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何況,就算想要因糧於敵,通過擄掠來獲取軍隊給養,能夠下手的目標也僅僅只有那些據地自守、艱難生產求存的鄉宗塢壁。至於胡虜之眾雖然眾多,但本身就是乏於生產經營的盜匪暴徒,也根本不能提供大軍所需要的給養械用。

  所以,未來淮南軍的戰爭進程,應該還是徐徐推進,兼以經營地方。長驅直入、一搗黃龍誠然爽快,但卻不是能夠鞏固住戰果的大勢之爭。

  沈哲子歸鎮之後,許多豫南鄉宗俱都紛紛湧入都督府,請問何時發兵豫南。軍期方面,沈哲子並沒有給他們一個明確答覆,但卻發布一項都督府行令:凡豫南晉民之眾,守土、護鄉、安民者,復土之後因功論賞,僭制、亂號及虐民之賊,王師所至,審實即殺!

  換言之,豫南這些鄉宗人家,可以據地自守,也可以蔭庇游食難民,但如果有敢於從逆、接受羯國官職者,又或者自恃屬眾極多而私自杜撰、矯稱官爵以惑眾之人,則就是淮南軍的敵人,必要予以剷除。

  此令一出,整個豫南之地那些頗集眾勇的軍頭們也俱都懍然自危。這當中不乏人雖然不牴觸淮南王師,但也還寄望能在幾方大勢力之間搖擺求存,混上幾家茶飯。可是淮南軍如此表態之後,便讓他們沒有了左右逢源的餘地。

  第0849章 兵入豫南

  六月末,淮南兩部軍隊共六千精銳之眾,在壽春本鎮沿淮而上。抵達穎口之後便兵分兩路,一路在郭誦率領之下,自穎口向北,抵達穎水中段的陳郡宛丘。

  這一路人馬,所率不獨甲士戰卒,還有十幾名淮南都督府政務官員,陳郡謝尚便在此列。今次行軍,並非以往那樣例行公事的巡弋警戒,而是要正式在陳郡構建統治,將之徹底納入都督府管轄之內。配合這一部軍隊行事的還有一直駐守譙郡的沈牧,兩部配合行事,穎、渦之間廣袤豫南之土俱要納入都督府統序中。

  對於這一次軍事行動,沈哲子與一眾將領僚屬們也在商議良久,該要推進到哪一步。

  豫南之地,已入中原,四野平川,域內並無奇險可守。如果想要獲得一個天然穩固的防線,則就需要一直將軍隊推進至黃河沿岸,如此才能獲得地理上的優勢。

  此前歷次議事,不乏將領支持這一方案,更激進者甚至提議直接兵發陳留,而後西進至於滎陽,進望洛陽。兵進到這一步,便已經可以說是盡復祖鎮西北伐局面,可謂壯功。

  將士們之所以敢於如此進取,倒也並非盲目樂觀,自大狂妄。要知道這一條線路,本就是羯國大軍去年南下的路線,沿途多征郡國兵卒並鄉野武裝,相當於已經將此域清剿一遍了。十幾萬大軍崩潰淮上,這一片區域已經沒有多少成建制的正軌武裝。

  如今北面查明的敵對武裝,一者是盤踞在梁國、雍丘的一部分羯國潰兵,其中主要由雜胡義從尤其是屠各、丁零人組成,其首領乃是原石虎軍中部將翟肅。淮上大戰時,其部因被衝擊沿渦水一路北逃抵達梁國,沿途多收雜胡潰卒,至今擁眾六千餘人,至今並無據點,只在區域內擄掠維持。

  沈牧去年入駐譙城,除了清掃譙郡周邊羯國潰眾並鄉野盜匪以外,主要的便是針對這一部奴軍。不過這些奴軍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據點,淮南軍一旦有進則散於鄉野,淮南軍一旦退回則又聚集為禍,很難予以徹底的剿滅。而且淮南軍對雜胡人眾實在算不上友好,所以招降困難也很大。據說那個翟肅已經被羯國襄國方面任命為凌江將軍、梁郡太守,但也沒有什麼確鑿的消息來源。

  除了這一部雜胡以外,還有另一部敵軍,那就是早年背叛祖約投靠羯國的陳光。其人原本留守潁上,羯國前線落敗後,搶在淮南水軍北上之前退到了陳留境內,依於蒗盪渠,背靠大河。

  這個陳光,較之那個胡將翟肅所部流寇,是一個更加難纏的對手。其人所部雜多,既有早年祖氏豫州軍一部分,還有一部分乞活眾,同時又收納了許多羯國潰卒。兼之其人久在豫州之地,也多有鄉宗塢壁依附其人。

  這個陳光,是一個典型的亂世軍頭,本身是沒有什麼忠義概念。淮上大戰之後不久,去年便遣使過淮向沈哲子請降,而且語氣還不小,言其所御五萬之眾,所轄數郡之土,只要沈哲子願意接納他的投降,並且保證在江東朝廷那裡抹去他的舊罪,同時請封一個三等侯位,那麼其人所掌人、地便俱歸淮南。

  沈哲子對此反應也很簡單,只要他解散部眾、自縛入鎮請罪,那麼就保證只殺他這一個首惡,並不株連親宗。當然,那個陳光是瘋了才會接受這樣一個條件。而沈哲子同樣也不蠢,更不會被這個陳光當作亂世出人頭地的階梯,所以雙方自然撕破了臉。

  那個陳光有沒有五萬人馬,沈哲子並不清楚,但此前淮南遊騎刺探軍情加上豫南那些鄉宗通信匯報,保守估計一萬人是有的。在淮南這裡沒有求到所得,此人一方面派出散卒禍亂鄉土,一方面字號討逆將軍,奉著羯國旗號盤踞一方。

  這兩股賊軍便是如今豫州境內實力最強的,另有一些小股的流寇,或是因於亂勢而趁勢作亂的鄉土豪宗、塢壁主之類。在年初的時候,這一片區域內單單太守、將軍便多達十幾個,也有頂著羯國旗號,還有宣稱受了愍帝司馬鄴密詔伺機討逆除賊的忠義之士,也有的向淮南請降,求取官號名爵之類的。




章節目錄