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楊剛不置可否。
“學生以為,他做不到。”門客瞧著他臉色說。
楊剛濃眉挑起:“你憑什麼如此篤定?”
門客道:“其一,聖上至今沒有動過東宮,可見聖上對東宮並無懷疑;其二,東宮與代國夫人結了親。”
“只要有妖人和汴州刺史的口供,別說還沒成親,成了親,也沒用。”楊剛哼道。
“學生還沒說其三呢。主君深得聖上寵信,也與林相共事多年,您肯定比誰都清楚,聖上是不是全然信任林相。”
楊剛沒太明白:“什麼意思?”
“一個接連廢去兩位太子的宰相,哪位帝王能全然信任呢?”
楊剛心中一凜,門客接著又說:“何況,有付中丞一事在前,蘇家真的會任由林相自己主審這案子、攀扯東宮嗎?”
“不錯,我離開京城,倒正可以隔岸觀火。”楊剛冷笑起來,他不像林思裕,對易儲有執念,雖然之前也構陷過太子妃的兄長,但那是林思裕指使的,也沒對太子造成實質傷害,不怎麼怕太子報復。
然而問題還在,他去了容易,將來怎麼回來?
門客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接著就說:“等火燒起來,分出誰消誰漲,您再借勢不遲——便如林相此番待您一般。”
“那不成,借不到。”
林思裕贏了,定不會管他楊剛死活。蘇家贏了更不用想,蘇家恨他,可能比林思裕還多,怎麼借得到他家之勢?況且林思裕在朝中根深葉茂,聖上對他信賴非常,楊剛自知無法與其相提並論,就算他此番輸了,也很難動搖根基。
“學生有辦法借到。”門客一臉自信,“無論誰贏誰輸,只要您拿住林相的把柄,借勢便易如反掌。”
楊剛閉門思索了半日一夜,第二日早上起來,便叫家中下人收拾行囊,趕在妖言案人犯到京隔日,就啟程前往汴州赴任。
他走之前,宮中傳出聖命,令林思裕、婁雲慶兩位宰相會同審理妖言一案。
聽說這個消息的楊剛,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將年輕門客一同帶去了汴州。
第92章 收網 ...
正在家中“養病”的付彥之聽見消息, 突然想起問蘇阮:“那晚若是大姨沒見到貴妃,你預備怎麼辦?”
“娘娘要是沒去,聖上大約不會放你回來, 那就只好我親自出馬了。”蘇阮作勢擼擼袖子, “雖然沒真撒過潑, 但撒起來應該也不難。”
付彥之失笑,伸手把袖子給她拉下來,“殺雞焉用牛刀?不值得不值得。”
“我現在就盼著楊剛手裡真有林思裕的把柄,到時就算扳不倒他,也讓他摔個大跟頭才好。”
“就算有, 楊剛也不會輕易拿出來。他心裡清楚得很, 林思裕待他再不如從前, 他也是林思裕舉薦給聖上的, 林思裕若倒台,他同樣落不著好。”
“但楊剛應該也樂於見到林思裕跌跤,這樣他才有機會回京。”
林思裕出紕漏,讓聖上不滿, 聖上想起楊剛的可能性, 自然會大上許多。
蘇阮最後說:“這麼一想還挺難的,這把柄, 小了等於沒有, 大了吧,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得是不大不小、跟楊剛沒有關係的, 他才敢捅出來。”
付彥之笑道:“不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了,他現在是一枚閒棋,踢到一邊放著便好。”
蘇阮覺得有道理,這時候正好欣兒睡醒了,乳娘給換了尿布餵了奶,抱過來給主人看。
小娃娃吃飽了,臉蛋白裡透紅,眼睛黑亮黑亮地望著父母,蘇阮頓時把那些陰謀詭計都拋到腦後,心裡眼裡都只剩這個小人兒。
付彥之有妻女在側,也沒有什麼不知足,雖然擔心宋敞,但他已做了自己能做的,又有婁相介入此案,想來怎麼也能保住好友一條命,便安心在家“養病”賦閒。
直到幾天後,蘇阮出了月子,母女倆搬回正房,家裡擺過滿月酒,付彥之才在聖上宣召下入宮。
他去了近一個時辰,才返回家中,蘇阮迎上去時,見他面色凝重,忙問:“怎麼?聖上斥責你了?”
付彥之搖搖頭,聲音十分低沉:“宋公病逝了。”
蘇阮一驚:“什麼時候的事?”
“就是宋敞他們到京那日。”
蘇阮默然,只能握住他的手,給他一些安慰。
付彥之也沉默了一會兒,才接著說:“不過這樣一來,妖言案差不多就要結案了。”
因有婁雲慶介入,林思裕沒法肆意炮製證供,這幾日審下來,便沒能找到宋家與汴州刺史結黨策劃妖言的實證。如今宋景亮一死,宋家子孫無論有沒有罪,都要丁憂守孝,林思裕想徹底清除宋景亮在朝中影響力的目的已經間接實現,就不必拖著不結案了。
“可林思裕不是一直想藉此案拖東宮下水嗎?他甘心就這麼結案?”
“我聽徐中丞說,之前外面有傳言,將太子和妖言案扯在一起,聖上聽聞之後,很不高興。”付彥之說到這裡,湊近蘇阮耳語,“妖言都只提禪讓,這傳言卻點明是禪讓給太子,聖上大概覺著這是在強調儲君,心中生出些別的懷疑來,特意叫御史台暗訪。”
“學生以為,他做不到。”門客瞧著他臉色說。
楊剛濃眉挑起:“你憑什麼如此篤定?”
門客道:“其一,聖上至今沒有動過東宮,可見聖上對東宮並無懷疑;其二,東宮與代國夫人結了親。”
“只要有妖人和汴州刺史的口供,別說還沒成親,成了親,也沒用。”楊剛哼道。
“學生還沒說其三呢。主君深得聖上寵信,也與林相共事多年,您肯定比誰都清楚,聖上是不是全然信任林相。”
楊剛沒太明白:“什麼意思?”
“一個接連廢去兩位太子的宰相,哪位帝王能全然信任呢?”
楊剛心中一凜,門客接著又說:“何況,有付中丞一事在前,蘇家真的會任由林相自己主審這案子、攀扯東宮嗎?”
“不錯,我離開京城,倒正可以隔岸觀火。”楊剛冷笑起來,他不像林思裕,對易儲有執念,雖然之前也構陷過太子妃的兄長,但那是林思裕指使的,也沒對太子造成實質傷害,不怎麼怕太子報復。
然而問題還在,他去了容易,將來怎麼回來?
門客似乎知道他在想什麼,接著就說:“等火燒起來,分出誰消誰漲,您再借勢不遲——便如林相此番待您一般。”
“那不成,借不到。”
林思裕贏了,定不會管他楊剛死活。蘇家贏了更不用想,蘇家恨他,可能比林思裕還多,怎麼借得到他家之勢?況且林思裕在朝中根深葉茂,聖上對他信賴非常,楊剛自知無法與其相提並論,就算他此番輸了,也很難動搖根基。
“學生有辦法借到。”門客一臉自信,“無論誰贏誰輸,只要您拿住林相的把柄,借勢便易如反掌。”
楊剛閉門思索了半日一夜,第二日早上起來,便叫家中下人收拾行囊,趕在妖言案人犯到京隔日,就啟程前往汴州赴任。
他走之前,宮中傳出聖命,令林思裕、婁雲慶兩位宰相會同審理妖言一案。
聽說這個消息的楊剛,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將年輕門客一同帶去了汴州。
第92章 收網 ...
正在家中“養病”的付彥之聽見消息, 突然想起問蘇阮:“那晚若是大姨沒見到貴妃,你預備怎麼辦?”
“娘娘要是沒去,聖上大約不會放你回來, 那就只好我親自出馬了。”蘇阮作勢擼擼袖子, “雖然沒真撒過潑, 但撒起來應該也不難。”
付彥之失笑,伸手把袖子給她拉下來,“殺雞焉用牛刀?不值得不值得。”
“我現在就盼著楊剛手裡真有林思裕的把柄,到時就算扳不倒他,也讓他摔個大跟頭才好。”
“就算有, 楊剛也不會輕易拿出來。他心裡清楚得很, 林思裕待他再不如從前, 他也是林思裕舉薦給聖上的, 林思裕若倒台,他同樣落不著好。”
“但楊剛應該也樂於見到林思裕跌跤,這樣他才有機會回京。”
林思裕出紕漏,讓聖上不滿, 聖上想起楊剛的可能性, 自然會大上許多。
蘇阮最後說:“這麼一想還挺難的,這把柄, 小了等於沒有, 大了吧,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得是不大不小、跟楊剛沒有關係的, 他才敢捅出來。”
付彥之笑道:“不錯。所以你也不要多想了,他現在是一枚閒棋,踢到一邊放著便好。”
蘇阮覺得有道理,這時候正好欣兒睡醒了,乳娘給換了尿布餵了奶,抱過來給主人看。
小娃娃吃飽了,臉蛋白裡透紅,眼睛黑亮黑亮地望著父母,蘇阮頓時把那些陰謀詭計都拋到腦後,心裡眼裡都只剩這個小人兒。
付彥之有妻女在側,也沒有什麼不知足,雖然擔心宋敞,但他已做了自己能做的,又有婁相介入此案,想來怎麼也能保住好友一條命,便安心在家“養病”賦閒。
直到幾天後,蘇阮出了月子,母女倆搬回正房,家裡擺過滿月酒,付彥之才在聖上宣召下入宮。
他去了近一個時辰,才返回家中,蘇阮迎上去時,見他面色凝重,忙問:“怎麼?聖上斥責你了?”
付彥之搖搖頭,聲音十分低沉:“宋公病逝了。”
蘇阮一驚:“什麼時候的事?”
“就是宋敞他們到京那日。”
蘇阮默然,只能握住他的手,給他一些安慰。
付彥之也沉默了一會兒,才接著說:“不過這樣一來,妖言案差不多就要結案了。”
因有婁雲慶介入,林思裕沒法肆意炮製證供,這幾日審下來,便沒能找到宋家與汴州刺史結黨策劃妖言的實證。如今宋景亮一死,宋家子孫無論有沒有罪,都要丁憂守孝,林思裕想徹底清除宋景亮在朝中影響力的目的已經間接實現,就不必拖著不結案了。
“可林思裕不是一直想藉此案拖東宮下水嗎?他甘心就這麼結案?”
“我聽徐中丞說,之前外面有傳言,將太子和妖言案扯在一起,聖上聽聞之後,很不高興。”付彥之說到這裡,湊近蘇阮耳語,“妖言都只提禪讓,這傳言卻點明是禪讓給太子,聖上大概覺著這是在強調儲君,心中生出些別的懷疑來,特意叫御史台暗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