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其實也不必勸,當父親的就是欠兒子的。沒跟人家商量就把人家鼓搗到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上來--父親永遠是對不起兒子的。父慈子孝,都是不能強求的,只能靠個人覺悟。強求了,就成為封建禮教,早晚要被打倒。打倒了之後,再後悔,再想起父親的淵深和偉岸。
我小時也經常被父母打,而且打得不合道理。但我留心到,父親打得再兇猛--木棍打折了兩根--他也不會打我的要害,木棍都是我用臂膀抵抗時擊斷的。所以我後來就不抵抗了,隨便他打。而我不抵抗,父親就覺得打起來沒什麼意思了,罵罵咧咧地說:"王八犢子,你以為我打不動你啦,我揍死你個王八犢子!"我覺得父親很可憐,可是也不能因為可憐就故意向他挑釁啊。我上了大學後,慢慢原諒了父母對我的打罵,工農子弟,有幾個不挨父母打罵的?我們為什麼不多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單位體檢時,醫生說我此生都不會得肝炎了,因為我已經有了抗體,我四五歲時,得過一次急性肝炎。我想起父親用寬厚的身體背著我,到太陽島最好的醫院去看。大夫說沒救了,聽天由命吧,看這孩子多聰明,開兩瓶葡萄糖,你回去自己給孩子注射吧。父親也沒跟我說什麼,就帶我在松花江玩了大半天。父親是半個軍醫,回到家裡,他說,葡萄糖打了也沒什麼用,不過是營養藥,打葡萄糖特別疼,大人都疼得叫喚,就別讓孩子遭那個罪啦。於是,父親就讓我每天喝兩杯葡萄糖,兩大瓶喝完,我的肝炎就好了。我從難產出世,至今跟死神多次會獵,死神無一倖免。所以,我永遠相信善的力量,博大的X懷,仁愛的境界,會戰勝一切。
許多年後,洒家也當了父親,洒家也打兒子。洒家的理論是,女兒不要打,兒子一定要打,不打不成才,身體的輕微痛楚是最好的"二進位刺激教育法"。但打兒子一是不能打身上,二是要讓他明白為什麼打,三是他明白了以後就不要打了。不過,當兒子的,總覺得父親是最凶暴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天天宣傳人跟畜牲都民主平等的時代,孩子都覺得家裡人不好,外邊人好,最好的是麥當勞。給孩子講了道理,不要指望他當時明白,他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能夠明白就功不唐捐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打兒子了,因為我看到他越來越懂事了。身為人父,而沒有兒子可打,有時未免無聊。深夜想起一次因為兒子頂撞奶奶而打兒子時,兒子悲憤地看著我,我心早軟了,但仍然堅持虎著臉,否則前功盡棄也。父愛的難於體會,就因為這是一種羞於表露的情感。母親一天到晚對孩子親親拍拍,哄得孩子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而父親藏在不苟言笑的表情甚至是打罵中的那份厚愛,有多少人子能夠察知呢?
正文 第19節:我們學習韓國的什麼?(1)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625
當我們父子嚴肅緊張地對峙時,我虎著臉,心裡說:"你小子牛氣什麼?你知道這個世界上誰最愛你麼?連你的母親也不知道,是我,是這個每年打你七八次的父親,一邊讀博士,一邊親手給你洗過六千塊尿布!在這個世界上,我只為你臭小子一個人,這麼幹過。"
昨天夜裡,我隔海給兒子打了個電話,他哼哼哈哈地跟我說了幾句,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這當爹的很高興,男子漢就是要感情不外露,不要動不動想念啊、孤獨啊、我愛你呀,把好好的漢語都糟蹋了。男子漢遇事要反求諸己,當兒子的要自強,當父親的要寬厚。日本侵略中國不對,但自強不息這一點,還是得了中國的真傳的。當年日本發覺自己諸事不行後,並沒有滿世界嚷嚷我痛苦啊、中國害了我啊、朝鮮越南馬來亞都不是好東西啊,我要跟你們同歸於盡啊。日本迅速走出了不知羞恥的童年期,用自立門戶的辦法贏得了一個強國的席位。當然在兒子自立門戶的過程中,作為父親的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借用古人的話說:日本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兒子哀之而不鑒之,則使孫子而復哀兒子也。
那麼如何走出這一怪圈呢?我想,既然人都是要長大的,也許從小就學習父親的X懷,從小就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兒子",會有助於我們修養成一個健康的人,一個自然的人,一個心裡充滿陽光的人吧。
我們學習韓國的什麼?
中國人學習外國的熱情和氣度,其實一點不輸給日本人,只是有時候學得不對路而已。我們不但學習歐美蘇、日韓澳,連對以色列、伊拉克、烏拉圭、肯亞,都是以滄海不捐細流的心態,隨時準備取經求寶的。例如近年來在"韓流"衝擊下吧,我們就不但要向韓國學習當面點頭哈腰背後下毒放箭的儒教,而且還要向韓國學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了。
12月13日夜間,我搬出一摞書來,應張帆教授之託,幫他考證一個年號。他的朋友近日收得一尊韓國銅佛,上書"延嘉七年",非漢非蒙非滿,不知何謂也。我弄到半夜,終於考證出,"延嘉"乃韓國古代"三國時期"的高句麗國的年號,相當於南北朝梁朝的中葉,延嘉元年為公元531年,即梁朝"中大通"三年,亦即北魏的"普泰"元年和當年改元的"中興"元年。如此,韓國的"延嘉七年"所制的銅佛像,其年應為公元537年,即梁朝"大同"三年,東魏的"天平"四年,西魏的"大統"三年。因為此前中國學者和韓國學者都不熟悉古代朝鮮半島政權的年號情況,所以多數人搞不清楚這個"延嘉"是怎麼回事。韓國學者則欣喜地以此為證據,認為古代的韓國,就是跟中國平起平坐的"獨立主權國家"了。
我任教韓國時,曾在舊書店買到一本《三國史記原文》,講的是朝鮮半島"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今天的韓國青年人已經讀不懂了,因為都是用漢語古文寫的,所以叫做"原文"。我在韓國時,從本紀、年表,到雜誌、列傳,細細研讀了一遍,因此到處向韓國朋友炫耀韓國歷史掌故,使得他們有的更喜歡我,有的則開始冷淡我。今天反省一下,是我做得不對,弄斧走錯門啦。
參考這本書的年表以及中國史書,知道梁朝的中大通三年,即公元531年,高句麗的安臧王薨,其弟安原王寶延即位,是為安原王的"元年"。但是韓國古代的史書沒有寫明他們的年號,因為一般情況下,韓國古代使用中國中央政權的年號,如新羅在唐高宗永徽元年"始行中國正朔"。後期的高麗和朝鮮更是直接奉中國年號。韓國古代的統治者只能稱王,要經過中國朝廷冊封,必須向中央政權朝貢。今天的韓國學者和導遊故意含糊這一點,稱韓國"皇帝"、"皇宮"、"皇后"云云,都是歪曲歷史的。中國皇帝對韓國國王自稱"朕",雙方是君臣關係,如隋高祖賜書責備高句麗的平原王,說他"雖稱藩附,誠節未盡",還說只要改正錯誤,"即是朕之良臣","殷勤曉示,許王自新"。這是韓國古代學者寫得明明白白而現在的學者想極力抹煞的。
我小時也經常被父母打,而且打得不合道理。但我留心到,父親打得再兇猛--木棍打折了兩根--他也不會打我的要害,木棍都是我用臂膀抵抗時擊斷的。所以我後來就不抵抗了,隨便他打。而我不抵抗,父親就覺得打起來沒什麼意思了,罵罵咧咧地說:"王八犢子,你以為我打不動你啦,我揍死你個王八犢子!"我覺得父親很可憐,可是也不能因為可憐就故意向他挑釁啊。我上了大學後,慢慢原諒了父母對我的打罵,工農子弟,有幾個不挨父母打罵的?我們為什麼不多記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單位體檢時,醫生說我此生都不會得肝炎了,因為我已經有了抗體,我四五歲時,得過一次急性肝炎。我想起父親用寬厚的身體背著我,到太陽島最好的醫院去看。大夫說沒救了,聽天由命吧,看這孩子多聰明,開兩瓶葡萄糖,你回去自己給孩子注射吧。父親也沒跟我說什麼,就帶我在松花江玩了大半天。父親是半個軍醫,回到家裡,他說,葡萄糖打了也沒什麼用,不過是營養藥,打葡萄糖特別疼,大人都疼得叫喚,就別讓孩子遭那個罪啦。於是,父親就讓我每天喝兩杯葡萄糖,兩大瓶喝完,我的肝炎就好了。我從難產出世,至今跟死神多次會獵,死神無一倖免。所以,我永遠相信善的力量,博大的X懷,仁愛的境界,會戰勝一切。
許多年後,洒家也當了父親,洒家也打兒子。洒家的理論是,女兒不要打,兒子一定要打,不打不成才,身體的輕微痛楚是最好的"二進位刺激教育法"。但打兒子一是不能打身上,二是要讓他明白為什麼打,三是他明白了以後就不要打了。不過,當兒子的,總覺得父親是最凶暴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天天宣傳人跟畜牲都民主平等的時代,孩子都覺得家裡人不好,外邊人好,最好的是麥當勞。給孩子講了道理,不要指望他當時明白,他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能夠明白就功不唐捐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打兒子了,因為我看到他越來越懂事了。身為人父,而沒有兒子可打,有時未免無聊。深夜想起一次因為兒子頂撞奶奶而打兒子時,兒子悲憤地看著我,我心早軟了,但仍然堅持虎著臉,否則前功盡棄也。父愛的難於體會,就因為這是一種羞於表露的情感。母親一天到晚對孩子親親拍拍,哄得孩子都唱"世上只有媽媽好"。而父親藏在不苟言笑的表情甚至是打罵中的那份厚愛,有多少人子能夠察知呢?
正文 第19節:我們學習韓國的什麼?(1)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625
當我們父子嚴肅緊張地對峙時,我虎著臉,心裡說:"你小子牛氣什麼?你知道這個世界上誰最愛你麼?連你的母親也不知道,是我,是這個每年打你七八次的父親,一邊讀博士,一邊親手給你洗過六千塊尿布!在這個世界上,我只為你臭小子一個人,這麼幹過。"
昨天夜裡,我隔海給兒子打了個電話,他哼哼哈哈地跟我說了幾句,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這當爹的很高興,男子漢就是要感情不外露,不要動不動想念啊、孤獨啊、我愛你呀,把好好的漢語都糟蹋了。男子漢遇事要反求諸己,當兒子的要自強,當父親的要寬厚。日本侵略中國不對,但自強不息這一點,還是得了中國的真傳的。當年日本發覺自己諸事不行後,並沒有滿世界嚷嚷我痛苦啊、中國害了我啊、朝鮮越南馬來亞都不是好東西啊,我要跟你們同歸於盡啊。日本迅速走出了不知羞恥的童年期,用自立門戶的辦法贏得了一個強國的席位。當然在兒子自立門戶的過程中,作為父親的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借用古人的話說:日本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兒子哀之而不鑒之,則使孫子而復哀兒子也。
那麼如何走出這一怪圈呢?我想,既然人都是要長大的,也許從小就學習父親的X懷,從小就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兒子",會有助於我們修養成一個健康的人,一個自然的人,一個心裡充滿陽光的人吧。
我們學習韓國的什麼?
中國人學習外國的熱情和氣度,其實一點不輸給日本人,只是有時候學得不對路而已。我們不但學習歐美蘇、日韓澳,連對以色列、伊拉克、烏拉圭、肯亞,都是以滄海不捐細流的心態,隨時準備取經求寶的。例如近年來在"韓流"衝擊下吧,我們就不但要向韓國學習當面點頭哈腰背後下毒放箭的儒教,而且還要向韓國學習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了。
12月13日夜間,我搬出一摞書來,應張帆教授之託,幫他考證一個年號。他的朋友近日收得一尊韓國銅佛,上書"延嘉七年",非漢非蒙非滿,不知何謂也。我弄到半夜,終於考證出,"延嘉"乃韓國古代"三國時期"的高句麗國的年號,相當於南北朝梁朝的中葉,延嘉元年為公元531年,即梁朝"中大通"三年,亦即北魏的"普泰"元年和當年改元的"中興"元年。如此,韓國的"延嘉七年"所制的銅佛像,其年應為公元537年,即梁朝"大同"三年,東魏的"天平"四年,西魏的"大統"三年。因為此前中國學者和韓國學者都不熟悉古代朝鮮半島政權的年號情況,所以多數人搞不清楚這個"延嘉"是怎麼回事。韓國學者則欣喜地以此為證據,認為古代的韓國,就是跟中國平起平坐的"獨立主權國家"了。
我任教韓國時,曾在舊書店買到一本《三國史記原文》,講的是朝鮮半島"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今天的韓國青年人已經讀不懂了,因為都是用漢語古文寫的,所以叫做"原文"。我在韓國時,從本紀、年表,到雜誌、列傳,細細研讀了一遍,因此到處向韓國朋友炫耀韓國歷史掌故,使得他們有的更喜歡我,有的則開始冷淡我。今天反省一下,是我做得不對,弄斧走錯門啦。
參考這本書的年表以及中國史書,知道梁朝的中大通三年,即公元531年,高句麗的安臧王薨,其弟安原王寶延即位,是為安原王的"元年"。但是韓國古代的史書沒有寫明他們的年號,因為一般情況下,韓國古代使用中國中央政權的年號,如新羅在唐高宗永徽元年"始行中國正朔"。後期的高麗和朝鮮更是直接奉中國年號。韓國古代的統治者只能稱王,要經過中國朝廷冊封,必須向中央政權朝貢。今天的韓國學者和導遊故意含糊這一點,稱韓國"皇帝"、"皇宮"、"皇后"云云,都是歪曲歷史的。中國皇帝對韓國國王自稱"朕",雙方是君臣關係,如隋高祖賜書責備高句麗的平原王,說他"雖稱藩附,誠節未盡",還說只要改正錯誤,"即是朕之良臣","殷勤曉示,許王自新"。這是韓國古代學者寫得明明白白而現在的學者想極力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