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不可戰,戰必敗的風聲如同落在干糙之中的星火,幾乎是瞬間便燒成了烈火。沒兩天的功夫,就連躲在家裡抄書的呂遲也從棗木口中聽到了些許流言。
暖意融融的書房之中,呂遲散著頭髮正抄到一節十分趣味的,聽見棗木說這消息,抬手逗了逗邊上的胖信鴿,還以為是自己聽岔了,“哪兒和哪兒要打了?”
棗木趕緊又將前頭說過的話再說一遍,“據傳是秦王已經反了,邊界之上已經重兵陳列,不日就將開戰。”
呂遲這回聽清楚了,手上拿著的筆尖在紙上重重一頓,暈出一大團墨跡來,層層染到了下頭的紙上,抄了一早上的東西算是都白費了功夫。
“這牲口!”呂遲咬牙罵,原來說的到京城接他,就是這麼個接法?
他父親還坐著宰相的位置呢,如若真給他打到京里來,他們這一大家子的人口,還有什麼好果子吃?命能不能留都是另外要看運氣的事情。
褚瑜自然不是這麼個打算,只不過呂遲此時自個兒想岔了,難免又急又氣。
明柳站在一邊原是個呂遲研磨的,見了他氣的臉色漲紅,連忙跟著上前撫他的背,口中勸道,“都是流言來的,還不知是不是真的,京城之中的流言能信多少呢?您若是著急,卻找老爺問一問妥當些。”
呂遲點了點頭,正道,“給我梳頭。”
外頭就來了個小廝,開口就是請呂遲去樂安院,說是呂益要找。
這是巧了,呂遲應了,“一會兒就去,你先走吧。”
那小廝便回去復命,等呂遲將頭梳好,自個兒帶著棗木尋去了樂安院。
樂安院裡,呂朱氏正與呂芙說話,兩人一見呂遲,均是笑了,只是一個笑的淺一個笑的深。
“找你父親的?在書房呢,自個兒去吧。”呂朱氏道。
呂芙上前拉住呂遲的手,問,“哥哥上回說有中意的人,到底是誰呢?”
這疑問在她心裡藏了好幾天,此時見了呂遲就有些藏不住。
呂遲正對褚瑜有氣,聽了這一句,道,“有什麼中意的?前天中意此時許就不中意了,沒什麼好問的。”
呂芙接了一計他對褚瑜的氣,正摸不著頭腦之際,給呂朱氏拉去了一邊站著,“莫要管你哥哥的事情,你父親找他說話呢。”
呂遲恩了一聲,轉身快步往書房去了。
呂益正在書房等他,有心想問呂遲的是他與秦王究竟是什麼關係,亦或是他是否知道秦王有什麼打算。
呂遲想問呂益的也簡單,京城之中的傳聞是不是真的,如若真的打起仗來,自己和褚瑜的關係是否會成了牽連家裡的禍患。
兩個人都有話要問,打了照面卻都不知從何說起。
問自己的兒子是否與一個男子傾心,呂益憋紅了一張臉也支吾的很。
呂遲對待這些事情一向坦誠,如今又是有心攤開來說的,對寵他上天的呂益,他也並不怕,“父親,秦王真反了?”
呂益見呂遲自個兒先開口提了秦王,當下稍微鬆了一口氣,他點頭道,“真反了,”後又仔細的看著呂遲的神色開口道,“你同秦王……?”
從呂益這裡得了準話,呂遲整個人登時氣鼓成了一團,見呂益發問,他立刻開誠布公,“我和褚瑜相好呢,不,從前相好過,如今他既然反了,我也不好連累咱們家裡的,誰還同他好?”
呂益一張老臉上的紅還沒全散去,就給呂遲這連著的幾個“相好”給弄的麵皮似火燒。
他一向知道自己兒子膽子大,卻也沒有預料到他的膽子大成這樣,竟真連秦王都碰過。
呂遲嘴上說完意氣話,心裡卻十分難受,眼眶跟著一紅。
呂益忙道,“也不是這麼說,秦王那邊的事情是他自個兒的道理,牽扯的東西多,一句兩句話說不清楚。”
當年那些事情究竟如何,呂益一樁樁一件件都清楚知道的很。做誰臣子給誰效命,在呂益看來同那等賣力氣的短工差不離。
只不過位置高了到底身不由己,更不說如今朝政紛亂難解,稍不留神一步走錯就是無法挽回的結果。
“他從前倒是和我說過要造反的,我還以為是玩笑話來的,卻不知如今竟是應了,”呂遲道,又覺得若是氣哭實在跌份,便硬生生停了一會兒,將眼眶裡的淚水收了回去。
呂益問,“還與你說過什麼?”
呂遲到了這會兒心覺得沒有什麼好隱瞞,是以將來京城接他的約定也說了。
卻不想呂益聽了這話卻是笑著長舒了一口氣,他抬手拍拍呂遲的肩膀,道,“你這傻孩子,既然人都這麼說了,你便等著就是了,沒什麼好鬧脾氣的,我聽說你正抄書,等書抄完興許能有些結果,旁的就莫要想了,秦王的品性,說出口的話,自然會做到的。”
這話聽得呂遲雲裡霧裡,不太懂,“若是打仗了,他怎麼到京城接我來?”
呂益少不了還要給呂遲吃一顆定心丸,多的不好說,只透露一句,“這仗打不起來。”
呂遲將這話收在心中,暫且覺得略安穩了些。父親說話從來未曾錯過的,他說打不起來,自然就是打不起來。
等呂遲一走,呂益坐在書桌後面也來了點精神,知道了秦王曾經與阿遲說過的話,他便也能估計出些事情來。
其一,秦王還將這裡喚作京城,顯是並沒有真要通過戰爭將晉國吞占的打算。
其二,秦王要親自來接,這就更不是兩國兵戎相見之時能夠做到的事情。
大仗是鐵定不會打的了,只不過中間瑣碎的事務後達成這個結果卻是最難的。
呂益左思右想,更覺得這宰相的位置坐的前所未有的燙屁股,他前後思索一遍,不僅是為了呂遲,更為了這一大家子往後的身家性命,他也該儘快想辦法脫身的好。
只不過如何脫身,這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成的事情。
小仗要打,兩國要和,宰相不做,這三件事情當下放在了呂益的心中。
晉國皇城之中,皇帝憂心忡忡。一者是為了秦地反了,如今兩國之間的局勢,二則是為了近來文武百官之間越發對立的觀點。
他這才恍然有些明白過來,離自己最近的對皇位的威脅,竟不是褚瑜,反而是他器重之極的兒子。
什麼時候不知不覺起,竟有過半的重臣全都站到了褚清的那一邊?如此圖謀若是說沒有幾年的安排,實在難以做到。
皇帝寢食難安,精神越發不好,入了夜也是顛來倒去睡不著。
一隻迷香從窗戶紙里捅進去,氤氳的煙氣繚繞起來。
第五十七章
皇帝躺在帳里,隱約覺得自己腦袋昏沉,他半坐起身來,恰見一隻燃了一半的香從窗口掉落入室內。
他渾身一個激靈,猛然發覺自己此時感覺到的昏沉並非睡意,皇帝扶著床柱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啞著嗓子開口叫人,“來人!來人!”
外頭半天聽不見點響聲,急的皇帝將打碎了幾個花瓶,落了一地的碎瓷片,後才匆匆有兩個宮人推門進來著急詢問,“陛下?”
皇帝扶額,雙目緊閉,猶緊張的很,“叫侍衛!叫侍衛來!”
兩個宮人雖不明所以,卻也不敢怠慢,連忙又匆匆跑了出去,後帶進來幾個內侍也給皇帝的模樣嚇了一跳。
“有刺客放了迷香,你們在外面都是幹什麼吃的?”皇帝的腦袋昏沉好歹緩過一點兒勁來,此時坐在床上用力的拍了拍床沿,放聲罵道。
兩個宮人先怯怯的開了口,“奴婢們一直守在屋外,未曾,未曾見過刺客。”
幾個內侍也跟著說,“屬下一直在殿外巡查,並為見著身份可疑之人。”
皇帝惱怒的指向前頭插進迷香的窗口,“那掉在地上的迷香難不成還能作假?”
幾個內侍快步走過去看,轉了一圈卻只見地上空空蕩蕩,連窗戶紙都是完整的一片,哪裡來的迷香?
幾人如實稟告,皇帝卻不信,掙扎著由宮人扶下床自己仔細查看,卻果然如同內侍所說的,沒有半點兒迷香的蹤跡。
然而方才的頭昏,以及視線里瞧見的那些?
皇帝驚疑不定,自己也不知道那場面是真是假了。
這本是小事,卻不知道後一天怎麼就傳出風聲去,說皇帝前一天在自個兒寢宮裡發了瘋症,淨說些胡話。這消息只在皇帝寢宮之外流傳,半點兒沒入皇帝的耳朵,也就只皇帝一人還不知道這些風言風語。
只一點,皇帝的疑心病越發的重了。
寢宮外頭的內侍多加了一倍的人手,又讓人將窗戶上的鏤花都除了,換成一整塊密不透風的木板,就這般睡得還很不安穩,夜裡頻頻起來自己查看,總覺得幽暗之中隨時會伸出一隻手,將他從人間拖拽進地獄裡。
這一切雖然按照褚清計劃中的進度在走,他卻覺得自己開始漸漸失去了耐性。
後又過了兩天,也不知皇帝是哪裡生出的興致,突然與幾個近臣提起要親自去邊境巡查一圈。雖然說明了了喬裝成平民模樣,卻也給幾個大臣攔住。
呂益首當其衝要擋了這事情,“陛下龍體金貴,邊境之處正是不安穩的時候,您若想知曉邊境清醒,派人前去查看便是。”
皇帝心裡忐忑已久,如今已養成了不由自己雙目所見便不信的習慣,哪裡是幾個臣子幾句話能夠打消的。況且,皇帝的雙目猶疑的看著自己身邊的臣子以及自己唯一的兒子,他是要用這次出行試探人心的。
“不過是來回一趟罷了,有什麼打緊的?”皇帝沉聲下來,將事情定了,“明日出行,你們同我隨行。”
以呂益為首的幾個臣子俱是只能應下,褚清站在一旁也應的和緩。
他清楚知道皇帝的計劃,皇帝卻恐怕不知道,自己在路途中間安排的假意行刺的刺客是褚清身邊的人,到時候那行刺由假變真,追查下去卻是皇帝親自安排的事情,難免變成怎麼都說不清楚的。
說不清楚的事情,自然和褚清沒有什麼關係。
時至第二日,眾人果然喬裝一番坐進了同一輛馬車裡,悠悠踏上了出京的行程。
眾人脫下華服,穿著俱是普通,車內幾人卻都不說話,氣氛頗為生硬。只呂益一人還從車窗往外看,瞧見沿街有個賣糖葫蘆的小販,還笑說了一句,“等咱們這一趟回來,我得給阿遲帶串糖葫蘆回家,他喜歡吃的。”
褚清聽見阿遲兩個字,面上的神色緩了緩,也跟著望出窗外去,接了一句,“這外頭的山楂,他會喜歡吃?”
暖意融融的書房之中,呂遲散著頭髮正抄到一節十分趣味的,聽見棗木說這消息,抬手逗了逗邊上的胖信鴿,還以為是自己聽岔了,“哪兒和哪兒要打了?”
棗木趕緊又將前頭說過的話再說一遍,“據傳是秦王已經反了,邊界之上已經重兵陳列,不日就將開戰。”
呂遲這回聽清楚了,手上拿著的筆尖在紙上重重一頓,暈出一大團墨跡來,層層染到了下頭的紙上,抄了一早上的東西算是都白費了功夫。
“這牲口!”呂遲咬牙罵,原來說的到京城接他,就是這麼個接法?
他父親還坐著宰相的位置呢,如若真給他打到京里來,他們這一大家子的人口,還有什麼好果子吃?命能不能留都是另外要看運氣的事情。
褚瑜自然不是這麼個打算,只不過呂遲此時自個兒想岔了,難免又急又氣。
明柳站在一邊原是個呂遲研磨的,見了他氣的臉色漲紅,連忙跟著上前撫他的背,口中勸道,“都是流言來的,還不知是不是真的,京城之中的流言能信多少呢?您若是著急,卻找老爺問一問妥當些。”
呂遲點了點頭,正道,“給我梳頭。”
外頭就來了個小廝,開口就是請呂遲去樂安院,說是呂益要找。
這是巧了,呂遲應了,“一會兒就去,你先走吧。”
那小廝便回去復命,等呂遲將頭梳好,自個兒帶著棗木尋去了樂安院。
樂安院裡,呂朱氏正與呂芙說話,兩人一見呂遲,均是笑了,只是一個笑的淺一個笑的深。
“找你父親的?在書房呢,自個兒去吧。”呂朱氏道。
呂芙上前拉住呂遲的手,問,“哥哥上回說有中意的人,到底是誰呢?”
這疑問在她心裡藏了好幾天,此時見了呂遲就有些藏不住。
呂遲正對褚瑜有氣,聽了這一句,道,“有什麼中意的?前天中意此時許就不中意了,沒什麼好問的。”
呂芙接了一計他對褚瑜的氣,正摸不著頭腦之際,給呂朱氏拉去了一邊站著,“莫要管你哥哥的事情,你父親找他說話呢。”
呂遲恩了一聲,轉身快步往書房去了。
呂益正在書房等他,有心想問呂遲的是他與秦王究竟是什麼關係,亦或是他是否知道秦王有什麼打算。
呂遲想問呂益的也簡單,京城之中的傳聞是不是真的,如若真的打起仗來,自己和褚瑜的關係是否會成了牽連家裡的禍患。
兩個人都有話要問,打了照面卻都不知從何說起。
問自己的兒子是否與一個男子傾心,呂益憋紅了一張臉也支吾的很。
呂遲對待這些事情一向坦誠,如今又是有心攤開來說的,對寵他上天的呂益,他也並不怕,“父親,秦王真反了?”
呂益見呂遲自個兒先開口提了秦王,當下稍微鬆了一口氣,他點頭道,“真反了,”後又仔細的看著呂遲的神色開口道,“你同秦王……?”
從呂益這裡得了準話,呂遲整個人登時氣鼓成了一團,見呂益發問,他立刻開誠布公,“我和褚瑜相好呢,不,從前相好過,如今他既然反了,我也不好連累咱們家裡的,誰還同他好?”
呂益一張老臉上的紅還沒全散去,就給呂遲這連著的幾個“相好”給弄的麵皮似火燒。
他一向知道自己兒子膽子大,卻也沒有預料到他的膽子大成這樣,竟真連秦王都碰過。
呂遲嘴上說完意氣話,心裡卻十分難受,眼眶跟著一紅。
呂益忙道,“也不是這麼說,秦王那邊的事情是他自個兒的道理,牽扯的東西多,一句兩句話說不清楚。”
當年那些事情究竟如何,呂益一樁樁一件件都清楚知道的很。做誰臣子給誰效命,在呂益看來同那等賣力氣的短工差不離。
只不過位置高了到底身不由己,更不說如今朝政紛亂難解,稍不留神一步走錯就是無法挽回的結果。
“他從前倒是和我說過要造反的,我還以為是玩笑話來的,卻不知如今竟是應了,”呂遲道,又覺得若是氣哭實在跌份,便硬生生停了一會兒,將眼眶裡的淚水收了回去。
呂益問,“還與你說過什麼?”
呂遲到了這會兒心覺得沒有什麼好隱瞞,是以將來京城接他的約定也說了。
卻不想呂益聽了這話卻是笑著長舒了一口氣,他抬手拍拍呂遲的肩膀,道,“你這傻孩子,既然人都這麼說了,你便等著就是了,沒什麼好鬧脾氣的,我聽說你正抄書,等書抄完興許能有些結果,旁的就莫要想了,秦王的品性,說出口的話,自然會做到的。”
這話聽得呂遲雲裡霧裡,不太懂,“若是打仗了,他怎麼到京城接我來?”
呂益少不了還要給呂遲吃一顆定心丸,多的不好說,只透露一句,“這仗打不起來。”
呂遲將這話收在心中,暫且覺得略安穩了些。父親說話從來未曾錯過的,他說打不起來,自然就是打不起來。
等呂遲一走,呂益坐在書桌後面也來了點精神,知道了秦王曾經與阿遲說過的話,他便也能估計出些事情來。
其一,秦王還將這裡喚作京城,顯是並沒有真要通過戰爭將晉國吞占的打算。
其二,秦王要親自來接,這就更不是兩國兵戎相見之時能夠做到的事情。
大仗是鐵定不會打的了,只不過中間瑣碎的事務後達成這個結果卻是最難的。
呂益左思右想,更覺得這宰相的位置坐的前所未有的燙屁股,他前後思索一遍,不僅是為了呂遲,更為了這一大家子往後的身家性命,他也該儘快想辦法脫身的好。
只不過如何脫身,這並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成的事情。
小仗要打,兩國要和,宰相不做,這三件事情當下放在了呂益的心中。
晉國皇城之中,皇帝憂心忡忡。一者是為了秦地反了,如今兩國之間的局勢,二則是為了近來文武百官之間越發對立的觀點。
他這才恍然有些明白過來,離自己最近的對皇位的威脅,竟不是褚瑜,反而是他器重之極的兒子。
什麼時候不知不覺起,竟有過半的重臣全都站到了褚清的那一邊?如此圖謀若是說沒有幾年的安排,實在難以做到。
皇帝寢食難安,精神越發不好,入了夜也是顛來倒去睡不著。
一隻迷香從窗戶紙里捅進去,氤氳的煙氣繚繞起來。
第五十七章
皇帝躺在帳里,隱約覺得自己腦袋昏沉,他半坐起身來,恰見一隻燃了一半的香從窗口掉落入室內。
他渾身一個激靈,猛然發覺自己此時感覺到的昏沉並非睡意,皇帝扶著床柱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啞著嗓子開口叫人,“來人!來人!”
外頭半天聽不見點響聲,急的皇帝將打碎了幾個花瓶,落了一地的碎瓷片,後才匆匆有兩個宮人推門進來著急詢問,“陛下?”
皇帝扶額,雙目緊閉,猶緊張的很,“叫侍衛!叫侍衛來!”
兩個宮人雖不明所以,卻也不敢怠慢,連忙又匆匆跑了出去,後帶進來幾個內侍也給皇帝的模樣嚇了一跳。
“有刺客放了迷香,你們在外面都是幹什麼吃的?”皇帝的腦袋昏沉好歹緩過一點兒勁來,此時坐在床上用力的拍了拍床沿,放聲罵道。
兩個宮人先怯怯的開了口,“奴婢們一直守在屋外,未曾,未曾見過刺客。”
幾個內侍也跟著說,“屬下一直在殿外巡查,並為見著身份可疑之人。”
皇帝惱怒的指向前頭插進迷香的窗口,“那掉在地上的迷香難不成還能作假?”
幾個內侍快步走過去看,轉了一圈卻只見地上空空蕩蕩,連窗戶紙都是完整的一片,哪裡來的迷香?
幾人如實稟告,皇帝卻不信,掙扎著由宮人扶下床自己仔細查看,卻果然如同內侍所說的,沒有半點兒迷香的蹤跡。
然而方才的頭昏,以及視線里瞧見的那些?
皇帝驚疑不定,自己也不知道那場面是真是假了。
這本是小事,卻不知道後一天怎麼就傳出風聲去,說皇帝前一天在自個兒寢宮裡發了瘋症,淨說些胡話。這消息只在皇帝寢宮之外流傳,半點兒沒入皇帝的耳朵,也就只皇帝一人還不知道這些風言風語。
只一點,皇帝的疑心病越發的重了。
寢宮外頭的內侍多加了一倍的人手,又讓人將窗戶上的鏤花都除了,換成一整塊密不透風的木板,就這般睡得還很不安穩,夜裡頻頻起來自己查看,總覺得幽暗之中隨時會伸出一隻手,將他從人間拖拽進地獄裡。
這一切雖然按照褚清計劃中的進度在走,他卻覺得自己開始漸漸失去了耐性。
後又過了兩天,也不知皇帝是哪裡生出的興致,突然與幾個近臣提起要親自去邊境巡查一圈。雖然說明了了喬裝成平民模樣,卻也給幾個大臣攔住。
呂益首當其衝要擋了這事情,“陛下龍體金貴,邊境之處正是不安穩的時候,您若想知曉邊境清醒,派人前去查看便是。”
皇帝心裡忐忑已久,如今已養成了不由自己雙目所見便不信的習慣,哪裡是幾個臣子幾句話能夠打消的。況且,皇帝的雙目猶疑的看著自己身邊的臣子以及自己唯一的兒子,他是要用這次出行試探人心的。
“不過是來回一趟罷了,有什麼打緊的?”皇帝沉聲下來,將事情定了,“明日出行,你們同我隨行。”
以呂益為首的幾個臣子俱是只能應下,褚清站在一旁也應的和緩。
他清楚知道皇帝的計劃,皇帝卻恐怕不知道,自己在路途中間安排的假意行刺的刺客是褚清身邊的人,到時候那行刺由假變真,追查下去卻是皇帝親自安排的事情,難免變成怎麼都說不清楚的。
說不清楚的事情,自然和褚清沒有什麼關係。
時至第二日,眾人果然喬裝一番坐進了同一輛馬車裡,悠悠踏上了出京的行程。
眾人脫下華服,穿著俱是普通,車內幾人卻都不說話,氣氛頗為生硬。只呂益一人還從車窗往外看,瞧見沿街有個賣糖葫蘆的小販,還笑說了一句,“等咱們這一趟回來,我得給阿遲帶串糖葫蘆回家,他喜歡吃的。”
褚清聽見阿遲兩個字,面上的神色緩了緩,也跟著望出窗外去,接了一句,“這外頭的山楂,他會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