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出生那天正是暴風暴雨過後。

  那年九月底的一天,天高雲淡,秋風颯爽,晨曦送暖,村外山林溝壑之間滿是被折斷的樹枝枯木,在路水村許多母親的眼裡,它們是被大風砍斷的廚房上等柴火,所以相約外出拾撿。

  回來的當天晚上,母親便生了他……

  後來,阿志常想:

  颱風走了,他就來了,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有彩虹,是否寓意他以後的人生不會再像父輩那樣暴風驟雨的充滿艱辛與苦難。(千真萬確)

  阿志這輩子都會謹記母親的教誨,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跟著好人成好事,跟著壞人成禍殃。

  小時候的阿志並不完全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尤其是他浪蕩的那段少年時期。

  由於父母常年在小鎮鎮市場做生意,儘管離家很近,但顧家的時間並不多。

  為了養活一家人,他們必須犧牲某些東西,例如陪伴。

  只能在吃飯時見到父母的小阿志,為了不讓自己孤獨與落單,總會有意無意的去尋找能替代家庭關懷的愛與伴。除了知心的阿蘭,小阿志的眾多好友就是在這個時期魚貫入場。

  他們是同村的小夥伴——靚春和大隻華,其他村的好搭檔——右手六隻手指的六指強、呆萌的傻寶、鹹濕的威仔,還有半熟半生的潘曉萌(胖小萌)、蔡小明(瘦小明)、張美寧……他們的長相、家境和成績十分迥異,身材相貌高矮美醜各不同,家有遠近貧富差距很明顯,最直接的區別還是成績的好壞,前面幾個屬於差等生,後面三個則是優等生。

  在與六指強等人耍久之後,小阿志自然而然地也被認為是那種無人管束的野孩子,盡做些逃課、吸菸、打架、偷盜和夜不歸宿之能事,反正無所不干。

  小阿志的種種“劣跡”或多或少都會傳到父母那裡,被他和靚春等人“騷擾”過的女同學,總有那麼一兩個會跑到小鎮鎮市場打小報告。以至於每次吃飯時,他母親總會把那句教誨掛在嘴邊,向他聒噪個不停。

  “小志啊!‘好人成好事,壞人成禍殃’,你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不要幹壞事。”母親的教誨次次都是那麼語重心長,但小阿志那時哪裡聽得進去,只知道不停夾菜吃飯(大魚大肉)。

  “你慢點吃,沒人跟你搶,要聽你媽的話,聽到沒?”父親也開始訓導他,“不然皮帶……”

  父親的話沒說完就止住了,因為母親聽到“皮帶”二字的時候已經用異樣的眼神死死盯住父親,示意他不要往下說。

  “嗯!”小阿志知道皮帶是什麼東西,它可以用來系住父親超大碼的褲子,也能用來抽他的小屁股。

  因為他有次調皮逃課,獨自步行□□公里到鄰鎮莎趴灣的海灘上撿貝殼石子等小物件,那時的海灣是屬於造物者的海灣,離要門票還有十年左右。

  其實他也不是獨行,是順路幫大隻華的爺爺推著滿滿一單車的貨物,一路走到莎趴鎮。

  他光著小腳丫踩在柔軟的沙子上,歡呼跳躍,大喊大叫,海風吹拂,腥味奇異,困了累了就雙手抱住後腦勺舒服的躺在大石頭上望著蔚藍的天空幻想著未來,海天之下,眼前美景,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從流連忘返到依依惜別,小阿志直到很晚才回到家,找了他一天的父親怒不可遏,給了他一生最難忘的體罰。

  那一次,他第一次知道海水是鹹的:他口渴時喝了一口海水,發現味道不對,再喝,再喝,再也不會喝!他第一次知道皮帶能打屁股,以至於往後的一二十年裡,阿志幾乎沒再去過沙趴灣且一次也沒去過它旁邊的月靚灣,儘管它們離家不遠,離大海更近。

  不止父母一次次的對阿志勸說,就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聚在一起吃飯時,其他親戚如幾個姑姑、大舅二舅小舅也三番五次的勸他早日改邪歸正,小阿志對此均置之不理,權當耳邊風,隨它飄逝。

  吃完飯後的阿志會約上靚春、大隻華或者他們約他,一起到阿蘭家裡打打撲克牌,有時也會搓搓麻將,又或者玩玩彈珠、跳跳花繩等各種小遊戲。

  “阿蘭,阿蘭。”靚春人沒進她家門,就扯著嗓子喊起來,不一會回過頭來對阿志和大隻華說:

  “她人呢?會不會是聽不到?”

  於是三個人一起大聲喊道:

  “阿蘭!阿蘭!”

  這下,阿蘭總算聽見了,她關著門在自己的房間裡聽歌,剛開始是聽不到。

  “進來坐吧!”沒等阿蘭說完這句話,靚春和大隻華已經坐在她家大客廳的老地方——四方桌邊上,只有阿志慢慢從後面進來。

  四人坐定後,像往常一樣玩起了“13張”、“找朋友”。

  結果可想而知,靚春和大隻華輸多贏少。

  鄉村的小孩,消遣時光的方式大抵是簡單的、重複的、無味的,但與六指強等人一起去玩的時候,阿志的兒時生活則別有另一番風味,過程更加難忘,記憶更加深刻!

  ☆、玩水

  沒認識六指強之前,阿志只是偶爾會逃下課,一旦有了“帶頭大哥”,他逃課就變得習以為常。

  “讀書不逃課,那就不算擁有完整的人生!”這句充滿哲理的話竟然由六指強的嘴裡吐出,包括阿志在內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