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李瑤琴不僅反把事情推到沈秋君那裡,而且那歌姬好似也帶了某種情緒有意針對沈秋君,這讓他極為惱火,回到府中便讓人給她灌下打胎藥,他怎麼可以讓她憑著肚裡的野種傲視沈秋君?
那歌姬這才哭道腹中胎兒是太子的,是那日她去稟報安樂王府動靜時,被酒醉的太子給強了,所以她才不得不想法子賴在他的身上。
莊承榮不由覺得好笑,原來太子倒真是喜歡李瑤琴,就這麼個清湯寡水的模樣,只因有些象李瑤琴,便不顧她早就是他送給自己的姬妾,硬不是染指了。
想到這裡,他心中暗驚,這太子雖然蠢笨,但心腸也真是夠黑的,如果自己當時少了道,這個孩子豈不成了自己的長子,就算他不在意這個兒子,可太子那裡卻可以大做文章,看來自己還真得想好退路。
但更讓他震驚的是那歌姬後面所說的話。
那歌姬言道:她自進府以來,便對自己傾心相許,哪裡想到那日竟被太子所強,她便知自己再無機會成為自己的姬妾,可是她心有不甘,故才在那夜極力勾引,指望著趁著自己酒醉做成了事情。
先是那夜他對著她叫玉姐姐,後來她又得以見到賢王妃,她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並不是賢王側妃的替身,而是賢王妃的替身,她為自己悲哀,也蔑視不得真相的李側妃,卻忍不住嫉妒憤恨於賢王妃沈秋君,故才一時衝動挑釁於她。
莊承榮才不管那歌姬的真實感情如何,她既然有膽子冒犯沈秋君,他便不會再留下她的性命。此時他更重視的是自她口中得到的信息:當日太子也是拿她做了沈秋君的替身。
他知道太子好色,卻也知沈秋君雖艷麗無雙,但因其向來表現的端莊木訥,並不是太子所喜歡的類型,如今看來倒是自己錯了,於是他的心情不由沉重下來,急忙叫了心腹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查證,他的心情愈發地陰沉了,他沒想到沈秋君竟被道人批為天命皇后的命格,更要命的是還有牝雞司晨的命格,賢王是一早就知道的,而太子前段時間通過埋在賢王身邊的細作也知道了,故本就對沈秋君美色垂涎三尺的太子,對沈秋君更是勢在必得了。
莊承榮暗道,怪不得原本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太子竟要在自己身邊安插人手,原來他是在懷疑自己也知道沈秋君的命格,以為自己也有心爭那皇帝之位,想想真真可笑,太子和賢王倒不愧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對於這靠女人命格得天下的路數竟如出一轍。
莊承榮嘲笑了兩位兄長後,卻不得不細細思量下面的路:如今賢王勢力日漸狀大,太子雖有些落了下風,可有自己在旁相助,倒也未必沒有贏的把握,但如今只憑沈秋君的命格,必是被他二人利用,然後再被拋棄的下場,他若想護得沈秋君周全,最好的辦法是自起山頭,打敗太子與賢王爭取帝王之位。
這時他才後悔自己當年被仇恨迷了眼,只求快意恩仇,且因著少年時的種種遭遇,他對做皇帝向來沒有想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說他有些勢力,便是此時悔悟,卻一時半會成不了氣候,而奪位之戰已是迫在眉睫了。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他不得不艱難而又痛苦地選擇助著賢王了。
不管怎麼說,沈秋君是賢王的正妃,將來做皇后也是名正言順的,至於將來他夫妻二人如何,也只有看她的命運了,況且賢王相比太子來說,還要些表面的臉面,沈秋君未必沒有挾天子以命諸侯的可能。
反觀太子如果贏了,以沈秋君的命格和她的美色,太子怎麼會放過她呢。而太子本就是有太子妃的人,且還有好幾個嫡子,將來迎接沈秋君的必是不堪的污辱和千夫所指,她便真有牝雞司晨的命格,前方之路也必是荊棘叢生,他怎麼能忍心呢。
第三四三章 小六番外二
不過,不管他莊承榮如何算無遺策,到底不是神人,至於最後誰輸誰贏,他還真不敢確定,於是他便想到以子母蠱來制約太子與賢王。
所以莊承榮命薛神醫趁機給沈秋君和賢王下了蠱,同時又找到沈昭寧,把他探知的事情合盤托出,果然沈昭寧也被賢王寒了心,積極主動地尋了機會在太子身上下了蠱。
後來莊承榮又與沈昭寧議定,由沈昭寧在東宮作內應,與賢王里外呼應,最終讓太子輸得一塌糊塗。
莊承榮心中頗有些得意,如今一切都按著他的計劃進行,雖然他身陷囹圄,不過有他大開方便之門,沈昭寧已保得性命無憂,此時又在賢王面前立了一大功,賢王登基時必會有大封賞的,而沈昭寧既然已知事情真相,又一向與沈秋君親厚,將來必會一心相助沈秋君的。
賢王投鼠忌器,既忌憚沈秋君的命格,卻又為了自己的小命不敢真就取了她的性命,他這皇帝想做安穩了實在是不容易啊。
莊承榮想到這裡,點頭笑道:“如此一來,小成子更能多得幾分賢王的信任了,一些事情也就能多些方便。如今一切以穩定為主,想來賢王此時正在忙他的登基大典了,登基過後便是冊封皇后,我是看不到那一幕了,身著皇后服飾的沈秋君還不知晃瞎多少人的眼呢。”
那侍衛聞言一滯,低聲道:“據小成子打探,賢王心中不喜賢王妃,只準備冊她作個普通妃子,而要冊封李側妃為皇后。”
莊承榮直覺得血湧上喉嚨,連聲道:“以妾為妻,怎麼會這樣?當年的霸主如今的沈侯是吃屎的嗎,怎麼就由著臉面被人踩到地下去?”
侍衛忙道:“沈侯如今也是沒有辦法,沈昭寧在那夜殞了性命,不能自辯是忠是jian。沈家如今亂成一團自顧不暇,而且沈侯夫妻心中也是有些怨恨沈秋君的,畢竟沈昭寧是因她而死……”
莊承榮大驚:“沈昭寧死了?”
這怎麼可能呢,那夜他是在確保沈昭寧安全的情況下,才放心去賢王府見沈秋君最後一面,也是在那夜。他唯一一次動了殺死沈秋君的念頭。
本來他懷著複雜的心情想與沈秋君道別的,哪裡想到沈秋君卻慫恿他殺死李瑤琴,還道親手殺死李瑤琴,會令李瑤琴到死都記恨他的。
莊承榮那時腦中卻忽然想到,如果自己親手殺死沈秋君。那麼沈秋君到死記得的將是自己,生前既然不能占據她的心,死後讓她永久記得自己。倒也不失是個好主意,至於是愛是恨,卻是顧不得,況且有她陪著自己一起死去,黃泉路上也不至於太寂寞,也算是償了自己今生的心愿了。
不過當看到沈秋君面上露出的懼意,莊承榮便清醒過來了,自己既然愛慕她。自然要給予她最好的,如今一切都已布置妥當,何苦再拉了她去。於是這才有了認義子一事,這樣一來,自己死後也不至於無人念叨。又能不便宜賢王,而沈秋君也能活得風光。
但是他沒有想到沈昭寧竟然已經死了,沈家遭到打擊,沈秋君的路子不好走啊。
莊承榮怒道:“那夜沈昭寧明明好好的,況且我又派了人保護他,怎麼會出意外?”
那侍衛忙道:“這也怨不得兄弟們一時大意,他們實在沒想到賢王會突然對自己的舅子下死手,他們實在是救助不及,又不敢在賢王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莊承榮不由在心中冷笑,原以為自己是最狠心的,沒想到和賢王相比,自己還是遠不如他,看來賢王是早就忌憚於沈秋君的命格,這次便藉機剷除與沈秋君最為親厚的兄長,讓她失去一大助力。
莊承榮便又問道:“雖然沈昭寧不中用了,但是沈昭英可還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邊境安穩還得需要他呢,賢王怎麼敢這樣做?而且就算沈侯抱怨女兒,可皇后之事到底關乎著沈家一族的命運,這個時候自然是放下心中私怨團結一致對外了,他還不至於老糊塗成連這個都想不到吧。”
侍衛不由躊躇了一下,沒敢立即就答。
莊承榮便道:“有什麼話,你只管說。”
侍衛這才鼓了勇氣,說道:“因沈昭寧死得不明不白,沈侯此時已被賢王限制,這是其二,其二則是因為賢王說沈王妃名節有失,這是滿京城權貴們都心照不宣的事情,若是她只做賢王妃,他丟了臉也就罷了,可若是為一國之母,卻萬萬不成,沈侯此時被賢王拿了一雙兒女的把柄,便底氣不足。至於沈昭英,他好像也默認了妹妹之事,況且賢王又極力拉攏他,說是原賢王妃生前做下的主,兩家要成兒女親家,桂哥兒如今是板上訂釘的太子,想來沈昭英是想以此為契機,為沈家謀出路吧。”
謀個屁!莊承榮暗在心裡罵道,這個沈昭英打仗倒是一個好手,只論到謀略遠見上,就是個腦中塞滿了稻糙的蠢驢!等到賢王做穩了江山,就是騰出手來收拾瀋家的時候,他沈昭英別想討到丁點的好處。
侍衛小心陪笑道:“說沈王妃名節有失,必是賢王往自己身上潑的髒水,依小的看,沈王妃倒是行事端正規矩之人,怎麼會……”
莊承榮咬牙,還不是當年那破廟裡發生的事情,對於自己來說,那是自己一生中最為溫馨又最為心痛的往事,可他沒想到這竟成了沈秋君一生的污點。
莊承榮心中倒吸一口氣:既然賢王耿耿於懷那件事,為何當年還要上門殷切求娶沈秋君?誰也沒把刀子架上他脖子上,如今就成了委屈了?
看來賢王自求娶之時就在謀算著沈秋君和沈家。
想到沈秋君毫不知自己落入他人的陷阱,還一心一意地待賢王,莊承榮不由暗罵她就是個傻子,如今沒有了沈家,沒有了自己,她該如何走她接下來的人生之路呢。
從賢王求娶沈秋君為繼妃,莊承榮不由想到沈麗君生產前後的事情,那一年實在是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先是他無意中聽到沈麗君和沈惜君背後說沈秋君的壞話。那時他雖年少,但因為他對沈秋君的關注以及他的聰慧,卻也感覺出沈秋君對賢王有點不同,這讓他心裡很難受,越發地遷怒於沈惜君,於是才有了沈氏姐妹驚馬受傷的事情。
聽說沈秋君為此昏迷了兩天。這讓他極為後悔,於是當知得沈秋君去莊子上的消息時,他便也趕了過去,準備好好修復一下二人的關係。
不想那日與五皇子狹路相逢打了起來,就在他狼狽不堪之時。沈秋君從天而降替他解了圍,卻也氣他的不長進,把他訓斥了一頓。然後丟下他主僕二人,自顧自地走了。
就在這時,李瑤琴出現了,因為看著她也是一番好意,他也想快些到莊子上,便由著她安排到馬車上。
李瑤琴明明與自己一般大,卻總一幅大姐姐的模樣,他也只當她在家照顧庶弟庶妹慣了的。哪裡想到她竟然輕佻地盯著自己的臉,言語中頗多不和事宜的話,讓他覺得這哪裡是什麼伯府的千金小姐。竟與齊妃母子不懷好意地強安插到自己身邊的丫頭們一個樣子了。
那歌姬這才哭道腹中胎兒是太子的,是那日她去稟報安樂王府動靜時,被酒醉的太子給強了,所以她才不得不想法子賴在他的身上。
莊承榮不由覺得好笑,原來太子倒真是喜歡李瑤琴,就這麼個清湯寡水的模樣,只因有些象李瑤琴,便不顧她早就是他送給自己的姬妾,硬不是染指了。
想到這裡,他心中暗驚,這太子雖然蠢笨,但心腸也真是夠黑的,如果自己當時少了道,這個孩子豈不成了自己的長子,就算他不在意這個兒子,可太子那裡卻可以大做文章,看來自己還真得想好退路。
但更讓他震驚的是那歌姬後面所說的話。
那歌姬言道:她自進府以來,便對自己傾心相許,哪裡想到那日竟被太子所強,她便知自己再無機會成為自己的姬妾,可是她心有不甘,故才在那夜極力勾引,指望著趁著自己酒醉做成了事情。
先是那夜他對著她叫玉姐姐,後來她又得以見到賢王妃,她才明白過來原來自己並不是賢王側妃的替身,而是賢王妃的替身,她為自己悲哀,也蔑視不得真相的李側妃,卻忍不住嫉妒憤恨於賢王妃沈秋君,故才一時衝動挑釁於她。
莊承榮才不管那歌姬的真實感情如何,她既然有膽子冒犯沈秋君,他便不會再留下她的性命。此時他更重視的是自她口中得到的信息:當日太子也是拿她做了沈秋君的替身。
他知道太子好色,卻也知沈秋君雖艷麗無雙,但因其向來表現的端莊木訥,並不是太子所喜歡的類型,如今看來倒是自己錯了,於是他的心情不由沉重下來,急忙叫了心腹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查證,他的心情愈發地陰沉了,他沒想到沈秋君竟被道人批為天命皇后的命格,更要命的是還有牝雞司晨的命格,賢王是一早就知道的,而太子前段時間通過埋在賢王身邊的細作也知道了,故本就對沈秋君美色垂涎三尺的太子,對沈秋君更是勢在必得了。
莊承榮暗道,怪不得原本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太子竟要在自己身邊安插人手,原來他是在懷疑自己也知道沈秋君的命格,以為自己也有心爭那皇帝之位,想想真真可笑,太子和賢王倒不愧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對於這靠女人命格得天下的路數竟如出一轍。
莊承榮嘲笑了兩位兄長後,卻不得不細細思量下面的路:如今賢王勢力日漸狀大,太子雖有些落了下風,可有自己在旁相助,倒也未必沒有贏的把握,但如今只憑沈秋君的命格,必是被他二人利用,然後再被拋棄的下場,他若想護得沈秋君周全,最好的辦法是自起山頭,打敗太子與賢王爭取帝王之位。
這時他才後悔自己當年被仇恨迷了眼,只求快意恩仇,且因著少年時的種種遭遇,他對做皇帝向來沒有想法,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說他有些勢力,便是此時悔悟,卻一時半會成不了氣候,而奪位之戰已是迫在眉睫了。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他不得不艱難而又痛苦地選擇助著賢王了。
不管怎麼說,沈秋君是賢王的正妃,將來做皇后也是名正言順的,至於將來他夫妻二人如何,也只有看她的命運了,況且賢王相比太子來說,還要些表面的臉面,沈秋君未必沒有挾天子以命諸侯的可能。
反觀太子如果贏了,以沈秋君的命格和她的美色,太子怎麼會放過她呢。而太子本就是有太子妃的人,且還有好幾個嫡子,將來迎接沈秋君的必是不堪的污辱和千夫所指,她便真有牝雞司晨的命格,前方之路也必是荊棘叢生,他怎麼能忍心呢。
第三四三章 小六番外二
不過,不管他莊承榮如何算無遺策,到底不是神人,至於最後誰輸誰贏,他還真不敢確定,於是他便想到以子母蠱來制約太子與賢王。
所以莊承榮命薛神醫趁機給沈秋君和賢王下了蠱,同時又找到沈昭寧,把他探知的事情合盤托出,果然沈昭寧也被賢王寒了心,積極主動地尋了機會在太子身上下了蠱。
後來莊承榮又與沈昭寧議定,由沈昭寧在東宮作內應,與賢王里外呼應,最終讓太子輸得一塌糊塗。
莊承榮心中頗有些得意,如今一切都按著他的計劃進行,雖然他身陷囹圄,不過有他大開方便之門,沈昭寧已保得性命無憂,此時又在賢王面前立了一大功,賢王登基時必會有大封賞的,而沈昭寧既然已知事情真相,又一向與沈秋君親厚,將來必會一心相助沈秋君的。
賢王投鼠忌器,既忌憚沈秋君的命格,卻又為了自己的小命不敢真就取了她的性命,他這皇帝想做安穩了實在是不容易啊。
莊承榮想到這裡,點頭笑道:“如此一來,小成子更能多得幾分賢王的信任了,一些事情也就能多些方便。如今一切以穩定為主,想來賢王此時正在忙他的登基大典了,登基過後便是冊封皇后,我是看不到那一幕了,身著皇后服飾的沈秋君還不知晃瞎多少人的眼呢。”
那侍衛聞言一滯,低聲道:“據小成子打探,賢王心中不喜賢王妃,只準備冊她作個普通妃子,而要冊封李側妃為皇后。”
莊承榮直覺得血湧上喉嚨,連聲道:“以妾為妻,怎麼會這樣?當年的霸主如今的沈侯是吃屎的嗎,怎麼就由著臉面被人踩到地下去?”
侍衛忙道:“沈侯如今也是沒有辦法,沈昭寧在那夜殞了性命,不能自辯是忠是jian。沈家如今亂成一團自顧不暇,而且沈侯夫妻心中也是有些怨恨沈秋君的,畢竟沈昭寧是因她而死……”
莊承榮大驚:“沈昭寧死了?”
這怎麼可能呢,那夜他是在確保沈昭寧安全的情況下,才放心去賢王府見沈秋君最後一面,也是在那夜。他唯一一次動了殺死沈秋君的念頭。
本來他懷著複雜的心情想與沈秋君道別的,哪裡想到沈秋君卻慫恿他殺死李瑤琴,還道親手殺死李瑤琴,會令李瑤琴到死都記恨他的。
莊承榮那時腦中卻忽然想到,如果自己親手殺死沈秋君。那麼沈秋君到死記得的將是自己,生前既然不能占據她的心,死後讓她永久記得自己。倒也不失是個好主意,至於是愛是恨,卻是顧不得,況且有她陪著自己一起死去,黃泉路上也不至於太寂寞,也算是償了自己今生的心愿了。
不過當看到沈秋君面上露出的懼意,莊承榮便清醒過來了,自己既然愛慕她。自然要給予她最好的,如今一切都已布置妥當,何苦再拉了她去。於是這才有了認義子一事,這樣一來,自己死後也不至於無人念叨。又能不便宜賢王,而沈秋君也能活得風光。
但是他沒有想到沈昭寧竟然已經死了,沈家遭到打擊,沈秋君的路子不好走啊。
莊承榮怒道:“那夜沈昭寧明明好好的,況且我又派了人保護他,怎麼會出意外?”
那侍衛忙道:“這也怨不得兄弟們一時大意,他們實在沒想到賢王會突然對自己的舅子下死手,他們實在是救助不及,又不敢在賢王面前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莊承榮不由在心中冷笑,原以為自己是最狠心的,沒想到和賢王相比,自己還是遠不如他,看來賢王是早就忌憚於沈秋君的命格,這次便藉機剷除與沈秋君最為親厚的兄長,讓她失去一大助力。
莊承榮便又問道:“雖然沈昭寧不中用了,但是沈昭英可還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邊境安穩還得需要他呢,賢王怎麼敢這樣做?而且就算沈侯抱怨女兒,可皇后之事到底關乎著沈家一族的命運,這個時候自然是放下心中私怨團結一致對外了,他還不至於老糊塗成連這個都想不到吧。”
侍衛不由躊躇了一下,沒敢立即就答。
莊承榮便道:“有什麼話,你只管說。”
侍衛這才鼓了勇氣,說道:“因沈昭寧死得不明不白,沈侯此時已被賢王限制,這是其二,其二則是因為賢王說沈王妃名節有失,這是滿京城權貴們都心照不宣的事情,若是她只做賢王妃,他丟了臉也就罷了,可若是為一國之母,卻萬萬不成,沈侯此時被賢王拿了一雙兒女的把柄,便底氣不足。至於沈昭英,他好像也默認了妹妹之事,況且賢王又極力拉攏他,說是原賢王妃生前做下的主,兩家要成兒女親家,桂哥兒如今是板上訂釘的太子,想來沈昭英是想以此為契機,為沈家謀出路吧。”
謀個屁!莊承榮暗在心裡罵道,這個沈昭英打仗倒是一個好手,只論到謀略遠見上,就是個腦中塞滿了稻糙的蠢驢!等到賢王做穩了江山,就是騰出手來收拾瀋家的時候,他沈昭英別想討到丁點的好處。
侍衛小心陪笑道:“說沈王妃名節有失,必是賢王往自己身上潑的髒水,依小的看,沈王妃倒是行事端正規矩之人,怎麼會……”
莊承榮咬牙,還不是當年那破廟裡發生的事情,對於自己來說,那是自己一生中最為溫馨又最為心痛的往事,可他沒想到這竟成了沈秋君一生的污點。
莊承榮心中倒吸一口氣:既然賢王耿耿於懷那件事,為何當年還要上門殷切求娶沈秋君?誰也沒把刀子架上他脖子上,如今就成了委屈了?
看來賢王自求娶之時就在謀算著沈秋君和沈家。
想到沈秋君毫不知自己落入他人的陷阱,還一心一意地待賢王,莊承榮不由暗罵她就是個傻子,如今沒有了沈家,沒有了自己,她該如何走她接下來的人生之路呢。
從賢王求娶沈秋君為繼妃,莊承榮不由想到沈麗君生產前後的事情,那一年實在是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先是他無意中聽到沈麗君和沈惜君背後說沈秋君的壞話。那時他雖年少,但因為他對沈秋君的關注以及他的聰慧,卻也感覺出沈秋君對賢王有點不同,這讓他心裡很難受,越發地遷怒於沈惜君,於是才有了沈氏姐妹驚馬受傷的事情。
聽說沈秋君為此昏迷了兩天。這讓他極為後悔,於是當知得沈秋君去莊子上的消息時,他便也趕了過去,準備好好修復一下二人的關係。
不想那日與五皇子狹路相逢打了起來,就在他狼狽不堪之時。沈秋君從天而降替他解了圍,卻也氣他的不長進,把他訓斥了一頓。然後丟下他主僕二人,自顧自地走了。
就在這時,李瑤琴出現了,因為看著她也是一番好意,他也想快些到莊子上,便由著她安排到馬車上。
李瑤琴明明與自己一般大,卻總一幅大姐姐的模樣,他也只當她在家照顧庶弟庶妹慣了的。哪裡想到她竟然輕佻地盯著自己的臉,言語中頗多不和事宜的話,讓他覺得這哪裡是什麼伯府的千金小姐。竟與齊妃母子不懷好意地強安插到自己身邊的丫頭們一個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