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我被大夫勒令,不得擅自外出,只能守在城中,夜裡獨自望月,時時想念你吹奏的樂曲,我不像大姐那般聽話,少時貪玩任性,荒於音律,現在想來,反倒有幾分後悔。”
“……別日何易,會日何難,你身懷六甲,我卻無法伴你左右,實在於心有愧。我單名‘淵’字,一生在深淵之底徘徊掙扎,力不從心,我們的孩子,無論男女,以‘鴻’字作名可好,願他不會像我一般庸碌無為,有朝一日能夠乘奔御風,翱於天際。”
“……他很喜歡你起的姓名,每每喚他‘鴻兒’,總能博他一笑,他也喜歡你留下的玉笛,時常拿在手裡把玩,胡亂吹些曲調,頗能承你神韻。古人云青出於藍,說不定鴻兒長大後,會是個遠勝於你的翩翩公子。我與他都很好,你也珍重。”
“……我為護他周全,不能與他父子相認,亦不能告知他身世真相,但我定會捨命護他,全心待他,將畢生武藝傾囊傳授與他。我曲淵前半生作惡無數,縱然萬死,亦難辭其咎,能與你相遇相識,乃是至福至幸,此生別無所求,如有來世,願再續夫妻之緣。”
以“緣”字為結,一沓信函終於到了末尾。
曲鴻讀完最後一行,仿佛從一場漫長的夢中甦醒。
他終於明白了一切,明白曲淵為何會故作冷淡,卻又無微不至地照料他,在武功盡廢之後,仍設法將玉笛劍術傳授於他。
他終於明白曲淵不肯與他以父子相稱,為何常說,不願自己成為他。
人間萬事,所遇皆緣。
原來他並非孤兒,更不是累贅,他為人子嗣,披著福祉而生,與天下間的常人並無分別。
鴻雁北歸,天長路遠,他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延續著二人未盡的旅途。
他站在靜謐的黑暗中,仰面長吁,久久無言。
日光透過狹窄的縫隙,帶著黃昏時分的暖意,溫柔地傾灑在他的臉上。
程若蘭從師父口中聽說了他的事,來到他身邊,輕聲問道:“曲鴻,你沒事吧。”
他轉過頭,露出笑容,篤言道:“自然無事。”
縱使心中有千言萬語,此時此刻,卻只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他把書信疊起,放回箱中,而後跪在地上,躬身磕頭,以無比鄭重的語氣道:“爹,娘,鴻兒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一章、別日何易(完)
所以這篇文的標題,就是這個意思
☆、一片冰心(一)
峴首山和襄陽城隔了十餘里路,沿途有一家不大不小的酒肆,供遊人歇腳,這些年遊山玩水的人少了,酒肆的生意也常年蕭條不景。
這一晚卻是例外,黃昏時分剛過,便有不少江湖人陸陸續續從城中趕來,天黑後,廳堂里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小店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熱鬧過,撲鼻的酒香和喧嚷的人聲,將外面的寒意驅得一乾二淨。
這酒宴是為了歡迎洞庭居士而設的,英雄大會在即,魏懷北的寶藏復出江湖,自然是極大的好消息,瀟湘派三位長老帶著若干子弟,以及黃大勇為首的各路的江湖人士,紛紛從城中趕來,設宴慶祝。
程若蘭、樂誠兩人與瀟湘派師兄弟妹同席而坐,談笑風聲。今日的來客,他們大都已在路上打過照面,唯獨有一位不曾見過。那人中年歲數,穿著考究,身材魁梧,氣度不凡,正與張熙庭寒暄,樂誠低聲問:“師姐,師父旁邊那位是誰啊?”
程若蘭看了一眼,答道:“哦,那位便是徐慶徐將軍啊。”
“徐將軍?”樂誠追問道,“難道是岳飛將軍門下的那位?”
程若蘭點頭道:“是啦,就是他,十年前襄陽城不是一度淪入假皇帝之手麼?”樂誠不解道:“假皇帝?”程若蘭答道:“對,那皇帝原本是宋臣,卻在金人的扶持下自立門戶,偽號大齊,後來敗在岳將軍手下,徐將軍便是當年收服襄陽的主將之一。”
樂誠恍然大悟,又問:“這樣的大人物,怎會和我們同席?”
程若蘭道:“岳將軍向來惜才,且並不看重第出身。比朝中那些昏官不知強出多少,他麾下的自然也都是英雄豪傑,據說這位徐將軍當年常守襄陽,與魏家私交頗深,此番我們找出了魏掌門留下的財寶,他作為朋友前來道賀,也不奇怪。”
“唔……”樂誠正想著,那徐慶已經與張熙庭打完照面,轉身往自己的方向走來,不由得一怔,用手肘捅了捅身邊的人,“曲兄,他好像來找你了。”
“嗯?”曲鴻正在發呆,被冷不丁一戳,見徐慶的視線果然越過人群,投向自己,忙從座位上起身相迎。
徐慶轉眼已來到他對面,親切地握起他的手,爽朗道:“曲賢侄,我剛與洞庭居士談起你,你有所不知,我與你的母親和舅父曾是至交好友,如今看你長大成才,實在倍感欣慰。”
曲鴻道:“將軍謬讚了,我不過是做了份內之事,實在稱不上有功。”
徐慶臉上的笑意更深了:“賢侄不必謙虛,你是魏家唯一的後人,平白受了半生的委屈,仍能立下如此功勳,委實令人欽佩。聽說你並未投入任何門派?”
“……別日何易,會日何難,你身懷六甲,我卻無法伴你左右,實在於心有愧。我單名‘淵’字,一生在深淵之底徘徊掙扎,力不從心,我們的孩子,無論男女,以‘鴻’字作名可好,願他不會像我一般庸碌無為,有朝一日能夠乘奔御風,翱於天際。”
“……他很喜歡你起的姓名,每每喚他‘鴻兒’,總能博他一笑,他也喜歡你留下的玉笛,時常拿在手裡把玩,胡亂吹些曲調,頗能承你神韻。古人云青出於藍,說不定鴻兒長大後,會是個遠勝於你的翩翩公子。我與他都很好,你也珍重。”
“……我為護他周全,不能與他父子相認,亦不能告知他身世真相,但我定會捨命護他,全心待他,將畢生武藝傾囊傳授與他。我曲淵前半生作惡無數,縱然萬死,亦難辭其咎,能與你相遇相識,乃是至福至幸,此生別無所求,如有來世,願再續夫妻之緣。”
以“緣”字為結,一沓信函終於到了末尾。
曲鴻讀完最後一行,仿佛從一場漫長的夢中甦醒。
他終於明白了一切,明白曲淵為何會故作冷淡,卻又無微不至地照料他,在武功盡廢之後,仍設法將玉笛劍術傳授於他。
他終於明白曲淵不肯與他以父子相稱,為何常說,不願自己成為他。
人間萬事,所遇皆緣。
原來他並非孤兒,更不是累贅,他為人子嗣,披著福祉而生,與天下間的常人並無分別。
鴻雁北歸,天長路遠,他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延續著二人未盡的旅途。
他站在靜謐的黑暗中,仰面長吁,久久無言。
日光透過狹窄的縫隙,帶著黃昏時分的暖意,溫柔地傾灑在他的臉上。
程若蘭從師父口中聽說了他的事,來到他身邊,輕聲問道:“曲鴻,你沒事吧。”
他轉過頭,露出笑容,篤言道:“自然無事。”
縱使心中有千言萬語,此時此刻,卻只有一件事必須要做。
他把書信疊起,放回箱中,而後跪在地上,躬身磕頭,以無比鄭重的語氣道:“爹,娘,鴻兒回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一章、別日何易(完)
所以這篇文的標題,就是這個意思
☆、一片冰心(一)
峴首山和襄陽城隔了十餘里路,沿途有一家不大不小的酒肆,供遊人歇腳,這些年遊山玩水的人少了,酒肆的生意也常年蕭條不景。
這一晚卻是例外,黃昏時分剛過,便有不少江湖人陸陸續續從城中趕來,天黑後,廳堂里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小店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熱鬧過,撲鼻的酒香和喧嚷的人聲,將外面的寒意驅得一乾二淨。
這酒宴是為了歡迎洞庭居士而設的,英雄大會在即,魏懷北的寶藏復出江湖,自然是極大的好消息,瀟湘派三位長老帶著若干子弟,以及黃大勇為首的各路的江湖人士,紛紛從城中趕來,設宴慶祝。
程若蘭、樂誠兩人與瀟湘派師兄弟妹同席而坐,談笑風聲。今日的來客,他們大都已在路上打過照面,唯獨有一位不曾見過。那人中年歲數,穿著考究,身材魁梧,氣度不凡,正與張熙庭寒暄,樂誠低聲問:“師姐,師父旁邊那位是誰啊?”
程若蘭看了一眼,答道:“哦,那位便是徐慶徐將軍啊。”
“徐將軍?”樂誠追問道,“難道是岳飛將軍門下的那位?”
程若蘭點頭道:“是啦,就是他,十年前襄陽城不是一度淪入假皇帝之手麼?”樂誠不解道:“假皇帝?”程若蘭答道:“對,那皇帝原本是宋臣,卻在金人的扶持下自立門戶,偽號大齊,後來敗在岳將軍手下,徐將軍便是當年收服襄陽的主將之一。”
樂誠恍然大悟,又問:“這樣的大人物,怎會和我們同席?”
程若蘭道:“岳將軍向來惜才,且並不看重第出身。比朝中那些昏官不知強出多少,他麾下的自然也都是英雄豪傑,據說這位徐將軍當年常守襄陽,與魏家私交頗深,此番我們找出了魏掌門留下的財寶,他作為朋友前來道賀,也不奇怪。”
“唔……”樂誠正想著,那徐慶已經與張熙庭打完照面,轉身往自己的方向走來,不由得一怔,用手肘捅了捅身邊的人,“曲兄,他好像來找你了。”
“嗯?”曲鴻正在發呆,被冷不丁一戳,見徐慶的視線果然越過人群,投向自己,忙從座位上起身相迎。
徐慶轉眼已來到他對面,親切地握起他的手,爽朗道:“曲賢侄,我剛與洞庭居士談起你,你有所不知,我與你的母親和舅父曾是至交好友,如今看你長大成才,實在倍感欣慰。”
曲鴻道:“將軍謬讚了,我不過是做了份內之事,實在稱不上有功。”
徐慶臉上的笑意更深了:“賢侄不必謙虛,你是魏家唯一的後人,平白受了半生的委屈,仍能立下如此功勳,委實令人欽佩。聽說你並未投入任何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