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褚清的手上的桎梏隨即鬆開,呂遲連忙往後退一步,心有餘悸的看著褚清,又抬手摸摸自己的頭頂,道,“那,那這回我真走了?”
他足尖往外一挪,勉強停住聽褚清後頭的話怎麼說。
褚清垂在身側的指尖一松,認了自己對呂遲實在無法強求的事實,後輕輕點了頭,背過身去不再看他。
呂遲給他這姿態弄得有些摸不清楚,可經過前頭那一下,他卻也不敢再留,轉身就走。
分明是自個兒忽然嚇人,此時倒是不知在生氣什麼。
經過這麼一遭,呂遲便懶得又怕亂跑,乾脆定下心來真在家裡抄起書來。
秦地派來的信使雖日夜兼程卻也還在路上,褚瑜那一邊又是往戰事初歇的韓地去了。
韓地原本在三地之中實力最為雄厚,後將城中當權貴族斬盡,卻又留下幾個風評極佳的官員,留在原位,甚至有往上升遷到秦都之中做京官的,如今幾月糾葛過去,已經表面上已經初初恢復了戰前的平靜祥和。
因著打仗加重徵稅,百姓生活多半有富轉貧,原本家底就不殷實的更是難以維持,褚瑜巡視一圈後,下了果斷的命令,將來年徵稅減半,又命人將從前韓王統治時候幾樁有名的冤案找出來,命人查明真相,後再由著原本韓地官員出言劃策,幾件事情辦完,百姓之中原本還有些許的閒言碎語一下再聽不見。
後連著吳地與鄭地也是相同做法,算是將民心平了下去,少了一層隱憂。
褚瑜連天沒個歇腳的時候,李勛連瞧了幾天他不眠不休,心裡干著急,言辭之間隱約讓一起跟來的褚宏安勸,褚宏安卻也是沒有一點兒辦法。
用他的話說,“父親哪裡會聽我的?”
李勛著急了兩天,到底坐不住,自個兒一步三挪的到了褚瑜的身邊,含含糊糊的開口,“殿下,您這般勞累,若是拖垮了身子怎麼好?”
自打那呂遲走了,也不知怎麼的將殿下的那點兒難得的鮮活氣一塊兒帶走似的,整個人見不著一點兒笑意。除了下達指令的時候有幾句話,旁的時候就如同個蛤蜊,嘴都撬不開。
這會兒聽了李勛的話,褚瑜也不過手上書寫的動作頓了頓,後不過一瞬便繼續飛快的下筆,顯然是個不聽勸的模樣。
李勛既然開了口,就是要勸出一個結果的打算,見這般說了不聽,乾脆就轉了個說法,他用眼角斜看著褚瑜,刻意道,“也不知呂公子在晉國是個什麼樣的光景?”
這話才說完,果不其然褚瑜便皺起了眉頭,雙目猛地聚焦到李勛的身上。
李勛見此狀,心道果然有戲,原來這命門在此。
他趕忙接著道,“並不是說別的什麼,若是殿下拖垮了自己的身子,不知呂公子多憂心?”
誰知道呂遲會不會憂心,李勛只管自己胡亂的說一通,後雙目灼灼的盯著褚瑜。
褚瑜放下手裡的筆,開口道,“你沒別的事好管了?”
數一數足足說了有八個字,李勛心中暗喜,笑道,“我說幾句有道理的話,若是犯了殿下忌諱,也請殿下念在多年情分寬恕些許,呂公子自個兒長得出眾,想來也是個喜歡顏色好的,您如今……”
他話說完一半,猛地頓住,上上下下的看了褚瑜一眼,後搖搖頭,告罪,“是臣多嘴,殿下莫怪!”
李勛說完便往外退,後一溜煙跑了個沒影,只講那句沒說完的話留在了褚瑜的心尖上。
褚瑜旁的均不在意,自己答應了阿遲要儘快去京城接他,便要儘快將手上的事情處理清楚,將後頭的路鋪平了,褚瑜只想到這些,卻沒有將李勛提及的事情放在心上。
此時算一算,便是行軍打仗最狠的時候也沒有到這樣的地步,竟是連著三天未曾睡滿一個時辰。
這屋裡沒有鏡子,褚瑜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頰,上頭瑣碎的鬍渣十分刺人,想起那些眼睛看不見的小鬍渣都曾弄得呂遲哇哇大叫同他不高興,此時若給阿遲見了?
李勛的話說的沒什麼顧忌,然而正正巧巧的落在褚瑜的心頭。他起身在屋裡來回走了一圈,擰眉想著呂遲的模樣,腦中竟有了人瞪眼指著他的畫面。
“瞧瞧你這幅樣子,真是怎麼難看怎麼來的,讓什麼人喜歡的起來,莫要靠我太近,我嫌你的很呢。”
這畫面生硬動作都仿佛呂遲就在眼前,倒是讓褚瑜難得一笑。笑完又止住,輕嘆一口氣,心裡還是怕這小祖宗真嫌棄了他,後回頭將剩下的幾分公文批註好,再不用人說,自己回房將自己收拾乾淨,倒在床上一路睡到了晚上。
褚宏安從前都是自己在軍中摸爬,沒給褚瑜真帶在身邊教養過。呂遲一走,他的傷也好的八九不離十,正思索著與自己父親的關係近了些,卻沒想到沒隔多久褚瑜便轉頭帶著他巡視了三地,褚宏安心中的喜悅自是不用言說。
這些天李勛憂慮的事情也是他憂慮非常的,但是開口規勸一兩次,只消褚瑜一個眼色撇過去他便不敢再有往下的聲息。
正急的不能再急的當口,褚宏安趕到書房裡要找褚瑜,心裡打算無論怎麼說都要再勸兩句,卻不想近侍告訴他,前頭中午就已經回去歇下,此時已經休息了約莫有三個時辰。
褚宏安追問怎麼會如此,近侍只說是李勛來過,只是再詳細的內情也沒就半點兒不知道。
隔天開始,褚瑜竟也就像是忘了前頭的不眠不休,該休息就休息,將前頭三天的些許憔悴掩飾過去,像是從來未曾出現過。
褚宏安難免好奇,碰巧遇見李勛便開口問,“不知李將軍用了什麼法子?”
李勛也不好明說,然而又覺得褚宏安性格穩重,且如今看來呂遲在褚瑜心裡分量的確不小,是以不能完全不提,只得含糊說道,“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法子,本沒想能成,卻不料正是殿下的命門。”
他自個兒也沒想到這命門能這般靈光,嚇一跳之餘,更對呂遲有不少捉摸不清的敬佩。若非真有點兒手段,怎麼能將這麼個黑面閻王收進掌心?那不諳世事的貴公子模樣莫不是裝出來的?
興許多半是個狐狸精變化。
褚宏安聞言一驚,命門?他的視線上下狐疑的掃過李勛,憂慮著自己父親莫不是有了什麼把柄給他握住,“命門?”
他將李勛飄忽的思緒拉回來,可李勛往下就更不好說,“呂公子勸的好,不是我的功勞,你年紀小,知道這些做什麼?”他後頭給褚宏安盯得有些惱羞成怒起來,“你問這麼多,今天的文武功課可曾做過?”
褚宏安當李勛是半個老師,見他問這個,心裡雖然有千百般話頭也都止住,只道,“都已經做了,將軍可去問副將。”
李勛道,“我問這個做什麼,你只要認真便是了,這一趟你父親帶你出來,顯是有心栽培,你若是能中途撿上他的一星半點兒都是好的。”
他既然已經將長輩的架子端出來,褚宏安更不好再問,只能將那句“關呂公子什麼事情”咽回肚子裡頭。
李勛瞧著褚宏安猶豫離開的腳步,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說的不算明白,卻也說的算很明白,後頭的東西褚宏安是否能夠參悟出來,又能參悟出來多少,便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時間再往後挪移兩天,呂遲恰將那套十本一疊的書抄完半本的時候,秦地派去的信使抵達了晉國的京城。
這事情莫要說呂遲,沿街見到的那幾個百姓也不知信使不信使的事情,只是皇城之中的人提前兩天便有所知曉,為了不擾民心,也就飛快的將信使接進宮裡去,後叫了一眾重臣同往,正襟危坐的將信使的來意私下聽了。
信使的意思明晰,語氣刻板沒有周折。
往後秦地,以及秦地人花下身家性命打仗換來的三地均不交還晉國,連同秦地往後與晉國也再沒有臣屬的關係。維持現狀也可,如若晉國想要因此開戰,邊境之處的兵力未收,即刻便可兵戎相見。
這話說的沒有留下半點餘地,是晉國無論誰都沒有想到過的結果。
皇帝自然慌慌張張十分失態,只喊,“反了天,反了天!”
他手握皇權到底年數不算多,又自己知道是從別人手裡偷來的,最是怕給人奪走,當下就氣的要侍衛將這信使拖下去當場砍殺。
好在給褚清攔住,“不斬信使,父皇莫要衝動。”
呂益趙豐年一眾人也上前一步,“陛下請三思。”
自打心裡對自己兒子和秦王的關係有了估計,呂益卻也沒有想到如今會猛然來這麼一出?事情弄成這樣,那還有什麼嫁娶好說?
第五十六章
那信使聽見要殺,也不慌張,依舊氣定神閒的站著。
褚清嘴角噙起一抹冷笑,對那信使道,“你從秦地帶了話過來,如今自然也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回去告訴褚瑜,若他定要做那不忠不義之人,戰場上晉國必會奉陪。”
信使領了這話,客氣的退了,似是早就對此有所預料。
皇帝不過是假威風,真想開戰的膽子卻是沒有的。晉國安生了多少年,如今軍隊裡的少壯根本就沒打過仗,更別說韓地鄭地與吳地亂了的時候,晉國去的幾隻隊伍被打零散的不下半數。
如若真的要打,他怕將自己剩下的這一半江山也拱手讓給了別人。只是如此膽怯的心思在重臣面前不好顯露,皇帝沉聲嘆了一口氣,問道,“眾位愛卿對此局勢有何見解?”
趙豐年先上前一步,道,“回稟陛下,如若真要開戰,恐怕兩邊都討不到好處,臣以為不可衝動行事。”
這話里不戰的意思說到了皇帝的心坎中,他道,“朕也是此意,如果開戰,百姓賠上性命,流離失所,實在讓人不忍。”
呂益聽了這冠冕堂皇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面上卻正色道,“臣認為如若不戰,無法打擊秦王囂張的氣焰,也失了尊卑人倫,君臣父子,家國關係均會隨之失調,不可不戰。”
後頭剩下的臣子也均是這兩派意見,一時之間成了二皇子派對皇帝派,吵得不可開交。
這是一邊暫且說過去,卻不知這信使來的隱秘,走的也低調,可這兩地僵持許要開戰的消息不知怎麼竟流傳到了京城裡的百姓之間,不過一個晚上已經是鬧得人心惶惶。
多數人還記得數月前秦王回京述職時候的景況,那是多少人心裡的大英雄,如今卻不知怎麼情勢一邊,竟成了這樣?
秦王的戰績誰不知道?以一地對三地尚且能將反賊打的落花流水,如今吞併三地形成了一個與晉國相當的國力,晉國如何能輕易與之抗衡?
他足尖往外一挪,勉強停住聽褚清後頭的話怎麼說。
褚清垂在身側的指尖一松,認了自己對呂遲實在無法強求的事實,後輕輕點了頭,背過身去不再看他。
呂遲給他這姿態弄得有些摸不清楚,可經過前頭那一下,他卻也不敢再留,轉身就走。
分明是自個兒忽然嚇人,此時倒是不知在生氣什麼。
經過這麼一遭,呂遲便懶得又怕亂跑,乾脆定下心來真在家裡抄起書來。
秦地派來的信使雖日夜兼程卻也還在路上,褚瑜那一邊又是往戰事初歇的韓地去了。
韓地原本在三地之中實力最為雄厚,後將城中當權貴族斬盡,卻又留下幾個風評極佳的官員,留在原位,甚至有往上升遷到秦都之中做京官的,如今幾月糾葛過去,已經表面上已經初初恢復了戰前的平靜祥和。
因著打仗加重徵稅,百姓生活多半有富轉貧,原本家底就不殷實的更是難以維持,褚瑜巡視一圈後,下了果斷的命令,將來年徵稅減半,又命人將從前韓王統治時候幾樁有名的冤案找出來,命人查明真相,後再由著原本韓地官員出言劃策,幾件事情辦完,百姓之中原本還有些許的閒言碎語一下再聽不見。
後連著吳地與鄭地也是相同做法,算是將民心平了下去,少了一層隱憂。
褚瑜連天沒個歇腳的時候,李勛連瞧了幾天他不眠不休,心裡干著急,言辭之間隱約讓一起跟來的褚宏安勸,褚宏安卻也是沒有一點兒辦法。
用他的話說,“父親哪裡會聽我的?”
李勛著急了兩天,到底坐不住,自個兒一步三挪的到了褚瑜的身邊,含含糊糊的開口,“殿下,您這般勞累,若是拖垮了身子怎麼好?”
自打那呂遲走了,也不知怎麼的將殿下的那點兒難得的鮮活氣一塊兒帶走似的,整個人見不著一點兒笑意。除了下達指令的時候有幾句話,旁的時候就如同個蛤蜊,嘴都撬不開。
這會兒聽了李勛的話,褚瑜也不過手上書寫的動作頓了頓,後不過一瞬便繼續飛快的下筆,顯然是個不聽勸的模樣。
李勛既然開了口,就是要勸出一個結果的打算,見這般說了不聽,乾脆就轉了個說法,他用眼角斜看著褚瑜,刻意道,“也不知呂公子在晉國是個什麼樣的光景?”
這話才說完,果不其然褚瑜便皺起了眉頭,雙目猛地聚焦到李勛的身上。
李勛見此狀,心道果然有戲,原來這命門在此。
他趕忙接著道,“並不是說別的什麼,若是殿下拖垮了自己的身子,不知呂公子多憂心?”
誰知道呂遲會不會憂心,李勛只管自己胡亂的說一通,後雙目灼灼的盯著褚瑜。
褚瑜放下手裡的筆,開口道,“你沒別的事好管了?”
數一數足足說了有八個字,李勛心中暗喜,笑道,“我說幾句有道理的話,若是犯了殿下忌諱,也請殿下念在多年情分寬恕些許,呂公子自個兒長得出眾,想來也是個喜歡顏色好的,您如今……”
他話說完一半,猛地頓住,上上下下的看了褚瑜一眼,後搖搖頭,告罪,“是臣多嘴,殿下莫怪!”
李勛說完便往外退,後一溜煙跑了個沒影,只講那句沒說完的話留在了褚瑜的心尖上。
褚瑜旁的均不在意,自己答應了阿遲要儘快去京城接他,便要儘快將手上的事情處理清楚,將後頭的路鋪平了,褚瑜只想到這些,卻沒有將李勛提及的事情放在心上。
此時算一算,便是行軍打仗最狠的時候也沒有到這樣的地步,竟是連著三天未曾睡滿一個時辰。
這屋裡沒有鏡子,褚瑜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頰,上頭瑣碎的鬍渣十分刺人,想起那些眼睛看不見的小鬍渣都曾弄得呂遲哇哇大叫同他不高興,此時若給阿遲見了?
李勛的話說的沒什麼顧忌,然而正正巧巧的落在褚瑜的心頭。他起身在屋裡來回走了一圈,擰眉想著呂遲的模樣,腦中竟有了人瞪眼指著他的畫面。
“瞧瞧你這幅樣子,真是怎麼難看怎麼來的,讓什麼人喜歡的起來,莫要靠我太近,我嫌你的很呢。”
這畫面生硬動作都仿佛呂遲就在眼前,倒是讓褚瑜難得一笑。笑完又止住,輕嘆一口氣,心裡還是怕這小祖宗真嫌棄了他,後回頭將剩下的幾分公文批註好,再不用人說,自己回房將自己收拾乾淨,倒在床上一路睡到了晚上。
褚宏安從前都是自己在軍中摸爬,沒給褚瑜真帶在身邊教養過。呂遲一走,他的傷也好的八九不離十,正思索著與自己父親的關係近了些,卻沒想到沒隔多久褚瑜便轉頭帶著他巡視了三地,褚宏安心中的喜悅自是不用言說。
這些天李勛憂慮的事情也是他憂慮非常的,但是開口規勸一兩次,只消褚瑜一個眼色撇過去他便不敢再有往下的聲息。
正急的不能再急的當口,褚宏安趕到書房裡要找褚瑜,心裡打算無論怎麼說都要再勸兩句,卻不想近侍告訴他,前頭中午就已經回去歇下,此時已經休息了約莫有三個時辰。
褚宏安追問怎麼會如此,近侍只說是李勛來過,只是再詳細的內情也沒就半點兒不知道。
隔天開始,褚瑜竟也就像是忘了前頭的不眠不休,該休息就休息,將前頭三天的些許憔悴掩飾過去,像是從來未曾出現過。
褚宏安難免好奇,碰巧遇見李勛便開口問,“不知李將軍用了什麼法子?”
李勛也不好明說,然而又覺得褚宏安性格穩重,且如今看來呂遲在褚瑜心裡分量的確不小,是以不能完全不提,只得含糊說道,“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法子,本沒想能成,卻不料正是殿下的命門。”
他自個兒也沒想到這命門能這般靈光,嚇一跳之餘,更對呂遲有不少捉摸不清的敬佩。若非真有點兒手段,怎麼能將這麼個黑面閻王收進掌心?那不諳世事的貴公子模樣莫不是裝出來的?
興許多半是個狐狸精變化。
褚宏安聞言一驚,命門?他的視線上下狐疑的掃過李勛,憂慮著自己父親莫不是有了什麼把柄給他握住,“命門?”
他將李勛飄忽的思緒拉回來,可李勛往下就更不好說,“呂公子勸的好,不是我的功勞,你年紀小,知道這些做什麼?”他後頭給褚宏安盯得有些惱羞成怒起來,“你問這麼多,今天的文武功課可曾做過?”
褚宏安當李勛是半個老師,見他問這個,心裡雖然有千百般話頭也都止住,只道,“都已經做了,將軍可去問副將。”
李勛道,“我問這個做什麼,你只要認真便是了,這一趟你父親帶你出來,顯是有心栽培,你若是能中途撿上他的一星半點兒都是好的。”
他既然已經將長輩的架子端出來,褚宏安更不好再問,只能將那句“關呂公子什麼事情”咽回肚子裡頭。
李勛瞧著褚宏安猶豫離開的腳步,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說的不算明白,卻也說的算很明白,後頭的東西褚宏安是否能夠參悟出來,又能參悟出來多少,便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時間再往後挪移兩天,呂遲恰將那套十本一疊的書抄完半本的時候,秦地派去的信使抵達了晉國的京城。
這事情莫要說呂遲,沿街見到的那幾個百姓也不知信使不信使的事情,只是皇城之中的人提前兩天便有所知曉,為了不擾民心,也就飛快的將信使接進宮裡去,後叫了一眾重臣同往,正襟危坐的將信使的來意私下聽了。
信使的意思明晰,語氣刻板沒有周折。
往後秦地,以及秦地人花下身家性命打仗換來的三地均不交還晉國,連同秦地往後與晉國也再沒有臣屬的關係。維持現狀也可,如若晉國想要因此開戰,邊境之處的兵力未收,即刻便可兵戎相見。
這話說的沒有留下半點餘地,是晉國無論誰都沒有想到過的結果。
皇帝自然慌慌張張十分失態,只喊,“反了天,反了天!”
他手握皇權到底年數不算多,又自己知道是從別人手裡偷來的,最是怕給人奪走,當下就氣的要侍衛將這信使拖下去當場砍殺。
好在給褚清攔住,“不斬信使,父皇莫要衝動。”
呂益趙豐年一眾人也上前一步,“陛下請三思。”
自打心裡對自己兒子和秦王的關係有了估計,呂益卻也沒有想到如今會猛然來這麼一出?事情弄成這樣,那還有什麼嫁娶好說?
第五十六章
那信使聽見要殺,也不慌張,依舊氣定神閒的站著。
褚清嘴角噙起一抹冷笑,對那信使道,“你從秦地帶了話過來,如今自然也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回去告訴褚瑜,若他定要做那不忠不義之人,戰場上晉國必會奉陪。”
信使領了這話,客氣的退了,似是早就對此有所預料。
皇帝不過是假威風,真想開戰的膽子卻是沒有的。晉國安生了多少年,如今軍隊裡的少壯根本就沒打過仗,更別說韓地鄭地與吳地亂了的時候,晉國去的幾隻隊伍被打零散的不下半數。
如若真的要打,他怕將自己剩下的這一半江山也拱手讓給了別人。只是如此膽怯的心思在重臣面前不好顯露,皇帝沉聲嘆了一口氣,問道,“眾位愛卿對此局勢有何見解?”
趙豐年先上前一步,道,“回稟陛下,如若真要開戰,恐怕兩邊都討不到好處,臣以為不可衝動行事。”
這話里不戰的意思說到了皇帝的心坎中,他道,“朕也是此意,如果開戰,百姓賠上性命,流離失所,實在讓人不忍。”
呂益聽了這冠冕堂皇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面上卻正色道,“臣認為如若不戰,無法打擊秦王囂張的氣焰,也失了尊卑人倫,君臣父子,家國關係均會隨之失調,不可不戰。”
後頭剩下的臣子也均是這兩派意見,一時之間成了二皇子派對皇帝派,吵得不可開交。
這是一邊暫且說過去,卻不知這信使來的隱秘,走的也低調,可這兩地僵持許要開戰的消息不知怎麼竟流傳到了京城裡的百姓之間,不過一個晚上已經是鬧得人心惶惶。
多數人還記得數月前秦王回京述職時候的景況,那是多少人心裡的大英雄,如今卻不知怎麼情勢一邊,竟成了這樣?
秦王的戰績誰不知道?以一地對三地尚且能將反賊打的落花流水,如今吞併三地形成了一個與晉國相當的國力,晉國如何能輕易與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