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文 第20節:我們學習韓國的什麼?(2)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847

  韓國古代一般一個國王使用一個年號,中途改元比較少見。而且史書中寫得模糊,仿佛兩套年號一明一暗似的,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朝貢心態"。即以高句麗來說吧,所有的本紀中都沒有標列年號,就是一個王薨了一個王即位這樣的按照順序寫下來。安臧王被梁高祖封為"寧東將軍都督營平二州諸事高句麗王","賜王衣冠劍佩"。但當時中國是南北朝,安臧王的使者從南方的梁朝回去,在海上被魏國抓住,送到洛陽,北魏孝明帝又封安臧王為"安東將軍領護東夷校慰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所以,高句麗同時向南北兩個皇帝朝貢。安原王四年,東魏還加封他為"驃騎大將軍"。此時高句麗首都為平壤。

  《三國史記》中,標明使用過自己的年號的只有新羅。百濟和高句麗則都沒有,所以,"延嘉"之類,按照封建帝王的觀點看來,其實都屬於私自僭越的紀年,相當於陳良宇同志擅自規定上海的2006年為"良宇元年"。當寫到新羅改奉大唐年號後,作者金富軾特別"論曰"了一段,說"偏邦小國,臣屬天子之邦也,固不可以私名年……自稱年號,惑矣",現在奉行了唐號,"可謂過而能改者矣"。

  現在韓國的某些學者大力推行"去中國化"和對中國的妖魔化,極力否定和貶低中國古代對韓國的影響,甚至把高句麗說成是當時的"世界大國",是當時反對"中國霸權"的急先鋒,這種解讀歷史的思路很像當年的"批林批孔"運動。我在韓國時看過一個電視連續專題片,字幕里有很多漢字,講元朝皇帝有一個朝鮮妃子,如何用她的魅力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由韓國最著名的主持人解說,氣勢恢弘,激昂磅礴,讓人哭笑不得。韓國學者跟日本學者一樣,極力反對中國學者的愛國心,極力瓦解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可是他們自己乾的是什麼呢?不但把孔子老子研究成韓國人,四大發明也已經有兩個研究成韓國的了。中醫叫"韓醫",是世界上最科學的醫道,大米、火炕、射箭、房中術,都是韓國人發明的,剩下的就是哪天證明漢字和圍棋也是韓國人創造的了。中國民眾一窩蜂地被韓流徵服,認為韓國女人最漂亮,韓國男人最男人,韓國人天天吃燒烤,韓國人最懂禮貌,韓國真正繼承了儒家傳統,等等。沒有人知道韓國天天在滲透延邊,鼓動東北的朝鮮族獨立,而朝鮮族同胞千辛萬苦跑到韓國去打工,得到的卻是屈辱的歧視和殘酷的剝削。

  古代的韓國人確實是很儒家的,對待歷史和現實都按照所信奉的歷史觀,老老實實地秉直書寫。隨便翻開一頁"新羅本紀",就可看到這樣的字句:

  "冬十月,遣使大唐朝貢";

  "三月,唐高祖降使,冊王為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

  "遣使大唐朝貢,訟高句麗塞路,使不得朝";

  "秋七月,遣使大唐,獻美女二人,魏徵以為不宜受。上喜曰,彼林邑獻鸚鵡,猶言苦寒,思歸其國,況二女遠別親戚乎?付使者歸之";

  "春正月,王薨……唐太宗詔贈左光祿大夫。"

  這裡每個動詞的使用,都極為合乎史傳規範。降使冊封,是對藩屬國的禮儀。訟,是向中央政府告狀,告高句麗自己享受朝貢帶來的貿易便利和賞賜,卻不許鄰居有奶同吃。獻美女,也是郡國對朝廷的忠心表示,而且稱唐太宗為"上",這是對天子的稱呼。書中對新羅國王則僅稱"王",相當於二十四史中的"世家"級別,如"逼令王自盡,強Y王妃,縱其下亂其妃妾"等。新羅的國王"薨"掉了,唐太宗追贈他為"左光祿大夫",一個副總理級別的待遇。白紙黑字,情理昭昭。

  而自從帝國主義列強撕裂了東亞,把溫情脈脈的古代朝貢體制變為弱肉強食的殖民體制後,就給東亞人民留下了叢林法則的後遺症。不說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了,一說就俗,單說說我們唇齒相依的朝鮮半島吧。當代半島南北的很多知識精英,擁有一個三步曲的共同夢想。第一個夢想是南北統一,建立一個21世紀的"大高句麗"國,七八千萬人口,再生點就是一億,南方發達的信息技術,再加上北方英勇的人民軍跟核武器,"試問東亞誰能敵?"第二個夢想是收回中國東北,因為據說那是他們的故鄉,凡是祖宗呆過的地方就是子孫的國土。多年前,我的一位朝鮮人民軍的朋友跟我喝酒後就告訴我,中朝邊界應該是萬里長城!真讓我大開眼界。第三個夢想是什麼?告訴大家,韓國的右派大報《朝鮮日報》已經透露了:當年高句麗在公元4世紀打敗了前燕王朝後,其統治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市和河北省……知道滾滾"韓流"的背後涌動的是什麼了吧。

  正文 第21節:這個世界,誰欠誰的?(1)

  更新時間:2007-12-4 11:08:26 本章字數:1978

  不過,人家這樣想,自有人家的道理,也自有人家的志氣。我們作為喜歡X懷天下、熱愛取經求寶的中國人,還是要克己復禮,學習韓國。學習什麼呢,首先應該學習的是人家那種百折不回的鐵石一般的愛國心,還有,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二百努力的拼搏精神吧。

  這個世界,誰欠誰的?

  據日本財務省2007年3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底,包括國債、借款、政府短期證券在內的國家債務達到約823.3萬億日元,創歷史最高紀錄。也就是說,日本國民人均背負的債務達到651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為40多萬元。

  像美國日本這樣的"經濟強國",實際上經常是在"負債運營",不但政府是借錢開支,許多國民也都拿著信用卡透支生活。但咱們可別替人瞎操心,人家過得比咱舒坦多了。只要國家機器足夠強大,就永遠不用擔心債務塌下來全國跳樓。所謂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用來說他們正合適。然後他們還要嘲笑中國人光存款,不消費等等,壓迫人民幣連連升值。這是用我們過去的"農業文明思維"所無法理解的。我們一直欣賞的是"既無內債,又無外債",清清爽爽,明明白白。而且以為帝國主義列強肯定是自己家裡"有的是金山銀山,永遠花不完",以為富國是永遠向窮國放債,自己專門靠高利貸生存的寄生蟲。現在我們才慢慢知道,帝國主義的口袋並不寬裕,他們之所以成為"列強",除了當年殺人放火搶去了頭幾桶金之外,在自留地里幹活也很勤快,更主要的,是他們發明了一種"超前消費"的高級洗錢方式。

  咱們貧下中農一般是掙10塊錢,花三四塊錢。如果只花一二塊叫做吝嗇,如果花了六七塊叫做大方,花了八九塊叫浪費,花了10塊就叫敗家。而人家列強呢?掙10塊花10塊叫做吝嗇!一般是掙10塊要花20塊,那多出的10塊到哪兒去弄呢?借啊。什麼?不借?不借俺可就搶啦!人家的"民主程序"一開動,人家那素質極高極高的人民舉起森林般的手臂一投票,你可就吃不了兜著走啦。貧下中農掙的錢本來不多,一般只能掙5塊,自己剛花了1塊,就把3塊借給列強了。列強東挪西借里挪外借,手裡弄了100多塊,這回真是怎麼也花不完了。於是,他還要反過來,把錢再借出去,給那些一時揭不開鍋的五保戶,不過條件是比較苛刻的,除了利滾利之外,一般是要拿人家的土地房子閨女兒子來抵押的。別人欠他的,他年年催逼,有時候一年竟然真的掙了100多塊。他欠別人的呢?不著急,能不還就不還,還不起就繼續借,一直借得叫你心疼。你要是不借吧,那以前的債務他就說根本還不起了,你要是跟他打架吧,他已經用借來的錢置辦了一屋子的刀槍劍戟,而你本來應該用於置辦刀槍劍戟的錢呢,早都讓他借走了。所以你還得繼續借給他。到了債務如山,實在不像話的時候,他又來花招了,當初借了你家3塊5塊一共是185塊,可是那時候的錢不值錢啊,再說你家的錢到了我家這片兒,不大好使,必須打折。什麼匯率啊,浮動啊,所得稅啊,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啊,說得你頭都大了。反正最後一算,我其實就借了你家28塊錢,你要是不認就拉倒,你要是認了,咱們現在簽個協議。你一想,28就28吧,頂我半年的嚼裹呢,總是個錢,否則都打了水漂了。於是你承認了這個28塊。他又說,我今兒個吧,沒現錢,我有個祖傳的菸袋鍋子,八十多年歷史了,小孩他姥姥的大姨子的小舅子傳下來的,值老鼻子錢了,上回瑪麗亞大嬸出200塊我都沒賣,我知道你愛抽菸,我現在改抽白面兒了,留著也沒用,這回看在我大爺燒過你家花園的交情,賣給你,就算100塊,你看咋樣?你跟他死砍活砍,砍到六五折,他心疼得搶天呼地,讓你把菸袋鍋子拿了走,最後一算,你還欠他37塊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