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等到了莊子上,面對賢王等眾人,李瑤琴說了什麼“你之所以是你。是因為你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是我,卻是因為我自已”的話來,又道:“佛曰眾生平等,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看到賢王一臉的讚嘆之意,再看五皇子等人的尷尬面容,雖然知道李瑤琴是在為自己解圍,不過他心裡仍然忍不住冷笑:大家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他們固然是因為自己的皇子身份傲視一切,可她李瑤琴不也同樣是因為伯府小姐的身份才能站在他們一干人等的面前,如果她是個平民丫頭,賢王又豈會理會她,說什麼眾生平等,她不也一樣呼奴使婢的,也未見得比他們隨和到哪裡去。
莊承榮想到這裡不由冷笑,賢王的眼神也太不好使了,就這麼被個輕佻女子給迷昏了頭。如今想想,那李瑤琴實在不是個合格的大家小姐,真正的名門閨秀決計想不出陷害自己的那般歹毒齷齪的主意。
莊承榮心下一嘆,當日自己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沈麗君生產時和三皇子一同去了南邊,不然有他在,必不會讓賢王夫妻算計了沈秋君去。
可是他不能未卜先知,就在賢王夫妻算計沈秋君時,他正在深山老林中殺人殺的快活。
那時賢王已經沒有耐心和他演兄弟情深了,而是想直接掠了他去,逼問出寶藏之事然後殺了他。
幸好當日於叔派了死士來接應他,才讓他險險避過一劫,當他在林子裡為自己誘殺一個又一個的刺客得意時,沈秋君卻在京城接受了賢王的親事,在他拖著一條斷腿走出老林時,一切都已成了定局。
不說賢王是與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敵,只說他始終懷念那段破廟中的時光,他心中總有個想法,那就是如果他能與沈秋君日日如那般相依為命該多好啊。
可憐那時年少的他,哪裡懂得那種少年情愫,如果換成今時今日,他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讓沈秋君明白,他會愛她一生,一輩子不納妾不看別的女人一眼,只寵愛她一生,以此來改變她的主意,而不是如當年那般只是傻傻地表示:沈麗君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嫂子,他不接受沈秋君為自己的嫂子。
不過沈秋君終久是嫁給了賢王,他心中痛苦無以排解,只有借著哭沈麗君宣洩心中苦楚,再後來因為陳王父子的一番動作,他被父親派去攻打東陳,最終陳王一家都死在自己手中,可是他沒有舊仇得報的開懷,不是因為父親申斥他水淹東陳致東邊數萬百姓流離失所,而是因為他再一次面對母親時,才發現自己仍被爹憎娘怨,是個不被歡迎的人。
所以他愈發地懷念破廟中的時光,於是更加頻頻出入賢王府,哪怕只是遠遠地看到沈秋君一面,他也覺得心中溫暖了許多。
由於賢王出於某種目的,外面朝堂上的事情寧可讓李瑤琴參與,也不交於沈秋君,竟讓他與沈秋君之間形成一種莫名的平衡:沈秋君不因他與賢王之間視同水火而陷害他,而且還給予他為姐為嫂的關懷,雖然他明白這裡面未嘗沒有沈秋君為賢王打算的意思,可是他實在貪戀那種溫暖,欲罷不能,同時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拿李瑤琴作了靶子。
這下子可是捅了馬蜂窩了,他萬萬沒想到李瑤琴會想出那樣歹毒的主意,便是現在他都不能理解,一個高高在上的伯府小姐是怎麼想到蠻童這種讓人不齒的法子,給他和齊小侯爺下了套,幸好他向來警覺才沒有中了計,不過那齊小侯爺實在讓人厭煩的很,他可沒時間招呼他,自然是讓他一了百了,卻也因此得罪了大長公主,最終逼得他不得不投靠了太子,並對太子言明為了報復賢王將來事成後,必要得到賢王妃沈秋君為妻。
莊承榮想到這裡,不由暗嘆,沈秋君沒了沈家的支持,又因其命格被賢王所忌憚,這讓他如何放心地離開人世。
莊承榮神情一振,對侍衛命令道:“你讓於叔去回復北蠻和東臨國,只要他們依之前的約定助我奪下皇位,我願意拿他們提出的城池相贈。”
侍衛遲疑了一下,他們雖然跟著莊承榮無惡不作,可這到底關乎著疆土原則,這賣國的罵名和別個可是不一樣啊。
莊承榮便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既然能送出去,也必能收回來,不過是權宜之計。告訴於叔務必要留著沈昭英的性命,我還得指望他和李意書斗呢。另外宮中的一切也該布置起來了……若是我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你們就都聽從沈王妃的命令,也算是你們償還了欠了我的恩情。”
第三四四章 前世後續一
宮殿中錦繡輝煌,宮娥環繞,一位長相極美的少女正在塌上坐立不安,焦灼的神情竟有些猙獰的感覺,硬生生減少了她的幾分美貌,對於這位少女,我們並不陌生,她正是賢王長女蘭姐兒。
這時一個老嬤嬤悄悄走了進來,蘭姐兒見了,急忙站起身來,問道:“孫嬤嬤,事情怎麼樣了?”
孫嬤嬤有些責備地看了蘭姐兒一眼:“公主,如今您的身份可不同從前,這規矩一事不可大意,萬不可損了元德皇后嫡長女的名聲。”
蘭姐兒這才覺出自己行為有些莽撞,忙整了儀容,正襟危坐,對宮娥們命道:“你們都下去吧,這裡只留孫嬤嬤伺候便是。”
等到殿中只有她老少二人時,蘭姐兒一步走到孫嬤嬤跟前,小聲道:“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孫嬤嬤握著蘭姐兒的手,亦小聲說道:“公主請放心,老奴已經收買了煎藥的人,並親眼看著那藥被放了進去,只要德妃隨那墮胎藥一起喝下去,她今生再也不能生育了,外人也查不出什麼來。”
蘭姐兒吁了一口氣,似是勸說自己道:“她當日害了母后的性命,如今我只是讓她不能生育,而未要了她的性命,也算是報答了她這麼年的養育之恩,以後大家便兩清了。”
孫嬤嬤點頭道:“公主這點倒是象極了元德皇后的慈愛,倒是便宜了德妃,她先是害了元德皇后,如今又背叛了皇上,如果不是想著將來還要與李氏鬥法,真該一下子除了她,一了百了,免得將來影響到您與太子的名聲。”
蘭姐兒忙道:“桂兒還沒有封太子呢,這太子叫得也太早了些。”一時又嘆道:“父親怎麼就被那個姓李的狐媚子給迷住了呢,如今她得封皇后。又有了身孕,桂兒的前途越發的讓人擔憂了。”
孫嬤嬤也點頭道:“但願將來德妃與她爭鬥不休,我們才能從中得利。”
這時,外邊傳來宮娥的聲音:“見過大皇子。”
蘭姐兒主僕二人便止了聲,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桂哥兒跑了進來。隨他一起進來的宮人此時則有眼色地躬身退了下去。
桂哥兒看著姐姐,小心說道:“我方才聽說父親命人給她送去了墮胎藥,她會不會有事?”
蘭姐兒臉上便威嚴了起來,說道:“你身邊的人也該好好管教一番了,什麼有的沒的都告訴你。這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你聽姐姐的話,好生讀書,若是讀書累了。就常到父親跟前走動盡孝,餘事只管交給姐姐。”
桂哥兒低聲應是,蘭姐兒看著弟弟臉上擔憂的表情,心中直嘆氣,不管如何說,弟弟是被姨母養大的,而對親生母親一點印象也沒有,雖說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弟弟感情仍是傾斜於姨母這邊,這個現象可不好。
蘭姐兒輕聲說道:“放心吧,她不會有事的。這種事她以前也沒少做,你看父親的姬妾們哪個因此沒了命的?如今她如此,也不過是現世報罷了。只是你這樣關心她。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她是我們的殺母仇人,卻置我們的母親於何地呢?”
桂哥兒聞言,面上現了愧色,猶豫地說道:“殺母之仇不敢忘,只是她到底養育我一場……”
蘭姐兒正色道:“我知道她極疼愛於你,這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她之所以如此疼愛於你,到底是因為你是桂兒,還是因為你是賢王的嫡長子,未來的太子?如今她又腹中又有了那個孽種,幸好父親沒有被她矇騙過去,否則任由那孩子生下來,生生占了皇子的位份,到那時才能看出她的真面目呢。”
蘭姐兒說道這裡,又厲聲道:“你不要打著偷偷去看她的主意,你如今也十歲的人了,也該想想將來的路如何走下去,你若是和她走得近了,不僅會被父親厭棄,也對不起為了生下你丟了性命的母親。”
桂哥兒被姐姐一通教訓,沮喪地低頭站在一邊不吭聲,他到底是個孩子,一邊是為了他損了命的親生母親,一邊是要了母親的性命,卻又悉心照看他的親姨母,他為難了半日,咬牙道:“罷,罷,我以後再不去管她了,只當從不認識她就是了。她是生是死,均和我無關。”
蘭姐兒聞言卻又搖頭道:“不,如今父親正在氣頭上,你自然不可接近於她,可等這事過去後,你得了機會還是得悄悄和她多走動走動。”
桂哥兒不解地看著蘭姐兒,蘭姐兒解釋道:“通過這事以後,她必與李皇后視同水火,她既然無子,便只能拿你做依仗,所以你只要繼續做你的乖兒子,以她的狠毒心性,必會為你掃清做上太子的所有障礙的,等她沒了用處之時,我們真正報仇的時刻也就到了。”
桂哥兒看著侃侃而談的姐姐,只覺得渾身冰涼,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沈秋君既是自己的親姨母,又是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他下不了手為親母報仇,便只好逃避,對沈秋君的所有遭遇不管不問也就是了,一面裝作沒事人一樣地在她膝下承歡,一面又狠狠利用算計她,然後再一腳把她踢開,他實在做不來這種歹毒的事情來。
蘭姐兒沒有發現弟弟的抗拒,仍細心叮囑道:“罷了,你還小,需要如何做,我會慢慢教你的,你暫時不必想那麼多,只專心讀書,在父親面前好好盡孝便是了。”
桂哥兒盯著姐姐,半天方嘆道:“父親為什麼要爭什麼皇帝之位?以前在賢王府不是過得好好的嗎,自從進了皇宮,一切的人與事都變了。”
父親再不是從前慈祥的父親了,而是變成一個他需要時時小心討好的主子,姨母也不是從前慈愛的母親,而是殺死自己親生母親的兇手,而當日在父母跟前何其乖巧大方的姐姐,如今竟是這樣一幅算計冰冷和狠毒的人了,只是不知他自己在外人眼中又變成什麼模樣了呢?
這在桂哥兒迷惘之際,有宮人匆匆進殿來回道:“李皇后被刺客所傷,危在旦夕,如今所有太醫都過去了,怕是不好呢。”
蘭姐兒和孫嬤嬤聽了,均面露喜色,孫嬤嬤更是言道:“就她那小家子模樣,哪裡擔得起這天大的福份,如今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只是公主和大皇子要不要過去露一下面呢?”
看到賢王一臉的讚嘆之意,再看五皇子等人的尷尬面容,雖然知道李瑤琴是在為自己解圍,不過他心裡仍然忍不住冷笑:大家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他們固然是因為自己的皇子身份傲視一切,可她李瑤琴不也同樣是因為伯府小姐的身份才能站在他們一干人等的面前,如果她是個平民丫頭,賢王又豈會理會她,說什麼眾生平等,她不也一樣呼奴使婢的,也未見得比他們隨和到哪裡去。
莊承榮想到這裡不由冷笑,賢王的眼神也太不好使了,就這麼被個輕佻女子給迷昏了頭。如今想想,那李瑤琴實在不是個合格的大家小姐,真正的名門閨秀決計想不出陷害自己的那般歹毒齷齪的主意。
莊承榮心下一嘆,當日自己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沈麗君生產時和三皇子一同去了南邊,不然有他在,必不會讓賢王夫妻算計了沈秋君去。
可是他不能未卜先知,就在賢王夫妻算計沈秋君時,他正在深山老林中殺人殺的快活。
那時賢王已經沒有耐心和他演兄弟情深了,而是想直接掠了他去,逼問出寶藏之事然後殺了他。
幸好當日於叔派了死士來接應他,才讓他險險避過一劫,當他在林子裡為自己誘殺一個又一個的刺客得意時,沈秋君卻在京城接受了賢王的親事,在他拖著一條斷腿走出老林時,一切都已成了定局。
不說賢王是與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敵,只說他始終懷念那段破廟中的時光,他心中總有個想法,那就是如果他能與沈秋君日日如那般相依為命該多好啊。
可憐那時年少的他,哪裡懂得那種少年情愫,如果換成今時今日,他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讓沈秋君明白,他會愛她一生,一輩子不納妾不看別的女人一眼,只寵愛她一生,以此來改變她的主意,而不是如當年那般只是傻傻地表示:沈麗君是自己心中永遠的嫂子,他不接受沈秋君為自己的嫂子。
不過沈秋君終久是嫁給了賢王,他心中痛苦無以排解,只有借著哭沈麗君宣洩心中苦楚,再後來因為陳王父子的一番動作,他被父親派去攻打東陳,最終陳王一家都死在自己手中,可是他沒有舊仇得報的開懷,不是因為父親申斥他水淹東陳致東邊數萬百姓流離失所,而是因為他再一次面對母親時,才發現自己仍被爹憎娘怨,是個不被歡迎的人。
所以他愈發地懷念破廟中的時光,於是更加頻頻出入賢王府,哪怕只是遠遠地看到沈秋君一面,他也覺得心中溫暖了許多。
由於賢王出於某種目的,外面朝堂上的事情寧可讓李瑤琴參與,也不交於沈秋君,竟讓他與沈秋君之間形成一種莫名的平衡:沈秋君不因他與賢王之間視同水火而陷害他,而且還給予他為姐為嫂的關懷,雖然他明白這裡面未嘗沒有沈秋君為賢王打算的意思,可是他實在貪戀那種溫暖,欲罷不能,同時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拿李瑤琴作了靶子。
這下子可是捅了馬蜂窩了,他萬萬沒想到李瑤琴會想出那樣歹毒的主意,便是現在他都不能理解,一個高高在上的伯府小姐是怎麼想到蠻童這種讓人不齒的法子,給他和齊小侯爺下了套,幸好他向來警覺才沒有中了計,不過那齊小侯爺實在讓人厭煩的很,他可沒時間招呼他,自然是讓他一了百了,卻也因此得罪了大長公主,最終逼得他不得不投靠了太子,並對太子言明為了報復賢王將來事成後,必要得到賢王妃沈秋君為妻。
莊承榮想到這裡,不由暗嘆,沈秋君沒了沈家的支持,又因其命格被賢王所忌憚,這讓他如何放心地離開人世。
莊承榮神情一振,對侍衛命令道:“你讓於叔去回復北蠻和東臨國,只要他們依之前的約定助我奪下皇位,我願意拿他們提出的城池相贈。”
侍衛遲疑了一下,他們雖然跟著莊承榮無惡不作,可這到底關乎著疆土原則,這賣國的罵名和別個可是不一樣啊。
莊承榮便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既然能送出去,也必能收回來,不過是權宜之計。告訴於叔務必要留著沈昭英的性命,我還得指望他和李意書斗呢。另外宮中的一切也該布置起來了……若是我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你們就都聽從沈王妃的命令,也算是你們償還了欠了我的恩情。”
第三四四章 前世後續一
宮殿中錦繡輝煌,宮娥環繞,一位長相極美的少女正在塌上坐立不安,焦灼的神情竟有些猙獰的感覺,硬生生減少了她的幾分美貌,對於這位少女,我們並不陌生,她正是賢王長女蘭姐兒。
這時一個老嬤嬤悄悄走了進來,蘭姐兒見了,急忙站起身來,問道:“孫嬤嬤,事情怎麼樣了?”
孫嬤嬤有些責備地看了蘭姐兒一眼:“公主,如今您的身份可不同從前,這規矩一事不可大意,萬不可損了元德皇后嫡長女的名聲。”
蘭姐兒這才覺出自己行為有些莽撞,忙整了儀容,正襟危坐,對宮娥們命道:“你們都下去吧,這裡只留孫嬤嬤伺候便是。”
等到殿中只有她老少二人時,蘭姐兒一步走到孫嬤嬤跟前,小聲道:“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孫嬤嬤握著蘭姐兒的手,亦小聲說道:“公主請放心,老奴已經收買了煎藥的人,並親眼看著那藥被放了進去,只要德妃隨那墮胎藥一起喝下去,她今生再也不能生育了,外人也查不出什麼來。”
蘭姐兒吁了一口氣,似是勸說自己道:“她當日害了母后的性命,如今我只是讓她不能生育,而未要了她的性命,也算是報答了她這麼年的養育之恩,以後大家便兩清了。”
孫嬤嬤點頭道:“公主這點倒是象極了元德皇后的慈愛,倒是便宜了德妃,她先是害了元德皇后,如今又背叛了皇上,如果不是想著將來還要與李氏鬥法,真該一下子除了她,一了百了,免得將來影響到您與太子的名聲。”
蘭姐兒忙道:“桂兒還沒有封太子呢,這太子叫得也太早了些。”一時又嘆道:“父親怎麼就被那個姓李的狐媚子給迷住了呢,如今她得封皇后。又有了身孕,桂兒的前途越發的讓人擔憂了。”
孫嬤嬤也點頭道:“但願將來德妃與她爭鬥不休,我們才能從中得利。”
這時,外邊傳來宮娥的聲音:“見過大皇子。”
蘭姐兒主僕二人便止了聲,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桂哥兒跑了進來。隨他一起進來的宮人此時則有眼色地躬身退了下去。
桂哥兒看著姐姐,小心說道:“我方才聽說父親命人給她送去了墮胎藥,她會不會有事?”
蘭姐兒臉上便威嚴了起來,說道:“你身邊的人也該好好管教一番了,什麼有的沒的都告訴你。這不是你該管的事情。你聽姐姐的話,好生讀書,若是讀書累了。就常到父親跟前走動盡孝,餘事只管交給姐姐。”
桂哥兒低聲應是,蘭姐兒看著弟弟臉上擔憂的表情,心中直嘆氣,不管如何說,弟弟是被姨母養大的,而對親生母親一點印象也沒有,雖說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弟弟感情仍是傾斜於姨母這邊,這個現象可不好。
蘭姐兒輕聲說道:“放心吧,她不會有事的。這種事她以前也沒少做,你看父親的姬妾們哪個因此沒了命的?如今她如此,也不過是現世報罷了。只是你這樣關心她。是不是已經忘記了她是我們的殺母仇人,卻置我們的母親於何地呢?”
桂哥兒聞言,面上現了愧色,猶豫地說道:“殺母之仇不敢忘,只是她到底養育我一場……”
蘭姐兒正色道:“我知道她極疼愛於你,這點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她之所以如此疼愛於你,到底是因為你是桂兒,還是因為你是賢王的嫡長子,未來的太子?如今她又腹中又有了那個孽種,幸好父親沒有被她矇騙過去,否則任由那孩子生下來,生生占了皇子的位份,到那時才能看出她的真面目呢。”
蘭姐兒說道這裡,又厲聲道:“你不要打著偷偷去看她的主意,你如今也十歲的人了,也該想想將來的路如何走下去,你若是和她走得近了,不僅會被父親厭棄,也對不起為了生下你丟了性命的母親。”
桂哥兒被姐姐一通教訓,沮喪地低頭站在一邊不吭聲,他到底是個孩子,一邊是為了他損了命的親生母親,一邊是要了母親的性命,卻又悉心照看他的親姨母,他為難了半日,咬牙道:“罷,罷,我以後再不去管她了,只當從不認識她就是了。她是生是死,均和我無關。”
蘭姐兒聞言卻又搖頭道:“不,如今父親正在氣頭上,你自然不可接近於她,可等這事過去後,你得了機會還是得悄悄和她多走動走動。”
桂哥兒不解地看著蘭姐兒,蘭姐兒解釋道:“通過這事以後,她必與李皇后視同水火,她既然無子,便只能拿你做依仗,所以你只要繼續做你的乖兒子,以她的狠毒心性,必會為你掃清做上太子的所有障礙的,等她沒了用處之時,我們真正報仇的時刻也就到了。”
桂哥兒看著侃侃而談的姐姐,只覺得渾身冰涼,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沈秋君既是自己的親姨母,又是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他下不了手為親母報仇,便只好逃避,對沈秋君的所有遭遇不管不問也就是了,一面裝作沒事人一樣地在她膝下承歡,一面又狠狠利用算計她,然後再一腳把她踢開,他實在做不來這種歹毒的事情來。
蘭姐兒沒有發現弟弟的抗拒,仍細心叮囑道:“罷了,你還小,需要如何做,我會慢慢教你的,你暫時不必想那麼多,只專心讀書,在父親面前好好盡孝便是了。”
桂哥兒盯著姐姐,半天方嘆道:“父親為什麼要爭什麼皇帝之位?以前在賢王府不是過得好好的嗎,自從進了皇宮,一切的人與事都變了。”
父親再不是從前慈祥的父親了,而是變成一個他需要時時小心討好的主子,姨母也不是從前慈愛的母親,而是殺死自己親生母親的兇手,而當日在父母跟前何其乖巧大方的姐姐,如今竟是這樣一幅算計冰冷和狠毒的人了,只是不知他自己在外人眼中又變成什麼模樣了呢?
這在桂哥兒迷惘之際,有宮人匆匆進殿來回道:“李皇后被刺客所傷,危在旦夕,如今所有太醫都過去了,怕是不好呢。”
蘭姐兒和孫嬤嬤聽了,均面露喜色,孫嬤嬤更是言道:“就她那小家子模樣,哪裡擔得起這天大的福份,如今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只是公主和大皇子要不要過去露一下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