隱瞞了。你們想必知道,如今皇上膝下,只有兩位皇子和兩位公主,兩位公主都是胡皇后所生,一直到宣德二年,皇上身邊的妃嬪都不曾誕下皇子,宣德二年十一月,皇上最寵愛的孫貴妃忽然誕下一子,到了宣德三年,胡皇后因自己體弱不能生育為由,自願退居長安宮修道,將後位讓給了孫貴妃。是以如今孫貴妃成了孫皇后,而曾經的胡皇后號為靜慈仙師,潛居於長安宮之中。”
“哎,胡大哥,你說孫貴妃‘忽然’誕下一子?這是什麼意思?”張吉聽得津津有味,這時卻開口問道:“這女人生孩子都是懷胎十月嘛,哪有突然生孩子的,少爺,你說是吧?”
“呵呵,你小子還知道女人生孩子的事兒!”不知道什麼時候丘洵從屋裡出來了,披著一件外衣走到庭中,他好像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一樣,兩眼放光的道:“原來,傳聞是真的呀?”
“什麼傳聞?”張吉越聽越糊塗了:“丘相公,我怎麼沒聽說過呀?胡大哥,你快把事情說完好嗎?”
“哎呀,宮內盡人皆知,孫貴妃是奪宮人之子為己子呀!那孩子,根本不是她的親生骨肉!”丘洵一句話驚呆了張吉,他和張皓文都不約而同的看向胡二,似乎要從他那裡找出答案。
“沒錯,丘小相公,雖然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但這就是事情的真相。”胡二忿忿的道:“可憐家姐自認德行無愧,卻因為不像孫氏那樣一味迎合皇帝的心意,屢屢勸誡他不要沉溺女色,像先帝那樣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惹得皇帝對她生了倦意,就這樣聽信孫氏挑撥,將她的後位廢除了!”
“原來,胡皇后是你的姐姐。”之前張皓文和丘洵、邢恕對此也多有猜測,如今終於得到了證實。只見胡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朝中百官多對此事不滿,認為皇后無故被廢,並非賢君所為,但皇上一意孤行,率召內閣大臣商議,他們也沒有辦法呀!還有,張太后知道孫皇后心機頗重,不想讓她如此作為,但……”
“兒大不由娘……”張皓文搖頭道:“從孫氏進宮的那一天起,這樣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孫氏年輕貌美,又和皇上一起長大,雖然如今後宮其他佳麗或許分去了她的寵愛
,但比起讓一個宮人做太子的母親,皇上還是選擇了孫氏,這樣一來他可以擺脫時不時向他進言的胡皇后,二來他的長子的太子身份有了保障,唉,只是可惜了你姐姐胡皇后。”張皓文話音一轉:“不過,對於孫皇后來說,太子並非她親自所出,這想來一直是她的一塊心病吧!”
“唉!”胡二嘆了口氣:“正是如此呀!所以自從去年年底孫皇后有了身孕,如今的太子就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加之宮內太醫皆言她所懷的是個男胎……”
“孫氏如今已為正宮,若是太子早夭,那按照古訓,有嫡立嫡,無嫡才立長,她的兒子身為嫡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做太子了!”丘洵沉吟道。
胡二點了點頭:“家姐雖然退居長安宮,但她原先在坤寧宮的侍女們發覺孫皇后有毒害太子之意,不敢擅自隱瞞,又不敢告訴皇上,就將此事透露與她,想尋求個保住太子的辦法,家姐感嘆‘稚子何罪之有,竟無辜遭此禍患?!’因此趁孫皇后診脈安胎之際,連夜喚我入宮,讓我帶太子出宮暫時避開孫皇后的迫害。”
“且姐姐說過,孫皇后命中無子,我們只需暫避一時,很快就能回宮,但誰知道孫皇后卻派人一路追殺我們,逃到廣州遇見你們的時候,我真的以為我要葬身海底了。”胡二看著張皓文和丘洵,對他們道:“你們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大明的未來,這份功德,胡某永世難忘。”
張皓文雖然對大明的未來將會如何仍然不太確定,但胡二的話有他的道理。看樣子,孫皇后被太醫們忽悠了一把,太子還是太子,而只有保住太子,她才能穩坐皇后之位。別忘了,皇上還有一個兒子呢!太子出生之後不久,朱瞻基身邊伺候他的宮女又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那宮女因此也被冊封為妃子,想來孫氏奪宮人之子,也是因為當時知道了吳氏懷孕的緣故,生怕吳氏在自己之前生下兒子吧!
不過,吳氏地位低賤,性情柔順,對於已經有了太子的孫氏來說,似乎構不成什麼威脅,可要是沒有太子,如今她也已經年長,皇上的寵幸難以持久,將來她的後位如何,那可就很難說了……
面對胡二, 張皓文不想有所遮掩,便道:“我聽見屋頂上似乎有人。胡大哥, 最近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胡二下意識的想搖頭,不過他還是遲疑了一瞬,這個表情落在張皓文眼裡,他馬上就起了疑心:“胡大哥, 眼下清兒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你若是發現了什麼,一定要告訴我,不要隱瞞。”
胡二低著頭想了一會兒,緩緩嘆了口氣,在階前坐了下來,對張皓文道:“此事我也暫時不敢斷定,初九那日你們去考試的時候,我就發現有人在院子周圍轉來轉去,不過,據我看,來的人不止一個,且他們的本事和我都不相上下。你不要怕,這些人並不是衝著你來的,而是衝著我和清兒來的。”
“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再隱瞞了。你們想必知道,如今皇上膝下,只有兩位皇子和兩位公主,兩位公主都是胡皇后所生,一直到宣德二年,皇上身邊的妃嬪都不曾誕下皇子,宣德二年十一月,皇上最寵愛的孫貴妃忽然誕下一子,到了宣德三年,胡皇后因自己體弱不能生育為由,自願退居長安宮修道,將後位讓給了孫貴妃。是以如今孫貴妃成了孫皇后,而曾經的胡皇后號為靜慈仙師,潛居於長安宮之中。”
“哎,胡大哥,你說孫貴妃‘忽然’誕下一子?這是什麼意思?”張吉聽得津津有味,這時卻開口問道:“這女人生孩子都是懷胎十月嘛,哪有突然生孩子的,少爺,你說是吧?”
“呵呵,你小子還知道女人生孩子的事兒!”不知道什麼時候丘洵從屋裡出來了,披著一件外衣走到庭中,他好像聽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一樣,兩眼放光的道:“原來,傳聞是真的呀?”
“什麼傳聞?”張吉越聽越糊塗了:“丘相公,我怎麼沒聽說過呀?胡大哥,你快把事情說完好嗎?”
“哎呀,宮內盡人皆知,孫貴妃是奪宮人之子為己子呀!那孩子,根本不是她的親生骨肉!”丘洵一句話驚呆了張吉,他和張皓文都不約而同的看向胡二,似乎要從他那裡找出答案。
“沒錯,丘小相公,雖然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此事的,但這就是事情的真相。”胡二忿忿的道:“可憐家姐自認德行無愧,卻因為不像孫氏那樣一味迎合皇帝的心意,屢屢勸誡他不要沉溺女色,像先帝那樣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惹得皇帝對她生了倦意,就這樣聽信孫氏挑撥,將她的後位廢除了!”
“原來,胡皇后是你的姐姐。”之前張皓文和丘洵、邢恕對此也多有猜測,如今終於得到了證實。只見胡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朝中百官多對此事不滿,認為皇后無故被廢,並非賢君所為,但皇上一意孤行,率召內閣大臣商議,他們也沒有辦法呀!還有,張太后知道孫皇后心機頗重,不想讓她如此作為,但……”
“兒大不由娘……”張皓文搖頭道:“從孫氏進宮的那一天起,這樣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孫氏年輕貌美,又和皇上一起長大,雖然如今後宮其他佳麗或許分去了她的寵愛
,但比起讓一個宮人做太子的母親,皇上還是選擇了孫氏,這樣一來他可以擺脫時不時向他進言的胡皇后,二來他的長子的太子身份有了保障,唉,只是可惜了你姐姐胡皇后。”張皓文話音一轉:“不過,對於孫皇后來說,太子並非她親自所出,這想來一直是她的一塊心病吧!”
“唉!”胡二嘆了口氣:“正是如此呀!所以自從去年年底孫皇后有了身孕,如今的太子就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加之宮內太醫皆言她所懷的是個男胎……”
“孫氏如今已為正宮,若是太子早夭,那按照古訓,有嫡立嫡,無嫡才立長,她的兒子身為嫡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做太子了!”丘洵沉吟道。
胡二點了點頭:“家姐雖然退居長安宮,但她原先在坤寧宮的侍女們發覺孫皇后有毒害太子之意,不敢擅自隱瞞,又不敢告訴皇上,就將此事透露與她,想尋求個保住太子的辦法,家姐感嘆‘稚子何罪之有,竟無辜遭此禍患?!’因此趁孫皇后診脈安胎之際,連夜喚我入宮,讓我帶太子出宮暫時避開孫皇后的迫害。”
“且姐姐說過,孫皇后命中無子,我們只需暫避一時,很快就能回宮,但誰知道孫皇后卻派人一路追殺我們,逃到廣州遇見你們的時候,我真的以為我要葬身海底了。”胡二看著張皓文和丘洵,對他們道:“你們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大明的未來,這份功德,胡某永世難忘。”
張皓文雖然對大明的未來將會如何仍然不太確定,但胡二的話有他的道理。看樣子,孫皇后被太醫們忽悠了一把,太子還是太子,而只有保住太子,她才能穩坐皇后之位。別忘了,皇上還有一個兒子呢!太子出生之後不久,朱瞻基身邊伺候他的宮女又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那宮女因此也被冊封為妃子,想來孫氏奪宮人之子,也是因為當時知道了吳氏懷孕的緣故,生怕吳氏在自己之前生下兒子吧!
不過,吳氏地位低賤,性情柔順,對於已經有了太子的孫氏來說,似乎構不成什麼威脅,可要是沒有太子,如今她也已經年長,皇上的寵幸難以持久,將來她的後位如何,那可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