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話短說……”胡二站起身來,對張皓文道:“一開始我發現宅子周圍有人打探消息,也很緊張,但現在看來,他們並無傷害清兒之意。我算這日子,孫皇后應該已經生產了,想來姐姐說中了,她所生的並非龍子,而又是一位公主,那麼這些人,應該是來把殿下接回去的。”

  “那他們為何不動手呢?”丘洵聞言皺起眉頭:“現在城裡都關注著鄉試的事,他們帶走清兒……不,太子殿下,不正是個好時機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或許如今全城守衛森嚴,他們想等到鄉試之後再動手?又或許他們另有他意?反正,我是不會隨便把太子交給孫皇后的人的。我想親自把他帶到京城。”胡二說罷,又道:“原本和你們相處了這些日子,我……我覺得你們年紀雖小,卻是個個都是有識之士,不想因為此事耽誤了你們的鄉試,所以最近發生的事我也沒有告訴你們,現在看來,也該是你們知道真相的時候了,或許以你們的聰明智慧,也可以幫我想想辦法,看如何把太子平安送回京城……”

  張皓文思量一晌,低聲開口道:“眼下我們得先出了番禺再說……不知道胡大哥你信不信我,你要是信我,我可以試一試。”

  胡二早就發現,張皓文頗有些別人沒有的本事,首先,他是這三個孩子中最年幼的,但正如丘洵所說,這些人的吃穿用度卻都是張皓文所提供,可他又不像一般出身雅,為人大方坦蕩,況且上一次他竟然拿出奇藥救了“清兒”,這讓胡二徹底對他刮目想看了。

  張皓文也和胡二想的一樣,他覺得,這些人一定想等待

  鄉試過後,生員們大肆慶祝,城內守備鬆懈的時候再動手。若是不想引起他們注意,送太子出城的最好時機,應該就是在這幾天!

  張皓文轉動著手上指環,思考著自己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他從不曾把一個活人帶進空間,但是好在對方是個孩子,一來體積很小,二來不會對他在空間中的經歷太過大驚小怪。他甚至可以讓對方暫時昏迷,這樣就不會暴露空間的秘密。

  但是,這就意味著他要跟著一起北上,而且是在鄉試結束之前。張皓文轉向胡二,道:“讓我先和丘兄商議一下吧。”

  “皓文,你想幹什麼?難道你想做什麼偷天換日的事,親自送太子出城?那、那你的鄉試怎麼辦呀?”丘洵仿佛看出了張皓文的想法,皺著眉頭開口問道。

  “丘兄,你說,咱們讀書做官是為了什麼?”胡二進屋之後,張皓文坐在了胡二方才坐過的石階上,他望著黑沉沉的天幕,不遠處更聲響起,在兩人的耳邊迴蕩。張皓文這一句話,好像是在問丘洵,卻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唉!以前我總是以為自己才智過人,又因為我從小早早喪父,沒少受欺凌,便立志一定要做高官,名垂青史,讓母親和祖父以我為傲。可是後來我入朝為官,眼看大明大好河山幾經變故卻無能為力,我也問過自己,讀書做官是為了什麼?”丘洵也低頭思考起來:“每朝每代,都有許多讀書人耗盡心血想要平步青雲,可你問問他們做官是為了什麼,又有幾個人能說得清?”

  “我又何嘗不是呢?”丘洵說完之後,張皓文也低聲說道:“小時候,我家中窮的連飯都吃不飽,因此我一心要早早入學堂開蒙讀書,就是為了早日擺脫這樣的困境……”

  第83章 一場補考1

  張皓文頓了一頓, 又接著道:“……可是後來,我離開天賜村之後, 眼看瓊州各地的百姓仍然像當初的天賜村一樣貧苦, 後來遇上從金雞嶺來的我外祖母族中的黎人,他們被當地的官吏逼迫下海採珠,全族不知有多少年輕人就這麼死於非命。就在不久前,你我親眼所見倭寇、富商、市舶司相互勾結,徐知府、艾巡撫卻拿他們無可奈何, 可見,如今雖是平安盛世, 其實卻已經危機四伏,我們剛剛踏上這片土地,該知道的事情,我們又知道了多少呢?”

  “你是說……你想先四處遊歷一段時間?你說的倒是也有些道理,不瞞你說, 我上一世做官之後, 總是有人攻擊我, 說我雖然讀書多, 但實際經驗太少,有些意見也只能作為參考……可是大部分士子從小為了考試消耗了太多心力, 哪有什麼體察民情的機會?不過……不過話說回來,你也不能考了一場就半途而廢吧?況且那個什麼太監還想害你呢,誰知道現在廣州內外有沒有他的人呀?……”

  “你是說王永祥?他眼下還不足為懼,不過長久來看, 他這人做事沒有底線,心狠手辣,來歷也很可疑,他越往上爬越是危險。他想除掉我,我也不想留著他繼續危害百姓。等下次碰上他的時候,我不會放過他的。”張皓文答道:“至於鄉試,以後還有機會,可護送太子北上這件事不能拖下去了。”

  聽了張皓文最後這幾句話,丘洵仿佛也下定了決心似的,點頭道:“好吧,如今江南正鬧糧災,你在瓊州種的那些東西若是能推廣到南方各省,定能救活不少百姓!現在,你到底打算怎麼做?依我看,胡大哥必須留在這裡,萬一他離開番禺,那些人一定會起疑心的!可若是我們帶著太子走,又如何能躲過他們的眼線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