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到前不久彭城王來訴苦言是京畿居大不易,物價高企,甚至兒女論婚都沒有資財用度,皇帝還頗為體貼的打包送他一些苑中器物,老王八蛋這是在拿自己當鍋來涮呢!

  類似不要臉的窮親戚比比皆是,每年入苑次數多則幾十次,少則十數次。這些人勤奮的耗子一般,將苑財一次次搬回自己家裡。如果不是皇帝動念檢點家財,還不知要被這些人哄騙多久!

  而且窮親戚不獨只出在他們司馬家,他家丈人衛崇看似風雅脫俗,但當皇帝看到衛崇並其兒女之類去年一年竟在皇后的長秋宮中搬走了近千萬錢之巨,於是對這個表面光鮮的丈人好感蕩然無存。

  「朕也真是悽苦啊,何以如此招賊惦念?大盜謀我國祚,蟊賊謀我家室!」

  明白自己什麼處境之後,皇帝也真是悲憤莫名,感覺自己真是倒霉,特別跟自家姊夫比起來,所娶都是名門貴女,他家阿姊妝奩豐厚、可謂宜家宜室,可是衛皇后雖然也稱溫婉,妝奩多少且不論,身後一大家子的窮親戚讓人受不了。

  明白了自身的處境後,皇帝自然要思忖如何整頓家業,誠如阿姊教他,開源節流、做好這兩項,自然能得富貴常享。

  大盜皇帝是無從制約,可是這些小毛賊他還是對付得了的,首先便發苑詔,言是凡宗親勛貴入叩,不可再濫無節制,無視禁防,四時八節之外,能免則免,如此人情饋贈方面便能節省大量的財貨。雖有淡薄於人情,但皇帝覺得這些人待他於人情方面也實在有限。

  節流的另一樁便是不養閒人,大批宮人放免離苑,特別苑中僅僅只保留下必要的起居、灑掃、修繕等等幾百人。

  至於遍及內外的各種皇家產業,皇帝自然是難以糾察肅清那些依附而生、貪墨截留的官吏們,但也可以甩開他們。首先是江東各州郡內所設置的工坊、採買邸舍之類,俱都予以裁撤,併入郡國官署監管,春秋歲結時由郡國直接輸入內庫。

  而近在建康的各項產業,雖然皇帝可以直接進行監管,但是因為涉及方方面面諸事百業,他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進行有效管制。特別一些他根本就不了解的產業,當中多少手段可用,擺在他面前他都看不懂。

  但是他也並非一事無成,特別是製作糕點飴食的技法,過往這些年始終不曾放下,直到現在可以說是技法精熟的宗師人物。從材料擇選到加工步驟,直至最終成品品質如何,可謂是慧眼如炬,誰都矇騙不了他。

  既然別的產業難免被耍奸矇騙,那麼不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之內明斷秋毫,所以皇帝便開始將建康周邊各類產業俱都向此調配,大凡於此無關的俱都裁撤處理掉。

  這當中自然少不了外力的配合,有了沈大將軍授意配合,諸多江東人家也都樂於將那些苑產進行置換。

  而當這些產業資源進行過整合調配之後,很快又展露出另一樁此前皇帝不曾預料到的效果,那就是他已經實質性的控制乃至於壟斷了整個建康乃至於京府各種糕點飴食此類產業。

  可以說他今天晚上臨時決意明日市面酪漿需要漲價三成,明日整個建康城無論士庶都要為此嗟嘆不已。

  「興治之趣,大概在此啊!建康即得,豈容洛陽久處彀外!」

  終於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皇帝頓覺整個人生都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雖然只是在這區區一個行業里縱橫捭闔,但是那種經營的樂趣和成就感也實在讓他沉醉不已,熱衷以自己的方式對世道施以影響,巨財入庫反而成了其次。

  世道的變化,或在人情中自有其寬容,但也同樣難免冷漠。皇帝能夠自得其樂,有其知足安守,也有來自行台的庇護優待。但有的人,則就很難分享到這些,比如自淮南徙封歷陽、但其實只是被幽禁建康的肅祖次子司馬岳。

  啟泰以來,司馬岳雖然徙封歷陽王,但常年幽居府中,被世道刻意淡化其存在,當其名再次掀起波瀾時,則是因為英年早逝。

  第1256章 新亭議喪

  咸和十三年江東那場動亂,除了的確涉於其中、咎由自取的那些南北世族之外,本身無辜而又遭受牽連最深者,莫過於原淮南王司馬岳。

  這場政變中定性罪首的諸葛恢,本身便是司馬岳的妻族丈人。而之後深挖,又有其內兄諸葛甝等人策劃廢立這種大逆不道的陰謀,讓司馬岳徹底洗刷不清。

  雖然之後江東清算時,因肅祖子嗣本就不算昌盛,司馬岳免於罪實論處,但先是夫妻判離,原淮南王妃諸葛氏被廢逐出府,其一子二女也一併剝奪爵祿,之後便是淮南國廢,司馬岳徙封歷陽,但一應王府僚佐俱無配備,僅僅只是一個虛號的安排。

  司馬岳所遭受的牽連不獨如此,前年皇帝病危,因其子息尚在襁褓,為了免於大統嗣位再生變故,中書令鍾雅等直接將司馬岳遷離原本的青溪舊邸,把其安置在了建康城西南的新亭附近。

  新亭地近石頭城,本就是建康城宿衛重戍所在,將司馬岳遷居至此,便意味著將之完全拘禁起來。

  而宿衛在經過早年那場動盪之後的肅清之後,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而且主要都由江東特別是吳人門戶把持。江州刺史沈恪兼領歷陽內史,都中凡有變故幾乎一日之內便可順流入都。

  雖然之後皇帝病情又有好轉,但也沒有人再提將司馬岳送回舊邸,自此之後便一直居住在新亭別業,甚至連兒女都難相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