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好。”雁卿便也興致勃勃的展望起來,不過最後也還是得回歸現實,“……可惜三五年之內怕是開不起來,且到時候還要籌措錢糧、田地,還要考慮如何才能有持續不斷的入息,待解決的麻煩還有很多呢。大約還得央求阿爹阿娘幫手。”

  她認真的謀划起來,月娘反而有些傻眼。雁卿看她一臉被說懵的模樣,不由就笑起來。

  “等書院開好了,你去教詩經可好?就專管九歲、十歲已啟蒙好了的,每日帶著他們練書法、背毛詩。”她便翹起唇角,眼睛裡閃著俏皮的光,“背不好的,就煮許多荸薺罰他們剝!”

  月娘啞然失笑,不過過了一會兒,她還是認真點頭,道,“好……我就只教他們寫和背。這就不會誤人子弟了吧。”

  她確實是有些期待了。

  ☆、123第七十六章 中

  姊妹兩個入門的時機也好,也不好。

  說好,是因為每三年的四五月間,東郡公都會組織內門登堂入室的弟子辯經,今年正好趕上。似她們這般入門晚、學術尚未有成的弟子,雖無資格參與辯經,卻也是能夠旁聽的。在東郡公門下,這也是和趙家春分演武一樣經久不衰的盛事。

  說不好,是因為隨著東郡公名望越重,辯經時外來列席的人也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海內知名的大儒。這些大儒又引來更多聽客,將講經閣圍擠得水泄不通。這幾年辯經,便是東郡公自家內門弟子想要旁聽,也常常占不到好位置了。

  這一年據說連國子監的博士也指派了弟子前來。說是來拆台辯偽,可堂堂國子監竟同一個儒生分庭抗禮,分明就是最實在的捧場。

  托國子監的福,這一年辯經,四海八荒的讀書人都出動了。這些人匯聚而來,倒是給東郡公府上四鄰帶來了滾滾財源。將自家庭院高價租出去,再向他們兜售文寶、飲食——鄰居們“千金賣鄰”,一個個賺得油光滿面,見了東郡公就和供奉財神似的。

  雁 卿也趁機從小師兄們手裡搜集了筆記來,同月娘校勘好了,付梓刊印,試著拿去賣。誰知轉手就賺了百十兩銀子。大姑娘雖管過家,卻是銅臭不沾手,忽然眼前就堆 了七八斤白花花的碎銀子,整個人都被鎮住了。仿佛腦子裡某個很不妙的開關被打開了一般,雁卿就對著一堆銀子豁然開朗的美滋滋的笑起來,把月娘嚇得退開好幾 步。

  雁卿也是真的開心——看來日後開了書院,只要有本事請到東郡公這樣的名師,就不必擔心書院沒有錢銀進項無以為繼了!大姑娘開竅一般眨眼就想出七八個賺錢的法子來,現在就只差把書院開起來了!

  當然目下也只是一想罷了。

  隨著講經閣辯經正式開始,東郡公門下的學術氛圍也驟然間濃厚起來。可惜雁卿同月娘入門晚,又是女孩子,雖適逢其會,卻只能空自嘆息——人多口雜的場合,她們是不能同男學生一樣去擠占位子的。

  四千多人,就算講經閣真容得下這麼多人,辯經人的嗓子也沒那麼大。擠不進去的人根本就一句話也聽不到。便不知是誰想出了傳音的法子,講經閣里說一句,就有專門的人往外遞一句。一重重的傳出來,在各地謎一樣的方言的加持下,生動的演示了什麼叫雞同鴨講、以訛傳訛。

  雁卿姊妹在對街的鋪子裡大致旁聽了一會兒,都聽得目瞪口呆,不多時便忍著笑退場了。

  是以這幾日便乖乖的留在院子裡,同小“師兄”一道讀書習字。不過她們也有自己的門路——雁卿性格開朗可親,月娘又生得美貌婉約。雖相處日淺,內門師兄們卻很看顧她們。得知雁卿姊妹在收集筆記,他們也慷慨的將自己在講經閣里的見聞記錄下來,供姊妹倆抄錄。

  雁卿便也加緊和月娘一道整理出副本來,細細的邊讀邊校訂。遇有存疑處也圈出來,打算等師父和參與辯經的師兄們空閒下來,再去請教、訂正。

  月娘有了“教書”這個願望後,因怕自己學問不精誤人子弟,學術熱情便被徹底激發出來,儼然成了個小儒生。

  雁卿的興致倒是更在於辯經本身,她覺著這一問一答一辯論的方式很有趣,整理出來的筆記也很有趣——有這麼本筆記照著讀,凡事識字的人都能像模像樣的講書。就好像是雕版印刷,是一種很值得複製普及的東西。

  她決定等師父忙過這陣子空閒下來了,便去問一問他——這次講經,完全可以整理出書嘛。

  這場盛會足足持續了一旬。第五日過後,讀書人的狂熱才漸漸冷卻,那些純來趕熱鬧的人漸漸被平康坊的紅顏和舞樂吸引了去。隨之而來,東郡公府上也不再門庭喧鬧若市,像是讀書人聚集研討之處了。

  到最後一日,講經閣里終於只剩純粹的讀書人。

  東郡公便設壇開講,給這一旬一來的辯經做一個總結。這一次,門下弟子們終於能悉數列席聽講了。因是公開設講,難免任人觀看,便沒有給雁卿姊妹留出位置。

  雁卿活潑些,央求了師娘,扮作個衣衫樸素的小丫頭,跟著下人們進去斟斟茶水,順便也就站在一旁聽了。月娘矜持敏感些,卻是不肯扮作丫鬟,便自己留在庭院裡讀書。

  東郡公宅邸在安化門外,已是長安外郭,不比城內寸土寸金,宅子建得便也開闊。主家人口本來就少,此刻平日常來常往的同門都在講經閣聽課,四面楊柳池塘驟然間就空曠寂寞起來。

  月娘一個人在水邊翻了翻書,終於受不住森寂,闔上書回房間尋秀jú、墨竹她們去。

  繞過荼蘼花開的一座矮牆,便瞧見秀jú領著人過來。

  她生性柔靜,不愛盯著人看。只以為是走錯了路的書生,便避讓到一側,待那人望見她,分明向她走過來,她才若有所覺的抬頭。

  那凌厲霸道的美貌,再沒有旁人。是太子。

  月娘下意識的便要逃,可腳步才挪動,忽就疑惑,她為何要逃?片刻之間,她便已鎮定下來。“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月娘便想,佛家對人性之洞悉也不可謂不明徹。原來只要對太子無欲無求,她便也有能坦然面對他的那一天。

  太子上前時,她便屈膝行禮,又道,“先生在講經閣,殿下走錯了路了。”

  太子便上手去扶她,俯身沉聲道,“……我是來見你的。”

  月娘向後一退,側身避開了。她掃了秀jú一眼,才又道,“殿下且隨我來。”

  太子便抿唇一笑,那笑容里分明就帶了三分譏諷,卻還要裝出溫柔來。他揮手令秀jú退下,便跟著月娘上前。

  月娘固然已放下了,可見他如此,心裡也難免難過。

  她默不作聲的領著太子往講經閣去——她們姊妹到東郡公府上求學,原本也是有躲避之意,自然不會令外人知道。可太子能查到,也並不值得驚奇。目下最緊要的還是自保。她是真的喜歡在此處讀書,不願鬧出什麼有損名譽之事,牽連了東郡公。

  她也疑惑,太子分明就不喜歡她,為何特地追到此處來。

  後院兒離講經閣是有些遠的,尚未出門,太子已有些不耐煩,抬手牽住了她的手腕。

  月娘已是驚弓之鳥,觸手便用力甩開。

  太子沒抓牢,已是愣了一愣。月娘便又退了一步,道,“講經閣已不遠了。”

  太子終於意識到了什麼,眯起眼睛來,細細的審視著月娘。

  月娘回身待要再走時,他便道,“我已向你家提親了。”

  月娘心裡便一緊。

  “可你阿爹拒絕了。”

  明明是早知道的事,可從太子口中確認了,月娘還是不由自主的鬆了口氣。

  太子看了她一會兒,又欺身上來,抬手挑起她的下頜,溫柔的望進她的眼睛裡,“你呢,你心裡怎麼想?”

  他那雙眼睛最攝人——明明是這麼挺拔磊砢的少年,出身高貴、舉止優雅,偏偏有一雙貓一樣的棕金色瞳子。被他那麼看著,便如被一隻妖冶難馴的精怪攫住了心臟一般。你不知何時,他就溫柔微笑著開殺戒了。

  月娘感到不適,過於親密的舉止令她感到排斥。她對太子的喜歡,其實在於同他並肩坐著,悠然看看月亮聊聊天。說到底,太子已經歷人事,她卻還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

  月娘退了一步,別開頭去。她終於敢明確的表露出自己的不悅來。

  太子愣住了。

  月娘道,“殿下厚愛,是我配不上。”

  “你不喜歡我?”

  月娘便有片刻的茫然。

  太 子卻仿佛已明白了什麼,他便輕蔑的抿唇一笑,替她作答,“看來是喜歡的,但這喜歡有標價。若換不來實打實的富貴,反要你付出些代價,你便不肯給出了。怎麼 ——你還想讓我迎娶你為正妻,最好萬民稱頌,百官跪伏,令你嫡母悔不當初,令你兄姊仰承鼻息嗎?你還真是打從骨子裡下賤啊。”

  月娘眼中淚水湧出來,她退了一步,身上微微的發抖。

  她 是有過類似的心愿——想嫁給自己喜歡的人為正妻,想要獲得身旁人的祝福和讚賞,想要出人頭地。她是喜歡過太子,可這喜歡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她便不想再 喜歡了。她不知該如何反駁。只是在太子的輕蔑、厭棄之下,原本就深埋在心底的自卑、自厭再度甦醒,將她整個人都淹沒了。

  “殿下既然有答案,何必還要再問。”她已再待不下去了,糙糙的攬裙行禮,轉身飛快的逃走了。

  元徹下意識的伸手想拉住她,卻最終沒有開口挽留。他只冷笑著望著她遠去的背影,心裡卻說不出嘲諷多些、憤恨多些,還是失落多一些。

  ☆、124第七十六章 下

  月娘繞過月洞門,在芭蕉叢前停下了腳步。

  雁卿就站在哪裡。她似乎才從講經閣里出來,還是丫鬟的打扮。顯然也聽到了月娘和太子的對話,已是滿臉怒火。看到月娘就這麼落荒而逃,她擼了擼袖子就殺將出去。

  月娘已再無力氣支撐,便這麼蹲下來將頭埋進雙臂之間,壓抑著哭出聲來。她從未意識到,太子竟是這麼看待她的——哪管他心裡對她有半分認可和垂憐,大約也不會說出這麼惡毒的話。可見她的直覺一直都沒有錯,太子不喜歡她。

  偏偏她無法理直氣壯的反駁他,自己不是這樣的。因為太子分明已將她心底最壞的一面給看透了。她和雁卿不一樣,不是什麼純善之人,她會嫉妒、會攀比、會仰慕富貴……她否認不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