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紀澄道:“因為您誇了奴婢一句。”
太后面上不見笑容:“這花園裡艷麗的花太多了,無論是誰一不留神都會被花兒迷了眼,那位如此,現今這位也如此……”
話說到這裡,紀澄哪裡還不知道太后是什麼意思,逕自掙開老嬤嬤膝行至太后跟前,重重磕頭:“太后對奴婢恩重如山,太后所願,奴婢必為太后誓死達成。”
太后垂眼看著她:“誓死倒是不必……哀家老了,就想過幾天清淨的日子。”
紀澄再拜:“奴婢明白。”
太后合眼揮了揮手:“下去吧,以後不必再自稱奴婢。”
紀澄答是。
☆、第七世 天各命(十)
二十三
李肆李公公沒想過世上還有這樣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許誰也猜不到,半年前被他親自送進宮來的皇商家的便宜閨女如今卻成了皇城裡一枚不知該如何定義的古怪棋子。
被送進太后宮裡都能出來再被送到東宮去,這樣的運道,只一句“好”來概括都算淺薄,至少也得是“好得過分”。
太后她老人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讓人無可奈何。
誰都知道太后與當今聖上早年曾因為某萬萬不可提起的妃子壞了關係,至今隔閡仍在。她這回把聖上不知到底看不看得上的美人養在宮中,又把這美人賜給孫兒,其中到底是為了向聖上示威又或敲打試探太子,只有她老人家自己知道。
紀澄作為太后的棋子,乍然暴露在眾人面前,雖然危險,但卻無誤她於此時享受常人所難以想像的榮華富貴。
人生在世,只區區百年,於高高在上的神魔眼中與蜉蝣何異?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不是理所當然的?
何況是唾手可得的權利……
紀澄的反應卻有些讓人看不懂了。
宮中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太子去太后宮中請安時曾與紀澄說話的消息早就不知被宮人傳了多少遍,傳到各位貴人耳中也不知被傳成了什麼樣。太子那邊已有一個入宮兩年的太子妃,雖不被太子喜愛,卻是很被尊重的。但在這宮中,身為太子正妃,只“尊重”二字怎麼夠。
太子妃戰戰兢兢等待著那不知怎麼把太子的心“勾走”的小蹄子到來。她是世家出來的閨秀,雖不把世家那些腌臢的手段放在眼裡,但到必要時,她也不是不會用……
只是對方是太后宮裡送來的人,多少須得小心些。
紀澄被送到東宮來,並沒有明確的名分,東宮上下一時也不知道該怎樣安置她。沒人說,紀澄便自覺地繼續執宮女身份,做宮女該做的事。
太子的反應也有些古怪。
紀澄被送到東宮,他作為主人多少也得問一句,可他卻好像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又或者是根本不曾與紀澄說過一句話。
太子妃頗有些心驚膽戰地受著紀澄的服侍,發現這“小蹄子”似乎是個安分的,並非傳聞中惑人心魄的妖姬。
不過,提防卻是不能完全卸下的。
太子妃尋了個機會,委婉得不能再委婉地與太子提了一提紀澄。太子沉吟片刻,平靜道:“既是皇祖母賜下的人,讓她做著下人的活計,是有些不像話。”
太子妃試探地問:“那殿下的意思是……”
太子無所謂地一笑:“當個鸚哥兒百靈鳥養著罷,東宮不缺養她的錢。”
太子妃這才放下心來。
這下,紀澄便成了東宮獨一無二的一個閒人。
二十四
不知何時起,太子桌案上多了一些本不該出現在東宮的密信。
太子看著信上一條條或駭人或無關緊要的罪狀,有些無奈,又有些好笑,卻全都置之不理。
他在等,等著看她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過幾日便是中秋。
靠得住的小太監匆匆進了東宮與太子耳語幾句,太子頷首,親自朝御膳房去了。
紀澄被兩個小太監拽著押在柴房裡,一絲掙扎的意思都沒有,看起來那兩個無所適從的小太監都比她狼狽些。
她早在被人抓住時便準備好了腹稿,無論來的人是誰,她只管按自己想好的說便是。
可惜來的人是太子。太子並沒有給她說出腹稿的機會。
剛進門,那溫和的青年人便道:“這才過了多少日子,紀姑娘未免太沉不住氣了些。”
紀澄有些譏諷地彎了彎嘴角,沒有搭話。
太子笑道:“若孤是你,孤便不會親自來下毒,而是借茜芸的手,一箭雙鵰,一舉兩得。”
茜芸,太子妃的芳名。
紀澄不屑道:“我的事,與太子妃殿下何干?”
太子還是笑:“那你的事又與孤何干?”
紀澄梗住了,無話可說。
太子道:“你不借茜芸的手,不過是你覺得她沒用,孤不理會你,不過是你覺得在孤這兒走這一步棋廢了,你想換一步棋走”他頓了頓,接著道,“你是真的以為宮中只有你一個長了腦子的,還是覺得無論你搞出什麼事來,孤與皇祖母都不得不幫你兜著?”
紀澄平靜道:“若不是太子殿下想替我兜著,何必來此多費口舌?”
太后面上不見笑容:“這花園裡艷麗的花太多了,無論是誰一不留神都會被花兒迷了眼,那位如此,現今這位也如此……”
話說到這裡,紀澄哪裡還不知道太后是什麼意思,逕自掙開老嬤嬤膝行至太后跟前,重重磕頭:“太后對奴婢恩重如山,太后所願,奴婢必為太后誓死達成。”
太后垂眼看著她:“誓死倒是不必……哀家老了,就想過幾天清淨的日子。”
紀澄再拜:“奴婢明白。”
太后合眼揮了揮手:“下去吧,以後不必再自稱奴婢。”
紀澄答是。
☆、第七世 天各命(十)
二十三
李肆李公公沒想過世上還有這樣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許誰也猜不到,半年前被他親自送進宮來的皇商家的便宜閨女如今卻成了皇城裡一枚不知該如何定義的古怪棋子。
被送進太后宮裡都能出來再被送到東宮去,這樣的運道,只一句“好”來概括都算淺薄,至少也得是“好得過分”。
太后她老人家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讓人無可奈何。
誰都知道太后與當今聖上早年曾因為某萬萬不可提起的妃子壞了關係,至今隔閡仍在。她這回把聖上不知到底看不看得上的美人養在宮中,又把這美人賜給孫兒,其中到底是為了向聖上示威又或敲打試探太子,只有她老人家自己知道。
紀澄作為太后的棋子,乍然暴露在眾人面前,雖然危險,但卻無誤她於此時享受常人所難以想像的榮華富貴。
人生在世,只區區百年,於高高在上的神魔眼中與蜉蝣何異?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不是理所當然的?
何況是唾手可得的權利……
紀澄的反應卻有些讓人看不懂了。
宮中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太子去太后宮中請安時曾與紀澄說話的消息早就不知被宮人傳了多少遍,傳到各位貴人耳中也不知被傳成了什麼樣。太子那邊已有一個入宮兩年的太子妃,雖不被太子喜愛,卻是很被尊重的。但在這宮中,身為太子正妃,只“尊重”二字怎麼夠。
太子妃戰戰兢兢等待著那不知怎麼把太子的心“勾走”的小蹄子到來。她是世家出來的閨秀,雖不把世家那些腌臢的手段放在眼裡,但到必要時,她也不是不會用……
只是對方是太后宮裡送來的人,多少須得小心些。
紀澄被送到東宮來,並沒有明確的名分,東宮上下一時也不知道該怎樣安置她。沒人說,紀澄便自覺地繼續執宮女身份,做宮女該做的事。
太子的反應也有些古怪。
紀澄被送到東宮,他作為主人多少也得問一句,可他卻好像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又或者是根本不曾與紀澄說過一句話。
太子妃頗有些心驚膽戰地受著紀澄的服侍,發現這“小蹄子”似乎是個安分的,並非傳聞中惑人心魄的妖姬。
不過,提防卻是不能完全卸下的。
太子妃尋了個機會,委婉得不能再委婉地與太子提了一提紀澄。太子沉吟片刻,平靜道:“既是皇祖母賜下的人,讓她做著下人的活計,是有些不像話。”
太子妃試探地問:“那殿下的意思是……”
太子無所謂地一笑:“當個鸚哥兒百靈鳥養著罷,東宮不缺養她的錢。”
太子妃這才放下心來。
這下,紀澄便成了東宮獨一無二的一個閒人。
二十四
不知何時起,太子桌案上多了一些本不該出現在東宮的密信。
太子看著信上一條條或駭人或無關緊要的罪狀,有些無奈,又有些好笑,卻全都置之不理。
他在等,等著看她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過幾日便是中秋。
靠得住的小太監匆匆進了東宮與太子耳語幾句,太子頷首,親自朝御膳房去了。
紀澄被兩個小太監拽著押在柴房裡,一絲掙扎的意思都沒有,看起來那兩個無所適從的小太監都比她狼狽些。
她早在被人抓住時便準備好了腹稿,無論來的人是誰,她只管按自己想好的說便是。
可惜來的人是太子。太子並沒有給她說出腹稿的機會。
剛進門,那溫和的青年人便道:“這才過了多少日子,紀姑娘未免太沉不住氣了些。”
紀澄有些譏諷地彎了彎嘴角,沒有搭話。
太子笑道:“若孤是你,孤便不會親自來下毒,而是借茜芸的手,一箭雙鵰,一舉兩得。”
茜芸,太子妃的芳名。
紀澄不屑道:“我的事,與太子妃殿下何干?”
太子還是笑:“那你的事又與孤何干?”
紀澄梗住了,無話可說。
太子道:“你不借茜芸的手,不過是你覺得她沒用,孤不理會你,不過是你覺得在孤這兒走這一步棋廢了,你想換一步棋走”他頓了頓,接著道,“你是真的以為宮中只有你一個長了腦子的,還是覺得無論你搞出什麼事來,孤與皇祖母都不得不幫你兜著?”
紀澄平靜道:“若不是太子殿下想替我兜著,何必來此多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