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王氏輕輕地哼了一聲,也道,“老頭子心慈手軟,對付起人來瞻前顧後的。只尋了一貼來……這麼些年過去了,多大的藥也都過勁兒了。她也算機靈,緊跟著裝瘋賣傻的,到了這節骨眼上,她倒想要出來摘桃子了!”
要說從前,挨了王氏的坑,那也就是挨了王氏的坑。二姨娘還有什麼辦法?連個話柄都沒法和兒子說。可前些年,榆哥的病才有了治癒的希望,王氏就有意無意封住了梧哥考科舉的路不說。現在連藥都灌上了,落了話柄在人家口中,梧哥真是不和嫡系翻臉,都要和嫡系翻臉了。善桐也不禁大皺其眉,半晌才道,“那你們的意思是……”
“不能留她活口了!”反而是善榴斬釘截鐵地開了口,她皺著眉看了母親一眼,見王氏凝眉不語,便扭臉向著善桐道,“做了九九,不差這最後一步。現在也無謂婦人之仁,留了她,一大家子肯定又要鬧得難堪。我和娘說過了,這個孽,我來造。爹沒說什麼,我明白他的,他不說話,就等於是默許了。”
善桐欲言又止,見善榴一臉煞氣,知道她已經下定決心,便也不亂她的意思了——她這時候也意會到了母親和姐姐的用意,“尋我過來,是想從京里找些藥來?我倒是的確和小四房少奶奶相熟……”
“藥我倒有。”善榴低聲說。“去江南時私下買的,極是效驗。”
在極是效驗這四個字上,她蜻蜓點水般一點,便不再解釋了,只續道。“但現在人就在村子裡住著,那是在老太太眼皮底下——”
善桐頓時明白了:怪不得母親和姐姐這樣著急找自己過來,原來還是有任務等著她。
275、終身
出嫁的姑奶奶,一般不是正經歸寧,是不在娘家過夜的。雖然談完已經深夜,但善桐還是回了桂家,第二天起來去給桂太太請安——這一回,她主動承擔了兒媳婦的位置,站著伺候桂元帥、桂太太吃早飯。
她識做,桂太太更識做,善桐才盛了飯,她就令善桐,“坐下來一起吃,和我你還客氣什麼。”
善桐也就不和她裝樣子,在下首陪坐著撿飯粒,桂太太也念著大妞妞,“現在都不用怎麼抱著,已經可以走很久了吧?”
昨天一晚上,娘家人都沒問起一句外孫女,反而王氏對她沒有再度懷孕,還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反而是婆家人更溺愛大妞妞,善桐心底不是不感慨的,她笑著說,“已經和個小姑娘一樣,不但能自己走,平時也愛自己做主,我要管著她,她還凶我呢。”
說到大妞妞,桂元帥簡直聽起來沒夠,又埋怨善桐,“就該帶回來的,我這也一年多沒見她了,以後長大了,她都不認我!”
他不愧是西北掌門人般人物,儘管善桐帶來了這麼一個震撼消息,桂家得到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也許可以扭轉局勢,將里朝廷的底細摸清。但桂元帥看著依然若無其事,連桂太太都沒看出一點端倪,打發他到前院小書房去了,自己這裡猶自嘆息,“可惜,慕容氏還沒傳出消息,不然,我們也有孫子、孫女常年在膝前了。”
善桐笑道,“大嫂他們在邊境,恐怕也是難得見面……”
話才說了一半,桂太太就搖了搖頭,“不放心讓他們養!落了地就全抱過來。含芳那邊也是一樣,就是二媳婦,也先看看她為人再說。”
這也是常事,各房長孫送回來跟著祖父母,在西北根本屢見不鮮。不過按慕容氏和桂太太的關係來說,桂太太要把她所有的兒女都放到身邊,不但對慕容氏殘酷,她自己也勞累,更有甚者,對將來的鄭氏來說,她心裡也容易有疙瘩。善桐一挑眉,不以為然之意就露在了臉上,桂太太看了看她,不禁就嘆了口氣。“你當我願意?我也不想多操心,可就她們那個行事,孩子帶出一身小家子氣,以後我們宗房還不就漸漸地衰敗下去了?”
她又低聲道。“這一次把老三媳婦打發到天水,就是無奈之舉。沒想到她初看著還好,畢竟出身還是低了,行事多有不到的地方。也不知心裡在想什麼,竟想和她二嫂爭風吃醋,人家還沒過門呢,自己在府里就先收攏人心。借著我不在家那幾個月,還真鬧出了一點聲勢。一家子三兄弟,老大因為媳婦沒說好,現在已經和家裡鬧得尷尷尬尬的了,難道老二、老三也要因為媳婦鬧得面和心不和?我一到家就氣得不成樣子……嗐,裡頭那些事,都沒法和你細說。”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善喜要以為自己玩得過楠哥,甚至能擺布含芳,就可以以一己之力鬥倒娘家、婆家兩族的長輩,那簡直是痴人說夢。現在受到兩邊聯手限制,若不學乖,要從天水回來只怕就難了。善桐點頭道,“是,她也該懂事了。二嫂雖然年紀小,可我看著,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娘家又好,嫁妝又好,沒幾個月,下人們自然也就知道怎麼做人了。”
桂太太問了幾句鄭姑娘行事的細節,也頗為滿意,便問起她,“昨晚上娘家請你過去,是有什麼急事?”
“就是我娘想我了。”善桐隨口推託了一句,便扯開話題,同桂太太道。“說起來,楠哥也說親了……”
楠哥畢竟遠在楊家村,桂太太還真不知道他說了個慕容氏的族妹為妻,且還是宗房幼女。一時沉吟不語,也是嘿然點頭,“倒好,這親事說了,以後老三媳婦就更得夾著尾巴做人了。”
又對善喜添了些不滿意,“慕容氏也就罷了,含欣畢竟常年在外,她呢,都過門一年多了,含芳也時常在家的,卻還是沒消息。”
善桐少不得溫言勸慰一番,因管事們都來回事,兩人也就不再說她,善桐幫著桂太太一樣樣安排,賓客們該怎麼安排入座,每桌安排哪個族人陪客。男客們聽什麼戲,女客們在哪裡消閒。新娘子進門後喜娘由誰招待,哪個下人長得好,嘴也甜,能做知客。哪些人老實膽小,可管理金銀器皿……如此又忙了十多天,涇陽那裡送來消息:新娘子的嫁妝到了。此時正好距離吉日不過也就是三天,堪堪趕上新娘鋪房。
善桐早知道鄭姑娘嫁妝多,但不到鋪房,也不曉得她的嫁妝竟然如此精緻。就單單是罩在各家具上的錦繡大袱,就已經是滿繡了金銀線花卉,不但手藝雅致,並且用料名貴,陽光一灑進來,明晃晃的幾乎晃人的眼睛。下頭罩的各色家具就更不用說了,全是紫檀木成套滿雕,桂太太和善桐在京中都是見識過的,尚且有幾分咋舌,就更別說其餘桂家族人了。還有瓦片土塊,密密麻麻地碼出了半個院子,連著滿滿當當的首飾箱子,雖只開了一絲小fèng,但也看得出就中珠光寶氣,直刺人眼目。——善喜嫁妝,已經是盡力置辦,說得上是十里八鄉有數的奢華了,可在鄭家嫁妝跟前,直是被比成了魚目,就更別說慕容氏的妝奩了。
桂太太也有幾分遺憾,私底下和善桐提起來,“早知道,不把她打發到天水去了,也讓她看看她二嫂家底多厚實,叫她知道一番厲害。”
善桐也覺得可惜,“他們家一定要先把嫁妝送來,人再進城,只怕就是為了先聲奪人,給妯娌們一個下馬威……可惜人全不在,好一番俏媚眼,拋給了瞎子看。”
桂太太瞅她一眼,點了點她的額頭,不說話了,善桐忽然明白過來,自己也忍不住好笑,抱著桂太太的手臂撒嬌。“我不是宗房媳婦,算不得二嫂正經妯娌!”
她雖然自己陪嫁也就是將近九萬兩,和鄭姑娘的嫁妝總額當不能比較。可含沁手裡有錢呀,章子平時都是攥在善桐手裡的,還比不得桂含春,只要父母在一日,他就一日做不得家裡的主。因此善桐看鄭姑娘的嫁妝,本能是把自己摘出來的,倒惹了桂太太的打趣,桂太太見她撒嬌,倒哈哈笑了,“我知道你們手裡錢不少,你還真未必羨慕她。”
現在兩房關係這麼和睦,主要還是因為含沁眼看著要在京里生根發芽,不再回西北來了。善桐也很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光,她也不去想以後的事,只道,“她不少我一個人羨慕,這份嫁妝,滿西安城還沒有誰家的媳婦能比得過的。”
不過,想到王時媳婦,與她曾有一面之緣的渠姑娘,善桐又覺得,這世上還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別看鄭姑娘嫁妝豪奢,是善喜嫁妝的數倍以上,只怕渠姑娘的嫁妝,還更是鄭姑娘的數倍之上呢。
可就僅僅是這陣勢,也已經足夠唬人了。善桃抱著兒子來湊熱鬧,見了這嫁妝,也不禁點頭嘆道,“畢竟是京里的姑娘……”
善桐見了她,忽然就想到京里的事:她雖然和孫夫人親密,但倒不曾問過她和衛家聯姻的事情進展如何了。在她離京之前,隨著局勢發展,孫姑娘可能又要被許給封錦——這還是建立在封錦願娶的基礎上。不然,妯娌和她是拐著彎的親戚,其實倒也挺不錯的。就算嫁妝肯定要壓善桃一頭,但至少衛太太不至於過分踩一個捧一個,同鄭姑娘一樣,人還沒進門呢,兩妯娌都得跟著讓道。
兩姐妹見面,自然是歡喜的。善桃問知善桐打算等回門禮後再回娘家小住幾日,並去楊家村探望祖母,忙道,“到時候我和你一起回去,也看看娘。”
又說,“希望到那時候,京里好消息也出來了。”
這好消息,說的自然是檀哥、榕哥、梧哥三人的前程,善桐也很盼望哥哥們金榜題名,高中狀元。不過被善桃這麼一說,想到回楊家村,必定要處理二姨娘的事,一時又有些頭疼。她便不提此事,反而問善桃,“你們都知道琦玉現在處境了吧?”
不想善桃竟很是吃驚,“你有琦玉的消息了?快說說——畢竟是把她一手帶大的,現在婆婆還時常念叨她呢,若沒進宮,也是早兩年就能出嫁的年紀了……連她爹都不知道她的下落呢。就昨天還和婆婆說起來,言下之意,頗為耿耿於懷。”
善桐貨真價實吃了一驚,忙道,“我記得世伯父不是一向在洛陽住嗎?怎麼——”
“堂舅也就是琦玉一個閨女。”善桃嘆了口氣,“一向是看得心肝寶貝一樣的,當時連榆哥都沒看得上……一心就是要給她物色個妥當的人家。結果閨女進京一趟就沒了,又是在侯府沒的,上何處說理去?原來續弦那一位太太又過世了。心緒煩悶,這不是出來散散心的?在西安住了也有幾個月了。”
善桐仔細一想,也就釋然:能把琦玉交待過來,顯然牛夫子和衛太太親戚關係是比較近,兩人一向感情也不錯的。要出來散心,那肯定首選西安。她點了點頭,含含糊糊地道。“一直有聽說她也許是進了宮,但這一陣子,淑妃娘娘有孕,咸福宮很少見外人,我們也不清楚……”
要說從前,挨了王氏的坑,那也就是挨了王氏的坑。二姨娘還有什麼辦法?連個話柄都沒法和兒子說。可前些年,榆哥的病才有了治癒的希望,王氏就有意無意封住了梧哥考科舉的路不說。現在連藥都灌上了,落了話柄在人家口中,梧哥真是不和嫡系翻臉,都要和嫡系翻臉了。善桐也不禁大皺其眉,半晌才道,“那你們的意思是……”
“不能留她活口了!”反而是善榴斬釘截鐵地開了口,她皺著眉看了母親一眼,見王氏凝眉不語,便扭臉向著善桐道,“做了九九,不差這最後一步。現在也無謂婦人之仁,留了她,一大家子肯定又要鬧得難堪。我和娘說過了,這個孽,我來造。爹沒說什麼,我明白他的,他不說話,就等於是默許了。”
善桐欲言又止,見善榴一臉煞氣,知道她已經下定決心,便也不亂她的意思了——她這時候也意會到了母親和姐姐的用意,“尋我過來,是想從京里找些藥來?我倒是的確和小四房少奶奶相熟……”
“藥我倒有。”善榴低聲說。“去江南時私下買的,極是效驗。”
在極是效驗這四個字上,她蜻蜓點水般一點,便不再解釋了,只續道。“但現在人就在村子裡住著,那是在老太太眼皮底下——”
善桐頓時明白了:怪不得母親和姐姐這樣著急找自己過來,原來還是有任務等著她。
275、終身
出嫁的姑奶奶,一般不是正經歸寧,是不在娘家過夜的。雖然談完已經深夜,但善桐還是回了桂家,第二天起來去給桂太太請安——這一回,她主動承擔了兒媳婦的位置,站著伺候桂元帥、桂太太吃早飯。
她識做,桂太太更識做,善桐才盛了飯,她就令善桐,“坐下來一起吃,和我你還客氣什麼。”
善桐也就不和她裝樣子,在下首陪坐著撿飯粒,桂太太也念著大妞妞,“現在都不用怎麼抱著,已經可以走很久了吧?”
昨天一晚上,娘家人都沒問起一句外孫女,反而王氏對她沒有再度懷孕,還報以不以為然的態度。反而是婆家人更溺愛大妞妞,善桐心底不是不感慨的,她笑著說,“已經和個小姑娘一樣,不但能自己走,平時也愛自己做主,我要管著她,她還凶我呢。”
說到大妞妞,桂元帥簡直聽起來沒夠,又埋怨善桐,“就該帶回來的,我這也一年多沒見她了,以後長大了,她都不認我!”
他不愧是西北掌門人般人物,儘管善桐帶來了這麼一個震撼消息,桂家得到了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也許可以扭轉局勢,將里朝廷的底細摸清。但桂元帥看著依然若無其事,連桂太太都沒看出一點端倪,打發他到前院小書房去了,自己這裡猶自嘆息,“可惜,慕容氏還沒傳出消息,不然,我們也有孫子、孫女常年在膝前了。”
善桐笑道,“大嫂他們在邊境,恐怕也是難得見面……”
話才說了一半,桂太太就搖了搖頭,“不放心讓他們養!落了地就全抱過來。含芳那邊也是一樣,就是二媳婦,也先看看她為人再說。”
這也是常事,各房長孫送回來跟著祖父母,在西北根本屢見不鮮。不過按慕容氏和桂太太的關係來說,桂太太要把她所有的兒女都放到身邊,不但對慕容氏殘酷,她自己也勞累,更有甚者,對將來的鄭氏來說,她心裡也容易有疙瘩。善桐一挑眉,不以為然之意就露在了臉上,桂太太看了看她,不禁就嘆了口氣。“你當我願意?我也不想多操心,可就她們那個行事,孩子帶出一身小家子氣,以後我們宗房還不就漸漸地衰敗下去了?”
她又低聲道。“這一次把老三媳婦打發到天水,就是無奈之舉。沒想到她初看著還好,畢竟出身還是低了,行事多有不到的地方。也不知心裡在想什麼,竟想和她二嫂爭風吃醋,人家還沒過門呢,自己在府里就先收攏人心。借著我不在家那幾個月,還真鬧出了一點聲勢。一家子三兄弟,老大因為媳婦沒說好,現在已經和家裡鬧得尷尷尬尬的了,難道老二、老三也要因為媳婦鬧得面和心不和?我一到家就氣得不成樣子……嗐,裡頭那些事,都沒法和你細說。”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善喜要以為自己玩得過楠哥,甚至能擺布含芳,就可以以一己之力鬥倒娘家、婆家兩族的長輩,那簡直是痴人說夢。現在受到兩邊聯手限制,若不學乖,要從天水回來只怕就難了。善桐點頭道,“是,她也該懂事了。二嫂雖然年紀小,可我看著,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娘家又好,嫁妝又好,沒幾個月,下人們自然也就知道怎麼做人了。”
桂太太問了幾句鄭姑娘行事的細節,也頗為滿意,便問起她,“昨晚上娘家請你過去,是有什麼急事?”
“就是我娘想我了。”善桐隨口推託了一句,便扯開話題,同桂太太道。“說起來,楠哥也說親了……”
楠哥畢竟遠在楊家村,桂太太還真不知道他說了個慕容氏的族妹為妻,且還是宗房幼女。一時沉吟不語,也是嘿然點頭,“倒好,這親事說了,以後老三媳婦就更得夾著尾巴做人了。”
又對善喜添了些不滿意,“慕容氏也就罷了,含欣畢竟常年在外,她呢,都過門一年多了,含芳也時常在家的,卻還是沒消息。”
善桐少不得溫言勸慰一番,因管事們都來回事,兩人也就不再說她,善桐幫著桂太太一樣樣安排,賓客們該怎麼安排入座,每桌安排哪個族人陪客。男客們聽什麼戲,女客們在哪裡消閒。新娘子進門後喜娘由誰招待,哪個下人長得好,嘴也甜,能做知客。哪些人老實膽小,可管理金銀器皿……如此又忙了十多天,涇陽那裡送來消息:新娘子的嫁妝到了。此時正好距離吉日不過也就是三天,堪堪趕上新娘鋪房。
善桐早知道鄭姑娘嫁妝多,但不到鋪房,也不曉得她的嫁妝竟然如此精緻。就單單是罩在各家具上的錦繡大袱,就已經是滿繡了金銀線花卉,不但手藝雅致,並且用料名貴,陽光一灑進來,明晃晃的幾乎晃人的眼睛。下頭罩的各色家具就更不用說了,全是紫檀木成套滿雕,桂太太和善桐在京中都是見識過的,尚且有幾分咋舌,就更別說其餘桂家族人了。還有瓦片土塊,密密麻麻地碼出了半個院子,連著滿滿當當的首飾箱子,雖只開了一絲小fèng,但也看得出就中珠光寶氣,直刺人眼目。——善喜嫁妝,已經是盡力置辦,說得上是十里八鄉有數的奢華了,可在鄭家嫁妝跟前,直是被比成了魚目,就更別說慕容氏的妝奩了。
桂太太也有幾分遺憾,私底下和善桐提起來,“早知道,不把她打發到天水去了,也讓她看看她二嫂家底多厚實,叫她知道一番厲害。”
善桐也覺得可惜,“他們家一定要先把嫁妝送來,人再進城,只怕就是為了先聲奪人,給妯娌們一個下馬威……可惜人全不在,好一番俏媚眼,拋給了瞎子看。”
桂太太瞅她一眼,點了點她的額頭,不說話了,善桐忽然明白過來,自己也忍不住好笑,抱著桂太太的手臂撒嬌。“我不是宗房媳婦,算不得二嫂正經妯娌!”
她雖然自己陪嫁也就是將近九萬兩,和鄭姑娘的嫁妝總額當不能比較。可含沁手裡有錢呀,章子平時都是攥在善桐手裡的,還比不得桂含春,只要父母在一日,他就一日做不得家裡的主。因此善桐看鄭姑娘的嫁妝,本能是把自己摘出來的,倒惹了桂太太的打趣,桂太太見她撒嬌,倒哈哈笑了,“我知道你們手裡錢不少,你還真未必羨慕她。”
現在兩房關係這麼和睦,主要還是因為含沁眼看著要在京里生根發芽,不再回西北來了。善桐也很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光,她也不去想以後的事,只道,“她不少我一個人羨慕,這份嫁妝,滿西安城還沒有誰家的媳婦能比得過的。”
不過,想到王時媳婦,與她曾有一面之緣的渠姑娘,善桐又覺得,這世上還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別看鄭姑娘嫁妝豪奢,是善喜嫁妝的數倍以上,只怕渠姑娘的嫁妝,還更是鄭姑娘的數倍之上呢。
可就僅僅是這陣勢,也已經足夠唬人了。善桃抱著兒子來湊熱鬧,見了這嫁妝,也不禁點頭嘆道,“畢竟是京里的姑娘……”
善桐見了她,忽然就想到京里的事:她雖然和孫夫人親密,但倒不曾問過她和衛家聯姻的事情進展如何了。在她離京之前,隨著局勢發展,孫姑娘可能又要被許給封錦——這還是建立在封錦願娶的基礎上。不然,妯娌和她是拐著彎的親戚,其實倒也挺不錯的。就算嫁妝肯定要壓善桃一頭,但至少衛太太不至於過分踩一個捧一個,同鄭姑娘一樣,人還沒進門呢,兩妯娌都得跟著讓道。
兩姐妹見面,自然是歡喜的。善桃問知善桐打算等回門禮後再回娘家小住幾日,並去楊家村探望祖母,忙道,“到時候我和你一起回去,也看看娘。”
又說,“希望到那時候,京里好消息也出來了。”
這好消息,說的自然是檀哥、榕哥、梧哥三人的前程,善桐也很盼望哥哥們金榜題名,高中狀元。不過被善桃這麼一說,想到回楊家村,必定要處理二姨娘的事,一時又有些頭疼。她便不提此事,反而問善桃,“你們都知道琦玉現在處境了吧?”
不想善桃竟很是吃驚,“你有琦玉的消息了?快說說——畢竟是把她一手帶大的,現在婆婆還時常念叨她呢,若沒進宮,也是早兩年就能出嫁的年紀了……連她爹都不知道她的下落呢。就昨天還和婆婆說起來,言下之意,頗為耿耿於懷。”
善桐貨真價實吃了一驚,忙道,“我記得世伯父不是一向在洛陽住嗎?怎麼——”
“堂舅也就是琦玉一個閨女。”善桃嘆了口氣,“一向是看得心肝寶貝一樣的,當時連榆哥都沒看得上……一心就是要給她物色個妥當的人家。結果閨女進京一趟就沒了,又是在侯府沒的,上何處說理去?原來續弦那一位太太又過世了。心緒煩悶,這不是出來散散心的?在西安住了也有幾個月了。”
善桐仔細一想,也就釋然:能把琦玉交待過來,顯然牛夫子和衛太太親戚關係是比較近,兩人一向感情也不錯的。要出來散心,那肯定首選西安。她點了點頭,含含糊糊地道。“一直有聽說她也許是進了宮,但這一陣子,淑妃娘娘有孕,咸福宮很少見外人,我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