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能去問紀雪,自然就只好回頭去問她阿娘,“……席間聽說紀雪‘好事將近’,是不是和咱們家有什麼關係啊?”

  二皇子周歲將至,按慣例都是要獻賀禮的,林夫人正在過去的舊例。一面也分心聽雁卿講說在謝家遇到的事,聽雁卿這麼問,就道,“她看著有,我看著無。”

  “怎麼說?”

  林 夫人便停下手,道,“便譬如盲人摸象,觸牙者說象如蘿蔔根,觸耳者說象如箕,觸腳者說象如臼。所謂良將,不但要摸出真象,還要從旁人得出的結論里判斷出他 摸到的到底是象牙、象耳還是象腳……”見雁卿聽得稀里糊塗的,林夫人自己先笑出來。片刻後,才無奈的道,“早些時候,皇后常接你同月娘入宮,你道是什麼緣 故?”

  雁卿的小臉就因為惱怒,而有些微微的發紅。憋了好一會兒才道,“先前我以為她一個人在宮裡寂寞……現在覺得也許不是,可到底是為什麼,我也不清楚。”

  林夫人又欣慰她到底懂得要揣摩人心了,又有些嘆息,就放緩了聲音,提點道,“那紀雪是為什麼入宮?”

  雁卿愣了愣,待聽懂林夫人話中含義,不覺就睜大了眼睛,連肉乎乎的小嘴也半張開了,金魚一般。竟是全沒想過這種可能。

  林夫人忍俊不禁——可若真笑出來便太不莊重了。嘆道,“這一點,你真就比月娘差遠了。”

  雁卿回過神來,已撲上去可憐巴巴的拉著林夫人的衣袖,“阿,阿娘,您不會要把我嫁給太子吧?月娘也——”

  她是真嚇得話都說不清了,呆呆的,連怎麼撒嬌都忘了。

  林夫人本還想再追問幾句,也知道這件事含糊不得,便先道,“不會。”見雁卿驟然鬆懈下來,才又緩緩的說,“太子就這麼不好?”

  雁 卿就又怔了一怔,片刻後才垂下頭去,“我也說不清。他這個人,又有些可憐,又有些可怕……”她腦海中不覺就追憶起他們相識的點點滴滴——殘虐、霸道、孤 寂,似乎總在渴求什麼,又充滿破壞欲,前一刻還在巴巴的示好,下一刻就憤恨的驅離。一人千面,可又隱約有那麼一個深藏著的本真。

  雁卿不覺就抬手摸了摸眉心,聲音已低下去,“……總之亂七八糟的。你都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為了什麼事發瘋。喜怒無常,偏偏又是太子。自然是離他遠些比較好。”

  林 夫人凝望了她片刻——她眉心有一道淺淺的紅線,是當初白上人那一刀留下的疤痕。當日白上人說,這一刀下去也許就隔斷了她的富貴。這種怪力亂神之事林夫人是 不信的。不過她也必須得承認,白上人那一刀之後,旁的不說,雁卿口不能言的毛病倒漸漸的好了。遇上她不喜歡、不想做的事,也再不像幼時那般只能睜大眼睛看 著、受著,卻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若這阻斷了她的“富貴”,林夫人也只覺得慶幸。

  便道,“放心,你不喜歡,阿娘不會讓你嫁給他。”又笑道,“再說也輪不到你……”

  畢 竟雁卿身上還頂著個痴名。同謝、李,甚至宇文家比起來,也就空長了一副好相貌——而美貌在皇家娶妻里是最無關緊要的。且趙文淵已是太傅,他女兒做太子妃於 趙家而言是錦上添花,於皇帝而言卻是屋下架屋了。說句不中聽的,太子後院兒里的名額個個都明碼標價。畢竟臣女嫁進去,生出來的就是皇子皇孫。還有比跟天家 血脈融在一起更大手筆的賞賜嗎?太子妃這重中之重,自然要做成最合算的買賣。

  “皇上心裡早已有了人選。只不過不曾透露給旁人,紀家就只能從旁的跡象上來推斷太子妃的人選。八成是覺得非你和月娘莫屬了吧。”

  雁卿既然知曉樓蘩的目的,想想當初自己同月娘入宮陪伴之頻繁——也不奇怪紀雪會這麼想。才又回過神來,問道,“所以她想跟我和好?”

  她就又想起樓蘩來,心裡便是一陣不自在。太子妃同皇后是一樣的,嫁入皇宮,便也成了握有皇權的女人。若她真的被選作太子妃,紀雪想同她和好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可雁卿壓根就不渴望那樣的權力——固然她覺著那權力不該握在壞人手裡,可也從沒想過要握在自己手裡。她要權力做什麼?她的理想是開書院當山長,她還要行萬里路,走遍五嶽四瀆、名山大川呢!

  且從樓蘩身上,她也隱約察覺到權力腐蝕人心。一旦你坐上了那個位子,便再無回頭路可走了。

  所以她不但不渴望,還避之不及。

  不過想起紀雪的態度,雁卿就又有些疑惑,“那她和我說她‘喜事將近’做什麼?”

  林夫人目光就有些複雜,道,“年初紀家就開始給她說親了,想必是有些眉目了吧。”

  雁卿就有些緊張,道,“不會是要說給李家表哥吧……”

  林夫人搖了搖頭,道,“不是你表哥——不過你也認得。”見雁卿疑惑,便提點,“長安人人皆知紀家同我們家有仇,若非賀壽一類不得不同席的場合,平素宴飲遊玩,又有誰家不避諱,給我們兩下里都下請帖?”

  雁卿思忖了片刻,臉色驟然就蒼白起來,她試探著小心的問,“是……七哥?”

  林夫人沒有作答,但也顯然是默認了——元世子交遊廣泛,既有謝景言和趙世番這樣的知己至交,也有越國公、高陽郡公這樣因利益立場而親近的黨朋。元徵同哪邊親近都不奇怪。

  若她嫁了太子,紀雪嫁了元徵,還真就是“一家人”了,也無怪她莫名其妙的來湊近乎。

  雁卿忽就站起來,對林夫人道,“我去問七哥。”

  她拔腿便走,林夫人不覺頭痛,喝道,“回來!紀家同元家議親,你去問什麼?”

  雁卿走得急,頗有些不管不顧,可聽林夫人這麼問,腳下也不覺絆住了——是啊,紀元兩家議親,哪裡有她發問的立場?

  可她胸口就是悶悶的,很難受。她就記起上元夜裡明燈千樹,元徵在那璀璨燈火前將一隻醜醜的面具遮在臉上,輕輕的說,“看,天狗來了。”那面具那麼滑稽,能將淚水逼做輕笑。可面具後一雙眼睛漆黑溫柔,同時映著夜色和燈火,靜靜的凝視著她。

  若一輩子都見不著他了,得有多難受。

  雁卿垂著頭,聲音幾乎含在嗓子裡,道,“……我不想讓七哥娶紀雪,我去和他說。”

  林夫人道,“他憑什麼聽你的?”

  雁卿就愣了一愣,隨即就想到了什麼,回頭望著林夫人,“七哥想和我在一起。”

  林夫人腦子裡就有一把火騰的燒起來,“他說的?”隨即不待雁卿回答,就道,“他真想和你在一起,紀家這門親事就做不成了,你又著什麼急?若是你會錯了意,這一去可就成了從中作梗、壞人姻緣的小人了。”

  雁卿就一怔,隨即緩緩的平靜下來。已跨出門檻的那隻腳,也乖乖的收了回來。她就回過身仰頭望著林夫人,仔細的望進她的眼睛裡。片刻後失望的垂眸,道,“我都這麼久沒見過七哥了,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若 這麼幾日不見,他的心思就能變了。那也不過如此。”林夫人也覺得自己脾氣有些急了,便又緩了口氣,道,“你才十二,心性未定的年紀,哪裡懂得分辨人心?現 在誰說想跟你在一起,我都不會當真,你也不必動心思。不管是誰,有什麼約定,只要我還在這裡,就都不算數。若有誠心,就讓他等到你十六歲。”

  雁卿臉上騰的就紅透了,道,“又不是一回事!”

  可她確實是想一輩子都同七哥在一起的。雁卿就移開目光,望著牆上雕窗,道,“阿娘不喜歡,那我就先不去了。”

  實則自跟著林夫人開始管家,尤其是開始處置外務時,雁卿身上的禁足令便也名存實亡了。這會兒她再要往外送信,甚至都不必一定經林夫人的手。

  可林夫人說下那樣的話,雁卿心裡便憋了一口氣——總覺著趁此時機給元徵送信,就仿佛輸給林夫人了似的。

  她也不大明白自己對元徵的心思。可喜歡總是有的。而她阿娘防備和不信任的,似乎正是這份喜歡。為此甚至不惜斬斷她同七哥自幼的情誼。

  她阿娘不信任元徵。

  固然她不必經過林夫人的認同,就能同七哥交好——可明明是光明正大的願望,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的暗通款曲?!

  雁卿想讓她阿娘認同。

  從小她阿娘就教她,若先天不足,就用誠心正意和加倍的刻苦努力去彌補。必須要正面迎擊,才有可能真正克服。

  雁卿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正面迎擊她阿娘的刁難。

  ☆、77第五十五章 下

  雁卿在賭氣。

  林夫人自然很快就察覺出來——雁卿就是這麼個性子,從心不從腦,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里都透著情緒。喜歡卻不可 為之事,她也乖巧的不去做,但眼睛早飛過去了。不喜歡卻不得不做的事,她也盡力去處置,但潛意識裡就先懈怠了。用白上人的話說,就叫“身體很誠實”,縱然 嘴上否認,也都騙不過別人。

  何況她嘴上也很誠實。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不知道喜歡不喜歡,就說“我也不知道”。

  所以雁卿說的每一句話,林夫人其實都聽入耳了。

  她也知道雁卿試圖向她證明一些事——譬如她說雁卿才十二歲,心性未定。雁卿就努力在十二歲的年紀上,表露出十六歲的心志和定力來,以證明自己能為自己的“喜歡”負責。

  女兒想證明自己,林夫人縱然越來越不喜歡元徵,可也不會不給雁卿爭取和證明的機會。

  畢竟說到底,“喜歡”二字就是婚姻最大的籌碼。元徵得到了雁卿的“喜歡”,林夫人也無法不給他留一線生機。

  當然,要爭取機會,就得經受考驗。

  大姑娘忽然發現,她不喜歡的事就如夜cháo春汛般悄無聲息的漲上來,待察覺到時,她已忙碌的連晨讀的空閒都沒有了。

  徐 國公家添小孫子了,隨什麼禮?李尚書家邀去賞花,是否回絕?丫鬟們的月例可發了?三房和四房爭菜園要評理,老爺想在家裡養個樂班,青雀該啟蒙了身邊要添丫 鬟書童……林林總總都是瑣事,明明在林夫人手裡就是一句話發下去的事,到了她這裡一樣的吩咐,也要多出許多關節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